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改善了結構的主軸頭,其突出設置在機床一側,可旋轉地支撐工具,包括:一端部連接到上述機床內部而受到旋轉力,另一端部向機床外部突出,在另一端部的末端形成有用于安裝工具的工具插入孔的主軸;設置在上述主軸的另一端部的外周面上的軸承;收容上述主軸的另一端部和軸承,用于支撐上述主軸的另一端部的套筒;以收容上述套筒的一端部的狀態與上述套筒的凸緣連接,支撐主軸頭的主軸頭外殼;以及以收容上述套筒的另一端部的狀態與上述套筒連接,用于強化主軸頭的剛性以及支撐力的加強部件。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專利技術提供改善了結構的主軸頭,其突出設置在機床一側,可旋轉地支撐工具,包括:一端部連接到上述機床內部而受到旋轉力,另一端部向機床外部突出,在另一端部的末端形成有用于安裝工具的工具插入孔的主軸;設置在上述主軸的另一端部的外周面上的軸承;收容上述主軸的另一端部和軸承,用于支撐上述主軸的另一端部的套筒;以收容上述套筒的一端部的狀態與上述套筒的凸緣連接,支撐主軸頭的主軸頭外殼;以及以收容上述套筒的另一端部的狀態與上述套筒連接,用于強化主軸頭的剛性以及支撐力的加強部件。【專利說明】改善了結構的主軸頭
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涉及改善了結構的主軸頭,具體地,涉及如下的主軸頭:具有加強部件,且與現有的主軸頭相比,制造工序更加簡單,節省費用,與現有的主軸頭相比,提高了冷卻功能及強度。
技術介紹
機床是指通過各種切削加工法或者非切削加工法將金屬或者非金屬的原材料(下面簡稱為基材)利用適當的工具加工成形狀及尺寸或者用于進行更加精密的加工的機械。具體地,根據加工基材的方式,這樣的機床大致分為產生碎屑(chip)的方式的切削加工和不產生碎屑的非切削方式成型加工。從而,將在加工過程中產生碎屑的機床稱為切削機床,將在加工過程中不產生碎屑的非切削機床稱為成型機床。上述切削機床大致分為基材旋轉且所固定的工具進行移動而進行加工的車削中心(Turning Center)和工具旋轉且基材移動而進行加工的加工中心(Machining Center)。在機械加工中,上述加工中心中的鏜床以對于事先形成的孔進行圓形加工來擴大的工作為主要目的,將加工物安裝在工作臺或者底板上,旋轉鉆孔用工具來進行操作。這樣的鏜床具有安裝工具的主軸頭,上述主軸頭支撐于立柱,能夠沿Y軸方向上下移動,在立柱的前面具有用于安裝工作物的工作臺,工作臺能夠向作為左右方向的X軸方向和作為前后方向的Y軸方向移動,上述主軸頭內的主軸設置成能夠沿與Z軸方向平行的W方向移動。下面說明上述的鏜床的主軸頭結構。圖1是示出了現有的主軸頭10的結構的截面圖。主軸11在一側末端具有工具插入孔11a,用于結合工具,并且具有通過液壓夾住(clamping)或者松開工具的夾頭lib。上述主軸11可通過間接地設置到機床I內或者直接設置到主軸11的主軸電機(未圖示)來與所安裝的工具一同旋轉。為了加工基材,這樣的主軸11從機床I突出規定的長度。將這樣突出的部分稱為王軸頭10。在上述主軸頭10的主軸11,雖然主軸11的一端部固定在機床I上,但是另一端部為自由端,并未受到支撐,因此為了實現基材的精密加工,上述主軸11的另一端部與基材接觸旋轉時也不應該有搖動。從而,為了支撐較重的主軸11的另一端部,現有的主軸頭10包括:收容上述主軸11的另一端部來進行一次支撐的套筒13以及收容這樣的套筒13而二次支撐上述主軸11的另一端部的主軸頭外殼14。S卩、上述套筒13以及主軸頭外殼14牢固地固定在機床I的一側,支撐上述主軸11的另一端部。在這樣的結構中,為了使上述主軸11進行旋轉,在旋轉的主軸11的另一端部與所固定的套筒13之間設置有軸承12。具體地,這樣的軸承12由角接觸球軸承(angularcontact ball bearing)構成。上述軸承12是設置在固定的套筒13與旋轉的主軸11之間,將動能變換為熱能的部件,如果長時間擱置,則對產品整體的耐久性帶來影響。從而,在上述套筒13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多個槽沿外周面連通的冷卻套管(cooling jacket)13aο上述冷卻套管13a的各個槽通過上述主軸頭外殼14的內周面維持氣密性,使冷卻油流動,冷卻上述主軸頭10。另外,流過上述冷卻套管13a的冷卻油通過形成在主軸頭外殼14的冷卻油路14a供給到上述冷卻套管13a。在上述的現有的主軸頭10中,套筒13和主軸頭外殼14分別形成為單件(one-piece),因此,存在下面的問題。在加工中心中有時要求主軸頭10接近固定有基材的工作臺(未圖示)的中央部。即、在加工基材時,需要加工到基材的中央部時,主軸頭10的長度應比上述基材的從一個面到中央的距離長,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要延長上述主軸頭10的長度,則需要重新制造上述主軸頭10構成要素、尤其是套筒13和主軸頭外殼14的模具。