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皮帶輸送機皮帶粘接用裝置,包括上部接頭平臺和下部接頭平臺,所述上部接頭平臺和所述下部接頭平臺分別包括皮帶托板,所述皮帶托板的兩側(cè)邊部設有皮帶夾緊裝置,所述皮帶托板的下部連接有支撐腿,所述支撐腿的底部開設有連接孔,所述下部接頭平臺的所述皮帶托板上還設有皮帶定位凹槽,所述皮帶定位凹槽的兩側(cè)部設有皮帶定位立沿。將上部接頭的皮帶放到所述上部接頭平臺的所述皮帶托板上,將下部接頭的皮帶放在所述皮帶定位凹槽內(nèi),通過所述皮帶夾緊裝置將皮帶固定,進行接頭硫化粘接了。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以快速進行皮帶接頭的對口粘接,提高了對口粘接的質(zhì)量,接頭粘接牢固,降低了工作難度,保證了人員的安全作業(yè)。(*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皮帶輸送機皮帶粘接用裝置
本技術涉及一種皮帶粘接用裝置,尤其涉及一種皮帶輸送機皮帶粘接用裝置。
技術介紹
皮帶輸送機安裝或更換皮帶需要在施工現(xiàn)場進行皮帶粘接,皮帶粘接需要劃線、皮帶剖層、刷膠漿、合口等工作,程序復雜,且容易出現(xiàn)接頭對口不正、刷膠漿不勻、劃線不準等質(zhì)量問題。通常的施工方法是在地面或使用廢木板搭設個臨時平臺,這樣既不能保證質(zhì)量,而且人員施工也不安全。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以快速進行皮帶接頭的對口粘接,提高對口粘接質(zhì)量,保證人員安全作業(yè)的安全作業(yè)的皮帶輸送機皮帶粘接用裝置。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皮帶輸送機皮帶粘接用裝置,與硫化機配合使用,包括并列設置的上部接頭平臺和下部接頭平臺,所述上部接頭平臺和所述下部接頭平臺分別包括皮帶托板,所述皮帶托板的兩側(cè)邊部設有皮帶夾緊裝置,所述皮帶托板的下部連接有支撐腿,所述支撐腿的底部開設有連接孔,所述下部接頭平臺的所述皮帶托板上還設有皮帶定位凹槽,所述皮帶定位凹槽的兩側(cè)部設有皮帶定位立沿。作為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皮帶夾緊裝置包括支撐立板,所述支撐立板的兩端分別連接有卡設在所述皮帶托板的側(cè)邊部的夾緊壓板,所述夾緊壓板上穿設有夾緊螺栓。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皮帶托板上所述皮帶夾緊裝置的數(shù)量至少為四個。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皮帶定位凹槽內(nèi)底面的高度和所述上部接頭平臺的所述皮帶托板的上表面的高度相同設置,且和硫化機下加熱板的高度相同設置。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更進一步改進,所述皮帶定位凹槽的寬度和皮帶輸送機皮帶的寬度相對應。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皮帶輸送機皮帶粘接用裝置,與硫化機配合使用,包括并列設置的上部接頭平臺和下部接頭平臺,所述上部接頭平臺和所述下部接頭平臺分別包括皮帶托板,所述皮帶托板的兩側(cè)邊部設有皮帶夾緊裝置,所述皮帶托板的下部連接有支撐腿,所述支撐腿的底部開設有連接孔,所述下部接頭平臺的所述皮帶托板上還設有皮帶定位凹槽,所述皮帶定位凹槽的兩側(cè)部設有皮帶定位立沿。皮帶接頭對口粘接時,首先,通過螺栓與連接孔連接,將所述上部接頭平臺和所述下部接頭平臺固定在皮帶中間架上,人員能夠在皮帶中間架、所述上部接頭平臺或所述下部接頭平臺上面直接施工,降低了工作難度,而且固定牢靠,保證作業(yè)安全。然后將上部接頭的皮帶放到所述上部接頭平臺的所述皮帶托板上,通過所述皮帶夾緊裝置將上部接頭的皮帶固定,將下部接頭的皮帶放在所述皮帶定位凹槽內(nèi),通過所述皮帶夾緊裝置將下部接頭的皮帶固定,這樣就可以使用硫化機進行接頭硫化粘接了。所述皮帶定位立沿可以使上部接頭的皮帶和下部接頭的皮帶兩側(cè)邊對齊,而且通過所述皮帶夾緊裝置的固定,保證了皮帶的牢固,可以使皮帶對口速度快且質(zhì)量高。本技術可以快速進行皮帶接頭的對口粘接,提高了對口粘接的質(zhì)量,接頭粘接牢固,降低了工作難度,保證了人員的安全作業(yè)。【附圖說明】以下附圖僅旨在于對本技術做示意性說明和解釋,并不限定本技術的范圍。其中: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上部接頭平臺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實施例上部接頭平臺的側(cè)部結(jié)構(gòu)原理圖;圖4是本技術實施例下部接頭平臺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5是本技術實施例下部接頭平臺的側(cè)部結(jié)構(gòu)原理圖。圖中:1-上部接頭平臺;2-下部接頭平臺;3_皮帶托板;4-支撐腿;5-連接孔;6-皮帶定位凹槽;7_皮帶定位立沿;8_支撐立板;9_夾緊壓板;10-夾緊螺栓;11-皮帶中間架。【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jié)合附圖和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技術。