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屬于電力線纜終端頭提升卡具技術領域,公開了線纜終端頭提升卡具及線纜提升方法。其主要技術特征為:包括吊鉤和下端通過銷軸連接的、可圍成上端帶有條形缺口的套管的兩個分套管,在所述分套管上方分別設置有與分套管連為一體的吊板,在所述吊板上端設置有吊桿孔,在所述吊桿孔內插入端部帶有鎖緊螺母的吊桿,所述吊鉤包括上端帶有吊孔的提桿和下端圓弧狀的吊鉤體,在所述吊鉤體上設置有至少兩個沿吊鉤體的中線排列的連接孔,所述吊桿插入所述的連接孔內。吊裝時,將兩個分套管包在線纜上,吊鉤體的下端穿過條形缺口緊緊壓在線纜表面,使得套管不會沿線纜方向移動;不會造成線纜的絕緣層損壞,也不會造成線纜脫落,吊裝前固定和吊裝后的拆卸比較方便,勞動強度大大降低,勞動效率大大提高。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電力線纜終端頭提升卡具
,具體地講涉及。
技術介紹
在線纜架設時,首先將線纜沿線塔伸開,然后用吊裝設備將線纜吊裝在線塔上固定。目前線纜吊裝時主要用鋼絲繩等繩索捆綁在線纜上,用吊裝設備的掛鉤掛在鋼絲繩上。該方法存在以下缺陷:其一,用鋼絲繩捆綁時不能將線纜位置牢牢固定,在吊裝過程中,線纜在鋼絲繩套內滑動,造成線纜與線塔的固定位置不好掌握,需要進一步拉動線纜,增加了勞動強度,降低了鋪設效率;其二,在鋼絲繩套滑道過程中,容易對絕緣層造成傷害;其三,在吊裝線纜端部時,鋼絲繩套容易松開、滑脫,造成吊裝起來的線纜掉落,不但對線纜造成損傷,而且還容易造成人員傷亡的安全事故,其四,鋼絲繩捆綁和解開的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解決的第一個技術問題就是提供一種使用方便、安全性好、線纜不容易滑動、不會對線纜造成損傷、工作效率高、勞動強度小的線纜終端頭提升卡具。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出的技術方案為:包括吊鉤和下端通過銷軸連接的、可圍成上端帶有條形缺口的套管的兩個分套管,在所述分套管上方分別設置有與分套管連為一體的吊板,在所述吊板上端設置有吊桿孔,在所述吊桿孔內插入端部帶有鎖緊螺母的吊桿,所述吊鉤包括上端帶有吊孔的提桿和下端圓弧狀的吊鉤體,在所述吊鉤體上設置有至少兩個沿吊鉤體的中線排列的連接孔,所述吊桿插入所述的連接孔內。其附加技術特征為: 所述連接孔為3個; 在所述吊桿端部設置有調位撥桿; 在所述套管兩端設置有向其徑向外側的弧狀彎曲。本專利技術解決的第二個技術問題就是提供一種使用上述線纜終端頭提升卡具進行線纜提升方法。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出的技術方案為: 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第一步:將鎖緊螺母打開,將吊桿從吊桿孔中取出; 第二步:將兩個分套管沿銷軸掰開; 第三步:將兩個分套管包在線纜上,將吊桿插入一側吊桿孔,根據線纜直徑的需要,先目測選擇連接孔,并將吊桿插入該連接孔和另一側的吊桿孔,將吊鉤提起,使得吊鉤體的下端穿過條形缺口緊緊壓在線纜表面,如果吊鉤體的下端不能緊緊壓在線纜表面,更換其它連接孔,直至吊鉤體的下端穿過條形缺口緊緊壓在線纜表面,并將鎖緊螺母擰上; 第四步:將起重設備的掛鉤掛在吊孔上,將線纜起吊; 第五步:當線纜到達指定位置時將線纜固定好; 第六步:打開鎖緊螺母,并將兩個分套管打開,從線纜上將兩個分套管取下。其附加技術特征為: 在所述第五步中,當線纜角度不合適時,通過轉動調位撥桿,來調節線纜角度,當線纜角度合適時,再將線纜固定。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同現有技術相比較具有以下優點:其一,由于包括吊鉤和下端通過銷軸連接的、可圍成上端帶有條形缺口的套管的兩個分套管,在所述分套管上方分別設置有與分套管連為一體的吊板,在所述吊板上端設置有吊桿孔,在所述吊桿孔內插入端部帶有鎖緊螺母的吊桿,所述吊鉤包括上端帶有吊孔的提桿和下端圓弧狀的吊鉤體,在所述吊鉤體上設置有至少兩個沿吊鉤體的中線排列的連接孔,所述吊桿插入所述的連接孔內,吊裝時,將兩個分套管包在線纜上,將吊桿插入一側吊桿孔,根據線纜直徑的需要,先目測選擇連接孔,并將吊桿插入該連接孔和另一側的吊桿孔,將吊鉤提起,使得吊鉤體的下端穿過條形缺口緊緊壓在線纜表面,如果吊鉤體的下端不能緊緊壓在線纜表面,更換其它連接孔,直至吊鉤體的下端穿過條形缺口緊緊壓在線纜表面,并將鎖緊螺母擰上,在吊裝過程中,吊鉤體的下端穿過條形缺口緊緊壓在線纜表面,使得套管不會沿線纜方向移動;不會造成線纜的絕緣層損壞,也不會造成線纜脫落,安全性能大大提高,而且在吊裝時,根據不同直徑的線纜,更換不同的連接孔即可,應用范圍大大提高;吊裝前固定和吊裝后的拆卸比較方便,勞動強度大大降低,勞動效率大大提高;其二,由于所述連接孔為3個,既能保證吊鉤體的強度,又能適應相近型號線纜的要求;其三,在所述吊桿端部設置有調位撥桿,當線纜到達線塔上時,可能線纜的角度與所要求的固定角度不同,通過撥動調位撥桿,很方便地就能將線纜調整到需要的固定角度;其四,由于在所述套管兩端設置有向其徑向外側的弧狀彎曲,避免了在吊裝過程中套管兩端對線路絕緣層造成損傷。【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線纜終端頭提升卡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吊鉤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套管展開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線纜終端頭提升卡具使用時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所提出的做進一步說明。