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塑料排水檢查井,包括井座以及井筒,所述井座具有進水承口、排水承口以及井筒承口,所述井筒承口逆出水流方向按10-20度的角度傾斜,并與所述排水承口的交匯部的曲率半徑400-600mm,所述井筒安裝于所述井筒承口上后按所述角度呈逆出水流方向傾斜,且所述井筒的上端面與地面平行。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徹底解決了小口徑塑料檢查井的清通難題,適合多種常用的清通方式,不僅適用于高壓水槍、彈簧鋼棒等機械清通方式,而且還可采用竹片(玻璃鋼纖維竹片)、PPR管等傳統方式人力清通,同時延續了現有塑料檢查井在建筑小區應用中節地、節材、環保、投資小、耐腐蝕、施工周期短、壽命長、可回收利用等方面優勢。(*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塑料排水檢查井
本技術屬于建筑小區排水
,具體涉及一種塑料排水檢查井。
技術介紹
原建設部2004年【218】號文件,明確規定禁止使用粘土實心磚。原建設部2007年第659號公告《建設事業“十一五”推廣應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術(第一批)》第128項規定,優先采用塑料檢查井。2007年以后,四川、山西、上海、重慶、江西、北京、山東、河北、云南、浙江等地分別出臺政府文件,禁止建筑小區使用磚砌井,推廣使用塑料排水檢查井。2009版《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2003第4.5.2A條明確要求,小區生活排水檢查井應優先采用塑料排水檢查井。檢查井俗稱“窨井”,是室外雨污水管網中用于定期檢查和清通排水管道的必要設施;在2003年12月28日誕生第一個國產塑料排水檢查井之前,國內主要使用的是可下人清通的磚砌檢查井;隨著國家政策逐步向塑料檢查井產品傾斜以及塑料檢查井自身所具備的占地省、投資少、施工便捷、密封性好、質量優,適用范圍廣等優越性能,使其受到建筑給排水技術人員的廣泛歡迎,并在市場占有率上已呈現出逐步取代傳統磚砌井的趨勢。國產塑料排水檢 查井根據應用范圍分為建筑小區塑料檢查井和市政塑料檢查井;典型的小區塑料檢查井由井座、井筒、井蓋及蓋座、配件組成;管道與井座、井筒與井座、井筒與蓋座間均用橡膠圈直接承插柔性連接,簡單方便,密封性好,能適合一定程度的沉降。目前,建筑小區排水用塑料檢查井的產品與技術已日臻成熟,有行業標準CJ/T233-2006《建筑小區排水用塑料檢查井》,協會標準CECS227:2007《建筑小區塑料排水檢查井應用技術規程》,以及國家建筑標準設計圖集08SS523《建筑小區塑料排水檢查井》等作為技術支撐。建筑小區用塑料排水檢查井的主要特征是井筒小型化;最常用到的小區排水管徑范圍為DN150-600,而與其對應的井筒外徑分別為0 200mm, Φ 315mm、0 450mm和0 630mm ;現有的小口徑檢查井是無法下人清通的,只能用專業的機械工具(高壓水槍或彈簧鋼棒)清通;近年來,很多投入使用的項目反饋:用高壓水槍沖洗小口徑檢查井時,水帶在接近90°折彎的情況下,壓力損失較大,清通效果有限;而彈簧鋼棒在小口徑井內使用時,清通力量不足,有效清通距離短,容易卡住。目前,專用機械清通工具在國內尚未全面普及,導致很多用戶對這些工具還不熟悉,且現有的清通工具自身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和開發;而曾在磚砌井中普遍使用過的并為給排水業內人員廣為熟悉的,清通效果突出且清通成本較低的竹片(玻璃鋼纖維竹片),在小口徑塑料井使用時,由于井座上承口與井座側出水承口之間的交匯部位的曲率半徑只有10mm,根本無法適應彎曲半徑在400mm以上的竹片;通常竹片是捅不進去的,即便捅進去了還容易斷在井下無法取出;因此,小口徑塑料檢查井清通問題已成為當前困擾設計和用戶雙方的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亟待解決。[0011 ] 為應對小口徑塑料排水檢查井在清通問題上的困境,國內一些塑料檢查井生產廠家已被迫開始設計生產外徑700-800mm的大口徑建筑小區用排水塑料檢查井,口徑增大后雖能解決清通問題,但其代價是喪失了小口徑塑料檢查井引以為豪的占地面積省和價格成本低的兩大主要優勢。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塑料排水檢查井,適用于建筑小區排水領域;在不增加井筒外徑(不額外增加占地空間)前提下,可在小區排水管道起始端、轉向、三通交匯、四通交匯等關鍵部位替代普通的建筑小區塑料排水檢查井,并可在較長的直線管段上每隔一定距離設置,以增強小區排水管網整體清通能力。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塑料排水檢查井,包括井座以及井筒,所述井座具有進水承口、排水承口以及井筒承口,所述井筒承口逆出水流方向按10-20度的角度傾斜,并與所述排水承口的交匯部的曲率半徑400-600mm,所述井筒安裝于所述井筒承口上后按所述角度呈逆出水流方向傾斜,且所述井筒的上端面與地面平行。所述井筒承口與所述排水承口的交匯部的曲率半徑600_。所述井筒的中心軸線與水平面的垂線之間夾角度數為15度。所述井筒的上端內插入式設有塑料蓋座,所述塑料蓋座上設塑料井蓋,所述塑料井蓋上具有至少2個通氣孔。