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機械設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鋼板單邊雙面倒角機裝置,包括機架,所述機架兩端具有對稱設置的輸送平臺,每個所述輸送平臺上表面外側均設置有上壓輥裝置,內側均設置有輸送輥裝置;所述機架中部對應于兩個輸送平臺的內側面分別設置一條第一線性滑軌,倒角箱體兩側面對稱設置有滑槽,且倒角箱體通過所述滑槽滑動設置于第一線性滑軌上,所述機架上對應于倒角箱體的前部位置處安裝有測壓輪裝置。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為板條單邊倒角主機,可根據鋼板的不同板厚、不同板寬進行單邊雙面同時銑削加工R角;該機在板條單邊倒角的應用,能大大提高板條單邊雙面倒角的生產效率及光潔度,提高其自動化程度,且具有結構簡單、緊湊的特點。(*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屬于機械設備
,涉及一種鋼板單邊雙面倒角機裝置,包括機架,所述機架兩端具有對稱設置的輸送平臺,每個所述輸送平臺上表面外側均設置有上壓輥裝置,內側均設置有輸送輥裝置;所述機架中部對應于兩個輸送平臺的內側面分別設置一條第一線性滑軌,倒角箱體兩側面對稱設置有滑槽,且倒角箱體通過所述滑槽滑動設置于第一線性滑軌上,所述機架上對應于倒角箱體的前部位置處安裝有測壓輪裝置。本技術為板條單邊倒角主機,可根據鋼板的不同板厚、不同板寬進行單邊雙面同時銑削加工R角;該機在板條單邊倒角的應用,能大大提高板條單邊雙面倒角的生產效率及光潔度,提高其自動化程度,且具有結構簡單、緊湊的特點?!緦@f明】鋼板單邊雙面倒角機裝置
本技術涉及一種鋼板單邊雙面倒角機裝置,具體地說是將不同板厚、不同板寬的鋼板,在鋼板焊接或涂裝前,將鋼板單邊雙面同步銑削加工成R角的裝置,屬于機械設備
。
技術介紹
隨著我國造船、造橋工業的快速發展,國內工業也逐步由粗放型向精細型發展,隨著船舶PSPC涂裝新標準的提出,對船用焊接板材切割后的棱角處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有切割后的板條棱角必須進行倒R角,以便增強油漆的附著力,為滿足這一要求,要花大量人工進行手工打磨棱角,生產強度大,效率高,要花費大量人力和物力,從而不能滿足船舶、橋梁制造企業的生產需要。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巧妙、合理的鋼板單邊雙面倒角機裝置,該裝置能有效將鋼板進行單邊雙面倒角。按照本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一種鋼板單邊雙面倒角機裝置,包括機架,所述機架兩端具有對稱設置的輸送平臺,特征在于:每個所述輸送平臺上表面外側均設置有上壓輥裝置,內側均設置有輸送輥裝置;所述機架中部對應于兩個輸送平臺的內側面分別設置一條第一線性滑軌,倒角箱體兩側面對稱設置有滑槽,且倒角箱體通過所述滑槽滑動設置于第一線性滑軌上,所述機架上對應于倒角箱體的前部位置處安裝有測壓輪裝置。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上壓輥裝置包括上壓輥、第一深溝球軸承、擺臂、轉動軸、第一軸檔、第一孔檔,其中轉動軸、第一軸檔裝配后,通過帶座球軸承固定在機架兩端;所述輸送平臺內置有氣缸底座,第一氣缸通過第一銷軸固定連接于所述氣缸底座上,且所述第一氣缸的活塞桿通過氣缸接頭連接于擺臂一端,所述擺臂另一端安裝有第一深溝球軸承,上壓輥支承于所述第一深溝球軸承上,且所述第一深溝球軸承兩側分別固定第一孔檔。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輸送輥裝置包括輸送輥、鏈輪、第一鍵、第一擋蓋,其中輸送輥通過軸承支承于倒角箱體兩側機架上,鏈輪通過第一鍵連接于所述輸送輥上,且在輸送輥端部封蓋有第一擋蓋,機架上對應于所述鏈輪一側固定有罩殼支架,所述罩殼支架上設置有鏈罩。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倒角箱體兩側各固定有一導向軸,每個導向軸上均固定有固定座,兩個第二氣缸分別固定于對應的固定座上,每個第二氣缸的活塞桿端均固定有倒角機頭,且兩個第二氣缸在動作時,活塞桿相向運動,所述倒角箱體下部還設置有第一防塵蓋,倒角箱體頂部固定有封板。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倒角箱體底部固定有絲母,絲桿前端部螺紋連接于所述絲母上,絲桿后端部通過止推軸承固定于機架上,且止推軸承兩側分別設有隔圈,同時止推軸承外側固定有端蓋,絲桿末端連接有帶轉動小手柄的手輪,且手輪前端還設有端蓋。