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頻率偏移管理方法及裝置
本專利技術涉及移動通信
,尤其是涉及一種頻率偏移管理方法及裝置
技術介紹
在移動通信系統中,接收機與發射機之間的相對移動引起的多普勒效應會導致接收信號的頻率偏移(簡稱頻移或頻偏),這種頻率偏移被稱之為多普勒頻移。其中,多普勒頻移的大小用下述公式表示為:其中fD是多普勒頻移,fmax是最大多普勒頻移,θ是接收機與發射機相對移動速度的方向與兩者連線的夾角,v是接收機與發射機的相對移動速度,fc表示載波信號的中心頻率,c表示光的傳播速度,為3×105km/s。即相對移動速度越大,信號的中心頻率越高,最大多普勒頻移也就越大。按照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3GPP,The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規定的寬帶碼分多址(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協議,要求基站和終端(UE,UserEquipment)在2GHz左右頻段上支持350km/h的相對移動速度,一般地,UE會鎖定下行接收信號的中心頻率,此時基站側接收到UE的上行信號的中心頻率偏移可以高達1,340Hz。現有技術中,針對WCDMA系統中每個終端發送的上行接收信號進行頻率偏移的估計方法主要有以下兩種方式:第一種方式:針對每個終端,通過專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DedicatedPhysicalControlChannel)中傳輸的信號的符號值進行自相關操作,根據得到的自相關操作結果,由自相關值的相位得到一個頻率偏移估計值,根據得到的頻率偏移估計值進行頻率偏移的補償。但是在通信系統中,信號在傳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頻率偏移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對在第一預設時長內終端發來的基帶信號,進行預先頻率偏移補償處理;針對每個終端,確定該終端進行預先頻率偏移補償后的基帶信號的徑起始點位置和徑強度信息;根據確定出的徑起始點位置和徑強度信息,得到對應該終端最強信號徑上的通過專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傳輸的信號的DPCCH符號解擾解擴值;根據得到的每個終端在最強信號徑上的DPCCH符號解擾解擴值,確定相同頻率偏移終端分組在下一預設時長內用于頻率偏移補償的頻偏預測值。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頻率偏移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對在第一預設時長內終端發來的基帶信號,進行預先頻率偏移補償處理;針對每個終端,確定該終端進行預先頻率偏移補償后的基帶信號的徑起始點位置和徑強度信息;根據確定出的徑起始點位置和徑強度信息,得到對應該終端最強信號徑上的通過專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傳輸的信號的DPCCH符號解擾解擴值;根據得到的每個終端在最強信號徑上的DPCCH符號解擾解擴值,確定相同頻率偏移終端分組在下一預設時長內用于頻率偏移補償的頻偏預測值。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進行預先頻率偏移補償處理之前,還包括:對接收到的由至少一個終端發來的基帶信號進行去除干擾信號的濾波處理。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對在第一預設時長內終端發來的基帶信號,進行預先頻率偏移補償處理,包括:根據具備相同頻率偏移值的終端分組的定時,將第二預設時長內接收到的基帶信號依次乘以頻率偏移補償因子,得到預先頻率偏移補償處理后的基帶信號。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帶信號是樣點序列,采用下述公式得到預先頻率偏移補償處理后的基帶信號:其中,是預先頻率偏移補償處理后的樣點序列,是接收的由終端發來的樣點序列,是頻率偏移補償因子,0≤n≤Tp-1;0≤k≤NUEG-1;s=0,1,…;T是預設時長;Tp是接收到的樣點序列的樣點數;NUEG表示相同頻率偏移終端分組的組別數量;Ts表示當前時間段的編號為s;是當前時間段內終端分組的頻率偏移預測值;是前一時間段內計算得到的;Tsam是采樣間隔;是當前時間段內本次頻率偏移補償的初始相位值。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同頻率偏移終端分組包括將要開始業務的新加入終端,所述根據得到的每個終端在最強信號徑上的DPCCH符號解擾解擴值,確定相同頻率偏移終端分組在下一預設時長內用于頻率偏移補償的頻偏預測值,包括:將新加入終端歸入到頻率偏移值為0Hz的終端分組中,在確定出所述新加入終端下一預設時長內仍然歸屬于頻率偏移值為0Hz的終端分組時,則所述新加入終端的終端分組在下一預設時長內用于頻率偏移補償的頻偏預測值為0Hz。