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小型凈水器,包括過濾倉(10)、沉淀倉(11)及輸送管網,其特征在于:沉淀倉(11)嵌套在過濾倉(10)內,通過開設在沉淀倉(11)外壁的潷水孔(8)與過濾倉(10)連通;Y型排污裝置(13)設置在沉淀倉(11)底部,通過管路連接到過濾倉(10)外;過濾倉(10)下部排布有濾水帽(3);進水管(14)與插入沉淀倉(11)內部的進水沉降管(9)連接,出水管(15)連接到過濾倉(10)的底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集反應沉淀過濾一體化,體積小、重量輕、安裝運輸方便,同時連續或間斷進行凈水運行,開停操作方便,特別適合山區、農村等地的凈水需求。(*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小型凈水器
本技術涉及環保設備
,具體涉及一種小型凈水器。
技術介紹
目前,山區、農村等偏遠落后地區的飲水系統、污水處理系統等尚未發展成熟,甚至都沒有體系的供水系統,而是直接從山上接水引用,這樣存在飲用水不安全,不衛生等一系列問題。同時城市的生活用水、地表污水處理、企業用水處理等所采用的凈水設備為了適應大量水處理的需求,凈水器體積設計得特別大,而且凈水流程工序長,繁瑣;難以適應農村、山區及急需凈水點的的凈水需求。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小型凈水器,其集反應沉淀過濾一體化,體積小、重量輕、安裝運輸方便,同時連續或間斷進行凈水運行,開停操作方便,特別適合山區、農村等地的凈水需求。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一種小型凈水器,包括過濾倉、沉淀倉及輸送管網,沉淀倉嵌套在過濾倉內,通過開設在沉淀倉外壁的潷水孔與過濾倉連通'Y型排污裝置設置在沉淀倉底部,通過管路連接到過濾倉外;過濾倉下部排布有濾水帽;進水管與插入沉淀倉內部的進水沉降管連接,出水管連接到過濾倉的底部。為了便于調節及控制,所述進水管上安裝進水閥,出水管上安裝出水閥。所述Y型排污裝置上連接有排污閥。為了調節水質及促進水中的雜質或污泥快速絮凝沉淀,需要加入相應的調節藥物,則進水閥后端的進水管連接加藥系統。本技術還包括反沖洗系統,所述反沖洗系統包括反沖進水管及反沖出水管,反沖進水管一端連接到進水閥前端的進水管,另一端連接到出水閥前端的出水管;反沖出水管一端連接到進水沉降管入口,另一端連接到出水閥后端的出水管。所述反沖進水管上安裝反沖進水閥,反沖出水管上安裝反沖截止閥。在反沖截止閥前端的反沖出水管連接有反沖排泥管。反沖排泥管上安裝有反沖排泥閥。反沖洗系統的設置可以對運行一段時間后的小型凈水器進行清洗,確保設備的干凈。工作原理:凈水流程時開啟進水閥、出水閥,關閉反沖進水閥、反沖截止閥、反沖排污閥。原水混有定量從投藥系統投加進來藥劑,通過進水沉降管進入到沉淀倉下部,水在沉淀倉從下往上流,在上升流過程中,水中在重質部分及吸附小顆粒物的絮花沉在底部,水上升到潷水孔處時,上清液潷到過濾倉內,水流轉變為向下慢濾,經隔砂的濾水帽,水流到底部出水孔經出水管流出,經打開的出水閥流至用戶或外部蓄水池。反沖洗流程:當凈水設備使用一段時間后,壓力上升0.03MPa時,需對設備進行反沖洗,反沖洗的水源為具有一定壓力的原水,一般為0.05、.25MPa的水壓,反沖洗時開啟反沖洗進水閥、反沖排污閥,關進水閥、反沖截止閥、出水閥。水源水從過濾倉底部進入經濾水帽反洗濾料,通過進水下降管流出沉淀倉,最后從打開的反沖排泥閥流出凈水器外。過一段時間后,打開Y型排污裝置的排污閥將沉淀倉內的污水排出,這樣完成反沖洗過程,設備可以再運行凈化流程。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集反應沉淀過濾一體化,體積小、重量輕、安裝運輸方便,同時連續或間斷進行凈水運行,開停操作方便,特別適合山區、農村、急需凈化點等的凈水需求。同時可以根據凈化水量,凈水程度等需求可并聯多個凈水器。【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示意圖;附圖標記:1.進水閥,2.反沖洗進水閥,3.濾水帽,4.加藥系統,5.反沖截止閥,6.反沖排污閥,7.出水閥,8.潷水孔,9.進水下降管,10.過濾倉,11.沉淀倉,12.排污閥,13.Y型排污裝置,14.進水管,15.出水管,16.反沖進水管,17.反沖出水管,18.反沖排污管。【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說明,但不作為對本技術的限制。實施例1一種小型凈水器(如圖1所示),包括過濾倉10、沉淀倉11及輸送管網,沉淀倉11嵌套在過濾倉10內,通過開設在沉淀倉11外壁的潷水孔8與過濾倉10連通'Y型排污裝置13設置在沉淀倉11底部,通過管路連接到過濾倉10外;Y型排污裝置13上連接有排污閥12。