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具有排水功能的改良式坐墊,其特征在于,其由至少一坐墊套及填充在該至少一坐墊套中的一填充構件所組成,其在該至少一坐墊套的至少一表面設有一凹陷導流區塊,并在該凹陷導流區塊中具有貫穿該至少一坐墊套及該填充構件的至少一排水通孔,該至少一排水通孔四周緣設有一導流部,且該至少一排水通孔相對該凹陷導流區塊較接近于該坐墊的內部。(*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是一種具有排水功能的改良式坐墊,由至少一坐墊套及填充構件組成,其在至少一表面設有一凹陷導流區塊,且在凹陷導流區塊中具有貫穿坐墊套及填充構件的至少一排水通孔,至少一排水通孔四周緣設有一導流部,且至少一排水通孔是相對該凹陷導流區塊較接近于坐墊的內部。由此,可使坐墊達到具有排水功能的功效。【專利說明】具有排水功能的改良式坐墊
本技術涉及一種坐墊,特別是涉及一種具有排水功能的改良式坐墊。
技術介紹
一般而言,許多戶外場所如公園、花園、學校等等都有提供可供民眾休息的座椅,在這些座椅上會設置坐墊使民眾能坐的較舒服。但是若因為下雨或其它原因而使這些坐墊淋濕時,坐墊坐起來會很不舒服且可能因此而發霉。解決此問題最簡單的方法是,當沒有使用這些坐墊時即把這些坐墊搬回室內。或者,當這些坐墊被民眾弄濕后馬上將坐墊擦干。然而,這些反復的搬運坐墊及擦拭坐墊的過程是很浪費人力及時間的。此外,民眾亦可設置具有排水功能的坐墊于上述的戶外場所,使這些坐墊淋濕后可自行將液體排出。然而,現有的具有排水功能的坐墊需裝設許多塑料管或濾水網,其結構較為復雜且成本高。有鑒于此,本技術的技術人思索并設計一種具有排水功能的改良式坐墊,以期針對現有技術的缺失加以改善,進而增進產業上的實施利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種具有排水功能的改良式坐墊,以解決具有排水功能的坐墊結構復雜且成本較高的問題。根據本技術的目的,提出一種具有排水功能的改良式坐墊,其由至少一坐墊套及填充在至少一坐墊套中的一填充構件所組成,其在至少一坐墊套的至少一表面設有一凹陷導流區塊,并于凹陷導流區塊中具有貫穿至少一坐墊套及填充構件的至少一排水通孔,至少一排水通孔四周緣設有一導流部,且至少一排水通孔相對凹陷導流區塊較接近于坐墊的內部。較佳地,導流部可包含一導流坡面及一導流槽,導流坡面可由坐墊的表面斜向延伸至凹陷導流區塊,而導流槽可由坐墊的表面及凹陷導流區塊延伸至排水通孔。較佳地,當一液體倒于坐墊時,液體可流入凹陷導流區塊并沿著導流部流至排水通孔,以排出于坐墊外。較佳地,坐墊的表面可由防水材質所制成。較佳地,坐墊的表面上可涂布防潑水材料。較佳地,坐墊的一側或多側可進一步設有一系固構件,用以系坐墊到一物件上。較佳地,坐墊可進一步包含數量對應至少一排水通孔的至少一貼合構件,其可設置于坐墊內部并環設在至少一排水通孔的周圍,以通過至少一貼合構件使坐墊的其中一表面的至少一排水通孔的周圍部份,分別與相對另一表面的至少一排水通孔的周圍部份相互連接。較佳地,至少一排水通孔的周圍可形成一平坦排水區。較佳地,坐墊可進一步包含數量對應至少一排水通孔的至少一固定環,至少一固定環是對應壓合至少一排水通孔的周緣及內部孔壁。較佳地,坐墊可進一步包含數量對應至少一排水通孔的至少一^^扣構件,分別對應穿設于至少一排水通孔。較佳地,至少一^^扣構件的周緣可進一步包含至少一排水孔隙。承上所述,根據本技術的具有排水功能的改良式坐墊,其可利用穿設排水通孔而自然形成的凹陷導流區塊、導流槽、導流坡面的設計,使液體倒于坐墊上時,液體流入凹陷導流區塊且沿著導流槽及導流坡面流至排水通孔而排出于坐墊外,而不需額外裝設排水用的塑料管或濾水網,因此本技術的具有排水功能的改良式坐墊的結構較為簡單,并可節省制造工時及成本。【專利附圖】【附圖說明】圖1是為本技術的具有排水功能的改良式坐墊的第一實施例的示意圖。圖2是為本技術的具有排水功能的改良式坐墊的第二實施例的示意圖。圖3是為本技術的具有排水功能的改良式坐墊的第三實施例的示意圖。圖4A是為本技術的具有排水功能的改良式坐墊的第四實施例的第一示意圖。