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治療牙痛的中藥藥劑,涉及中草藥技術領域,其成分包括:荊芥、防風、天麻、細辛、熟石膏、青皮、甘草、蒲公英、金銀花、花椒、蒼耳子、玄參、知母、生地、丁香,具體配方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的藥劑,荊芥2~10份、防風2~10份、天麻2~10份、細辛2~8份、熟石膏2~10份、青皮2~10份、甘草2~8份、蒲公英0~20份、金銀花0~20份、花椒10~20份、蒼耳子12~18份、玄參8~12份、知母6~12份、生地5~11份、丁香4~8份。本發明專利技術在中藥材選擇和配伍上符合中醫辨證理論,治療效果顯著,且無毒副作用,主要以止痛、行氣、袪風濕、舒筋絡、清虛熱為主,達到了中藥配伍中相輔相成的目的。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治療牙痛的中藥藥劑
本專利技術涉及中草藥
,具體涉及一種治療牙痛的中藥藥劑。
技術介紹
牙疼即牙痛,是口腔科牙齒疾病最常見的癥狀之一,其表現為牙齦紅腫、遇冷熱刺激痛、面頰部腫脹等。很多牙病能引起牙痛,常見的有齲齒、急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牙周炎、牙齦炎等。俗話說“牙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說明了牙疼的痛苦,牙疼嚴重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長期反復的牙疼還會引發其他牙病,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現在治療牙疼主要通過藥物進行治療,及內服鎮痛消炎藥物或外用抗菌消炎藥物,但是實際效果不理想,易復發。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效果好,使用安全可靠的用于治療牙疼的中藥組合物。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治療牙痛的中藥藥劑,其成分包括:荊芥、防風、天麻、細辛、熟石膏、青皮、甘草、蒲公英、金銀花、花椒、蒼耳子、玄參、知母、生地、丁香,具體配方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的藥劑,荊芥2~10份、防風2~10份、天麻2~10份、細辛2~8份、熟石膏2~10份、青皮2~10份、甘草2~8份、蒲公英O~20份、金銀花O~20份、花椒10~20份、蒼耳子12~18份、玄參8~12份、知母6~12份、生地5~11份、丁香4~8份。 各組分的優選重量份數為: 荊芥5份、防風5份、天麻5份、細辛3份、熟石膏5份、青皮5份、甘草3份、花椒10份、蒼耳子12份、玄參8份、知母6份、生地5份、丁香4份。各組分的優選重量份數為: 荊芥5份、防風5份、天麻5份、細辛3份、熟石膏5份、青皮5份、甘草3份、蒲公英10份、金銀花10份、花椒20份、蒼耳子18份、玄參12份、知母12份、生地11份、丁香8份。本專利技術所用到的原料藥可從普通中藥店購買得到,其規格符合國家中藥材標準即可。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制備本專利技術組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O按處方所述重量份數稱取各味原料藥; 2)將上述各味原料藥物混合在一起后置于砂鍋內加水沒過藥面,浸泡30分鐘后,用文火煎煮,煮沸后再續煎30分鐘,共煎煮三次,合并三次煎液過濾,得到湯劑。1、藥理分析: 荊芥:《滇南本草》:治跌打損傷,并敷毒瘡。治吐血。荊芥穗,上清頭目諸風,止頭痛,明目,解肺、肝、咽喉熱痛,消腫,除諸毒,發散瘡癰。治便血,止女子暴崩,消風熱,通肺氣鼻竅塞閉。防風:發表,祛風,勝濕,止痛。治外感風寒,頭痛,目眩,項強,風寒濕痹,骨節酸痛,四肢攣急,破傷風。升麻:辛、微甘,微寒。歸肺、脾、胃、大腸經。發表透疹,清熱解毒,升舉陽氣。用于風熱頭痛,齒痛,口瘡,咽喉腫痛,麻疹不透。細辛:味辛;性溫;小毒。散寒祛風;止痛;溫肺化飲;通竅。風寒表證;頭痛,牙痛坐寸ο熟石膏:生用解肌清熱,除煩止渴。煅敷生肌斂瘡。治心煩神昏,譫語發狂,口渴咽干,肺熱喘急,中暑自汗,胃火頭痛、牙痛,熱毒壅盛,發斑發疹,口舌生瘡。外用治癰疽瘡瘍,潰不收口,湯火燙傷。青皮:疏肝破氣,散結消痰。治胸脅胃脘疼痛,疝氣,食積,乳腫,乳核,久瘧癖塊。甘草:和中緩急,潤肺,解毒,調和諸藥。蒲公英:清熱解毒,利尿散結。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瘡腫,急性結膜炎,感冒發熱,急性扁桃體炎,急性支氣管炎,胃炎,肝炎,膽囊炎,尿路感染。金銀花:清熱 ,解毒。治溫病發熱,熱毒血痢,癰瘍,腫毒,瘰疬,痔漏。花椒:辛;性溫;小毒,脾;肺;肝;腎;心;心包經,溫中止痛;除濕止瀉;殺蟲止癢,溫里藥;祛濕藥,主治脾胃虛寒之脘腹冷痛;蛔蟲腹痛;嘔吐泄瀉;肺寒咳喘;肺寒咳喘;齲齒牙痛;陰癢帶下;濕疹皮膚瘙癢。蒼耳子:味苦;甘;辛;性溫;小毒,歸肺;肝經,散風寒;通鼻鸞;祛風濕;止癢,解表藥;止痛藥;宣肺藥;主治鼻淵;風寒頭痛;風濕痹痛;風疹;濕疹;疥癬。玄參:味甘;苦;咸;性微寒,歸肺;胃;腎經,清熱涼血;滋陰降火;解毒散結,清熱解毒藥;養陰藥;主治溫熱病熱和營血;身熱;煩渴;舌絳;發斑;骨蒸勞嗽;虛煩不寤;津傷便秘;目澀昏花;咽喉喉腫痛;瘰疬痰核;癰疽瘡毒。