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換熱器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10318079 閱讀: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9:06
    本發(fā)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換熱器,該換熱器包括:在換熱器一端的混合再分配集流管;多個換熱管,與混合再分配集流管連通。所述混合再分配集流管內設置有相互連通的上部腔體和下部腔體,進入換熱器中的流體首先流入該混合再分配集流管的下部腔體中的一部分,之后在所述混合再分配集流管的上部腔體中被收集和混合,并被分配到下部腔體的另一部分中且通過與所述下部腔體連通的換熱管流出,并且所述上部腔體的截面積等于或大于下部腔體的截面積。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換熱器
    本專利技術涉及暖通空調、汽車、制冷以及運輸領域,尤其涉及用于蒸發(fā)器、冷凝器和水箱等的換熱器。
    技術介紹
    對于一般家用商用空調系統(tǒng)的換熱器,如圖1所示,有進出口管1、2,兩端的集流管3負責分配和收集冷媒,扁管4通過集流管3上的槽插入到其中且內部有微小通道,當流通冷媒時負責冷媒和空氣之間的傳熱。扁管之間有波紋狀翅片5負責加強換熱效果。當空氣在風機的驅動下流過翅片5和扁管4時,由于空氣和冷媒之間存在溫度差,將會出現(xiàn)兩種介質之間的熱傳遞。對于冷凝器應用,空氣流動后吸熱流出,而對于蒸發(fā)器應用,空氣流動后散熱流出。對于蒸發(fā)器和熱泵應用由于涉及到冷凝水和結霜化霜問題,換熱器的放置方式會擺放為集流管沿水平方向,而扁管沿豎直方向布置,以方便排水。為了使得各個扁管內部的冷媒流量均衡,會在集流管內部加入一根管道,管道上根據實際情況作出不同的槽孔來獲得較好的換熱效果。為了獲得較好的換熱面積,可以使用兩排換熱器(如圖2所示)。在一些狹小空間應用時,例如回熱器應用、汽車空調用換熱器和水箱并行等應用時,也會用到兩排換熱器或者多排換熱器。對于以上這些常規(guī)的換熱器,隨著冷媒流動方向的流動和換熱,冷媒側的溫度會發(fā)生變化,而進口空氣的溫度是一致的,這樣會導致?lián)Q熱效率不均衡,特別是對于一些貫流風機的應用,這種溫差會導致出現(xiàn)嚴重的出風溫度不均勻,用戶使用的舒適感大大降低。為了獲得均衡的出風溫度,常常會兩排換熱器的設計。參見圖3和圖4,兩排換熱器采取了其中一排作為進口換熱器,另一排作為出口換熱器,在氣流經過兩個換熱器后,氣溫經過了混合,會得到一個較好的出風溫度。參見圖5-6,特別是對于使用雙貫流風機7的室內機應用:由于單排換熱器(如圖5所示)的空調出風口的上下部分的溫差較大,會降低舒適感;因此,常常會使用雙排換熱器(如圖6所示);雖然可以獲得較均勻的出風溫度,但兩排換熱器成本高,且加工難度大,并且在集流管的連接處,設置連接管8會減少換熱面積。有鑒于此,確有需要提供一種能夠至少部分地解決上述問題的新型的換熱器。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旨在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和缺陷的至少一個方面。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方面中,提供了一種換熱器,其包括:在換熱器一端的混合再分配集流管;多個換熱管,與混合再分配集流管連通;其中,所述混合再分配集流管內設置有相互連通的上部腔體和下部腔體,進入換熱器中的流體首先流入該混合再分配集流管的下部腔體中的一部分,之后在所述混合再分配集流管的上部腔體中被收集和混合,并被分配到下部腔體的另一部分中且通過與所述下部腔體連通的換熱管流出,并且所述上部腔體的截面積等于或大于下部腔體的截面積。優(yōu)選地,所述上部腔體和下部腔體通過隔板分隔開,并且上部腔體被分割成至少兩個子腔體,所述至少兩個子腔體中的兩個子腔體通過跳管連通。優(yōu)選地,所述上部腔體通過隔離件分割成至少三個子腔體,所述至少三個子腔體中的三個子腔體通過跳管彼此連通。優(yōu)選地,所述上部腔體分隔成三個子腔體,連通所述三個子腔體中的左端子腔體與中間子腔體的第一跳管的一端位于左端子腔體的中間位置且另一端位于中間子腔體的中間位置;連通所述三個子腔體中的右端子腔體與中間子腔體的第二跳管的一端位于右端子腔體的中間位置且另一端位于中間子腔體的中間位置,其中第一跳管和第二跳管在中間子腔體的連接位置接近或在同一連接位置。優(yōu)選地,所述上部腔體和下部腔體之間的壁面通過孔和/或槽連通,所述下部腔體被分隔成至少三個子腔體。優(yōu)選地,所述上部腔體和下部腔體都分隔成三個子腔體,且上部腔體的子腔體與下部腔體的子腔體對應地連通。優(yōu)選地,在所述上部腔體與下部腔體之間的壁面上的中間段與換熱器的進口腔對應連通,其的兩端段分別與換熱器的出口腔相對應連通,在所述兩端段的壁面上設置尺寸比中間段的壁面上更小的孔或槽。優(yōu)選地,所述兩端段中的左端段、中間段以及所述兩端段中的右端段上設置的孔和/或槽的截面積的和分別為S1、S2和S3,且它們沿垂直于所述扁管縱長方向的方向的長度分別設置為L1、L2和L3,則滿足以下條件中的至少一個:L2/ ((L1+L3) /2) = 0.8 ?1.2,L1/L3 = 0.8 ?1.2 ;S2是SI或S3的I?2倍;(S1/S3)/(L1/L3) = 0.9 ?1.1。