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高產水稻種植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農作物種植技術,具體涉及一種高產水稻種植技術。
技術介紹
:水稻原產亞洲熱帶,在中國廣為栽種后,逐漸傳播到世界各地。按照不同的方法,水稻可以分為秈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我國科學家袁隆平對雜交水稻的研究作出了巨大貢獻,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水稻所結稻粒去殼后稱大米或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為食。大米的食用方法多種多樣,有米飯、米粥、米餅、米糕、米線米酒等。水稻除可食用外,還可以釀酒、制糖作工業原料,稻殼、稻桿也有很多用處。我國水稻主產區主要是東北地區、長江流域、珠江流域。水稻所結子實即稻谷,去殼后稱大米或米。屬于直接經濟作物。還是人類的主食。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目的 就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以上不足而提供一種高產水稻種植技術。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高產水稻種植技術,其特征在于:具體包括以下步驟:第一次打農藥:將農田內殘留的害蟲、草類作物殺死,為水稻的生長奠定基礎;曝曬:利用陽光暴曬農田3天,以充分的殺死被施過農藥的害蟲、草類作物;旋耕土地:利用旋耕機將暴曬好的農田旋耕,保證土質,并將農田分壟;施肥:通過人工對農田施加一定量的肥料,為水稻前期生長提供營養保障;所述的肥料由水分60 % -70 %的秸桿40-50 %、草木灰14 % -27 %、水稻增產劑15 % -28 %、豆餅1% _3%、有機復合肥5% -7%、鈣鎂磷肥5% -10%、多效唑1% -2%、敵百蟲1% _2%、糖廠濾泥10% -20%和1% -2%益生菌液組成,所述的百分比為重量百分比,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高產水稻種植技術,其特征在于:具體包括以下步驟:第一次打農藥:將農田內殘留的害蟲、草類作物殺死,為水稻的生長奠定基礎;曝曬:利用陽光暴曬農田3天,以充分的殺死被施過農藥的害蟲、草類作物;旋耕土地:利用旋耕機將暴曬好的農田旋耕,保證土質,并將農田分壟;施肥:通過人工對農田施加一定量的肥料,為水稻前期生長提供營養保障;所述的肥料由水分60%?70%的秸稈40?50%、草木灰14%?27%、水稻增產劑15%?28%、豆餅1%?3%、有機復合肥5%?7%、鈣鎂磷肥5%?10%、多效唑1%?2%、敵百蟲1%?2%、糖廠濾泥10%?20%和1%?2%益生菌液組成,所述的百分比為重量百分比,將秸稈粉碎,長度1?3厘米,與草木灰、豆餅和益生菌液翻到混合,堆成寬2米,高1米,長度不限的條形錐,用塑料布蓋好,經過2?3星期高溫發酵,至秸稈變成褐色或黑褐色即可,然后搗碎過篩,加入水稻增產劑、有機復合肥、鈣鎂磷肥、多效唑、敵百蟲和糖廠濾泥混合攪拌,干燥,過篩,灑向農田;第二次打農藥:人工對農田進行第二次打農藥,將水稻前期生長過程中自生的害蟲和草除去;播種:利用人工或者機器播種,將水稻均勻的播種在農田上;定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高產水稻種植技術,其特征在于: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次打農藥:將農田內殘留的害蟲、草類作物殺死,為水稻的生長奠定基礎; 曝曬:利用陽光暴曬農田3天,以充分的殺死被施過農藥的害蟲、草類作物; 旋耕土地:利用旋耕機將暴曬好的農田旋耕,保證土質,并將農田分壟; 施肥:通過人工對農田施加一定量的肥料,為水稻前期生長提供營養保障;所述的肥料由水分60% -70%的秸桿40-50 %、草木灰14% -27 %、水稻增產劑15% -28 %、豆餅1% _3%、有機復合肥5% -7%、鈣鎂磷肥5% -10%、多效唑1% -2%、敵百蟲1% _2%、糖廠濾泥10% -20%和1% -2%益生菌液組成,所述的百分比為重量百分比, 將秸桿粉碎,長度1-3厘米,與草木灰、豆餅和益生菌液翻到混合,堆成寬2米,高I米,長度不限的條形錐,用塑料布蓋好,經過2-3星期高溫發酵,至...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林華,
申請(專利權)人:郎溪縣十字鎮林華糧食種植家庭農場,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