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焊絲盤支撐裝置,用于解決螺旋管生產過程中焊絲的連續供應問題。它包括焊絲盤支架、調節機構、旋轉座和固定座,所述焊絲盤支架與旋轉座裝配,所述調節機構兩端分別與焊絲盤支架及旋轉座裝配,所述旋轉座通過軸承組件與固定座裝配,所述固定座安裝在水平面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承載能力大,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的特點,它可與定制的大尺寸焊絲盤匹配,從而降低焊絲的補充更換頻率,保證了螺旋管焊接作業連續穩定地進行。(*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一種焊絲盤支撐裝置,用于解決螺旋管生產過程中焊絲的連續供應問題。它包括焊絲盤支架、調節機構、旋轉座和固定座,所述焊絲盤支架與旋轉座裝配,所述調節機構兩端分別與焊絲盤支架及旋轉座裝配,所述旋轉座通過軸承組件與固定座裝配,所述固定座安裝在水平面上。本技術具有承載能力大,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的特點,它可與定制的大尺寸焊絲盤匹配,從而降低焊絲的補充更換頻率,保證了螺旋管焊接作業連續穩定地進行。【專利說明】一種焊絲盤支撐裝置
本技術涉及一種焊絲盤支撐裝置,尤其是一種適用于螺旋管生產過程中的焊絲盤支撐裝置,屬于金屬焊接
。
技術介紹
螺旋管也稱螺旋鋼管或螺旋焊管,它是先將低碳素結構鋼或低合金結構鋼鋼帶按一定的螺旋線角度(成型角)卷成管坯,然后再將對接的管縫焊接制成的。螺旋管的管縫一般采用埋弧焊接工藝焊接。螺旋焊管解決了用較窄的帶鋼生產大直徑鋼管的問題,它被廣泛應用于石油、天然氣輸送管線,但由于其焊縫較長,在螺旋管的管縫焊接過程中需消耗大量的焊絲,為使埋弧焊接作業能夠連續穩定地進行,降低焊絲補充更換頻率,需將焊絲重新纏繞在具有較大承載能力的焊絲支架上,這樣不僅增加了操作人員的工作量,而且降低了焊接生產效率,影響了螺旋管生產的節拍。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之弊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能提高工作效率、保證螺旋管焊接作業連續穩定進行的焊絲盤支撐裝置。本技術所述問題是以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焊絲盤支撐裝置,它包括焊絲盤支架、調節機構、旋轉座和固定座,所述焊絲盤支架與旋轉座裝配,所述調節機構兩端分別與焊絲盤支架及旋轉座裝配,所述旋轉座通過軸承組件與固定座裝配,所述固定座安裝在水平面上。上述焊絲盤支撐裝置,所述調節機構包括手柄、調節螺桿、調節座和一組推拉桿,所述手柄為輻條式圓盤結構,手柄與調節螺桿前端螺接,所述調節螺桿后端固定在旋轉座上,所述調節座套裝在調節螺桿外面,它位于手柄和旋轉座之間,所述推拉桿呈放射狀均勻布置,它們一端與調節座鉸接,另一端與焊絲盤支架鉸接。上述焊絲盤支撐裝置,所述焊絲盤支架數量與推拉桿數量匹配,焊絲盤支架由插接桿、支撐桿組件、后擋板和前擋板組成,所述支撐桿組件包括支撐桿和螺紋緊固件,所述插接桿固定在支撐桿上,它與推拉桿鉸接,所述支撐桿后端與后擋板固定裝配,其前端設有與螺紋緊固件匹配的外螺紋,所述前擋板通過螺紋緊固件與支撐桿裝配。上述焊絲盤支撐裝置,所述旋轉座設有一組與插接桿匹配的插接座,在旋轉座后端安裝軸承組件,所述軸承組件與固定座裝配。本技術通過操作調節機構的手柄旋轉,使手柄沿調節螺桿軸向旋進或旋出,推動調節座沿調節螺桿軸向移動,再由推拉桿驅動插接桿與插接座相對運動,從而達到調節焊絲盤支架沿焊絲支撐裝置徑向移動的目的,使焊絲盤支架的支撐桿組件將焊絲盤夾緊。本技術具有承載能力大,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的特點,它可與定制的大尺寸焊絲盤匹配,從而降低焊絲的補充更換頻率,保證了螺旋管焊接作業連續穩定地進行。【專利附圖】【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主視圖;圖2是本技術的側視圖;圖3是圖2中A處結構放大圖;圖4、圖5是調節機構工作過程本意圖;圖6是本技術在焊絲盤安裝后的主視圖。圖中各標號清單為:1、焊絲盤支架,1-1、插接桿,1-2、后擋板,1-3、支撐桿,1-4、前擋板,1-5、螺紋緊固件,2、調節機構,2-1、手柄,2-2、調節螺桿,2-3、調節座,2_4、推拉桿,3、旋轉座,3-1、插接座,4、固定座,5、軸承組件,6、焊絲盤。