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滾珠高速電主軸,包括,機體;軸芯,軸芯的下端部設置有一直徑由上至下依次增大的錐狀孔;拉桿;安裝在拉桿下端部并與錐狀孔配合的夾頭;安裝在機體上端部用于向下頂推拉桿的氣缸,氣缸缸體上開設有一與外界高壓氣源連通的進氣孔;設置于拉桿和軸芯之間的彈性元件,該彈性元件用于提供一個將拉桿向上頂壓的彈性應力;固定在軸芯下端部的防護蓋,該防護蓋上設置有一供軸芯的下端部穿過的內孔,該內孔的側壁上設置有一環形的匯流槽,防護蓋上設置有一沿其徑向延伸的多個分流孔,分流孔的一端與進氣孔導通,另一端延伸至匯流槽。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采用高壓氣體實現防護蓋內孔與軸芯間隙處的密封,其能夠有效的防止灰塵及碎屑進入到電主軸內部。(*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一種滾珠高速電主軸,包括,機體;軸芯,軸芯的下端部設置有一直徑由上至下依次增大的錐狀孔;拉桿;安裝在拉桿下端部并與錐狀孔配合的夾頭;安裝在機體上端部用于向下頂推拉桿的氣缸,氣缸缸體上開設有一與外界高壓氣源連通的進氣孔;設置于拉桿和軸芯之間的彈性元件,該彈性元件用于提供一個將拉桿向上頂壓的彈性應力;固定在軸芯下端部的防護蓋,該防護蓋上設置有一供軸芯的下端部穿過的內孔,該內孔的側壁上設置有一環形的匯流槽,防護蓋上設置有一沿其徑向延伸的多個分流孔,分流孔的一端與進氣孔導通,另一端延伸至匯流槽。本技術采用高壓氣體實現防護蓋內孔與軸芯間隙處的密封,其能夠有效的防止灰塵及碎屑進入到電主軸內部。【專利說明】一種滾珠高速電主軸
本技術涉及一種滾珠高速電主軸。
技術介紹
滾珠高速電主軸通常被應用于高精度要求的雕銑、磨削加工中。現有的電主軸通常包括機體,在機體的上、下兩端分別安裝上軸承座和下軸承座,軸芯組件的兩端分別通過軸承樞接在上軸承座和下軸承座上,其中,軸芯組件包括軸芯、拉桿、夾頭,拉桿可在氣缸的帶動下拉動夾頭沿著軸芯的軸向運動,實現卸刀或上刀,在軸芯下部外側設置有防護蓋,用于固定下軸承座,同時,該防護蓋上設置有供軸芯傳統的內孔,用于使軸芯的下端部外露,以便于刀具的裝卸。由于刀具位于軸芯的下端部,在加工過程中,刀具加工零件產生的碎屑、灰塵等會由防護蓋內孔與軸芯的間隙處進入到電主軸的內部;為了防止碎屑、灰塵對電主軸造成影響,現有的電主軸通常是利用密封件(如密封圈)來填裝上述縫隙,但是這種密封的方式,會增大軸芯與防護蓋的摩擦力。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種滾珠高速電主軸,其能夠有效的防止灰塵、碎屑由安裝刀具的一端進入電主軸,且不會增大防護蓋與軸芯之間的摩擦力。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滾珠高速電主軸,包括,機體;樞接在機體內部并可繞機體的中心軸轉動的軸芯,軸芯的下端部設置有一直徑由上至下依次增大的錐狀孔;軸芯的內部活動的穿接有一可沿著軸芯軸向活動的拉桿;安裝在拉桿下端部并與錐狀孔配合的夾頭;安裝在機體上端部用于向下頂推拉桿的氣缸,氣缸缸體上開設有一與外界高壓氣源連通的進氣孔;設置于拉桿和軸芯之間的彈性元件,該彈性元件用于提供一個將拉桿向上頂壓的彈性應力;固定在軸芯下端部的防護蓋,該防護蓋上設置有一供軸芯的下端部穿過的內孔,該內孔的側壁上設置有一環形的匯流槽,防護蓋上設置有一沿其徑向延伸的多個分流孔,分流孔的一端與進氣孔導通,另一端延伸至匯流槽。機體上開設有一用于將分流孔與進氣孔連通的導通孔。機體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分別固定安裝有上軸承座和下軸承座,軸芯的兩端分別通過軸承安裝在上軸承座和下軸承座上。彈性元件為套接在拉桿上并被限定在拉桿頂端部和軸芯之間的碟簧。氣缸缸體上還設置有一與外界冷水水源連通的進水口,機體上設置有一與進水口連通的冷卻水槽。機體內部固定有一定子,軸芯外部固定有一與定子對應的轉子。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相比于現有技術,本技術采用高壓氣體實現防護蓋內孔與軸芯間隙處的密封,其能夠有效的防止灰塵及零件加工時產生的碎屑進入到電主軸內部,保證電主軸正常工作,并且氣體密封的方式不會影響軸芯的正常轉動?!緦@綀D】【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0、機體;11、導通孔;12、冷卻水槽;13、定子;20、氣缸;21、進氣孔;22、進水口 ;23、活塞桿;30、軸芯;31、轉子;32、錐狀孔;40、拉桿;50、夾頭;60、防護蓋;61、分流孔;62、匯流槽;70、碟簧;80、下軸承座;81、連通孔;90、上軸承座。