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同頻率偏移終端分組包括獨立終端,所述根據得到的每個終端在最強信號徑上的DPCCH符號解擾解擴值,確定相同頻率偏移終端分組在下一預設時長內用于頻率偏移補償的頻偏預測值,包括:根據得到的所述獨立終端在最強信號徑上的DPCCH符號解擾解擴值,確定所述獨立終端對應的實際頻率偏移值;根據所述實際頻率偏移值,判斷是否存在與所述實際頻率偏移值相同的終端分組;如果是,將所述獨立終端歸入到與所述頻率偏移值相同的終端分組中,并獲得該終端分組在下一預設時長內用于頻率偏移補償的頻偏預測值;如果否,采用公式確定該獨立終端在下一預設時長內用于頻率偏移補償的頻偏預測值,其中,是終端分組UEGk在下一預設時長內用于頻率偏移補償的頻偏預測值,fk是終端分組UEGk的頻偏估計值序列,Na是終端分組頻偏估計值序列中元素的個數;或者采用公式確定該獨立終端在下一預設時長內用于頻率偏移補償的頻偏預測值,其中,是終端分組UEGk在下一預設時長內用于頻率偏移補償的頻偏預測值,fk是終端分組UEGk的頻偏估計值序列,Na是終端分組頻偏估計值序列中元素的個數,λm是獲取頻偏預測值時頻偏估計值的加權因子,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斷是否存在與所述實際頻率偏移值相同的終端分組,包括:確定所述實際頻率偏移值序列中的每一個元素的絕對值,若得到的全部絕對值均小于等于預設的第一閾值,則確定當前終端歸屬于頻率偏移估計值和頻率偏移預測值固定為0Hz的終端分組,反之,則確定當前終端不歸屬于頻率偏移估計值和頻率偏移預測值固定為0Hz的終端分組;以及確定所述實際頻率偏移值序列中的每一個元素分別與終端分組對應的相同頻率偏移值序列中的每一個元素的差值的絕對值;若得到的所有絕對值均小于預設的第二閾值,則確定存在與所述實際頻率偏移值相同的終端分組,反之,則確定不存在與所述實際頻率偏移值相同的終端分組。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確定所述獨立終端的實際頻率偏移值,包括:對接收到的在最強信號徑上傳輸的上行無線幀進行解擾解擴,得到DPCCH符號解擾解擴值;將得到的DPCCH符號解擾解擴值去極性處理后,通過修正的Rife算法,計算殘留頻率偏差;將得到的殘留頻率偏差與本預設時長內頻率偏移補償階段使用的頻率偏移預測值相加求和,得到該獨立終端的實際頻率偏移值。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將得到的DPCCH符號解擾解擴值去極性處理,包括:將得到的DPCCH符號解擾解擴值與DPCCH符號對應的極性值相乘,得到的乘積作為將DPCCH符號解擾解擴值去極性處理后的值。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得到的DPCCH符號解擾解擴值包括導頻比特,所述DPCCH符號對應的極性值采用下述公式獲得:其中,c(i)為DPCCH符號對應的極性值,p(i)為DPCCH中編號為i的導頻比特值,p(i)∈{0,1}。11.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得到的DPCCH符號解擾解擴值包括非導頻比特,所述DPCCH符號對應的極性值采用下述公式獲得:其中,c(i)為DPCCH符號對應的極性值,ps(i)為DPCCH中已知的編號為i的比特值,ps(i)∈{0,1}。1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同頻率偏移終端分組包括歸屬于包含至少兩個具有相同頻率偏移值終端的終端分組的已分組終端,所述已分組終端中包含頻偏估計的主終端,所述主終端是估計該分組中終端頻率偏移時所用數據對應的終端,所述根據得到的每個終端在最強信號徑上的DPCCH符號解擾解擴值,確定相同頻率偏移分組終端在下一預設時長內用于頻率偏移補償的頻偏預測值,包括:確定已分組終端中主終端最強信號徑上的DPCCH符號解擾解擴值;根據主終端最強信號徑上的DPCCH符號解擾解擴值,確定主終端的頻率偏移預測值;將所述主終端的頻率偏移預測值作為相同頻率偏移終端分組在下一預設時長內用于頻率偏移補償的頻偏預測值。1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同頻率偏移終端分組包括歸屬于包含至少兩個具有相同頻率偏移值終端的終端分組的已分組終端,所述已分組終端中包含除主終端之外的從終端,所述主終端是估計該分組中終端頻率偏移時所用數據對應的終端,所述根據得到的每個終端在最強信號徑上的DPCCH符號解擾解擴值,確定相同頻率偏移分組終端在下一預設時長內用于頻率偏移補償的頻偏預測值,包括:針對每一個從終端,確定已分組終端中從終端最強信號徑上的DPCCH符號解擾解擴值;根據從終端最強信號徑上的DPCCH符號解擾解擴值,判斷該從終端是否已退出所述終端分組;如果該從終端已退出當前終端分組,則確定該從終端實際頻率偏移值;根據確定出的實際頻率偏移值,確定該從終端在下一預設時長內用于頻率偏移補償的頻偏預測值。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斷該從終端是否已退出所述終端分組,包括:確定該從終端在最強信號徑上的DPCCH符號功率值;將該從終端在最強信號徑上的DPCCH符號解擾...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武當,施英,
申請(專利權)人:京信通信系統中國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