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發電機單向皮帶輪,包括:皮帶輪外殼;位于所述皮帶輪外殼內的芯軸;及緊配合在所述皮帶輪外殼和芯軸之間的單向軸承。所述皮帶輪外殼包括:金屬內圈;固定于所述金屬內圈外圓周面上的塑料外圈,所述塑料外圈的外圓周面設有若干用于與傳動帶配合的第一環形凹槽。解決了現有發電機單向皮帶輪壽命有限、以及質量較大的問題。(*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一種發電機單向皮帶輪,包括:皮帶輪外殼;位于所述皮帶輪外殼內的芯軸;及緊配合在所述皮帶輪外殼和芯軸之間的單向軸承。所述皮帶輪外殼包括:金屬內圈;固定于所述金屬內圈外圓周面上的塑料外圈,所述塑料外圈的外圓周面設有若干用于與傳動帶配合的第一環形凹槽。解決了現有發電機單向皮帶輪壽命有限、以及質量較大的問題。【專利說明】發電機單向皮帶輪本申請要求2013年11月14日提交中國專利局、申請號為201310565833.8、專利技術名稱為“發電機單向皮帶輪”的中國專利申請的優先權,其全部內容通過引用結合在本申請中。
本技術涉及皮帶輪,特別是涉及一種發電機單向皮帶輪(OverrunningAlternator Pulley,簡稱 OAP)。
技術介紹
汽車發動機啟動后,發動機的曲軸皮帶盤通過傳動帶帶動發電機皮帶輪轉動,發電機皮帶輪又帶動發電機轉子轉動,從而使汽車發動機帶動發電機發電。現有汽車上所采用的發電機皮帶輪多為發電機單向皮帶輪,它的優點在于:提高發電機和傳動帶的使用壽命;降低振動、減少噪音、降低油耗。如圖1所示,現有一種發電機單向皮帶輪包括:皮帶輪外殼I ;位于皮帶輪外殼I內的芯軸2,芯軸2用于與發電機轉子(未圖示)螺紋連接;緊配合在皮帶輪外殼I和芯軸2之間的單向軸承3 ;與皮帶輪外殼I的內圓周面緊配合的限位片4和密封圈5。單向軸承3包括軸承外圈31、位于軸承外圈31內的軸承內圈32、以及位于軸承外圈31和軸承內圈32之間的滾動體33,軸承外圈31和軸承內圈32只能沿一個方向發生相對轉動。通過以下方式使發電機皮帶輪帶動發電機轉子轉動:發動機的曲軸皮帶盤通過傳動帶帶動皮帶輪外殼I轉動,皮帶輪外殼I帶動芯軸2轉動,芯軸2帶動發電機轉子轉動。但是,現有發電機單向皮帶輪存在以下不足:1)皮帶輪外殼的材料為鋼,由于鋼在工作環境中很容易被腐蝕(如生銹),造成皮帶輪外殼無法繼續使用,故會在皮帶輪外殼的表面額外增加一層抗腐蝕電鍍層,但是,該抗腐蝕電鍍層的壽命是有限的,導致發電機單向皮帶輪的壽命也是有限的;2)皮帶輪外殼的材料為鋼,使發電機單向皮帶輪的質量較大,導致發電機單向皮帶輪的轉動慣量較大,在發動機由高速向低速轉換時,會造成傳動帶打滑。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問題是:現有發電機單向皮帶輪的壽命有限。本技術要解決的另一問題是:現有發電機單向皮帶輪的質量較大。為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發電機單向皮帶輪,包括:皮帶輪外殼;位于所述皮帶輪外殼內的芯軸 '及緊配合在所述皮帶輪外殼和芯軸之間的單向軸承;所述皮帶輪外殼包括:金屬內圈;及固定于所述金屬內圈外圓周面上的塑料外圈,所述塑料外圈的外圓周面設有若干用于與傳動帶配合的第一環形凹槽。可選的,所述塑料外圈通過嵌入成型方法固定于所述金屬內圈的外圓周面上。可選的,所述金屬內圈的外圓周面設有環繞所述金屬內圈軸線的第二環形凹槽。可選的,所述金屬內圈的外圓周面設有滾花。可選的,所述金屬內圈的外圓周面設有多個沿軸向延伸、并沿周向間隔排列的第三凹槽。可選的,所述金屬內圈的外圓周面設有多個沿軸向延伸、并沿周向間隔排列的第三凹槽,以及與所述第三凹槽沿軸向間隔排列的滾花。 可選的,所述單向軸承包括軸承外圈、軸承內圈及位于軸承外圈和軸承內圈之間的滾動體,所述軸承外圈與所述金屬內圈之間過盈配合,所述軸承內圈和芯軸之間也為過盈配合。可選的,所述單向軸承包括軸承內圈,及位于所述軸承內圈和金屬內圈之間、并與所述金屬內圈接觸的滾動體,所述軸承內圈和芯軸之間為過盈配合。可選的,還包括與金屬內圈的一端緊配合且位于單向軸承一端的限位片,及與金屬內圈的另一端緊配合且位于單向軸承另一端的密封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具有以下優點:皮帶輪外殼包括金屬內圈和塑料外圈,能有效增加發電機單向皮帶輪壽命,而且能使皮帶輪外殼質量比現有技術更輕一些。