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測壓輪裝置包括安裝于機架上兩個輸送平臺之間的側壓輪支撐架,所述側壓輪支撐架后部軸承座上通過第二深溝球軸承支承有托輪軸,所述托輪軸上套裝有托輪滾筒,并在托輪軸兩端通過第二空擋將托輪滾筒固定;第三氣缸、第二氣缸通過第二軸擋、第二銷軸、第一氣缸接頭與側壓輪支撐架連接,并通過第二線性滑軌、插銷固定在機架上;側壓輪底座、擋板、定位軸、第三深溝球軸承、定位輪、隔套裝配固定在側壓輪支撐架上。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優點在于:本技術為板條單邊倒角主機,可根據鋼板的不同板厚、不同板寬進行單邊雙面同時銑削加工R角;該機在板條單邊倒角的應用,能大大提高板條單邊雙面倒角的生產效率及光潔度,提高其自動化程度,且具有結構簡單、緊湊的特點?!緦@綀D】【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結構主視圖。圖2為本技術結構俯視圖。圖3為本技術結構左視圖。 圖4為圖2中的A-A向視圖?!揪唧w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具體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如圖f 4所示,包括包括上壓輥1、第一深溝球軸承2、第一軸擋3、第一孔擋4、擺臂5、氣缸底座6、第一銷軸7、第一氣缸8、氣缸接頭9、輸送平臺10、支腿11、底腳螺栓12、帶座球軸承13、輸送輥14、第一線性滑軌15、第一防塵蓋16、第二氣缸17、固定座18、倒角機頭19、導向軸20、第二線性滑軌21、第二防塵蓋22、六角螺栓23、箱體24、封板25、鏈輪26、第一鍵27、第一擋蓋28、鏈條29、罩殼支架30、鏈罩31、轉動軸32、第二孔擋33、托輪滾筒34、托輪軸35、第二深溝球軸承36、側壓輪支撐架37、第二軸擋38、第二銷軸39、第一氣缸接頭40、弟四氣缸41、手輪42、轉動小手柄43、弟二擋蓋44、纟而蓋45、止推軸承46、隔圈47、絲桿48、絲母49、導向輪底座50、擋板51、定位軸52、第三深溝球軸承53、定位輪54、隔套55、第三氣缸56、側壓輪底座57、插銷58等。如圖f 4所示,本技術一種鋼板單邊雙面倒角機裝置,包括機架,所述機架兩端具有對稱設置的輸送平臺10,每個所述輸送平臺10上表面外側均設置有上壓輥裝置,內側均設置有輸送輥裝置;所述機架中部對應于兩個輸送平臺10的內側面分別設置一條第一線性滑軌15,倒角箱體24兩側面對稱設置有滑槽,且倒角箱體24通過所述滑槽滑動設置于第一線性滑軌15上,所述機架上對應于倒角箱體24的前部位置處安裝有測壓輪裝置。所述上壓輥裝置包括上壓輥1、第一深溝球軸承2、擺臂5、轉動軸32、第一軸檔3、第一孔檔4,其中轉動軸32、第一軸檔3裝配后,通過帶座球軸承13固定在機架兩端;所述輸送平臺10內置有氣缸底座6,第一氣缸8通過第一銷軸7固定連接于所述氣缸底座6上,且所述第一氣缸8的活塞桿通過氣缸接頭9連接于擺臂5 —端,所述擺臂5另一端安裝有第一深溝球軸承2,上壓輥I支承于所述第一深溝球軸承2上,且所述第一深溝球軸承2兩側分別固定第一孔檔4。所述輸送輥裝置包括輸送輥14、鏈輪26、第一鍵27、第一擋蓋28,其中輸送輥14通過軸承支承于倒角箱體24兩側機架上,鏈輪26通過第一鍵27連接于所述輸送輥14上,且在輸送輥14端部封蓋有第一擋蓋28,機架上對應于所述鏈輪26 —側固定有罩殼支架30,所述罩殼支架30上設置有鏈罩31。所述倒角箱體24兩側各固定有一導向軸20,每個導向軸20上均固定有固定座18,兩個第二氣缸17分別固定于對應的固定座18上,每個第二氣缸17的活塞桿端均固定有倒角機頭19,且兩個第二氣缸17在動作時,活塞桿相向運動,所述倒角箱體24下部還設置有第一防塵蓋16,倒角箱體24頂部固定有封板25。所述倒角箱體24底部固定有絲母49,絲桿48前端部螺紋連接于所述絲母49上,絲桿48后端部通過止推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鋼板單邊雙面倒角機裝置,包括機架,所述機架兩端具有對稱設置的輸送平臺(10),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輸送平臺(10)上表面外側均設置有上壓輥裝置,內側均設置有輸送輥裝置;所述機架中部對應于兩個輸送平臺(10)的內側面分別設置一條第一線性滑軌(15),倒角箱體(24)兩側面對稱設置有滑槽,且倒角箱體(24)通過所述滑槽滑動設置于第一線性滑軌(15)上,所述機架上對應于倒角箱體(24)的前部位置處安裝有測壓輪裝置。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盛,方長海,吳信保,周軍記,周洪根,曹益明,
申請(專利權)人:無錫華聯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