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手工脫模裝置制造方法及圖紙

    技術編號:10368417 閱讀: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1:45
    本發(fā)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手工脫模裝置,包括手持部、頂桿,手持部由首尾依次連接形成環(huán)狀結(jié)構(gòu)的第一支撐桿、第一連接桿、第二支撐桿以及第二連接桿組成,第一支撐桿上開設第一螺孔,第二支撐桿上開設第二螺孔,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沿第一連接桿中點和第二連接桿中點的連線成鏡像對稱,頂桿由頂出端、連接端組成,連接端配合安裝第一螺孔或第二螺孔,所述頂出端包含一個圓滑端部。本發(fā)明專利技術使操作者利用本發(fā)明專利技術可以快速頂出一排工字型產(chǎn)品,加快了整個生產(chǎn)流程,節(jié)省了人力。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一種手工脫模裝置
    本專利技術涉及注塑成型
    ,尤其涉及一種手工脫模裝置。
    技術介紹
    生產(chǎn)流水線上通過上模、中模、下模合起來,向上模、中模、下模上的型腔中注入彈性材料,形成工字型產(chǎn)品,然后撤去上模和下模,由于工字型產(chǎn)品上下兩端軸向截面面積大于中部軸向截面面積,使產(chǎn)品卡在中模的模腔內(nèi)無法脫落,現(xiàn)有技術中往往利用人工一個個取下,費事費力。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基本
    技術介紹
    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出了一種手工脫模裝置,使一線工人利用本專利技術可以快速頂出一排工字型產(chǎn)品,加快了整個生產(chǎn)流程,節(jié)省了人力。本專利技術提出的一種手工脫模裝置,包括手持部、頂桿,手持部由首尾依次連接形成環(huán)狀結(jié)構(gòu)的第一支撐桿、第一連接桿、第二支撐桿以及第二連接桿組成,在第一支撐桿上,遠離第二支撐桿的側(cè)面為第一外周面,在第二支撐桿上,遠離第一支撐桿的側(cè)面為第二外周面,第一支撐桿的第一外周面上開設第一螺孔,第二支撐桿的第二外周面上開設第二螺孔,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沿第一連接桿中點和第二連接桿中點的連線成鏡像對稱,第一螺孔的軸線垂直于第一支撐桿的軸線,第二螺孔的軸線垂直于第二支撐桿的軸線,第一螺孔的數(shù)量和第二螺孔的數(shù)量相等;頂桿包括頂出端和連接端,當所述連接端配合安裝第一螺孔時,所述連接端指向所述頂出端的方向與第一支撐桿遠離第二支撐桿的方向相同,當所述連接端配合安裝第二螺孔時,所述連接端指向所述頂出端的方向與第一支撐桿遠離第二支撐桿的方向相反,所述頂出端包含一個圓滑端部,在從所述連接端指向所述頂出端的方向上,所述圓滑端部的徑向截面面積逐漸減小。優(yōu)選的,手持部上還設有保護套,保護套由彈性體材料制得,保護套包覆部分手持部,保護套與手持部滑動連接。優(yōu)選的,保護套表面設有符合人體工學設計的凹槽。優(yōu)選的,頂桿的連接端軸向長度等于或大于第一螺孔的軸向長度,頂桿的連接端軸向長度等于或大于第二螺孔的軸向長度。優(yōu)選的,在頂桿的軸向截面所在平面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所述頂桿的軸向截面的輪廓線的曲線部分的公式為f(a)=(4-a)2P0+2a(4-a)P1+a2P2+lntana×sina,其中a為1到4之間取值,P1和P2為所述縱截面的輪廓線曲線部分的兩個端點的橫坐標,P0為所述輪廓線的最高點的橫坐標。本專利技術中,第一支撐桿的第一外周面上開設第一螺孔,第二支撐桿的第二外周面上開設第二螺孔,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沿第一連接桿中點和第二連接桿中點的連線成鏡像對稱,頂桿由頂出端、連接端組成,所述連接端配合安裝第一螺孔或第二螺孔,讓操作者握著手持部,將頂桿頂入中模的模腔中,從而將工字型產(chǎn)品擠出;第一螺孔的軸線垂直于第一支撐桿的軸線,第二螺孔的軸線垂直于第二支撐桿的軸線,使操作者施較少的力即可將工字型產(chǎn)品擠出;本專利技術使操作者可以快速頂出一排工字型產(chǎn)品,加快了整個生產(chǎn)流程,節(jié)省了人力。