【具體實施方式】參看圖1、圖2,本技術包括焊絲盤支架1、調節機構2、旋轉座3和固定座4,所述焊絲盤支架I與旋轉座3裝配,所述調節機構2兩端分別與焊絲盤支架I及旋轉座3裝配,所述旋轉座3通過軸承組件5與固定座4裝配,所述固定座4安裝在水平面上。參看圖3,本技術的調節機構2包括手柄2-1、調節螺桿2-2、調節座2_3和一組推拉桿2-4,所述手柄2-1為輻條式圓盤結構,手柄2-1與調節螺桿2-2的前端螺接,所述調節螺桿2-2的后端固定在旋轉座3上,所述調節座2-3套裝在調節螺桿2-2外面,它位于手柄2-1和旋轉座3之間,所述推拉桿2-4呈放射狀均勻布置,它們一端與調節座2-3鉸接,另一端與焊絲盤支架I鉸接。參看圖3,本技術的焊絲盤支架I數量與推拉桿2-4匹配,所述焊絲盤支架I由插接桿1-1、支撐桿組件、后擋板1-2和前擋板1-4組成,所述支撐桿組件包括支撐桿1-3和螺紋緊固件1-5,所述插接桿1-1固定在支撐桿1-3上,它與推拉桿2-4鉸接,所述支撐桿1-3后端與后擋板1-2固定裝配,其前端設有與螺紋緊固件1-5匹配的外螺紋,所述前擋板1-4通過螺紋緊固件1-5與支撐桿1-3裝配。參看圖3,本技術的旋轉座3設有一組與插接桿1-1匹配的插接座3-1,在旋轉座3后端安裝軸承組件5,所述軸承組件5與固定座4裝配。參看圖4、圖5,本技術通過操作調節機構2的手柄2-1旋轉,使手柄2_1沿調節螺桿2-2軸向旋進或旋出,推動調節座2-3沿調節螺桿2-2軸向移動,再由推拉桿2-4驅動焊絲盤支架的插接桿1-1與旋轉座3上的插接座3-1相對運動,使焊絲盤支架沿焊絲支撐裝置徑向移動,達到將焊絲盤6夾緊的目的。參看圖6,本技術可與定制的大尺寸焊絲盤6匹配,從而降低焊絲的補充更換頻率,保證了螺旋管焊接作業連續穩定地進行。【權利要求】1.一種焊絲盤支撐裝置,其特征是,它包括焊絲盤支架(I)、調節機構(2)、旋轉座(3)和固定座(4),所述焊絲盤支架(I)與旋轉座(3)裝配,所述調節機構(2)兩端分別與焊絲盤支架(I)及旋轉座(3 )裝配,所述旋轉座(3 )通過軸承組件(5 )與固定座(4 )裝配,所述固定座(4)安裝在水平面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焊絲盤支撐裝置,其特征是,所述調節機構(2)包括手柄(2-1),調節螺桿(2-2)、調節座(2-3)和一組推拉桿(2-4),所述手柄(2-1)為輻條式圓盤結構,手柄(2-1)與調節螺桿(2-2)的前端螺接,所述調節螺桿(2-2)的后端固定在旋轉座(3)上,所述調節座(2-3)套裝在調節螺桿(2-2)外面,它位于手柄(2-1)和旋轉座(3)之間,所述推拉桿(2-4)呈放射狀均勻布置,它們一端與調節座(2-3)鉸接,另一端與焊絲盤支架(1)鉸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焊絲盤支撐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焊絲盤支架(I)數量與推拉桿(2-4)匹配,焊絲盤支架由插接桿(1-1)、支撐桿組件、后擋板(1-2)和前擋板(1-4)組成,所述支撐桿組件包括支撐桿(1-3)和螺紋緊固件(1-5),所述插接桿(1-1)固定在支撐桿(1-3)上,它與推拉桿(2-4)鉸接,所述支撐桿(1-3)后端與后擋板(1-2)固定裝配,其前端設有與螺紋緊固件(1-5)匹配的外螺紋,所述前擋板(1-4)通過螺紋緊固件(1-5)與支撐桿(1-3)裝配。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焊絲盤支撐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旋轉座(3)設有一組與插接桿(1-1)匹配的插接座(3-1),在旋轉座(3)后端安裝軸承組件(5),所述軸承組件(5)與固定座(4)裝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焊絲盤支撐裝置,其特征是,它包括焊絲盤支架(1)、調節機構(2)、旋轉座(3)和固定座(4),所述焊絲盤支架(1)與旋轉座(3)裝配,所述調節機構(2)兩端分別與焊絲盤支架(1)及旋轉座(3)裝配,所述旋轉座(3)通過軸承組件(5)與固定座(4)裝配,所述固定座(4)安裝在水平面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世軍,孫國志,
申請(專利權)人:滄州市螺旋鋼管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