過濾倉10下部排布有濾水帽3 ;進水管14與插入沉淀倉11內部的進水沉降管9連接,進水管14上安裝進水閥I ;出水管15連接到過濾倉10的底部,出水管15上安裝出水閥7。為了調節水質及促進水中的雜質或污泥快速絮凝沉淀,需要加入相應的調節藥物,進水閥I后端的進水管14連接加藥系統4。本技術為了便于凈水器的清潔,設置有反沖洗系統,包括反沖進水管16及反沖出水管17,反沖進水管16 —端連接到進水閥I前端的進水管14,另一端連接到出水閥7前端的出水管15,反沖進水管16上安裝反沖進水閥2 ;反沖出水管17 —端連接到進水沉降管9入口,另一端連接到出水閥7后端的出水管15,反沖出水管17上安裝反沖截止閥7。為了便于清除管路內的污泥或雜質,在反沖截止閥5前端的反沖出水管17連接有反沖排泥管18,其上安裝有反沖排泥閥6。工作原理:凈水流程時,開啟進水閥1、出水閥7,關閉反沖進水閥2、反沖截止閥5、反沖排污閥6。原水混有定量從投藥系統4投加進來藥劑,通過進水沉降管9進入到沉淀倉11下部,水在沉淀倉11從下往上流,在上升流過程中,水中在重質部分及吸附小顆粒物的絮花沉在底部,水上升到潷水孔8處時,上清液潷到過濾倉10內,水流轉變為向下慢濾,經隔砂的濾水帽3,水流到底部出水孔經出水管15流出,經打開的出水閥7流至用戶或外部蓄水池。反沖洗流程,當凈水設備使用一段時間后,需對設備進行反沖洗。反沖洗時開啟反沖洗進水閥2、反沖排污閥6,關進水閥1、反沖截止閥5、出水閥7。水源水從過濾倉10底部進入經濾水帽3反洗濾料,通過進水下降管9流出沉淀倉11,最后從打開的反沖排泥閥6流出凈水器外。過一段時間后,打開Y型排污裝置11的排污閥12將沉淀倉11內的污水排出,這樣完成反沖洗過程,設備可以再運行凈化流程。實施例2一種小型凈水器,包括過濾倉10、沉淀倉11及輸送管網,沉淀倉11嵌套在過濾倉10內,通過開設在沉淀倉11外壁的潷水孔8與過濾倉10連通;Y型排污裝置13設置在沉淀倉11底部,通過管路連接到過濾倉10外'Y型排污裝置13上連接有排污閥12。過濾倉10下部排布有濾水帽3 ;進水管14與插入沉淀倉11內部的進水沉降管9連接,進水管14上安裝進水閥I ;出水管15連接到過濾倉10的底部,出水管15上安裝出水閥7。為了調節水質及促進水中的雜質或污泥快速絮凝沉淀,需要加入相應的調節藥物,進水閥I后端的進水管14連接加藥系統4。凈水流程工作原理同實施例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小型凈水器,包括過濾倉(10)、沉淀倉(11)及輸送管網,其特征在于:沉淀倉(11)嵌套在過濾倉(10)內,通過開設在沉淀倉(11)外壁的潷水孔(8)與過濾倉(10)連通;Y型排污裝置(13)設置在沉淀倉(11)底部,通過管路連接到過濾倉(10)外;過濾倉(10)下部排布有濾水帽(3);進水管(14)與插入沉淀倉(11)內部的進水沉降管(9)連接,出水管(15)連接到過濾倉(10)的底部。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小型凈水器,包括過濾倉(10)、沉淀倉(11)及輸送管網,其特征在于:沉淀倉(11)嵌套在過濾倉(10 )內,通過開設在沉淀倉(11)外壁的潷水孔(8 )與過濾倉(10 )連通;Y型排污裝置(13)設置在沉淀倉(11)底部,通過管路連接到過濾倉(10)外;過濾倉(10)下部排布有濾水帽(3);進水管(14)與插入沉淀倉(11)內部的進水沉降管(9)連接,出水管(15)連接到過濾倉(10)的底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凈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管(14)上安裝進水閥(1),出水管(15)上安裝出水閥(7)。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凈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Y型排污裝置(13)上連接有排污閥(12)。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凈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閥(I)后端的進水管(...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沈煜康,沈吉康,王維,謝爾凱,沈奕貝,
申請(專利權)人:廣西綠康環保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西;4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