圖4B是為 本技術的具有排水功能的改良式坐墊的第四實施例的凹陷導流區塊的剖面圖。圖4C是為本技術的具有排水功能的改良式坐墊的第四實施例的第二示意圖。圖5A是為本技術的具有排水功能的改良式坐墊的第五實施例的示意圖。圖5B是為本技術的具有排水功能的改良式坐墊的第五實施例的凹陷導流區塊的剖面圖。圖6A是為本技術的具有排水功能的改良式坐墊的第六實施例的第示意圖。圖6B是為本技術的具有排水功能的改良式坐墊的第六實施例的凹陷導流區塊的剖面圖。圖7A是為本技術的具有排水功能的改良式坐墊的第七實施例的第示意圖。圖7B是為本技術的具有排水功能的改良式坐墊的第七實施例的凹陷導流區塊的剖面圖。圖8是為本技術的具有排水功能的改良式坐墊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圖。符號說明1、2、3:坐墊10、20、30:導流部11、21、31:凹陷導流區塊111:坐墊套12、22、32:排水通孔13、23、33:導流槽14、24、34:導流坡面15、25、35:固定環16:系固構件36:平坦排水區37:貼合構件38:填充構件39:卡扣構件310:排水孔隙311:圖騰SI I?SllO:步驟流程。【具體實施方式】為利于了解本技術的技術特征、內容與優點及其所能達成的功效,將本技術配合附圖,并以實施例的表達形式詳細說明如下,而其中所使用的圖式,其主旨僅為示意及輔助說明書之用,未必為本技術實施后的真實比例與精準配置,故不應就所附的圖式的比例與配置關系來解讀、局限本技術于實際實施上的權利范圍。如圖1所示,是本技術的具有排水功能的改良式坐墊的第一實施例的示意圖。如圖所示,本技術的具有排水功能的改良式坐墊I是由坐墊套111及填充在坐墊套111內的填充構件38 (第4B圖)所組成,其包含一凹陷導流區塊11、四個排水通孔12及分別包含若干條導流槽13與導流坡面14的若干個導流部10。凹陷導流區塊11是貫穿坐墊套111及填充構件38而設置在坐墊I的至少一表面上。排水通孔12設置在凹陷導流區塊11中,且排水通孔12相對于凹陷導流區塊11較接近于坐墊I的內部。換言之,排水通孔12是位于凹陷導流區塊內11的最低點。若干條導流槽13是由坐墊I表面及凹陷導流區塊11延伸至排水通孔12的四周緣。若干個導流坡面14是由坐墊I的表面及凹陷導流區塊11延伸至排水通孔12。其中,坐墊I表面是使用防水材質所制成或涂布有防潑水材料。排水通孔12的形狀可為圓形、方形及三角形等等。坐墊I的本體內可填入聚酯纖維的填充材料,但不以此為限。在第一實施例中,當此坐墊I置于室外場所的椅子上,且因為下雨而使坐墊I弄濕時,雨水將從坐墊I表面流入凹陷導流區塊11中,且沿著導流槽13的路線及導流坡面14流至排水通孔12,以通過排水通孔12而排出坐墊I外。因此,坐墊I若淋濕時,民眾要坐之前不需將坐墊I翻倒而將雨水倒掉再擦干坐墊1,雨水會自動通過排水通孔12排出坐墊I外。可省去不使用坐墊I時,需將坐墊I搬入室內的煩瑣過程。順帶一提的是,因為排水通孔12的設置,可讓此坐墊I較為透氣,可讓使用者坐于坐墊I上較為舒適。如圖1和圖2所示,是本技術的具有排水功能的改良式坐墊的第二實施例的示意圖。如圖所示,本技術的具有排水功能的改良式坐墊I包含一凹陷導流區塊11、四個排水通孔12、若干條導流槽13、若干個導流坡面14、固定環15以及一系固構件16。圖2所繪的坐墊I的部份結構與圖1所繪相同,其相同的部份結構在此將不再贅述。固定環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具有排水功能的改良式坐墊,其特征在于,其由至少一坐墊套及填充在該至少一坐墊套中的一填充構件所組成,其在該至少一坐墊套的至少一表面設有一凹陷導流區塊,并在該凹陷導流區塊中具有貫穿該至少一坐墊套及該填充構件的至少一排水通孔,該至少一排水通孔四周緣設有一導流部,且該至少一排水通孔相對該凹陷導流區塊較接近于該坐墊的內部。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俊穎,
申請(專利權)人:弘敬紡織品蘇州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