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防倒灌風帽,包括具有頂蓋的主排風管和支排風管,所述支排風管與所述主排風管的上部開口相接并流體連通,并且所述支排風管沿所述主排風管的徑向方向向下傾斜延伸,其中所述主排風管的側壁在所述開口處向上延伸進入所述支排風管。本發明專利技術的防倒灌風帽具有簡單、緊湊、容易加工的結構,并且同時具有較高的排風能力和更好的防倒灌性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防倒灌風帽,包括具有頂蓋的主排風管和支排風管,所述支排風管與所述主排風管的上部開口相接并流體連通,并且所述支排風管沿所述主排風管的徑向方向向下傾斜延伸,其中所述主排風管的側壁在所述開口處向上延伸進入所述支排風管。本專利技術的防倒灌風帽具有簡單、緊湊、容易加工的結構,并且同時具有較高的排風能力和更好的防倒灌性能。【專利說明】通風排氣用防倒灌風帽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通風排氣用防倒灌風帽,特別是用于住宅或商用建筑的通風排氣用防倒灌風帽。
技術介紹
用作住宅或商用建筑的樓房在通風排氣通道的頂部出風口部位,通常要安裝風帽。以前的風帽,一般都是排風管的頂部設置彎頭或者小圓錐帽組成。這樣的風帽的缺點是受風力和風向的影響比較大,經常會出現排污不暢通或者風力較大時會出現倒灌現象,而且,下雨時雨水經常會進入排風管內。中國專利申請CN101962993A公開了一種防倒灌風帽,包括主排風管和均勻環設于所述住排風管頂部的向外突出的四個支排風管,所述四個支排風管中心線鉛垂方向投影之間夾角為直角,所述相對兩個支排風管鉛垂方向投影在一條直線上,所述支排風管均包括位于支排風管前端的出風口和位于支排風管末端與主排風管側壁接觸處的排風口,所述主排風管頂部設有蓋板,所述支排風管頂部由末端至前端向下傾斜延伸。然而,這樣的防倒灌風帽在一些情況下仍然會發生倒灌。因此,仍然需要改進的具有更低的制造成本、更簡潔的結構、更高的排氣能力、更好的防倒灌性能的防倒灌風帽。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防倒灌風帽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為此本專利技術尤其提供以下技術方案的防倒灌風帽:1、一種防倒灌風帽,包括具有頂蓋的主排風管和支排風管,所述支排風管與所述主排風管的上部開口相接并流體連通,并且所述支排風管沿所述主排風管的徑向方向向下傾斜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排風管的側壁在所述開口處向上延伸進入所述支排風管。2、根據技術方案I的防倒灌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排風管在所述開口處與所述主排風管側壁相交形成所述支排風管的第一截面,所述第一截面的上部是所述開口,所述第一截面的下部是所述延伸進入所述支排風管的所述主排風管的側壁,并且所述側壁占整個第一截面的面積的至少約10%,例如,至少約20%,至少約30%,至少約40%,至少50%,至少60%,至少70%,至少90%。3、根據技術方案2的防倒灌風帽,其特征在于:遮擋所述第一截面的所述主排風管的側壁具有基本平直的上沿。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上沿在所述第一截面的高度方向上的中心線以上,以獲得足夠大的側壁從而防止倒灌。然而,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上沿在所述第一截面的高度方向的中心線以下,以保留足夠大的開口,減少風阻。4、根據上述技術方案中任一項的防倒灌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排風管具有在所述開口處與所述支排風管軸線垂直的第二截面,所述第二截面的面積大于等于所述開口的面積。5、根據上述技術方案中任一項的防倒灌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排風管具有在遠離所述開口的末端處與所述支排風管軸線垂直的第三截面,所述第三截面的面積大于等于所述開口的面積。6、根據上述技術方案中任一項的防倒灌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排風管向下傾斜延伸的方向與所述主排風管的軸線的夾角為30-89度,優選45-85度,更優選50-80度。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該夾角為例如約55度、約60度、約70度、約75度等。如果該夾角大于90度,雨雪將落入所述支排風管;此外,較大的夾角也不利于防倒灌。然而,若該夾角過小,支排風管的第二截面和第三截面將顯著減小,從而風帽的風阻將明顯增加,削弱了風帽的排風能力。