如圖1、圖2和圖3所示,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線纜終端頭提升卡具的結構示意圖,該線纜終端頭提升卡具包括吊鉤5和下端通過銷軸2連接的兩個分套管3、4,分套管3、4圍成上端帶有條形缺口 I的套管6,在分套管3、4上方分別設置有與分套管3、4連為一體的吊板7、8,在吊板7、8上端設置有吊桿孔9,在吊桿孔9內插入端部帶有鎖緊螺母10的吊桿11,吊鉤5包括上端帶有吊孔51的提桿52和下端圓弧狀的吊鉤體53,在吊鉤體53上設置有至少兩個沿吊鉤體53的中線排列的連接孔54,吊桿11插入連接孔54內。如圖4所示,吊裝時,將兩個分套管3、4包在線纜12上,將吊桿11插入一側的吊桿孔9,根據線纜12直徑大小的需要,先目測選擇連接孔54,并將吊桿11插入該連接孔54和另一側的吊桿孔9,將吊桿11提起,使得吊鉤體53的下端穿過條形缺口 I緊緊壓在線纜表面。如果吊鉤體53的下端不能緊緊壓在線纜12表面,更換其它連接孔54,直至吊鉤體53的下端穿過條形缺口 I緊緊壓在線纜12表面,在吊裝過程中,吊鉤體53的下端穿過條形缺口 I緊緊壓在線纜12表面,使得套管6不會沿線纜方向移動;不會造成線纜的絕緣層損壞,也不會造成線纜脫落,而且在吊裝時,根據不同直徑的線纜,更換不同的連接孔即可,應用范圍大大提高;吊裝前固定和吊裝后的拆卸比較方便,勞動強度大大降低,勞動效率大大提高。連接孔54為3個,既能保證吊鉤體53的強度,又能適應相近型號線纜的要求。在吊桿11端部設置有調位撥桿13,當線纜到達線塔上時,可能線纜的角度與所要求的固定角度不同,通過撥動調位撥桿13,很方便地就能將線纜調整到需要的固定角度。在套管6的兩端設置有向其徑向外側的弧狀彎曲14,避免了在吊裝過程中套管兩端對線路絕緣層造成損傷。使用線纜終端頭提升卡具提升線纜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第一步:將鎖緊螺母10打開,將吊桿11從吊桿孔9中取出; 第二步:將兩個分套管3、4沿銷軸2掰開; 第三步:將兩個分套管3、4包在線纜12上,將吊桿11插入一側吊桿孔9,根據線纜直徑的需要,先目測選擇連接孔54,并將吊桿11插入該連接孔54和另一側的吊桿孔9,將吊鉤5提起,使得吊鉤體53的下端穿過條形缺口 I緊緊壓在線纜12表面,如果吊鉤體53的下端不能緊緊壓在線纜12表面,更換其它連接孔54,直至吊鉤體53的下端穿過條形缺口 I緊緊壓在線纜12表面,并將鎖緊螺母10擰上; 第四步:將起重設備的掛鉤掛在吊孔51上,將線纜起吊; 第五步:當線纜到達指定位置時將線纜固定好; 第六步:打開鎖緊螺母,并將兩個分套管打開,從線纜上將兩個分套管取下。在第五步中,當線纜角度不合適時,通過轉動調位撥桿13,來調節線纜角度,當線纜角度合適時,再將線纜固定。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不僅僅局限于上述實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線纜終端頭提升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吊鉤和下端通過銷軸連接的、可圍成上端帶有條形缺口的套管的兩個分套管,在所述分套管上方分別設置有與分套管連為一體的吊板,在所述吊板上端設置有吊桿孔,在所述吊桿孔內插入端部帶有鎖緊螺母的吊桿,所述吊鉤包括上端帶有吊孔的提桿和下端圓弧狀的吊鉤體,在所述吊鉤體上設置有至少兩個沿吊鉤體的中線排列的連接孔,所述吊桿插入所述的連接孔內。
【技術特征摘要】
1.線纜終端頭提升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吊鉤和下端通過銷軸連接的、可圍成上端帶有條形缺口的套管的兩個分套管,在所述分套管上方分別設置有與分套管連為一體的吊板,在所述吊板上端設置有吊桿孔,在所述吊桿孔內插入端部帶有鎖緊螺母的吊桿, 所述吊鉤包括上端帶有吊孔的提桿和下端圓弧狀的吊鉤體,在所述吊鉤體上設置有至少兩個沿吊鉤體的中線排列的連接孔,所述吊桿插入所述的連接孔內。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纜終端頭提升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孔為3個。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纜終端頭提升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吊桿端部設置有調位撥桿。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纜終端頭提升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套管兩端設置有向其徑向外側的弧狀彎曲。5.使用權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線纜終端頭提升卡具提升線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第...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志祥,吳曉光,劉贊良,任鋒,劉立君,陳振雨,路鐵寧,張來鎖,寇馬軍,孫秋剛,馮正陽,劉哨飛,張卿,張建飛,李濤,宋海濤,劉晨,張汝松,孫鐵超,
申請(專利權)人:國網河北省電力公司衡水供電分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河北;1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