優(yōu)選地,所述換熱器還包括通過換熱管與混合再分配集流管連通的進口集流管和出口集流管、或進出口集流管。優(yōu)選地,所述進口集流管或進出口集流管中的進口腔內設置有分配管,所述出口集流管或進出口集流管中的出口腔內設置有收集管。優(yōu)選地,所述上部腔體與下部腔體為一體結構或組合式結構,其中所述連接進口腔和出口腔的換熱管的數量的比值在0.8-1.2之間,并且所述換熱管是扁管。在本專利技術的另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種換熱器,其包括:在換熱器一端的混合再分配集流管;多個換熱管,與混合再分配集流管連通;其中,所述混合再分配集流管內插收集/分配管,所述內插的收集/分配管的腔體的一部分使來自換熱器的進口腔的流體進入到其中,所述內插的收集/分配管的腔體的剩余的部分收集和混合所述流體,并且將其分配到混合再分配集流管的腔體內,其中所述內插的收集/分配管的腔體的截面積等于或大于所述混合再分配集流管內除所述收集/分配管的腔體之外的剩余腔體的截面積。優(yōu)選地,所述混合再分配集流管分成至少兩個腔體,在其中的一個腔體中所述內插的收集/分配管的一部分收集從進口腔進入到混合再分配集流管中的流體,所述內插的收集/分配管中的另一部分將流體分配到所述至少兩個腔體中的另一個腔體中。優(yōu)選地,所述混合再分配集流管分成三個腔體,所述三個腔體中的中間腔體與換熱器的進口腔連通,所述三個腔體中的兩端腔體與換熱器的出口腔連通。優(yōu)選地,所述內插的收集/分配管為兩根并排設置的收集/分配管,所述兩根收集/分配管都在混合再分配集流管的中間腔體開孔或槽,而所述兩根收集/分配管中的一根在混合再分配集流管的左端腔體開孔或槽,而另一根在混合再分配集流管的右端腔體開孔或槽。優(yōu)選地,所述內插的收集/分配管在中間段被折彎或折彎使得其位于混合再分配集流管的外面以增加其的流程。優(yōu)選地,所述內插的收集/分配管的管徑在中間腔體處或在折彎處變小。【附圖說明】本專利技術的這些和/或其他方面和優(yōu)點從下面結合附圖對優(yōu)選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圖1是根據現(xiàn)有技術的換熱器的視圖和扁管與集流管的連接處的局部放大視圖;圖2是根據現(xiàn)有技術的兩排換熱器的剖視圖;圖3是根據現(xiàn)有技術的兩排換熱器的另一示例的視圖;圖4是根據現(xiàn)有技術的兩排換熱器的另一示例的視圖;圖5是現(xiàn)有技術中使用雙貫流風機的單排換熱器的視圖;圖6是現(xiàn)有技術中使用雙貫流風機的雙排換熱器的俯視圖;圖7是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的換熱器的視圖;圖8是圖7所示的換熱器的混合再分配集流管的裝配方式的三個不同示例的局部放大視圖;圖9是根據圖8所示的混合再分配集流管中的孔、槽設置方式的三個不同示例的視圖;圖10是圖7所示的換熱器的混合再分配集流管的上部腔體與下部腔體的不同截面比例情況下的氣液分配情況的視圖;圖11是圖7所示的換熱器的混合再分配集流管中隔板上孔和/或槽的分布的視圖;圖12是根據本專利技術的還一實施例的換熱器的視圖;圖13a是根據圖12所示的換熱器在將跳管設置在中間位置時的視圖;圖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換熱器,其包括:在換熱器一端的混合再分配集流管;多個換熱管,與混合再分配集流管連通;其中,所述混合再分配集流管內設置有相互連通的上部腔體和下部腔體,進入換熱器中的流體首先流入該混合再分配集流管的下部腔體中的一部分,之后在所述混合再分配集流管的上部腔體中被收集和混合,并被分配到下部腔體的另一部分中且通過與所述下部腔體連通的換熱管流出,并且所述上部腔體的截面積等于或大于下部腔體的截面積。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換熱器,其包括: 在換熱器一端的混合再分配集流管; 多個換熱管,與混合再分配集流管連通; 其中,所述混合再分配集流管內設置有相互連通的上部腔體和下部腔體,進入換熱器中的流體首先流入該混合再分配集流管的下部腔體中的一部分,之后在所述混合再分配集流管的上部腔體中被收集和混合,并被分配到下部腔體的另一部分中且通過與所述下部腔體連通的換熱管流出,并且所述上部腔體的截面積等于或大于下部腔體的截面積。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換熱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腔體和下部腔體通過隔板分隔開,并且上部腔體被分割成至少兩個子腔體,所述至少兩個子腔體中的兩個子腔體通過跳管連通。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換熱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腔體通過隔離件分割成至少三個子腔體,所述至少三個子腔體中的三個子腔體通過跳管彼此連通。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換熱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腔體分隔成三個子腔體, 連通所述三個子腔體中的左端子腔體與中間子腔體的第一跳管的一端位于左端子腔體的中間位置且另一端位于中間子腔體的中間位置; 連通所述三個子腔體中的右端子腔體與中間子腔體的第二跳管的一端位于右端子腔體的中間位置且另一端位于中間子腔體的中間位置,其中第一跳管和第二跳管在中間子腔體的連接位置接近或在同一連接位置。