所述塑料蓋座與所述井筒采用承插膠圈相連接。所述井筒的上部自上端向下套設有塑料護套,所述護套與井筒間采用承插膠圈連接,所述塑料護套的上方通過圍布在所述塑料護套外周圍的蓋座基礎支撐而設有防護蓋座及防護井蓋,所述蓋座基礎與所述防護蓋座的底端面之間布設有中間墊層。所述防護蓋座由井圈壓緊固定。[0021 ] 所述井座內具有流槽或沉泥室。本技術通過使所述井筒承口逆出水流方向按預設角度傾斜,所述井筒安裝于所述井筒承口上后按所述預設角度呈逆出水流方向傾斜,使井座的井筒承口與出水承口的交匯部曲率半徑加大到400-600mm,徹底解決了小口徑塑料檢查井的清通難題,適合多種常用的清通方式,不僅適用于高壓水槍、彈簧鋼棒等機械清通方式,而且還可采用竹片(玻璃鋼纖維竹片)、PPR管等傳統方式人力清通,同時也延續了現有塑料檢查井在建筑小區應用中節地、節材、環保、投資小、耐腐蝕、施工周期短、壽命長、可回收利用等方面優勢。【附圖說明】圖1所示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塑料排水檢查井的結構示意圖;圖2所示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又一種塑料排水檢查井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實例對本技術的實質性特點和優勢作進一步的說明,但本技術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實施例。本技術在保持了井筒外徑與普通塑料井同徑前提下,把檢查井設計成與地面有一定傾斜度的偏軸井,即采用偏軸的井座使井筒插入后逆出水流向與地面的垂線偏軸一定角度,冋時還加大了井座連接井筒的井筒承口與井座側排水承口之間的曲率半徑。請參閱圖1,一種塑料排水檢查井,包括井座I以及井筒2,所述井座I具有進水承口 11、排水承口 12以及井筒承口 13,所述井筒承口 13逆出水流方向按10-20度的角度傾斜,并與所述排水承口 12的交匯部14的曲率半徑400-600_,所述井筒2安裝于所述井筒承口 13上后按所述角度呈逆出水流方向傾斜,且所述井筒2的上端面與地面7平行。所述進水承口、排水承口分別用于承接進水管、出水管,所述進水管、出水管可以采用HDPE/PVC-U材質的系列排水管材。較優的,如圖1所示,所述井筒的中心軸線與水平面(圖中虛線所示)的垂線之間夾角度數為15度。所述的井筒可以采用HDPE/PVC材質的成品管材,所述井座可以采用PE/PVC/PP材質注塑成型。所述的井座采用整體一次注塑成型的壁厚不小于10_的實壁井座;材質可采用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及聚丙烯(PP);除PE材質可為黑色以外,均采用灰色;井座的側承口,包括進水端和出水端均為彈性密封承口,可分別與外徑系列的硬聚乙烯(HDPE)或硬聚氯乙烯(PVC-U)的雙壁波紋管及平壁中空管等管材承插膠圈連接;井座的上承口為逆水流方向(清通方向)與地面的垂線偏軸一定角度的的彈性密封承口,上承口與井筒之間采用承插膠圈連接。所述井座與不同徑的進水管5 (接進水承口)、出水管6 (接排水承口)的連接部位采用管內頂平接。所述井筒材質可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塑料排水檢查井,其特征在于,包括井座以及井筒,所述井座具有進水承口、排水承口以及井筒承口,所述井筒承口逆出水流方向按10?20度的角度傾斜,并與所述排水承口的交匯部的曲率半徑400?600mm,所述井筒安裝于所述井筒承口上后按所述角度呈逆出水流方向傾斜,且所述井筒的上端面與地面平行。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塑料排水檢查井,其特征在于,包括井座以及井筒,所述井座具有進水承口、排水承口以及井筒承口,所述井筒承口逆出水流方向按10-20度的角度傾斜,并與所述排水承口的交匯部的曲率半徑400-600mm,所述井筒安裝于所述井筒承口上后按所述角度呈逆出水流方向傾斜,且所述井筒的上端面與地面平行。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塑料排水檢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筒承口與所述排水承口的交匯部的曲率半徑600_。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塑料排水檢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筒的中心軸線與水平面的垂線之間夾角度數為15度。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塑料排水檢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筒的上端內插入式設有塑料蓋座,...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新天,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中怡建筑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天津;1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