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電飯煲,所述電飯煲包括電飯煲蓋體,所述電飯煲蓋體上設置有蒸汽閥組件,所述蒸汽閥組件包括:蒸汽閥座,所述蒸汽閥座上設有貫通所述蒸汽閥座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回液通孔以及通氣孔;蒸汽閥蓋,所述蒸汽閥蓋安裝在所述蒸汽閥座上,所述蒸汽閥蓋上設有蒸汽筒,所述蒸汽筒的上端設有端蓋,所述端蓋上形成有一個或多個沿其周向布置的蒸汽孔;以及旋轉破泡罩,所述旋轉破泡罩上設有至少一個氣流口,從所述蒸汽孔內噴出的氣流穿過所述氣流口并驅動所述旋轉破泡罩轉動。根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實施例的電飯煲的蒸汽閥組件,部件少,結構簡單,裝配方便,成品率高并且破泡效果好。(*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電飯煲,所述電飯煲包括電飯煲蓋體,所述電飯煲蓋體上設置有蒸汽閥組件,所述蒸汽閥組件包括:蒸汽閥座,所述蒸汽閥座上設有貫通所述蒸汽閥座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回液通孔以及通氣孔;蒸汽閥蓋,所述蒸汽閥蓋安裝在所述蒸汽閥座上,所述蒸汽閥蓋上設有蒸汽筒,所述蒸汽筒的上端設有端蓋,所述端蓋上形成有一個或多個沿其周向布置的蒸汽孔;以及旋轉破泡罩,所述旋轉破泡罩上設有至少一個氣流口,從所述蒸汽孔內噴出的氣流穿過所述氣流口并驅動所述旋轉破泡罩轉動。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電飯煲的蒸汽閥組件,部件少,結構簡單,裝配方便,成品率高并且破泡效果好。【專利說明】電飯煲
本技術涉及家用電器制備
,更具體地,涉及具有降低蒸汽流速、實現米湯蒸汽破泡,使得汽液分離的電飯煲。
技術介紹
目前市場上的電飯煲都具有蒸汽閥組件,其主要作用為對產品內部的蒸汽進行回流和破泡,使得混合氣流中的米湯與蒸汽分離,防止加熱火力過大引起的米湯溢出等問題。現有的蒸汽閥解決蒸汽的回流和破泡主要采用改變蒸汽的通道,并進行腔體空間變化從而進行破泡,此破泡效果一般不是很理想。一是當蒸汽流速高時,湯水來不及分離便從蒸汽筒中飛濺出來,特別在用戶加水過多的情況下,容易溢出;二是蒸汽筒結構復雜,部件多,所需的工裝及工序復雜,加大了制造成本,成品率低。。同時,現有的蒸汽閥破泡在蒸汽閥內部,用戶不能看到破泡的過程。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技術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具有結構簡單、破泡效果好的蒸汽閥組件的電飯煲。根據本技術的電飯煲,包括電飯煲蓋體,所述電飯煲蓋體上設置有蒸汽閥組件,該蒸汽閥組件包括:蒸汽閥座,所述蒸汽閥座上設有貫通所述蒸汽閥座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回液通孔以及通氣孔;蒸汽閥蓋,所述蒸汽閥蓋安裝在所述蒸汽閥座上,所述蒸汽閥蓋上設有蒸汽筒,所述蒸汽筒的底部與所述蒸汽閥座上的通氣孔導通,所述蒸汽筒的上端設有端蓋,所述端蓋上形成有一個或多個沿其周向布置的蒸汽孔;以及旋轉破泡罩,所述旋轉破泡罩可旋轉地安裝在所述蒸汽筒的上部,所述旋轉破泡罩上設有至少一個氣流口,從所述蒸汽孔內噴出的氣流穿過所述氣流口并驅動所述旋轉破泡罩轉動。根據本技術的電飯煲,通過在蒸汽閥蓋的蒸汽筒上設置旋轉破泡罩,從蒸汽閥蓋上的蒸汽孔內排出的氣流穿過旋轉破泡罩上的氣流口并帶動旋轉破泡罩轉動,從而達到破泡效果,并且氣流在排出蒸汽筒的過程中會發生碰撞,起到氣液分離的作用。該結構的蒸汽閥組件部件少,結構簡單,裝配方便,成品率高并且破泡效果好。另外,根據本技術的電飯煲,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術特征:根據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所述蒸汽孔被構造成所述蒸汽孔中的蒸汽傾斜向上噴出。根據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所述蒸汽孔被構造成所述蒸汽孔中的蒸汽豎直向上噴出。根據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端蓋的下表面上設有導流柱,所述導流柱設在多個所述蒸汽孔之間。根據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旋轉破泡罩形成為下端敞開的半球形,所述旋轉破泡罩上設有一個或多個沿其周向間隔開布置的所述氣流口。根據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每個所述氣流口處設有從所述氣流口所在平面向上傾斜的葉片。根據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每個所述葉片與相對應的所述氣流口所在平面之間形成的夾角范圍為15~75°。根據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每個所述葉片在相對應的所述氣流口所在平面上的投影面積為所述氣流口面積的30~70%。根據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端蓋的上表面上形成有用于支撐所述旋轉破泡罩的支撐部,所述旋轉破泡罩上設有與所述支撐部配合的配合部,所述旋轉破泡罩可旋轉地安裝在所述支撐部上。根據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支撐部的頂端大體形成為球形,所述配合部形成為半球形凹陷部。根據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所述蒸汽閥座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形成為由邊沿向內向下傾斜的板狀結構,所述蒸汽筒安裝在所述底板上且位于所述底板的中間位置,所述回液通孔設置在底板上;以及連接板,所述連接板設在所述底板的周緣且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向上延伸。