并且,即使主軸頭10的軸方向的長度變長,也由于現有的主軸頭10由單件的套筒13和主軸頭外殼14構成,因此,主軸頭10的自由端向逆時針方向下傾并增加力矩。從而導致主軸頭10的自由端晃動,難以實現基材的精密加工。并且,如圖1和圖2所示,需要在主軸頭10的前面部a、b加工出用于各種連接的螺栓連接孔、冷卻油路14a等,但是,如果主軸頭10的軸方向的長度變長,則需要附帶地制造用于加工孔的例如長軸的T形刀(T-cutter)或鉆頭(drill)等,從而導致機床I的制造成本的提聞。并且,現有的套筒13和主軸頭外殼14在自由端通過螺栓連接方式結合,但是在該結合面上必須要安裝用于防止冷卻油泄漏的O形圈(0-ring)5。從而,如圖1所示,只能將發熱最多的軸承12和上述冷卻套管13a分開一定距離設置。根據這樣的結構,無法實現冷卻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出,提供一種能夠節省延長長度所致的制造費用的主軸頭。并且,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能夠提供一種冷卻效率高于現有的主軸頭的冷卻效率的主軸頭。并且,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能夠提供一種即使延長長度也具有良好的剛性的主軸頭。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主軸頭,其突出設置在機床一側,并可旋轉地支撐工具,且改善了結構,包括:主軸,其一端部連接到上述機床內部而受到傳遞來的旋轉力,另一端部向機床外部突出,且該主軸用于安裝工具;軸承,其設置在上述主軸的另一端部的外周面上;套筒,其收容上述主軸的另一端部和軸承,并包括凸緣,該凸緣在該套筒的外周面的中央部突出形成;主軸頭外殼,其以收容上述套筒的一端的狀態與上述套筒的凸緣連接,支撐主軸頭;以及加強部件,其以收容上述套筒的另一端的狀態與上述套筒連接,用于強化主軸頭的剛性及支撐力。上述套筒在收容上述軸承的外周面上形成冷卻套管,該冷卻套管由多個槽構成,使得冷卻油能夠流動。上述主軸頭外殼、上述加強部件以及上述套筒的凸緣分別形成有冷卻油路,該冷卻油路相互連接時連通而能夠使冷卻油流動。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改善了結構的主軸頭,當需要延長長度時,與現有技術相比能夠提聞生廣性。并且,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改善了結構的主軸頭,能夠在具有軸承的套筒的外周面形成冷卻套管,能夠提高冷卻效率。并且,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改善了結構的主軸,即使在延長長度時,也能夠抑制基材加工精度下降。【專利附圖】【附圖說明】圖1是示出了現有的鏜床的主軸頭結構的截面圖。圖2是示出了現有的鏜床的機床的正視圖。圖3是示出了根據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的鏜床的主軸頭結構的截面圖。標號說明11:主軸100:主軸頭110:0 形圈(O-ring)120:軸承130:套筒131:冷卻套管133:凸緣140:主軸頭外殼【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參照附圖詳細說明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在沒有特別定義的情況下,本說明書中的所有術語與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理解的通常的意思相同,如果本說明書使用的術語與該術語的通常意思沖突時,根據本說明書中的定義來解釋。另外,下面說明的專利技術是用于說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改善了結構的主軸頭,其突出設置在機床一側,并可旋轉地支撐工具,該改善了結構的主軸頭的特征在于包括:主軸,其一端部連接到上述機床的內部而受到傳遞來的旋轉力,另一端部向機床外部突出,且該主軸用于安裝工具;軸承,其設置在上述主軸的另一端部的外周面上;套筒,其收容上述主軸的另一端部和軸承,并包括凸緣,該凸緣在該套筒的外周面的中央部突出形成;主軸頭外殼,其以收容上述套筒的一端的狀態與上述套筒的凸緣連接,支撐主軸頭;以及加強部件,其以收容上述套筒的另一端的狀態與上述套筒連接,用于強化主軸頭的剛性及支撐力。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車保南,
申請(專利權)人:斗山英維高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