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針對細粒煤泥,尤其是高灰細泥含量大、難浮等特殊性質煤泥的強化調漿深度浮選工藝流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首先將入浮煤泥泵入到表面改質調漿機中制漿并實現藥劑添加,調制好的礦漿自流入粗選浮選機(柱),經分選得到粗選精煤和粗選尾煤;粗選尾煤作為最終尾煤,粗選精煤隨即流入到一次精選浮選機(柱)進行精選,得到再選精煤和再選尾煤,再選尾煤返回表面改質高效調漿機再次調漿入選,以提高選精煤回收率。若一次精選灰分仍較高,則進行二次精選。本發明專利技術中采用表面改質高效調漿機能使入浮煤泥顆粒表面可浮性得到改良,顆粒與藥劑作用充分,精煤回收率和分選效率高、藥劑使用量小;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針對細粒煤泥,尤其是高灰細泥含量大、難浮等特殊性質煤泥的強化調漿深度浮選工藝流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首先將入浮煤泥泵入到表面改質調漿機中制漿并實現藥劑添加,調制好的礦漿自流入粗選浮選機(柱),經分選得到粗選精煤和粗選尾煤;粗選尾煤作為最終尾煤,粗選精煤隨即流入到一次精選浮選機(柱)進行精選,得到再選精煤和再選尾煤,再選尾煤返回表面改質高效調漿機再次調漿入選,以提高選精煤回收率。若一次精選灰分仍較高,則進行二次精選。本專利技術中采用表面改質高效調漿機能使入浮煤泥顆粒表面可浮性得到改良,顆粒與藥劑作用充分,精煤回收率和分選效率高、藥劑使用量小;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專利說明】強化調漿深度浮選工藝流程
本專利技術涉及煤泥分選工藝,尤其是一種針對高灰細泥含量大、難浮煤泥的先強化調漿粗選再精選的強化調漿深度浮選工藝流程。
技術介紹
現代經濟的快速發展,需要大量的能量消耗,而自然界蘊藏著極為豐富的礦產資源,這些豐富的礦產資源正是所需要能量的來源,只有高效環保地利用這些礦產資源,才能保證經濟的穩定增長、現代文明的快速發展。在自然界所蘊藏的豐富資源中,煤炭儲量是最大的。今后很長一段時間,隨著石油能源的消耗殆盡,如何高效潔凈地利用煤炭資源將是我國經濟建設中亟待解決的問題。選煤行業在煤炭能源的高效利用中起著關鍵的作用。選煤包括重選、浮選等方法,其中浮選是細粒和極細粒物料分選中應用最廣、最有效的方法。現今隨著采煤機械化程度的提高,原煤中細粒和極細粒煤的數量急劇增加,它們將成為非常有價值的入選原煤,所以,浮選是選煤行業中重要的流程。大量的實驗研究表明調漿可以大大提高浮選效果,近年來調漿技術在浮選作業中越來越受到重視。通過強化調漿,入選煤泥顆粒可以與浮選藥劑更加充分地接觸、相互作用;制成的礦漿更加均勻分散,更加利于浮選。因此能否充分利用調漿技術成為影響浮選效果好壞的重要因素。大多數選煤廠中的浮選都是只經過一次分選,這種浮選方法往往應用于較好性質煤泥的分選。而針對于一些特殊煤質,尤其是高灰細泥含量大、難浮細粒煤泥的分選,產品灰分、產率往往達不到要求。現今,入浮原煤中高灰細泥所占有的比例越來越大,因此,專利技術一種針對于煤泥尤其是特殊性質煤泥的高效浮選工藝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技術實現思路
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改進煤泥浮選過程中存在的入浮礦漿不均勻、煤泥顆粒與浮選藥劑接觸不充分進而影響精煤的產率、質量的問題,提供了一種針對特殊性質煤泥尤其是高灰細泥的高效浮選分選的工藝,解決了一些特殊性質煤泥分選過程中精煤灰分與產率、尾煤灰分與產率之間的矛盾,提出了一種工藝相對簡單、經濟效益顯著、分選效率高的煤泥分選工藝。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的強化調漿深度浮選工藝,將入浮煤泥通過入料泵給入到表面改質調漿機制成一定濃度、均勻、穩定的礦漿,同時在表面改質調漿機中實現藥劑的添加,表面改質調漿機以一定的轉速、時間對礦漿進行強化調漿,調漿好的礦漿自流給入到粗選浮選機(柱),經浮選得到粗選精煤和粗選尾煤,粗選尾煤可以作為最終尾煤,粗選精煤隨即流入到精選浮選機(柱)進行精選作業,得到一次精選精煤和一次精選尾煤,一次精選尾煤通過輸送泵返回到調漿機進行調漿后再次分選,以提高浮選精煤的回收率,針對一些特殊性質煤泥尤其是高灰細泥,若一次精選精煤灰分難以達到要求,則將一次精選精煤給入二次精選浮選機(柱)進行二次精選,得到二次精選精煤作為最終精煤,二次精選尾煤和一次精選尾礦一起通過輸送泵返回到調漿機經調漿后再次入選。