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四輥石碾磨粉機,包括放置在底座上的磨盤和磨輥,在底座上設置有封閉式筒體,該筒體將磨盤和磨輥包覆其中,筒體上部開有進料口;磨輥通過中部連接架與驅動裝置連接:該裝置為設置在筒體頂部的驅動電機和由其帶動的磨輥工作軸,工作軸的下端與中部連接架相結合;在磨盤的邊緣處設置有出料槽和出料口;石碾磨盤上部的筒體內設置有一次研磨錐形磨:錐形磨包括鍵連在磨輥工作軸上的內椎體,由錐形磨電機驅動與內椎體同心逆向旋轉的外錐體通過支撐架套裝在內椎體外,在內椎體的外錐面與外錐體的內錐面之間形成的環形空腔構成研磨腔室。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增加了研磨錐形磨,物料在一臺設備中研磨兩遍,加大了石碾磨粉機的剝刮研磨效率。(*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四輥石碾磨粉機,包括放置在底座上的磨盤和磨輥,在底座上設置有封閉式筒體,該筒體將磨盤和磨輥包覆其中,筒體上部開有進料口;磨輥通過中部連接架與驅動裝置連接:該裝置為設置在筒體頂部的驅動電機和由其帶動的磨輥工作軸,工作軸的下端與中部連接架相結合;在磨盤的邊緣處設置有出料槽和出料口;石碾磨盤上部的筒體內設置有一次研磨錐形磨:錐形磨包括鍵連在磨輥工作軸上的內椎體,由錐形磨電機驅動與內椎體同心逆向旋轉的外錐體通過支撐架套裝在內椎體外,在內椎體的外錐面與外錐體的內錐面之間形成的環形空腔構成研磨腔室。本技術增加了研磨錐形磨,物料在一臺設備中研磨兩遍,加大了石碾磨粉機的剝刮研磨效率。【專利說明】四輥石碾磨粉機
本技術涉及面粉加工設備,尤其是涉及一種研磨效果高的四輥石碾磨粉機。
技術介紹
隨著我國科技水平的提高,傳統的石磨面粉加工方式基本已完全被高效的機械化加工方式所替代。由于機械加工面粉時需要在高溫高速下進行,面粉中的營養成分損失較多,且由于工作時是多臺設備同時加工,在高溫下反復研磨,面粉易發烏,一些不良廠家就通過在面粉中添加化學合成增白劑,使生產出的面粉外觀白亮但口感欠佳,同時添加在面粉中的化學原料還會對人體造成傷害。由于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吃出營養吃出健康”已成為現代社會人們共同追求的目標,所以低溫研磨低溫加工的傳統石磨面粉又重新受到人們的青睞,四輥石碾磨粉機以其轉速低、物料不產生高溫,用天然石材制作的磨輥和磨盤不含放射性物質,可有效保證小麥原始的麥香味道的特點,在面粉業得以普及應用。現代制粉工藝中普遍采用輥式磨粉機,麥子從皮磨系統到心磨系統,經長粉路多道清粉、光輥研磨,才能保證得到高質量的好粉。如何能在制粉工藝中更高效率的對麥子進行輕研細磨重打,盡量保證麩片的完整性,造心,造渣,生產出真正天然、綠色的面粉,是面粉加工業技術人員的研究方向。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大大提高剝刮、研磨效率的四輥石碾磨粉機。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可采取下述技術方案:本技術所述的四輥石碾磨粉機,包括放置在底座上的石碾磨盤和繞所述石碾磨盤工作面回轉工作的石碾磨輥,在所述底座上設置有封閉式筒體,該筒體將石碾磨盤和石碾磨輥包覆其中,在所述筒體的上部開設有進料口 ;均衡分布在石碾磨盤工作面上的多個石碾磨輥通過中部連接架與磨輥驅動裝置傳動連接,所述磨輥驅動裝置為設置在筒體頂部的磨輥驅動電機和由磨輥驅動電機帶動的石碾磨輥工作軸,所述石碾磨輥工作軸的下端與所述中部連接架相結合;在所述石碾磨盤的邊緣處設置有出料槽和出料口 ;所述石碾磨盤上部的封閉式筒體內設置有一次研磨錐形磨:所述錐形磨包括鍵連在所述石碾磨輥工作軸上的內椎體,由錐形磨電機驅動與內椎體同心逆向旋轉的外錐體通過支撐架套裝在所述內椎體外,在所述內椎體的外錐面與外錐體的內錐面之間形成的環形空腔構成研磨腔室。所述內椎體的外錐面與外錐體的內錐面上分別鑲嵌有波紋研磨板。在所述進料口與研磨腔室的入口之間設置有導料板。在所述底座上設置的磨盤電機通過傳動組件帶動所述石碾磨盤低速轉動。在所述中部連接架上設置有調節石碾磨輥高低位置的拉動機構,所述拉動機構包括自石碾磨輥中軸兩端延伸出的拉桿和位于石碾磨輥前部的拉動架,所述拉桿和拉動架之間通過固定鉸鏈座相連接;所述靠近石碾磨輥的拉桿上通過拉動架固定設置有磨輥加壓彈簧;所述拉動架上固連有向石碾磨輥表面延伸的清理刮刀和向石碾磨盤表面延伸的清理刷,所述清理刮刀的寬度與所述石碾磨輥寬度相一致,所述清理刷為一組向石碾磨盤中心方向傾斜設置的板刷。所述石碾磨盤和石碾磨輥的工作面為光面。所述錐形磨電機設置在封閉式筒體的頂部。在靠近出料口的出料槽上設置有出料刷。本技術的優點在于在石碾磨粉機上增加了一次研磨錐形磨,物料經錐形磨研磨后落入石碾磨盤上再由石碾磨輥進行第二次研磨,即物料在一臺設備中可以研磨兩遍,大大加大了石碾磨粉機的剝刮研磨效率。