【專利附圖】【附圖說明】圖1是現有一種發電機單向皮帶輪的剖面結構示意圖,發電機單向皮帶輪的中心軸線位于該剖面上;圖2是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中發電機單向皮帶輪的剖面結構示意圖,發電機單向皮帶輪的中心軸線位于該剖面上;圖3是圖2所示發電機單向皮帶輪中金屬內圈的立體圖;圖4是圖2所示發電機單向皮帶輪中塑料外圈的立體圖;圖5是沿圖3中AA截面的局部剖面圖;圖6是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中設置在金屬內圈外圓周面上的多個沿周向間隔排列的第三凹槽的截面圖,所述截面垂直于金屬內圈軸線;圖7是本技術的另一個實施例中設置在金屬內圈外圓周面上的多個沿周向間隔排列的第三凹槽的截面圖,所述截面垂直于金屬內圈軸線。【具體實施方式】如前所述,現有發電機單向皮帶輪存在質量較大,以及現有發電機單向皮帶輪的表面具有抗腐蝕電鍍層,導致發電機單向皮帶輪的壽命有限的問題。針對上述兩個問題有提出一種解決方案:將皮帶輪外殼的材料由鋼替換為質量更輕、綜合機械性能較好的塑料。但是,這樣又會帶來第三個問題:繼續參照圖1所示,發電機單向皮帶輪組裝完成之后,無法保證皮帶輪外殼1、單向軸承3、芯軸2三者之間具有足夠的夾緊力,以致單向軸承3無法緊配合在皮帶輪外殼I和芯軸2之間;也無法保證皮帶輪外殼I和限位片4之間、以及皮帶輪外殼I和密封圈5具有足夠的夾緊力,以致限位片4和密封圈5無法與皮帶輪外殼I的內圓周面緊配合。為了在解決上述兩個問題的同時,還避免所述第三個問題的發生,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改進的發電機單向皮帶輪,該發電機單向皮帶輪的皮帶輪外殼包括:金屬內圈、和固定于金屬內圈外圓周面上的塑料外圈。這樣一來,本技術技術方案在使發電機單向皮帶輪的壽命不會受到電鍍層壽命的影響、以及減小皮帶輪外殼質量的同時,還能保證單向軸承緊配合在皮帶輪外殼和芯軸之間,限位片、密封圈均與皮帶輪外殼的內圓周面緊配口 ο為使本技術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為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例做詳細的說明。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發電機單向皮帶輪包括:皮帶輪外殼100,皮帶輪外殼100包括:金屬內圈110 ;固定于金屬內圈110外圓周面上的塑料外圈120,塑料外圈120的外圓周面設有若干用于與傳動帶(未圖示)配合的第一環形凹槽121。位于皮帶輪外殼100內的芯軸200,芯軸200的內表面設有一圈螺紋(未標識),使得發電機轉子(未圖示)能夠與芯軸200實現螺紋連接。緊配合在皮帶輪外殼100與芯軸200之間的單向軸承300,單向軸承300包括:軸承外圈310 ;位于軸承外圈310內的軸承內圈320 ;位于軸承外圈310和軸承內圈320之間的滾動體330。其中,軸承外圈310和金屬內圈110之間為過盈配合,軸承內圈320和芯軸200之間也為過盈配合。由上述可知,本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中,皮帶輪外殼100包括金屬內圈110和塑料外圈120。由于塑料外圈120的材料不是鋼,因而無需在塑料外圈120的表面增加抗腐蝕電鍍層,不會出現因該抗腐蝕電鍍層壽命有限而導致發電機單向皮帶輪壽命有限的問題。另外,現有技術中的皮帶輪外殼是一體成型、且材料為鋼。比較可知,本技術方案中的皮帶輪外殼質量更輕一些,因而能夠減小發電機單向皮帶輪的轉動慣量,在發動機由高速向低速轉換時,不容易造成傳動帶打滑。在本實施例中,金屬內圈1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發電機單向皮帶輪,包括:皮帶輪外殼;位于所述皮帶輪外殼內的芯軸;及緊配合在所述皮帶輪外殼和芯軸之間的單向軸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帶輪外殼包括:金屬內圈;及固定于所述金屬內圈外圓周面上的塑料外圈,所述塑料外圈的外圓周面設有若干用于與傳動帶配合的第一環形凹槽。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忠學,托斯滕·歐博恩德,石磊,
申請(專利權)人:謝夫勒科技股份兩合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