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采用表面改質高效調漿機能使入浮煤泥顆粒表面可浮性得到改良,促進顆粒與藥劑充分接觸、作用,提高精煤回收率和分選效率、減少藥劑使用量;采用的一段或者多段精選工藝能顯著降低煤泥浮選精煤灰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專利附圖】【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一工藝流程框圖。圖2、3、4是對應圖1的分選設備聯系示意圖。圖5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二工藝流程框圖。圖6、7、8是對應圖5的分選設備聯系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1-8,對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在說明書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圖標號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為參照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方式的說明,旨在對本專利技術的總體專利技術構思進行解釋,而不應當理解為對本專利技術的一種限制。下面將詳細描述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例。應當注意,這里描述的實施例只用于舉例說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專利技術。在以下描述中,為了提供對本專利技術的透徹理解,產生了大量特定細節。然而,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顯而易見的是:不必采用這些特定細節來實行本專利技術。在其他實例中,為了避免混淆本專利技術,未具體描述公知的結構、材料或方法。在整個說明書中,對“ 一個實施例”、“實施例”、“ 一個示例”或“示例”的提及意味著: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結構或特性被包含在本專利技術的至少一個實施例中。因此,在整個說明書的各個地方出現的短語“在一個實施例中”、“在實施例中”、“一個示例”或“示例”不一定都指同一實施例或示例。此外,可以以任何適當的組合和/或子組合將特定的特征、結構或特性組合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此外,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這里使用的術語“和/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列出的項目中任何和所有組合。實施例一、 如圖1所示,將浮選入料通過入料泵給入到表面改質調漿機中制成一定濃度、均勻、穩定的礦漿,同時在調漿機中實現藥劑的添加;調漿機以一定的轉速、時間對礦漿進行強化調漿,制好的礦漿自流給入到粗選浮選機,給入的礦漿經粗選浮選機浮選得到浮選粗精煤和粗選尾煤,粗選尾煤可以作為最終尾煤,粗選精煤隨即進入到精選浮選機進行精選作業,得到最終精煤和精選尾煤,精選尾煤通過輸送泵返回到表面改質調漿機中再次分選,以提高浮選精煤的回收率。如圖2所示,本專利技術的強化調漿深度浮選工藝包括入料泵A、表面改質調漿機B、粗選浮選機C、尾煤池D、精選尾煤緩沖池E、精選尾煤輸送泵F、精選浮選機G、精煤池H,首先,按已有技術將入浮煤泥I通過入料泵A送入表面改質調漿機B中,由調漿機以一定的轉速、時間對礦漿進行強化調漿;浮選藥劑2在表面改質調漿機B中添加,將調好的入浮礦漿3自流給入到粗選浮選機C;經粗選浮選機粗選后,粗選尾煤7流入尾煤池D作為最終尾煤,粗選精煤4自流入精選浮選機G內精選;經過精選浮選機G精選后得到精煤產品5進入精煤池H作為最終精煤,精選尾煤6進入精選尾煤緩沖池E,由輸送泵F送至表面改質調漿機B中進行再次分選。如圖3所示,粗選采用浮選機,精選采用浮選柱。如圖4所示,粗選、精選均采用浮選柱。實施例二、 如圖5所示,將入浮煤泥通過入料泵給入到表面改質調漿機中制成一定濃度、均勻、穩定的礦漿,同時在調漿機中實現藥劑的添加,調漿機以一定的轉速、時間對礦漿進行強化調漿,制好的礦漿自流給入到粗選浮選機,給入的礦漿經粗選浮選機浮選得到浮選粗精煤和粗選尾煤,粗選尾煤可以作為最終尾煤,粗選精煤隨即流入到一次精選浮選機進行一次精選作業,得到一次精選精煤和一次精選尾煤,一次精選精煤隨即流入到二次精選浮選機進行二次精選,得到二次精選精煤作為最終精煤和二次精選尾煤,一次精選尾煤和二次精選尾煤一起通過輸送泵返回到表面改質調漿機中再次分選,以提高浮選精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吉輝,馬力強,王立雨,姚立陽,李文靜,劉柏陽,岳建巍,龔貴龍,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