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提出的一種手工脫模裝置的工作狀態(tài)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圖1為本專利技術提出的一種手工脫模裝置的工作狀態(tài)示意圖。參照圖1,A為現(xiàn)有技術中的工字型產(chǎn)品,B為配合生產(chǎn)出工字型產(chǎn)品A的模具中的中模,本專利技術提出的一種手工脫模裝置,包括手持部1、頂桿2。手持部1由首尾依次連接形成環(huán)狀結(jié)構(gòu)的第一支撐桿11、第一連接桿12、第二支撐桿13以及第二連接桿14組成,在第一支撐桿11上,遠離第二支撐桿13的側(cè)面為第一外周面,在第二支撐桿13上,遠離第一支撐桿11的側(cè)面為第二外周面,第一支撐桿11的第一外周面上開設第一螺孔15,第二支撐桿13的第二外周面上開設第二螺孔16,第一螺孔15和第二螺孔16沿第一連接桿12中點和第二連接桿14中點的連線成鏡像對稱,第一螺孔15的軸線垂直于第一支撐桿11的軸線,第二螺孔16的軸線垂直于第二支撐桿13的軸線,第一螺孔15的數(shù)量和第二螺孔16的數(shù)量相等。頂桿2包括頂出端和連接端,當所述連接端配合安裝第一螺孔15時,所述連接端指向所述頂出端的方向與第一支撐桿11遠離第二支撐桿13的方向相同,當所述連接端配合安裝第二螺孔16時,所述連接端指向所述頂出端的方向與第一支撐桿11遠離第二支撐桿13的方向相反,具體地,所述連接端的軸向長度等于或大于第一螺孔的軸向長度,所述連接端的軸向長度等于或大于第二螺孔的軸向長度,這樣保證頂桿2與手持部1螺紋連接的穩(wěn)定性;所述頂出端包含一個圓滑端部,在從所述連接端指向所述頂出端的方向上,所述圓滑端部的徑向截面面積逐漸減小,具體地,在頂桿2的軸向截面所在平面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所述頂桿2的軸向截面的輪廓線的曲線部分的公式為f(a)=(4-a)2P0+2a(4-a)P1+a2P2+lntana×sina,其中a為1到4之間取值,P1和P2為所述縱截面的輪廓線曲線部分的兩個端點的橫坐標,P0為所述輪廓線的最高點的橫坐標,使圓滑端部的曲線更加圓滑,在頂出工字型產(chǎn)品時不會對產(chǎn)品造成損害。具體實施例中,手持部1上還設有保護套3,保護套3由彈性體材料制得,保護套3包覆部分手持部1,保護套3與手持部1滑動連接,保護套3可在手持部1的第一支撐桿11、第一連接桿12、第二支撐桿13以及第二連接桿14上滑動,當頂桿2安裝在第一螺孔15中時,保護套3滑動至第二螺孔16的位置,而當頂桿2安裝在第二螺孔16中時,保護套3滑動至第一螺孔15的位置,方便操作者握住手持部,避免使用中對操作者產(chǎn)生損害;進一步地,保護套3表面設有符合人體工學設計的凹槽,更方便操作者握住手持部,有利于操作者施力,而不會讓操作者產(chǎn)生肌肉疲勞。本專利技術中,第一支撐桿的第一外周面上開設第一螺孔,第二支撐桿的第二外周面上開設第二螺孔,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沿第一連接桿中點和第二連接桿中點的連線成鏡像對稱,頂桿由頂出端、連接端組成,所述連接端配合安裝第一螺孔或第二螺孔,讓操作者握著手持部,將頂桿頂入中模的模腔中,從而將工字型產(chǎn)品擠出;第一螺孔的軸線垂直于第一支撐桿的軸線,第二螺孔的軸線垂直于第二支撐桿的軸線,使操作者施較少的力即可將工字型產(chǎn)品擠出;本專利技術使操作者可以快速頂出一排工字型產(chǎn)品,加快了整個生產(chǎn)流程,節(jié)省了人力。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術人員在本專利技術揭露的技術范圍內(nèi),根據(jù)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及其專利技術構(gòu)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
    一種手工脫模裝置

    【技術保護點】