本技術的四輥石碾磨粉機如果用于小麥制粉工藝中的心磨系統,可替代鐵輥磨粉機,最大程度的保留小麥的原始品質,生產出真正天然、綠色的面粉。【專利附圖】【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中A-A向的剖視圖。圖3是圖1中石碾磨輥的N向局部視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2、3所示,本技術所述的四輥石碾磨粉機,包括放置在底座I上的石碾磨盤2和繞石碾磨盤2工作面回轉工作的石碾磨輥3,石碾磨盤2和石碾磨輥3的工作面為光面;在底座I上設置有封閉式筒體4,該筒體4將石碾磨盤2和石碾磨輥3包覆其中,在筒體4的上部開設有進料口 5 ;均衡分布在石碾磨盤工作面上的四個石碾磨輥通過中部連接架6與磨輥驅動裝置傳動連接,在本技術中,磨輥驅動裝置為設置在筒體4頂部的磨輥驅動電機7和由磨輥驅動電機7帶動的石碾磨輥工作軸8,石碾磨輥工作軸8的下端與中部連接架6相結合;在石碾磨盤2的邊緣處設置有出料槽和出料口 9,在靠近出料口 9的出料槽上設置有出料刷24 ;為提高石碾磨粉機的碾壓剝刮效果,石碾磨盤2上部的封閉式筒體4內設置有一次研磨錐形磨:該錐形磨包括鍵連在石碾磨棍工作軸8上的內椎體10,由錐形磨電機11 (設置在封閉式筒體4的頂部)驅動與內椎體10同心逆向旋轉的外錐體12通過支撐架13套裝在內椎體10外,在內椎體10的外錐面與外錐體12的內錐面之間形成的環形空腔構成研磨腔室。為提高錐形磨的使用壽命,內椎體10的外錐面與外錐體12的內錐面上分別鑲嵌有波紋研磨板14。在進料口 5與研磨腔室的入口之間設置有導料板15。在底座I上設置的磨盤電機16通過傳動組件帶動石碾磨盤2低速轉動;底座I上均衡設置有多組石碾磨盤支撐座,該支撐座為放置在底座彈簧定位槽內的支撐彈簧17和扣壓在支撐彈簧17上部的支盤,支盤上方設置有托輪18。在中部連接架6上設置有調節石碾磨輥高低位置的拉動機構,該拉動機構包括自石碾磨輥中軸兩端延伸出的拉桿19和位于石碾磨輥前部的拉動架20,拉桿19和拉動架20之間通過固定鉸鏈座相連接;靠近石碾磨輥的拉桿上通過拉動架固定設置有磨輥加壓彈簧21 ;拉動架上固連有向石碾磨輥表面延伸的清理刮刀22和向石碾磨盤表面延伸的清理刷23,清理刮刀22的寬度與石碾磨輥寬度相一致,清理刷23為一組向石碾磨盤中心方向傾斜設置的板刷。工作時,清理好的小麥由進料口 5進入一次研磨錐形磨的研磨腔室中(內椎體10的外錐面與外錐體12的內錐面之間形成的環形空腔的間隙可通過內椎體10的上下移動進行調整)進行第一道研磨,內椎體10固定在石碾磨輥工作軸8上,由磨輥驅動電機7帶動旋轉,外椎體12由錐形磨電機11 (設置在封閉式筒體4的頂部)帶動與內椎體10運動方向相反,物料經錐形磨研磨后落入石碾磨盤2上再由石碾磨輥3進行第二次研磨,研磨后的粉料由清理刷23刷進出料槽,再由出料槽上的出料刷24刷進出料口 9后進入平篩進行分級處理。【權利要求】1.一種四輥石碾磨粉機,包括放置在底座(I)上的石碾磨盤(2)和繞所述石碾磨盤(2)工作面回轉工作的石碾磨輥(3),在所述底座(I)上設置有封閉式筒體(4),該筒體(4)將石碾磨盤(2)和石碾磨輥(3)包覆其中,在所述筒體(4)的上部開設有進料口(5);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四輥石碾磨粉機,包括放置在底座(1)上的石碾磨盤(2)和繞所述石碾磨盤(2)工作面回轉工作的石碾磨輥(3),在所述底座(1)上設置有封閉式筒體(4),該筒體(4)將石碾磨盤(2)和石碾磨輥(3)包覆其中,在所述筒體(4)的上部開設有進料口(5);均衡分布在石碾磨盤工作面上的多個石碾磨輥通過中部連接架(6)與磨輥驅動裝置傳動連接,所述磨輥驅動裝置為設置在筒體(4)頂部的磨輥驅動電機(7)和由磨輥驅動電機(7)帶動的石碾磨輥工作軸(8),所述石碾磨輥工作軸(8)的下端與所述中部連接架(6)相結合;在所述石碾磨盤(2)的邊緣處設置有出料槽和出料口(9);其特征在于:所述石碾磨盤(2)上部的封閉式筒體(4)內設置有一次研磨錐形磨:所述錐形磨包括鍵連在所述石碾磨輥工作軸(8)上的內椎體(10),由錐形磨電機(11)驅動與內椎體(10)同心逆向旋轉的外錐體(12)通過支撐架(13)套裝在所述內椎體(10)外,在所述內椎體(10)的外錐面與外錐體(12)的內錐面之間形成的環形空腔構成研磨腔室。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范崇旺,陳振華,劉倉,張飛,樊勁軍,魯光輝,
申請(專利權)人:鄭州正旺科貿有限公司,巴彥淖爾兆豐種業糧食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河南;4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