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柔性物氣壓吸取折疊方法、折疊機構及自動連續折疊裝置。首先與負壓源連接的吸管逐步靠近平鋪在工作臺上的待折疊柔性物,并通過設置在所述吸管外壁下側的一排正對著柔性物折疊線部位的小孔產生的負壓實現抓取柔性物的動作;然后再利用柔性物的自重,通過吸附有柔性物的所述吸管上升至使得柔性物處于自由下垂狀態,并使得折疊狀態的柔性物處于一由兩豎板組成的擠壓整理空間內;最后通過擠壓完成柔性物的折疊,并將折疊后的柔性物放置到成品區。本發明專利技術折疊裝置結構簡單使用,造價低廉,滿足自動化生產包裝線的使用需要,適用范圍廣,可以實現雙層折疊、三層折疊和四層折疊等多種折疊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柔性物氣壓吸取折疊方法、折疊機構及自動連續折疊裝置。首先與負壓源連接的吸管逐步靠近平鋪在工作臺上的待折疊柔性物,并通過設置在所述吸管外壁下側的一排正對著柔性物折疊線部位的小孔產生的負壓實現抓取柔性物的動作;然后再利用柔性物的自重,通過吸附有柔性物的所述吸管上升至使得柔性物處于自由下垂狀態,并使得折疊狀態的柔性物處于一由兩豎板組成的擠壓整理空間內;最后通過擠壓完成柔性物的折疊,并將折疊后的柔性物放置到成品區。本專利技術折疊裝置結構簡單使用,造價低廉,滿足自動化生產包裝線的使用需要,適用范圍廣,可以實現雙層折疊、三層折疊和四層折疊等多種折疊效果。【專利說明】柔性物氣壓吸取折疊方法、折疊機構及自動連續折疊裝置
該方案涉及柔性物體的自動化折疊
,具體地說是一種柔性物氣壓吸取折疊方法、折疊機構及自動連續折疊裝置。
技術介紹
諸如一次性薄膜塑料手套、腳套、頭套等類似柔性物的生產過程中,此類用品包裝前為了減小體積,都會對產品進行人工折疊成矩形或者其他形狀,目前的折疊方式分為人工折疊和利用折疊設備進行折疊,其中,人工折疊比較慢,往往需要許多人員共同折疊,這就浪費了大量人力資源,而且效率低下,同時也不夠衛生。自動化的折疊設備是目前的研究方向,同類專利技術有申請號為201080058291.X和申請號為201310026606的申請專利。但是目前的自動化折疊設備存在如下問題: 現有折疊裝置結構都十分復雜,而且折疊動作繁瑣,導致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柔性物在包裝前的自動化折疊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柔性物氣壓吸取折疊方法、折疊機構及自動連續折疊裝置,通過簡單有效的方式實現高效的抓取和折疊。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柔性物氣壓吸取折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柔性物的抓取,與負壓源連接的吸管逐步靠近平鋪在工作臺上的待折疊柔性物,并通過設置在所述吸管外壁下側的一排正對著柔性物折疊線部位的小孔產生的負壓實現抓取柔性物的動作; 步驟二,吸附有柔性物的所述吸管上升至使得柔性物處于自由下垂狀態,并使得折疊狀態的柔性物處于一由兩豎板組成的擠壓整理空間內; 步驟三,通過兩豎板的擠壓完成柔性物的折疊和整理,并將折疊后的柔性物放置到成品區。進一步地,在所述步驟一中,在吸管吸附柔性物的同時,在柔性物折疊線部位的下側還有一瞬間向折疊線部位吹氣的氣流,用于輔助柔性物的吸附抓取。進一步地,當需要多次折疊時,在每一折疊線的上方分別設有一吸管,且在步驟二中,在吸管同步上升的同時,還包括一個兩側吸管向中間聚攏的動作,這樣可以形成多次折疊。根據上述方法設計的一種柔性物折疊機構,包括工作臺、吸管、負壓氣源和擠壓豎板,其特征在于,用于放置待折疊柔性物的所述工作臺上方設有至少一個與負壓氣源貫通連接的吸管,所述吸管下側壁設有一排正對著柔性物折疊線部位的小孔,且在所述吸管兩端設有驅動吸管上升和下降的導向結構及動力裝置,一對具有水平運動的擠壓豎板相對設置在柔性物折疊線兩側的工作臺上方。進一步地,在所述柔性物折疊線部位的下側還設有一向折疊線部位吹氣的氣管,與高壓氣源連接的所述氣管上側壁設有一排吹氣孔。根據上述方法設計的一種柔性物自動連續折疊裝置,包括機架、輸送帶、吸管、負壓氣源、升降機構、擠壓機構和傳感元件,具有電機驅動的所述輸送帶安裝在所述機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輸送帶工作面上方設有至少一與輸送帶運動方向垂直設置的吸管,吸管通過電磁閥與負壓氣源相連,所述吸管下側壁上設有一排正對著待折疊柔性物折疊線部位的小孔,所述吸管兩端固定在可驅動吸管在豎直方向上進行升降運動的升降機構上,且所述升降機構的升降行程大于待折疊柔性物的二分之一,一對具有沿水平運動的擠壓豎板相對設置在柔性物折疊線兩側的工作臺上方,在所述機架上設有感應柔性物是否到位的傳感元件。