    一種手工脫模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部(1)、頂桿(2),手持部(1)由首尾依次連接形成環(huán)狀結(jié)構(gòu)的第一支撐桿(11)、第一連接桿(12)、第二支撐桿(13)以及第二連接桿(14)組成,在第一支撐桿(11)上,遠離第二支撐桿(13)的側(cè)面為第一外周面,在第二支撐桿(13)上,遠離第一支撐桿(11)的側(cè)面為第二外周面;第一支撐桿(11)的第一外周面上開設第一螺孔(15),第二支撐桿(13)的第二外周面上開設第二螺孔(16),第一螺孔(15)和第二螺孔(16)沿第一連接桿(12)中點和第二連接桿(14)中點的連線成鏡像對稱,第一螺孔(15)的軸線垂直于第一支撐桿(11)的軸線,第二螺孔(16)的軸線垂直于第二支撐桿(13)的軸線,第一螺孔(15)的數(shù)量和第二螺孔(16)的數(shù)量相等;頂桿(2)包括頂出端和連接端,當所述連接端配合安裝第一螺孔(15)時,所述連接端指向所述頂出端的方向與第一支撐桿(11)遠離第二支撐桿(13)的方向相同,當所述連接端配合安裝第二螺孔(16)時,所述連接端指向所述頂出端的方向與第一支撐桿(11)遠離第二支撐桿(13)的方向相反,所述頂出端包含一個圓滑端部,在從所述連接端指向所述頂出端的方向上,所述圓滑端部的徑向截面面積逐漸減小。...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手工脫模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部、頂桿(2),手持部由首尾依次連接形成環(huán)狀結(jié)構(gòu)的第一支撐桿(11)、第一連接桿(12)、第二支撐桿(13)以及第二連接桿(14)組成,在第一支撐桿(11)上,遠離第二支撐桿(13)的側(cè)面為第一外周面,在第二支撐桿(13)上,遠離第一支撐桿(11)的側(cè)面為第二外周面;第一支撐桿(11)的第一外周面上開設第一螺孔(15),第二支撐桿(13)的第二外周面上開設第二螺孔(16),第一螺孔(15)和第二螺孔(16)沿第一連接桿(12)中點和第二連接桿(14)中點的連線成鏡像對稱,第一螺孔(15)的軸線垂直于第一支撐桿(11)的軸線,第二螺孔(16)的軸線垂直于第二支撐桿(13)的軸線,第一螺孔(15)的數(shù)量和第二螺孔(16)的數(shù)量相等;頂桿(2)包括頂出端和連接端,當所述連接端配合安裝第一螺孔(15)時,所述連接端指向所述頂出端的方向與第一支撐桿(11)遠離第二支撐桿(13)的方向相同,當所述連接端配合安裝第二螺孔(16)時,所述連接端指向所述頂出端的方向與第一支撐桿(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汪德成,陳愛明
    申請(專利權(quán))人:寧國中奕橡塑有限公司,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安徽;34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亚洲字| 波多野42部无码喷潮在线| 少妇性饥渴无码A区免费 | 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高潮水 |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野外| 国产精品爽爽V在线观看无码 | 一本色道无码道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超清无码专区| 特黄熟妇丰满人妻无码| 久久Av无码精品人妻系列| 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znlu| 亚洲另类无码专区丝袜| 亚洲av无码不卡| 国产在线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中文字幕av免费放| 中文字幕日产无码|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 国精无码欧精品亚洲一区|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 无码中文字幕乱码一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 无码中文2020字幕二区| 精品爆乳一区二区三区无码av | 亚洲AV无码无限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产无码乱码精品久久鸭| 东京热av人妻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免费VA在线观看无码| 性色AV蜜臀AV人妻无码|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最新无码人妻在线不卡| 亚洲啪AV永久无码精品放毛片| 国产成人无码A区精油按摩 |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 男人av无码天堂| 国产在线观看无码免费视频 | 亚洲成AV人片天堂网无码|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