7、根據技術方案5的一種防倒灌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截面的面積小于所述第二截面的面積。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支排風管為錐臺體形狀。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支排風管的徑向截面為圓形或四邊形或橢圓形,優選矩形;所述主排風管的橫截面為圓形或矩形或橢圓形,優選方形。8、根據上述技術方案中任一項的防倒灌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排風管的遠離所述開口的端部的上沿高于、等于或低于延伸進入所述支排風管的所述主排風管的側壁的上沿,并且二者之間的垂直距離小于等于第一截面高度的80%,例如小于等于第一截面高度的約 70%,約 60%,約 50%,約 40%,約 30%,約 20%,約 10%。9、根據上述技術方案中任一項的防倒灌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排風管有兩個或更多個,例如2、3、4、5、6或更多個,并且這些多個支排風管均勻地分布在所述主排風管的周圍或者集中分布在所述主排風管周圍的部分區域。通常,均勻分布的多個支排風管適合于各個方向的環境風出現的頻率比較一致的場合;而環境風主要集中在個別方向時,可以在主排風管的背風區域步驟較多的支排風管,而在其迎風區域布置較少的支排風管,以減少倒灌現象的發生。10、根據上述技術方案中任一項的防倒灌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排風管的上側壁和/或下側壁可轉動地連接于所述主排風管。由此,通過上側壁和/或下側壁的轉動,可以調整支排風管向下的傾斜程度和支排風管的第三截面的尺寸,從而適應各種不同的需求。在一些情況下,例如,在環境風風速較高時,可以使上側壁向下轉動和/或下側壁向上轉動以減小第三截面,或者上側壁和下側壁同時向下轉動以增加支排風管向下的傾斜程度,從而增強風帽的防倒灌能力。在另一些情況下,例如,在需要進一步提供風帽的排風能力時,可以使上側壁向上轉動和/或下側壁向下轉動以增加支排風管的第三截面,或者上側壁和下側壁同時向上轉動以減小支排風管向下的傾斜程度,從而減小風帽的阻力。在有多個支排風管的情況下,每個支排風管可以各自獨立地設有可轉動地連接于主排風管的上側壁和/或下側壁,并且所述上側壁和/或下側壁在使用時也可以各自獨立地轉動和調整,以適應各種不同的需要。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延伸進入各個支排風管的所述主排風管的側壁在各個支排風管的第一截面中占有相同或不同的比例。例如,在環境風頻率較高的方向采用較高的所述比例以防止倒灌,而在環境風頻率較低方向采用較低的所述比例以減小風阻,增強排風能力。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有與支排風管連接的開口的總面積大于或等于主排風管的橫截面的面積,以便減小這些開口對排出的風的阻力。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頂蓋可以是任意合適的不積累雨雪的頂蓋,例如可以是中間凸起的半球形、圓錐形、多棱錐形等。在一些情況下,所述頂蓋也可以是基本水平的平板或多棱板。在再另一些情況下,所述頂蓋也可以具有一個或更多個溝槽以避免雨雪積累。本專利技術的防倒灌風帽可以用任何合適的材料以任何合適的加工方法制造。例如,可以用薄鋼板以組裝或焊接的方式制造。在本文中,“向上”是指與重力方向同向的方向,包括但不限于與重力方向重合的方向;“向下”是指與重力方向的反方向同向的方向,包括但不限于與重力方向的反方向重合的方向。在本文中,“基本”或“基本上”是指被其修飾的術語可以在以該術語的中心值為基準確定的適當范圍內變化,例如該范圍可以是由中心值的±10%,優選±5%,更優選±2%,更優選±1%等所確定的范圍。本專利技術的專利技術人意外地發現,對于如CN101962993A公開的防倒灌風帽,如果使主排風管的側壁在與支排風管相接的開口處向上延伸進入所述支排風管,可以顯著減少倒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防倒灌風帽,包括具有頂蓋的主排風管和支排風管,所述支排風管與所述主排風管的上部開口相接并流體連通,并且所述支排風管沿所述主排風管的徑向方向向下傾斜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排風管的側壁在所述開口處向上延伸進入所述支排風管。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金昌,
申請(專利權)人:張金昌,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