知母:味苦;性寒,肺;胃;腎經,清熱瀉火;滋陰潤燥;止渴除煩,清熱藥;滲濕利尿藥,主治溫熱??;高熱煩渴;咳嗽氣喘;燥咳;便秘;骨蒸潮熱;虛煩不眠;消渴淋濁。生地:甘,寒。歸心、肝、腎經,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用于熱病舌絳煩渴,陰虛內熱,骨蒸勞熱,內熱消渴,吐血,衄血,發斑發疹。丁香:三級干熱,生干生熱,燥濕補胃,增強消化,散寒溫筋,補腦增智,增強性欲,烏發,主治濕寒性或黏液質性疾病,如胃寒納差,消化不良,癱瘓,面癱,關節炎,腦虛健忘,陽事不舉,頭發早白。2、用法與用量: 本專利技術藥物的用藥量取決于具體劑型,以及病人的年齡、體重、健康狀況等因數。使用指導:湯劑:一天一劑,晚飯后服用。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在中藥材選擇和配伍上符合中醫辨證理論,治療效果顯著,且無毒副作用,主要以止痛、行氣、袪風濕、舒筋絡、清虛熱為主,達到了中藥配伍中相輔相成的目的?!揪唧w實施方式】為了使本專利技術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專利技術。實施例1 按如下重量份數稱取各原料藥:荊芥5g、防風5g、天麻5g、細辛3g、熟石膏5g、青皮5g、甘草3g、花椒10 g、蒼耳子12 g、玄參8 g、知母6 g、生地5 g、丁香4 g。將上述各味原料藥物混合在一起后置于砂鍋內加水沒過藥面,浸泡30分鐘后,用文火煎煮,煮沸后再續煎30分鐘,共煎煮三次,合并三次煎液過濾,得到湯劑,一副一次,晚飯后服用。實施例2 按如下重量份數稱取各原料藥:荊芥5g、防風5g、天麻5g、細辛3g、熟石膏5g、青皮5g、甘草3g、蒲公英10g、金銀花10g、花椒20 g、蒼耳子18 g、玄參12 g、知母12 g、生地11 g、丁香8 g。將上述各味原料藥物混合在一起后置于砂鍋內加水沒過藥面,浸泡30分鐘后,用文火煎煮,煮沸后再續煎30分鐘,共煎煮三次,合并三次煎液過濾,得到湯劑,一副一次,晚飯后服用,適于有腫脹者。實施例3 按如下重量份數稱取各原料藥:荊芥8g、防風8g、天麻8g、細辛3g、熟石膏8g、青皮8g、甘草5g、蒲公英10g、金銀花10g、花椒15 g、蒼耳子15 g、玄參10 g、知母10 g、生地10 g、丁香5 g。將上述各味原料藥物混合在一起后置于砂鍋內加水沒過藥面,浸泡30分鐘后,用文火煎煮,煮沸后再續煎30分鐘,共煎煮三次,合并三次煎液過濾,得到湯劑,一副一次,晚飯后服用。典型病例: 病例I 李某某,女,28歲,江西人。2011年夏天因上火導致牙疼,到醫院檢查治療效果不佳。后服用本專利技術湯劑,2天后疼痛消失,后又服用2天,痊愈,隨訪一年,未復發。病例2 張某某,男,55歲,農民,江西人。牙疼一周,治療未果,后服用本專利技術處方湯劑,3天疼痛癥狀全部消失,痊愈,隨訪半年,未復發。病例3 阮某某,男,15歲,學生,湖南人。因進食時感覺牙齒酸軟不適,家人帶他到鄉鎮衛生院就診,醫生診斷他為齲齒,給他用呋喃西林液清洗患牙,之后開給他阿莫西林口服。治療3天未見效。后服用本專利技術湯劑,2天后,疼痛感消失,后又連續服用4天,癥狀消失,痊愈。隨訪一年,未復發。病例4 左某某,女,38歲,公司員工,廣州人。曾患牙疼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治療牙痛的中藥藥劑,其成分包括:荊芥、防風、天麻、細辛、熟石膏、青皮、甘草、蒲公英、金銀花、花椒、蒼耳子、玄參、知母、生地、丁香,其特征在于:具體配方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的藥劑,荊芥2~10份、防風2~10份、天麻2~10份、細辛2~8份、熟石膏2~10份、青皮2~10份、甘草2~8份、蒲公英0~20份、金銀花0~20份、花椒?10~20?份、蒼耳子?12~18?份、玄參?8~12?份、知母?6~12?份、生地?5~11?份、丁香?4~8?份。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治療牙痛的中藥藥劑,其成分包括:荊芥、防風、天麻、細辛、熟石膏、青皮、甘草、蒲公英、金銀花、花椒、蒼耳子、玄參、知母、生地、丁香,其特征在于:具體配方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的藥劑,荊芥2~10份、防風2~10份、天麻2~10份、細辛2~8份、熟石膏2~10份、青皮2~10份、甘草2~8份、蒲公英O~20份、金銀花O~20份、花椒10~20份、蒼耳子12~18份、玄參8~12份、知母6~12份、生地5~11份、丁香4~8份。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牙痛的中藥藥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的藥劑,荊芥5份、防風5份、天麻5份、細辛3份、熟石膏5份、青皮5份、甘草3份、花椒10份、蒼耳子12份、玄參8份、知母6份、生地5份、丁香4份。3.根據權利要求...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淑英,
申請(專利權)人:王淑英,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