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以是將早春紅玉、早抗一號、黑美人與葫蘆瓜(地方方言中又稱:富瓜、瓢瓜、北瓜)嫁結后,在育苗床內培養成大苗后移栽至塑料大棚中管理,5月10日后陸續采收上市。西瓜通過嫁結后,根系強健發達、長勢旺、抗逆性強,產量增高,經濟效益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洞庭湖地區大棚早熟西瓜栽培技術。
技術介紹
近年洞庭湖地區塑料大棚生產迅速發展起來,極大地緩解了冬季蔬菜的供應,同時給農戶帶來了豐厚的經濟收益。塑料大棚的采光性好,增溫效果明顯,能夠滿足低溫條件下的蔬菜生產。早春栽培早熟西瓜效益高、市場需求量大。如果利用這段時期栽種一茬西瓜,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和推廣價值,但早春栽培早熟西瓜對瓜苗培育技術要求高、難度大。通過洞庭湖地區大棚早熟西瓜栽培技術,能使瓜苗根系強健發達、長勢旺、抗逆性強。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洞庭湖地區大棚早熟西瓜栽培技術,是將早春紅玉、早抗一號、黑美人與葫蘆瓜(地方方言中又稱:富瓜、瓢瓜、北瓜)嫁結后,在育苗床內培養成大苗后移栽至塑料大棚中管理。所述凈棚消毒是待前茬蔬菜收獲結束后,進行適當深翻曬垡,消毒處理,深翻時填埋腐殖質,結合施人畜有機肥;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菌核凈1500倍液噴灑,每畝用藥液200kg,進行土壤殺菌處理,土壤偏酸的大棚每畝施生石灰100-15Okg,調節大棚內土壤的酸堿性。所述培育壯苗,在1月中旬播種,播種前先曬種2天,然后進行種子消毒;一是溫湯浸種,即把種子放入55~60℃的溫水中浸5~10min,此期間不斷攪動種子,然后在逐步冷卻的溫水中浸種1~2h;二是用藥劑殺菌,先用清水浸3~4h,再用40%的福爾馬林100倍液浸種5~10min,也可用1%的硫酸銅液浸泡5~10min,最后將種子用清水沖洗干凈平放晾干;砧木種子消毒處后放在恒溫箱內保持30~35℃催芽,2~3天后每天揀出發芽的種子陸續點播在苗床中;當砧木第一片真葉達一元硬幣大小時,播種接穗苗種子;當接穗苗高3~5cm,95%以上穗苗頂端瓜子殼脫落,直脖后進行嫁結;嫁接后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在大棚內苗床上搭遮陽網,嫁接后3天內要求空氣濕度在90%~95%,白天棚溫在24~28℃、夜間棚溫在20~25℃,濕度不夠時噴霧保濕,不通風,中午棚溫達35℃時可在背陽面少量通風;3天后可適當通風見光;7天后可去除遮陽網,延長通風時間;10天后完全除去覆蓋物。嫁接成活后反復多次摘除砧木萌發的副芽,并加強病蟲害防治。所述定植在3月5~15日,幼苗達到2~3片真葉時,按株距40~45厘米,行距2.5~3米,在地膜上開孔子,定植時嫁接口應高于畦面1~1.5厘米;定植后1周內大棚要減少通風量,使棚溫白天控制在30℃左右,夜間保持在15℃左右,緩苗后輕澆緩苗水。伸蔓期棚溫白天以25~30℃,夜間保持在15℃以上。所述大棚管理,瓜蔓長40~50厘米時壓蔓,以后每隔4~6節壓一次蔓,坐瓜前留1主2副3條蔓,瓜坐住后不再打杈。開花坐瓜期棚溫白天保持在30~35℃、夜間不低于15℃,不施肥,嚴格控水;大棚內昆蟲較少,需人工輔助授粉,人工授粉時間為上午8:30~11:30,一般每株授粉3~5朵雌花;幼瓜長至雞蛋大小時,選留2~3個果形好,發育快的無傷幼瓜,其余的摘除,防止消耗養分。幼瓜200~300克,節位上方長至l0片葉子時打頂;瓜膨大期和成熟期及時放風,使棚溫控制在35℃以下,但夜間溫度不得低于18℃,進行正常的肥水管理,定型后停止澆水,防止瓜皮被日光灼傷;猝倒病、炭疽病、疫病、白粉病等,用15%惡霉靈水劑、50%多菌靈粉劑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10天防治1次,連續使用3次。蟲害主要有蚜蟲、斑潛蠅等,用吡蟲啉可濕性粉劑或阿維菌素乳油500倍液噴霧防治。本專利技術以是將早春紅玉、早抗一號、黑美人與葫蘆瓜(地方方言中又稱:富瓜、瓢瓜、北瓜)嫁結后,在育苗床內培養成大苗后移栽至塑料大棚中管理,5月10日后陸續采收上市。西瓜通過嫁結后,根系強健發達、長勢旺、抗逆性強,產量增高,經濟效益好。具體實施方式一種洞庭湖地區大棚早熟西瓜栽培技術,是將早春紅玉、早抗一號、黑美人與葫蘆瓜(地方方言中又稱:富瓜、瓢瓜、北瓜)嫁結后,在育苗床內培養成大苗后移栽至塑料大棚中管理。一、凈棚消毒選擇前茬沒有種過瓜類作物的大棚作為種植田塊,待前茬蔬菜收獲結束后,進行適當的消毒處理。1、凈棚罷園后,大棚種植下茬作物前,趁著大棚內土地尚處于空閑時,應抓緊深翻曬垡。