【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做進一步描述:如圖1所示,為本技術的一種滾珠高速電主軸,其包括機體10、軸芯30、拉桿40、夾頭50、氣缸20、防護蓋60以及碟簧70,其中,在機體10的上端部固定安裝有一上軸承座90、下端部固定安裝有一下軸承座80,軸芯30的兩端分別通過軸承與上軸承座90和下軸承座80配裝,保證軸芯30能夠繞機體10的中心軸高速的轉動;軸芯30上設置有一軸向貫穿的通孔,該通孔的下端部為一錐狀孔32,該錐狀孔32的直徑由上至下依次增大,錐狀孔32的直徑用于配合夾頭50,以實現對刀具的夾持。拉桿40活動的穿接在軸芯30的通孔內部,并可沿軸芯30的軸向活動,夾頭50安裝在拉桿40的下端部,當拉桿40帶動夾頭50向上移動時,錐狀孔32夾持夾頭50,使夾頭50收緊,從而夾緊位于夾頭50中的刀具,反之,當拉桿40帶動夾頭50向下移動時,夾頭50則會松開刀具。氣缸20的缸體部分固定在機體10的上端部,其活塞桿23與拉桿40同軸,氣缸20的活塞桿23伸出時,可向下頂壓拉桿40。碟簧70則用于實現拉桿40的復位,具體的是,碟簧70套在拉桿40的外部,其被限定在拉桿40的頂端部和軸芯30之間,在氣缸20向下頂壓拉桿40時,碟簧70被壓縮,當氣缸20泄壓后,碟簧70的彈性應力將拉桿40向上頂壓至初始位置實現拉桿40的復位,在拉桿40復位后,夾頭50將置于其內的刀具夾緊。防護蓋60固定在機體10的下端部,當然由于下軸承座80與機體10是固定連接,該防護蓋60也可以是固定在下軸承座80的下部,防護蓋60上開設有一供軸芯30下端部穿過的內孔,軸芯30下端部穿過內孔,使夾頭50的下端部外露于防護蓋60,以便于刀具插入;防護蓋60的內孔側壁上開設有一環形的匯流槽62,防護蓋60上開設有多個沿其徑向延伸的分流孔61,該分流孔61的內側端部與匯流槽62導通。氣缸20的側壁上開設有一進氣孔21,機體10上設置有一沿其軸向延伸的導通孔11,下軸承座80上開設有一連通孔81,導通孔11下端部與連通孔81的上端部連通,形成一個進氣通道,該進氣通道的上端部與進氣孔21連通、下端部與分流孔61的外側端部連通,也就是說,進氣孔21通過導通孔11、連通孔81、分流孔61與匯流槽62導通。本技術在使用時,進氣孔21與外界的高壓氣源連通,高壓氣體經由導通孔11、連通孔81、分流孔61進入到環形的匯流槽62中,由防護蓋60的內孔與軸芯30的間隙排出,從而在防護蓋60的內孔與軸芯30的間隙處形成氣封,有效的防止灰塵、碎屑進入到電主軸內部。由于采用氣體密封,防護蓋60和軸芯30之間不會產生較大的摩擦力,保證軸芯30靈活轉動。氣缸20的缸體上還設置有一與外界冷水水源連通的進水口 22,機體10上設置有一與進水口 22連通的冷卻水槽12。在電主軸工作時,冷水由進水口 22進入冷卻水槽12,冷卻水槽12中的冷水與機體10發生熱交換,將機體10的熱量帶走,使電主軸始終在低溫環境下工作。上述的方案中,采用碟簧70作為使拉桿40復位的部件,當然,碟簧70也可以是采用其他的彈性元件替換,例如彈性橡膠圈、彈簧等。機體10內部固定有一定子13,軸芯30外部固定有一與定子13對應的轉子31,定子13通電后,在其內部形成磁場,轉子31在磁力的作用下高速旋轉。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可根據以上描述的技術方案以及構思,做出其它各種相應的改變以及形變,而所有的這些改變以及形變都應該屬于本技術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滾珠高速電主軸,其特征在于,包括,機體;樞接在機體內部并可繞機體的中心軸轉動的軸芯,軸芯的下端部設置有一直徑由上至下依次增大的錐狀孔;軸芯的內部活動的穿接有一可沿著軸芯軸向活動的拉桿;安裝在拉桿下端部并與錐狀孔配合的夾頭;安裝在機體上端部用于向下頂推拉桿的氣缸,氣缸缸體上開設有一與外界高壓氣源連通的進氣孔;設置于拉桿和軸芯之間的彈性元件,該彈性元件用于提供一個將拉桿向上頂壓的彈性應力;固定在軸芯下端部的防護蓋,該防護蓋上設置有一供軸芯的下端部穿過的內孔,該內孔的側壁上設置有一環形的匯流槽,防護蓋上設置有一沿其徑向延伸的多個分流孔,分流孔的一端與進氣孔導通,另一端延伸至匯流槽。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湯秀清,
申請(專利權)人:廣州市昊志機電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