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特別涉及一種給藥吸盤。該給藥吸盤,包括一吸盤本體,在吸盤本體的內側設有一弧形凸面,在吸盤本體的頂部設有一卡槽,一旋轉圓盤活動卡設在卡槽內,在弧形凸面與卡槽之間通過四個第一通孔相貫通,在旋轉圓盤上對應每個第一通孔的位置均設有一個貫通旋轉圓盤的第二通孔,在旋轉圓盤的上表面中心位置上固連有一旋轉鈕。該給藥吸盤結構合理,方便實用,操作簡單,固定效果好,給藥時間長,不需要經常換藥且不會對口腔潰瘍創面造成二次傷害。(*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給藥吸盤(-)
本技術特別涉及一種給藥吸盤。(二)
技術介紹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口腔潰瘍是口腔黏膜疾病中發病率最高的一種疾病,普通感冒、消化不良、精神緊張、郁悶、上火等情況均能偶然引起口腔潰瘍。口腔潰瘍的多發性和反復性給患者帶來極大的困擾,在此期間,患者無論是飲水還是進食都非常不便,而且在飲水或者進食時,容易給裸露的潰瘍創面造成二次傷害,使潰瘍創面擴大惡化,延長了治愈時間,增加了患者的痛苦。目前,臨床上治療口腔潰瘍多采用潰瘍貼或者直接用棉棒涂抹藥物粉末的方式,但是口腔內的環境決定了潰瘍貼不能較好固定,給藥時間短,需要經常換藥,貼上后容易被唾液浸濕后移動,造成藥物浪費,治療效果不好;用棉棒直接涂抹藥物粉末,藥物粉末容易溶解在唾液中或者被唾液稀釋后被患者吞咽進胃里,達不到理想的治療效果O(三)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結構合理、方便實用、操作簡單、固定效果好、給藥時間長、不需要經常換藥且不會造成二次傷害的給藥吸盤,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技術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給藥吸盤,包括一吸盤本體,在吸盤本體的內側設有一弧形凸面,在吸盤本體的頂部設有一卡槽,一旋轉圓盤活動卡設在卡槽內,在弧形凸面與卡槽之間通過四個第一通孔相貫通,在旋轉圓盤上對應每個第一通孔的位置均設有一個貫通旋轉圓盤的第二通孔,在旋轉圓盤的上表面中心位置上固連有一旋轉鈕。在旋轉鈕的側壁上沿圓周均勻設有四個插孔,一桿體的一端插裝到插孔內,桿體的另一端設有尖銳部。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該給藥吸盤,結構合理,方便實用,操作簡單,使用時將帶有藥物粉末的醫用藥棉層覆蓋在吸盤本體內側的弧形凸面上,吸盤本體能夠牢牢罩在潰瘍處周圍的口腔黏膜上,醫用藥棉層能夠與潰瘍處緊密貼合,在給藥過程中不脫落、不移動,給藥時間長,無需經常換藥,治療效果好,不會造成藥物浪費,患者在飲水或者進食時,不會造成潰瘍創面擴大惡化,能夠將藥物粉末和潰瘍創面罩在一個封閉的環境中,這樣唾液就無法將藥物粉末溶解或者稀釋,能夠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適于廣泛推廣應用。(四)【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旋轉圓盤的俯視圖。圖中,1吸盤本體,2弧形凸面,3旋轉圓盤,4卡槽,5第一通孔,6第二通孔,7旋轉鈕,8插孔,9桿體,10醫用藥棉層。(五)【具體實施方式】為能清楚說明本方案的技術特點,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并結合其附圖,對本技術進行詳細闡述。如圖1-圖2中所示,該實施例包括一吸盤本體I,在吸盤本體I的內側設有一弧形凸面2,在吸盤本體I的頂部設有一卡槽4,一旋轉圓盤3活動卡設在卡槽4內,在弧形凸面2與卡槽4之間通過四個第一通孔5相貫通,在旋轉圓盤3上對應每個第一通孔5的位置均設有一個貫通旋轉圓盤3的第二通孔6,在旋轉圓盤3的上表面中心位置上固連有一旋轉鈕7 ;在旋轉鈕7的側壁上沿圓周均勻設有四個插孔8,一桿體9的一端插裝到插孔8內,桿體9的另一端設有尖銳部。本技術在使用前,先用75%的酒精溶液對本技術進行消毒,將醫用藥棉覆蓋在吸盤本體I內側的弧形凸面2上形成醫用藥棉層10,在醫用藥棉層10的表面上涂抹藥物粉末,用手轉動旋轉鈕7使第一通孔5和第二通孔6相互錯開,防止吸盤本體I在吸附口腔黏膜時漏氣,然后將吸盤本體I對準潰瘍創面后向下擠壓吸盤本體1,擠出吸盤本體I內側的空氣,這樣吸盤本體I就會牢固吸附在潰瘍處周圍的口腔黏膜上。覆蓋在弧形凸面2上的醫用藥棉層10能夠與潰瘍處緊密貼合,在給藥過程中不脫落、不移動,給藥時間長,無需經常換藥,治療效果好,不會造成藥物浪費,患者在飲水或者進食時,不會造成潰瘍創面擴大惡化,能夠將藥物粉末和潰瘍創面罩在一個封閉的環境中,這樣唾液就無法將藥物粉末溶解或者稀釋,能夠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在將吸盤本體I對準潰瘍創面時,患者可以用鏡子獨立操作或者是通過醫務人員協助,如果潰瘍創面位于口腔黏膜深處,可以用桿體9插裝到旋轉鈕7上的插孔8內,通過桿體9進行操作,從而將本技術吸附在潰瘍創面上。在更換藥物粉末時,用手轉動旋轉鈕7至第一通孔5和第二通孔6相互貫通的狀態,如果潰瘍創面位于口腔黏膜深處,可以通過桿體9插入到插孔8內,通過桿體9轉動旋轉鈕7,使第一通孔5和第二通孔6相互貫通,此時吸盤本體I與外界暢通,即可從口腔黏膜上輕松拿下本技術給藥吸盤,如果醫用藥棉層10不容易取下,可以用桿體9上的尖銳部將醫用藥棉層10從吸盤本體I內側的弧形凸面2上挑出,對本技術給藥吸盤進行消毒后更換新的醫用藥棉即可再次使用。本技術未詳述之處,均為本
技術人員的公知技術。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技術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技術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技術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給藥吸盤,其特征是:包括一吸盤本體,在吸盤本體的內側設有一弧形凸面,在吸盤本體的頂部設有一卡槽,一旋轉圓盤活動卡設在卡槽內,在弧形凸面與卡槽之間通過四個第一通孔相貫通,在旋轉圓盤上對應每個第一通孔的位置均設有一個貫通旋轉圓盤的第二通孔,在旋轉圓盤的上表面中心位置上固連有一旋轉鈕。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給藥吸盤,其特征是:包括一吸盤本體,在吸盤本體的內側設有一弧形凸面,在吸盤本體的頂部設有一卡槽,一旋轉圓盤活動卡設在卡槽內,在弧形凸面與卡槽之間通過四個第一通孔相貫通,在旋轉圓盤上對應每個第一通孔的位置均...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佳琪,孫麗娟,
申請(專利權)人:楊佳琪,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