利用太陽紫外線照射殺滅病菌,促進土壤風化,增強通透性。2、大水漫灌將土壤翻耕敲碎、耙平,然后往大棚內灌水,使大棚土壤中的病、細菌處于不良環境,殺滅鐮刀菌、子囊菌、藻狀菌等病菌。同時大水漫灌后有利于有機體腐化,改變床土理化性狀,協調土壤水、肥、氣、熱。3、化學藥劑處理首先將田間雜草,前茬蔬菜的殘根、莖、葉等清除,然后翻耕。結合施人畜有機肥,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菌核凈1500倍液噴灑,每畝用藥液200?kg,進行土壤殺菌處理。大棚內因連年種植及偏施化學肥料,土壤大部分偏酸性,對于此類大棚,每畝施生石灰100-15Okg,調節大棚內的酸堿性,利于下茬的正常生長。二、培育壯苗1、品種選擇由于早春種植西瓜,氣溫偏低、雨水較多,西瓜果實成熟慢,果型偏小,因此最好選擇抗病、耐濕、生長勢旺盛的中果型早熟品種為嫁結苗,如早春紅玉、早抗一號、黑美人等。砧木主要以抗性強、親和力高的葫蘆瓜(地方方言中又稱:富瓜、瓢瓜、北瓜)為主。2、播種時期1月中旬播種。3、種子處理及播種播種前先曬種2天,以增加種子內部酶的活力,然后進行種子消毒。消毒方法有兩種:一是溫湯浸種,即把種子放入55~60℃的溫水中浸5~10min,此期間不斷攪動種子,然后在逐步冷卻的溫水中浸種1~2h;二是用藥劑殺菌,先用清水浸3~4h,再用40%的福爾馬林100倍液浸種5~10min,也可用1%的硫酸銅液浸泡5~10min。最后將種子用清水沖洗干凈平放晾干,種子不宜堆得過厚,上面覆蓋1塊經過消毒的濕毛巾或塑料薄膜,以防水分蒸發。砧木種子消毒處后放在恒溫箱內保持30~35℃催芽,2~3天后每天揀出發芽的種子陸續點播在苗床中。播種前苗床深埋腐殖質,利用腐殖質發酵加熱苗床。播種后用覆蓋地膜苗床、再大棚覆蓋苗床。10~15天后真葉出現,當砧木第一片真葉達一元硬幣大小時,播種接穗苗種子。4、嫁接時間當接穗苗高3~5cm,95%以上穗苗頂端瓜子殼脫落,直脖后進行嫁結。5、嫁接后管理嫁接后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在大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大棚早熟西瓜栽培技術,是將早春紅玉、早抗一號、黑美人與葫蘆瓜嫁結后,在育苗床內培養成大苗后移栽至塑料大棚中管理。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大棚早熟西瓜栽培技術,是將早春紅玉、早抗一號、黑美人與
葫蘆瓜嫁結后,在育苗床內培養成大苗后移栽至塑料大棚中管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大棚早熟西瓜栽培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凈棚
消毒是待前茬蔬菜收獲結束后,進行適當深翻曬垡,消毒處理,深翻
時填埋腐殖質,結合施人畜有機肥;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菌核
凈1500倍液噴灑,每畝用藥液200kg,進行土壤殺菌處理,土壤偏酸的
大棚每畝施生石灰100-15Okg,調節大棚內土壤的酸堿性。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大棚早熟西瓜栽培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
壯苗,在1月中旬播種,播種前先曬種2天,然后進行種子消毒;一是
溫湯浸種,即把種子放入55~60℃的溫水中浸5~10min,此期間不斷
攪動種子,然后在逐步冷卻的溫水中浸種1~2h;二是用藥劑殺菌,先
用清水浸3~4h,再用40%的福爾馬林100倍液浸種5~10min,也可用
1%的硫酸銅液浸泡5~10min,最后將種子用清水沖洗干凈平放晾干;
砧木種子消毒處后放在恒溫箱內保持30~35℃催芽,2~3天后每天揀
出發芽的種子陸續點播在苗床中;當砧木第一片真葉達一元硬幣大小
時,播種接穗苗種子;當接穗苗高3~5cm,95%以上穗苗頂端瓜子殼脫
落,直脖后進行嫁結;嫁接后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
在大棚內苗床上搭遮陽網,嫁接后3天內要求空氣濕度在90%~95%,
白天棚溫在24~28℃、夜間棚溫在20~25℃,濕度不夠時噴霧保濕,
不通風,中午棚溫達35℃時可在背陽面少量通風;3天后可適當通風見
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蔡明遠,孫鐵平,蔡星燎,
申請(專利權)人:長沙創遠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