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換熱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腔體和下部腔體之間的壁面通過孔和/或槽連通,所述下部腔體被分隔成至少三個子腔體。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換熱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腔體和下部腔體都分隔成三個子腔體,且上部腔體的子腔體與下部腔體的子腔體對應地連通。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換熱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上部腔體與下部腔體之間的壁面上的中間段與換熱器的進口腔對應連通,其的兩端段分別與換熱器的出口腔相對應連通,在所述兩端段的壁面上設置尺寸比中間段的壁面上更小的孔或槽。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換熱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兩端段中的左端段、中間段以及所述兩端段中的右端段上設置的孔和/或槽的截面積的和分別為S1、S2和S3,且它們沿垂直于所述換熱管縱長方向的方向的長度分別設置為L1、L2和L3,則滿足以下條件中的至少一個:L2/((Ll+L3)/2) = 0.8 ~1.2,L1/L3 = 0.8 ~1.2 ; S2是SI或S3的I~2倍;(S...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陸向迅蔣建龍楊靜劉玉寶
    申請(專利權)人:丹佛斯微通道換熱器嘉興有限公司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浙江;3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国产|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一二区| 国产啪亚洲国产精品无码|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牲色| 亚洲?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丝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av永久| 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少妇 | 成人无码区免费视频观看| 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码专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妖| 成人免费无码视频在线网站 | 国产色无码精品视频免费|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天堂|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无码网站| 日韩爆乳一区二区无码| 国产成人无码a区在线视频|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无码人妻|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精品无码专区不卡| 中文字幕无码成人免费视频|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久久久|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动漫|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水蜜桃|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东京热| aⅴ一区二区三区无卡无码| 亚洲GV天堂GV无码男同|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 亚洲av无码久久忘忧草| 色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毛片| 国产在线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 99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蜜桃| 无码少妇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动态|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 亚洲av无码精品网站| 亚洲乱码无码永久不卡在线| 久青草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网红主播无码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