進一步地,所述升降機構包括設置在機架上的導向柱和第一氣缸,且所述吸管兩端固定在一平板上,所述平板上設有與導向柱配合的導向套筒和與氣缸活塞連接的法蘭壓至JHL O進一步地,所述吸管為并列設置的三個,還包括安裝在升降裝置上且相對設置的兩組直線滑動組件,所述直線滑動組件包括缸體和活塞,所述缸體中具有兩個對稱設置的活塞,且每一活塞通過一轉折件與位于兩側的吸管的端部固定連接,中間的吸管與缸體中部固定連接,且在兩活塞之間的缸體上設有氣門。進一步地,所述吸管為并列設置的兩個,還包括安裝在升降裝置上且相對設置的兩組直線滑動組件,所述直線滑動組件包括缸體和活塞,所述缸體中具有兩個對稱設置的活塞,且每一活塞通過一轉折件與兩吸管的端部固定連接,且在兩活塞之間的缸體上設有氣門。進一步地,所述輸送帶為網袋,且在所述網袋的下側設有一向折疊線部位吹氣的氣管,與高壓氣源連接的所述氣管上設有一排吹氣孔。最佳的,所述吸管為方管,且在所述吸管的吸附部位設有突起。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折疊裝置結構簡單使用,造價低廉,滿足自動化生產包裝線的使用需要,適用范圍廣,可以實現雙層折疊、三層折疊和四層折疊等多種折疊效果。【專利附圖】【附圖說明】圖1為柔性物抓取機構原理圖。圖2為柔性物折疊裝置原理圖。圖3為柔性物單折疊線抓取原理圖。圖4為柔性物多折疊線抓取原理圖。圖5為柔性物單折疊線折疊示意圖。圖6為柔性物多折疊線折疊示意圖過程之一。圖7為柔性物多折疊線折疊示意圖過程之二。圖8為柔性物多折疊線折疊示意圖過程之三。圖9為柔性物自動折疊裝置的立體圖。圖O為抓取機構局部視圖。圖11為圖9的側視圖。圖12為圖9的俯視圖。圖13為直線滑動組件的全剖視圖。圖14為吸管或者氣管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輸送帶,11框架,21第一氣缸,22平板,23導向柱,24吸管,24’吸管,24’’吸管,25小孔,26抽風口,27直線滑動組件,27’直線滑動組件,271缸體,272活塞,273轉折件,274氣門,3氣管,41第二框架,42第二氣缸,43豎板,44水平導向柱。【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至圖14所示, 一種柔性物自動折疊裝置,包括機架、輸送帶、吸管、負壓氣源、升降機構、擠壓機構和傳感元件。機架主體為框架式,在機架上通過轉筒安裝一輸送帶1,且輸送帶I在電機的驅動下轉動,輸送帶I優選網格帶。將待折疊的一次性手套(A)等柔性物按一定順序依次放置在輸送帶的上工作臺面上。并隨著輸送帶的前進被向前輸送。在輸送帶I中部的機架兩側固定一個門形的框架11,在該框架11的橫梁上安裝一個豎向放置的第一氣缸21,且該第一氣缸21的活塞桿朝下,在活塞桿的下端固定一個平板22,且在平板22上設有導向柱23,導向柱23穿過框架11上的導向套筒后向上伸出,所以在第一氣缸21的動作下,平板22可向下運動,形成驅動平板上下運動的升降機構,且所述升降機構的升降行程大于待折疊柔性物的二分之一,以便柔性物的折疊。在平板22下側設有三個并列設置的吸管24,該吸管是窄方管,在吸管的下側設有一排正對著柔性物折疊線部位的小孔25,吸管的一段設有抽風口 26,該抽風口 26通過氣管和電磁閥與負壓氣源相連接,。在三個吸管的兩端分別設有一個直線滑動組件27,其實質為一活塞氣缸,所述直線滑動組件包括缸體271和活塞272,矩形缸體中具有兩個對稱設置的活塞272,且每一活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柔性物氣壓吸取折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柔性物的抓取,與負壓源連接的吸管逐步靠近平鋪在工作臺上的待折疊柔性物,并通過設置在所述吸管外壁下側的一排正對著柔性物折疊線部位的小孔產生的負壓實現抓取柔性物的動作;步驟二,吸附有柔性物的所述吸管上升至使得柔性物處于自由下垂狀態,并使得折疊狀態的柔性物處于一由兩豎板組成的擠壓整理空間內;步驟三,通過擠壓完成柔性物的折疊,并將折疊后的柔性物放置到成品區。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高常青,密善民,陳偉,趙方,曹樹坤,
申請(專利權)人:濟南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