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絲網印刷機輸出口結構,包括水平傳送帶、托架以及與所述水平傳送帶傳動連接的驅動機構,所述水平傳送帶設置于托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傳動帶與輸送網帶之間設置有過渡銜接帶。由于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在水平傳動帶與輸送網帶之間設置有過渡銜接帶,在太陽能電池片運輸至水平傳動帶與輸送網帶之間時,在過渡銜接帶的導向作用下,太陽能電池片得以平穩、準確的滑入輸送網帶上,以便于下一道工序的順利進行;由于設置了過渡銜接帶,大大降低了太陽能電池片自水平傳動帶滑入輸送網帶上的沖力,這就有效降低了太陽能電池片的破碎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產效率,增強了市場競爭力。(*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絲網印刷機輸出口結構
本技術涉及太陽能電池片絲網印刷
,具體指一種絲網印刷機輸出口結構。
技術介紹
太陽能電池片的絲網印刷工藝中一般需要一臺印刷機在硅片背面用銀漿印刷上背極,另需要一臺印刷機在硅片上通過鋁漿印刷成背場,還需要一臺印刷機在硅片表面用銀漿印刷上正柵,而每道印刷工藝的完成后都需要經過絲網印刷輸出口由輸送網帶將太陽能電池片運輸進入下一道工序。現有運輸工藝中,一般是在絲網印刷機的輸出口處設置一水平傳送帶,在該水平傳送帶的末端即為輸送網帶,為了減少太陽能電池片與輸送網帶之間的接觸面積,輸送外帶的兩側對應設置有能將太陽能電池片的兩側架起的支架,經絲網印刷完成的太陽能電池片經水平傳送帶輸出,在水平傳送帶的末端處滑入輸送網帶上的支架上,從而運輸至下一道工序處。采用上述運輸結構,由于太陽能電池片質輕,在經過水平傳送帶與傳送網帶的銜接處時,極易因銜接處存在空隙、運行不平穩而發生歪曲,導致太陽能電池片在輸送網帶的支架上放置不規則,進而影響下一道工序的進行;另外,太陽能電池片在經過水平傳送帶與傳送網帶的銜接處時,也極易因沖力過大而導致太陽能電池片破碎,影響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現狀,提供一種能使太陽能電池片平穩、準確的運送至輸送網帶上的絲網印刷機輸出口結構。本技術所要解決的另一個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現狀,提供一種能有效降低太陽能電池片的損毀率的絲網印刷機輸出口結構。本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絲網印刷機輸出口結構,包括水平傳送帶、托架以及與所述水平傳送帶傳動連接的驅動機構,所述水平傳送帶設置于托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傳動帶與輸送網帶之間設置有過渡銜接帶。作為改進,所述的過渡銜接帶的為兩條,所述過渡銜接帶的前端分別對稱布置于水平傳動帶的兩側并與托架粘結為一體,后端分別延伸至輸送網帶上。較好的,所述輸送網帶的兩側對應設置有能將太陽能電池片的兩側架起的支架,所述過渡銜接帶擱置在對應一側的支架上。作為優選,所述過渡銜接帶的后端自上而下逐漸變薄,且所述過渡銜接帶的后端末端為圓角結構。所述托架上位于水平傳送帶的兩側分別對應設置有防止太陽能電池片運行歪斜的限位件,以保證太陽能電池片在傳送帶上運送平穩;優選地,所述過渡銜接帶長為8cm?15cm,寬為 0.5cm ?2cm。與現有技術相比,由于本技術在水平傳動帶與輸送網帶之間設置有過渡銜接帶,在太陽能電池片運輸至水平傳動帶與輸送網帶之間時,在過渡銜接帶的導向作用下,太陽能電池片得以平穩、準確的滑入輸送網帶上,以便于下一道工序的順利進行;由于設置了過渡銜接帶,大大降低了太陽能電池片自水平傳動帶滑入輸送網帶上的沖力,這就有效降低了太陽能電池片的破碎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產效率,增強了市場競爭力。【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A部分的放大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如圖1、2所示,本實施例的絲網印刷機輸出口結構包括水平傳送帶1、托架2以及與水平傳送帶I傳動連接的驅動機構,水平傳送帶I設置于托架2上,托架2上位于水平傳送帶I的兩側分別對應設置有防止太陽能電池片運行歪斜的限位件21,以保證太陽能電池片100在水平傳送帶I上運送平穩;水平傳動帶I與輸送網帶3之間設置有過渡銜接帶4,本實施例中的過渡銜接帶4的為兩條,兩過渡銜接帶4的前端分別對稱布置于水平傳動帶I的兩側并與托架2粘結為一體,兩過渡銜接帶4的后端延伸至輸送網帶3上,輸送網帶3的兩側對應設置有能將太陽能電池片的兩側架起的支架31,以減少太陽能電池片與輸送網帶3之間的接觸面積,盡可能降低太陽能電池片的磨損率,過渡銜接帶4對應擱置在位于同一側的支架31上。采用上述結構,在太陽能電池片100運輸至水平傳動帶I與輸送網帶3之間時,在過渡銜接帶4的導向作用下,太陽能電池片100得以平穩、準確的滑入輸送網帶3上、架設在支架31上,并隨著輸送網帶3的運動向前運行,以進入下一道處理工序中;同時,過渡銜接帶4的設置大大降低了太陽能電池片自水平傳動帶I滑入輸送網帶3上的沖力,有效降低了太陽能電池片的破碎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產效率,增強了市場競爭力。在本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過渡銜接帶4的后端自上而下逐漸變薄,采用這樣的結構,可以進一步降低太陽能電池片滑到支架31上的沖力,將太陽能電池片的破碎率降至最低;過渡銜接帶4的末端為圓角結構41,以減少過渡銜接帶4與太陽能電池片之間的摩擦。本實施例中過渡銜接帶4長為8cm?15cm,寬為0.5cm?2cm,以便于在將太陽能電池片成功導向至輸送網帶3上的同時,避免過渡銜接帶4過長、過寬而增加其對太陽能電池片造成的摩擦。較好的,本實施例的過渡銜接帶4采用硅膠材料制成,利用硅膠質軟及富有彈性的特點,降低太陽能電池片在脫離過渡銜接帶4時的振動力,避免太陽能電池片運輸歪曲或碎裂。當然,也可以采用其他軟質材料,只要能實現本實施例的目的即可。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絲網印刷機輸出口結構,包括水平傳送帶(1)、托架(2)以及與所述水平傳送帶(1)傳動連接的驅動機構,所述水平傳送帶(1)設置于托架(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傳動帶(1)與輸送網帶(3)之間設置有過渡銜接帶(4)。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絲網印刷機輸出口結構,包括水平傳送帶(I)、托架(2)以及與所述水平傳送帶(I)傳動連接的驅動機構,所述水平傳送帶(I)設置于托架(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傳動帶(I)與輸送網帶(3)之間設置有過渡銜接帶(4)。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絲網印刷機輸出口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過渡銜接帶(4)的為兩條,所述過渡銜接帶(4)的前端分別對稱布置于水平傳動帶(I)的兩側并與托架(2)粘結為一體,后端分別延伸至輸送網帶(3)上。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絲網印刷機輸出口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輸送網帶(3)的兩側對應設置有能將太陽能電...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竺峰,趙國成,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富星太陽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