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智能電腦桌,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第一支撐臂、第二支撐臂、第三支撐臂、固定盤、觸手和攝像頭支撐柱,所述第一支撐臂卡裝在底座上,所述第二支撐臂套裝在第一支撐臂上,所述第三支撐臂和第二支撐臂以及第三支撐臂和固定盤間均通過軸連接,且軸上設置步進電機,步進電機與設置在固定盤上的單片機電連接,所述攝像頭支撐柱固裝在固定盤上,且該攝像頭支撐柱可伸縮,攝像頭支撐柱上設置攝像頭,該攝像頭與設置在固定盤上的單片機電連接,所述固定盤上設置有4個觸手。(*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智能電腦桌,包括底座、第一支撐臂、第二支撐臂、第三支撐臂、固定盤、觸手和攝像頭支撐柱,所述第一支撐臂卡裝在底座上,所述第二支撐臂套裝在第一支撐臂上,所述第三支撐臂和第二支撐臂以及第三支撐臂和固定盤間均通過軸連接,且軸上設置步進電機,步進電機與設置在固定盤上的單片機電連接,所述攝像頭支撐柱固裝在固定盤上,且該攝像頭支撐柱可伸縮,攝像頭支撐柱上設置攝像頭,該攝像頭與設置在固定盤上的單片機電連接,所述固定盤上設置有4個觸手。從而達到了保護人體眼睛和頸椎的目的。【專利說明】智能電腦桌
本技術涉及生活用品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智能電腦桌。
技術介紹
目前,隨著電子產品的告訴發展,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品。而現在許多人喜歡在床上使用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上網觀看視頻,但人們在床上使用電子產品的時候總喜歡不斷的調整自己的姿勢,使得自己的身體舒適。但現有便攜式的電腦桌均是一個固定的桌子,不能隨著人體姿勢的調整而對電子產品的角度進行相應的調整,從而對人體的眼睛和頸椎造成輕微的傷害,久而久之影響人體健康。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一種智能電腦桌,以實現保護人體眼睛和頸椎的優點。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智能電腦桌,包括底座、第一支撐臂、第二支撐臂、第三支撐臂、固定盤、觸手和攝像頭支撐柱,所述第一支撐臂卡裝在底座上,所述第二支撐臂套裝在第一支撐臂上,所述第三支撐臂和第二支撐臂以及第三支撐臂和固定盤間均通過軸連接,且軸上設置步進電機,步進電機與設置在固定盤上的單片機電連接,所述攝像頭支撐柱固裝在固定盤上,且該攝像頭支撐柱可伸縮,攝像頭支撐柱上設置攝像頭,該攝像頭與設置在固定盤上的單片機電連接,所述固定盤上設置有4個觸手。進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設置軌道,所述第一支撐臂的底部設置滑塊,該滑塊卡裝在軌道上。進一步的,所述觸手設置吸盤。進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撐臂設置液壓裝置,且該液壓裝置與上述設置在固定盤上的單片機電連接。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術的技術方案,通過在固定盤上設置攝像頭,通過攝像頭對人體眼睛的采集,從而將采集的信息傳輸給單片機,單片機根據人眼的位置,通過步進電機從而調整固定在固定盤上的電腦或平板電腦的角度,使得電腦或平板電腦根據人體姿態的調整進行相應的調整,從而達到了保護人體眼睛和頸椎的目的。【專利附圖】【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所述的智能電腦桌的結構示意圖。結合附圖,本技術實施例中附圖標記如下:1-底座;2_第一支撐臂,3-第二支撐臂,4-第三支撐臂,5-固定盤,6_觸手,7_攝像頭支撐柱。【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如圖1所示,一種智能電腦桌,包括底座、第一支撐臂、第二支撐臂、第三支撐臂、固定盤、觸手和攝像頭支撐柱,第一支撐臂卡裝在底座上,第二支撐臂套裝在第一支撐臂上,第三支撐臂和第二支撐臂以及第三支撐臂和固定盤間均通過軸連接,且軸上設置步進電機,步進電機與設置在固定盤上的單片機電連接,攝像頭支撐柱固裝在固定盤上,且該攝像頭支撐柱可伸縮,攝像頭支撐柱上設置攝像頭,該攝像頭與設置在固定盤上的單片機電連接,固定盤上設置有4個觸手。4個觸手作用是將電腦固定在固定盤上。觸手的末端設置擋片,且觸手的長度可調節,且觸手與固定盤的角度可調節,在放置筆記本電腦時候,將下面的兩個觸手可調節與固定盤成90度的位置,從而拖住筆記本電腦的底部,而在使用平板電腦的時候,可將觸手與固定盤調度調節到180度或小于180度的位置,從而更好的固定平板電腦。而攝像頭支撐柱設計為可伸縮的,從而根據固定在固定盤上的電腦,進行高度的調節,從而使得攝像頭高出電腦,從而能夠采集到人眼的位置。其中,底座上設置軌道,第一支撐臂的底部設置滑塊,該滑塊卡裝在軌道上。以方便在不使用的時候將第一支撐臂折疊到底座上,而第三支撐臂和第二支撐臂以及第三支撐臂和固定盤間均采用軸連接,從而將整個電腦桌折疊起來,便于放置。觸手設置吸盤。將電腦更加牢固的固定在電腦桌上。第二支撐臂設置液壓裝置,且該液壓裝置與上述設置在固定盤上的單片機電連接。便于調整電腦桌的高度,從而適合不同高度的適用場所。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通過攝像頭對人眼的采集,并通過單片機對電腦桌的第三支撐臂和第二支撐臂以及第三支撐臂和固定盤間的交底進行調節。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術,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智能電腦桌,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第一支撐臂、第二支撐臂、第三支撐臂、固定盤、觸手和攝像頭支撐柱,所述第一支撐臂卡裝在底座上,所述第二支撐臂套裝在第一支撐臂上,所述第三支撐臂和第二支撐臂以及第三支撐臂和固定盤間均通過軸連接,且軸上設置步進電機,步進電機與設置在固定盤上的單片機電連接,所述攝像頭支撐柱固裝在固定盤上,且該攝像頭支撐柱可伸縮,攝像頭支撐柱上設置攝像頭,該攝像頭與設置在固定盤上的單片機電連接,所述固定盤上設置有4個觸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電腦桌,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設置軌道,所述第一支撐臂的底部設置滑塊,該滑塊卡裝在軌道上。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電腦桌,其特征在于,所述觸手設置吸盤。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智能電腦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撐臂設置液壓裝置,且該液壓裝置與上述設置在固定盤上的單片機電連接。【文檔編號】A47B23/04GK203538705SQ201320671519【公開日】2014年4月1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29日 【專利技術者】楊建平 申請人:楊建平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智能電腦桌,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第一支撐臂、第二支撐臂、第三支撐臂、固定盤、觸手和攝像頭支撐柱,所述第一支撐臂卡裝在底座上,所述第二支撐臂套裝在第一支撐臂上,所述第三支撐臂和第二支撐臂以及第三支撐臂和固定盤間均通過軸連接,且軸上設置步進電機,步進電機與設置在固定盤上的單片機電連接,所述攝像頭支撐柱固裝在固定盤上,且該攝像頭支撐柱可伸縮,攝像頭支撐柱上設置攝像頭,該攝像頭與設置在固定盤上的單片機電連接,所述固定盤上設置有4個觸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建平,
申請(專利權)人:楊建平,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