在下面的詳細描述中,只通過說明的方式描述了本技術的某些示范性實施例。毋庸置疑,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認識到,在不偏離本技術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以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對所描述的實施例進行修正。因此,附圖和描述在本質(zhì)上是說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權(quán)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如圖1、圖2、圖3、圖4和圖5所示,皮帶輸送機皮帶粘接用裝置,與硫化機配合使用,包括并列設置的上部接頭平臺I和下部接頭平臺2,所述上部接頭平臺I和所述下部接頭平臺2分別包括皮帶托板3,所述皮帶托板3的兩側(cè)邊部設有皮帶夾緊裝置,所述皮帶托板3的下部連接有支撐腿4,所述支撐腿4的底部開設有連接孔5,所述下部接頭平臺2的所述皮帶托板3上還設有皮帶定位凹槽6,所述皮帶定位凹槽6的兩側(cè)部設有皮帶定位立沿7。所述皮帶夾緊裝置包括支撐立板8,所述支撐立板8的兩端分別連接有卡設在所述皮帶托板3的側(cè)邊部的夾緊壓板9,所述夾緊壓板9上穿設有夾緊螺栓10。皮帶接頭對口粘接時,首先,通過螺栓與連接孔5連接,將所述上部接頭平臺I和所述下部接頭平臺2固定在皮帶中間架11上,人員能夠在皮帶中間架11、所述上部接頭平臺I或所述下部接頭平臺2上面直接施工,降低了工作難度,而且固定牢靠,保證作業(yè)安全。然后將上部接頭的皮帶放到所述上部接頭平臺I的所述皮帶托板3上,使皮帶的側(cè)邊部位于所述皮帶托板3和所述夾緊壓板9之間,擰緊所述夾緊螺栓10將皮帶固定牢靠,將下部接頭的皮帶放在所述皮帶定位凹槽6內(nèi),使皮帶的側(cè)邊部位于所述皮帶定位凹槽6的底面和所述夾緊壓板9之間,擰緊所述夾緊螺栓10將皮帶固定牢靠,所述皮帶托板3上所述皮帶夾緊裝置的數(shù)量至少為四個,在皮帶粘接過程中能保證接頭牢固。上部接頭的皮帶和下部接頭的皮帶固定后,就可以使用硫化機進行接頭硫化粘接了。所述皮帶定位凹槽6的寬度和皮帶輸送機皮帶的寬度相對應,所述皮帶定位立沿7可以使上部接頭的皮帶和下部接頭的皮帶兩側(cè)邊對齊,而且通過所述皮帶夾緊裝置的固定,保證了皮帶的牢固,可以使皮帶對口速度快且質(zhì)量高。本實施例可以快速進行皮帶接頭的對口粘接,提高了對口粘接的質(zhì)量,接頭粘接牢固,降低了工作難度,保證了人員的安全作業(yè)。所述皮帶定位凹槽6內(nèi)底面的高度和所述上部接頭平臺I的所述皮帶托板3的上表面的高度相同設置,且和硫化機下加熱板的高度相同設置,上述結(jié)構(gòu)在皮帶接頭硫化及接頭對口粘接時,能保持等高,保證對口粘接的質(zhì)量。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技術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技術的優(yōu)點。本行業(yè)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技術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技術的原理,在不脫離本技術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技術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技術范圍內(nèi)。本技術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quán)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皮帶輸送機皮帶粘接用裝置,與硫化機配合使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并列設置的上部接頭平臺和下部接頭平臺,所述上部接頭平臺和所述下部接頭平臺分別包括皮帶托板,所述皮帶托板的兩側(cè)邊部設有皮帶夾緊裝置,所述皮帶托板的下部連接有支撐腿,所述支撐腿的底部開設有連接孔,所述下部接頭平臺的所述皮帶托板上還設有皮帶定位凹槽,所述皮帶定位凹槽的兩側(cè)部設有皮帶定位立沿。
【技術特征摘要】
1.皮帶輸送機皮帶粘接用裝置,與硫化機配合使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并列設置的上部接頭平臺和下部接頭平臺,所述上部接頭平臺和所述下部接頭平臺分別包括皮帶托板,所述皮帶托板的兩側(cè)邊部設有皮帶夾緊裝置,所述皮帶托板的下部連接有支撐腿,所述支撐腿的底部開設有連接孔,所述下部接頭平臺的所述皮帶托板上還設有皮帶定位凹槽,所述皮帶定位凹槽的兩側(cè)部設有皮帶定位立沿。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皮帶輸送機皮帶粘接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帶夾緊裝置包括支撐立板,所述支撐立板的兩端分別連接有卡設...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王興隆,
申請(專利權(quán))人:山東電力建設第二工程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