根據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底板大體形成為圓形,所述底板包括:第一接液部,所述第一接液部位于所述底板的外周,所述連接板與所述第一接液部相連;第二接液部,所述第二接液部位于所述第一接液部的內側,所述第二接液部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第一接液部的水平高度,所述蒸汽筒設在所述第二接液部上;以及連接部,所述連接部設在所述第一接液部和第二接液部之間以連接所述第一接液部和第二接液部。根據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二接液部和第一接液部設置成傾斜面,使得液體能從接液部更容易流向回液通孔。根據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連接板上設有第一卡槽,所述蒸汽閥蓋上設有與所述第--^槽適配的第--^扣。根據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所述蒸汽閥蓋的上部設有環繞所述蒸汽筒的圓柱形凹腔,所述凹腔的底面形成為由邊沿向內向下傾斜的斜面,且所述蒸汽筒位于所述底面的中間位置。根據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底面上設有多個沿其周向間隔開布置的漏氣孔。根據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所述蒸汽閥蓋上設有一個或多個與所述漏氣孔導通的排汽孔。根據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旋轉破泡罩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至少一部分覆蓋所述漏氣孔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根據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排汽孔與所述凹腔間隔開布置。根據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排汽孔設在所述蒸汽閥蓋的上表面上,且每個所述排汽孔鄰近所述 漏氣孔的一側設有導流板。根據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所述蒸汽閥組件還包括蒸汽閥罩,所述蒸汽閥罩氣密封的安裝于旋轉破泡罩上方的蒸汽閥蓋上。 根據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所述蒸汽孔和所述氣流口的數量互為奇偶。 根據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所述蒸汽閥罩為透明罩。本技術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技術的實踐了解到。【專利附圖】【附圖說明】本技術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圖1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電飯煲的蒸汽閥組件的爆炸圖;圖2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電飯煲的蒸汽閥組件的裝配示意圖;圖3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電飯煲的蒸汽閥組件的側視圖;圖4是根據圖3中A-A線的剖面圖;圖5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電飯煲的蒸汽閥組件的旋轉破泡罩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根據本實用 新型實施例的電飯煲的蒸汽閥組件的蒸汽閥座的俯視圖;圖7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電飯煲的蒸汽閥組件的蒸汽閥座的仰視圖;圖8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電飯煲的蓋體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10:蒸汽閥座;11:蒸汽筒;111:蒸汽孔;12:端蓋;121:導流柱;122:支撐部;13:底板;131:第一接液部;132:第二接液部;1321:回液通孔;133:連接部;14:連接板;141:第--^槽;20:旋轉破泡罩;21:氣流口 ;22:葉片;23:配合部;30:蒸汽閥蓋;31:第一^^扣;32:通氣孔;33:凹腔;331:第二卡扣;332:裝配槽;34:底面;341:漏氣孔;35:排汽孔;36:導流板;40:蒸汽閥罩;41:第二卡槽;42:翻邊。【具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飯煲,包括電飯煲蓋體,所述電飯煲蓋體上設置有蒸汽閥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閥組件包括:蒸汽閥座,所述蒸汽閥座上設有貫通所述蒸汽閥座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回液通孔以及通氣孔;蒸汽閥蓋,所述蒸汽閥蓋安裝在所述蒸汽閥座上,所述蒸汽閥蓋上設有蒸汽筒,所述蒸汽筒的底部與所述蒸汽閥座上的通氣孔導通,所述蒸汽筒的上端設有端蓋,所述端蓋上形成有一個或多個沿其周向布置的蒸汽孔;以及旋轉破泡罩,所述旋轉破泡罩可旋轉地安裝在所述蒸汽筒的上部,所述旋轉破泡罩上設有至少一個氣流口,從所述蒸汽孔內噴出的氣流穿過所述氣流口并驅動所述旋轉破泡罩轉動。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程永康,邱永鋒,宮口淳一,凌大榮,鄭秀謙,解志軒,文堂波,謝達樺,唐修豪,瞿月紅,
申請(專利權)人: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順德區美的電熱電器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