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液晶顯示設備的像素驅動方法,液晶顯示設備包含第一級像素、第二級像素、第一晶體管、第二晶體管、第三晶體管、第一掃描線、第二掃描線、復數條資料線、主像素電極、次像素電極與分享電容。所述像素驅動方法包含:在第一致能期間,致能第一掃描線,將第一級像素的主像素電極與次像素電極的充電;在第二致能期間時,停止致能第一掃描線,以降低第一級像素的主像素電極與次像素電極的電壓;在第三致能期間,致能第二掃描線,并開啟第一級像素的第三晶體管;以及在第四致能期間,停止致能第二掃描線,并于第三致能期間與第四致能期間,利用第三晶體管的分享電容,拉低第一級像素的次像素電極的電壓。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像素驅動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液晶顯示設備的像素驅動方法。
技術介紹
隨著液晶顯示面板的技術日益進步,不同廠商之間各自發展出不同類型的液晶顯不面板,其中有扭曲向列型(Twisted Nematic, TN)、垂直配向技術(Vertical Alignment,VA)、平面轉換(In-Plane Switching, IPS)以及聚合物穩定垂直配向型(PolymerStabilized Vertical Alignment, PSVA)等種類。而以垂直配向(VA)作為液晶顯示設備的一種顯示模式時,由于在不同視角下觀察到液晶指向不同,會導致大視角下觀察到的顏色失真。為改善大視角顏色失真,在液晶像素設計時,將一個像素分成兩部分,一部份為主像素區,另一部分為次像素區,通過控制兩區電壓來改善大視角失真,一般稱為低色偏(lowcolor shift, LCS)設計。低色偏設計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通過增加數據或掃描線,分別對主像素與次像素控制,其缺點是驅動線的數目增加。另一類是在陣列基板上設計電容,用來控制主像素與次像素電位不一致,以實現低色偏效果。但是,由于在陣列基板設計電容,會影響像素的開口率。圖1顯示傳統的液晶顯示設備的像素結構設計的示意圖。如圖1所示,其采用兩條掃描線102在主像素區104與次像素區106同側的架構,利用電容做低色偏。由于掃描線102在主像素區104與次像素區106的同側,連接次像素區106的漏極線會通過主像素區,若制程中漏極線有金屬微粒(particle),會導致漏極線和主像素區發生短路,進而導致低色偏的失效,而使顯示異常。因此,存在一種需求設計新型的液晶顯示設備的像素驅動方法,可提高像素的開口率,且有效避免短路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液晶顯示設備的像素驅動方法,可提高像素的開口率,且有效避免短路的問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構造了一種液晶顯示設備的像素驅動方法,包含第一級像素、第二級像素、第一晶體管、第二晶體管、第三晶體管、第一掃描線、第二掃描線、復數條資料線、主像素電極、次像素電極與分享電容,所述像素驅動方法包含:在第一致能期間,致能所述第一掃描線,將所述第一級像素的所述主像素電極與所述次像素電極的充電;在第二致能期間時,停止致能所述第一掃描線,以降低所述第一級像素的所述主像素電極與所述次像素電極的電壓;在第三致能期間,致能所述第二掃描線,并開啟所述第一級像素的所述第三晶體管;以及在第四致能期間,停止致能所述第二掃描線,并于所述第三致能期間與所述第四致能期間,利用所述第三晶體管連接的所述分享電容,拉低所述第一級像素的所述次像素電極的電壓。在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中,在所述第三致能期間,致能所述第二掃描線以開啟所述第一級像素的所述第三晶體管以及所述第二級像素的所述第一晶體管與所述第二晶體管。在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中,所述像素驅動方法用于垂直配像型(VA)液晶顯示設備,且所述第二級像素為所述第一級像素的下一級像素。在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中,在所述第二致能期間,所述主像素電極與所述次像素電極的電壓會因為饋入效應(feed through effect)而降低。在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二級像素的所述第一晶體管與所述第二晶體管與所述第一級像素的所述第三晶體管共享一條掃描線。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液晶顯示設備,藉由將傳統的兩條掃描線合并成一條掃描線,使得這一條掃描線既能給本級的像素(主像素與次像素)提高電位,還可以將本級的次像素電極的電壓差在下一級像素的驅動時間,利用分享電容拉低,來達到低色偏的目的。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構造了一種液晶顯示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顯示設備包含復數個像素{P (n, m)}, n=l, 2,…,N, N+l, ---,Iii=I, 2,…,Μ, M+l,...,并以陣列的形式排列,其中n,m為正整數,其中一個所述像素位于兩相鄰掃描線(Gate_N,Gate_N+l)與兩相鄰數據線(Data_M,Data_M+l)之間,且所述像素包含第一晶體管,所述第一晶體管的閘極電性連接所述掃描線(Gate_N),所述第一晶體管的漏極電性連接主像素電極;第二晶體管,所述第二晶體管的閘極電性連接所述掃描線(Gate_N),所述第二晶體管的漏極電性連接次像素電極;以及第三晶體管,所述第三晶體管的閘極電性連接所述掃描線(Gate_N+1),所述第三晶體管的漏極電性連接電容,所述第三晶體管的源極電性連接所述次像素電極;其中,所述第一晶體管與所述第二晶體管用于將本級的所述像素充電,所述第三晶體管利用所述分享電容用于將下一級的所述像素的所述次像素電極的電位拉低。在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中,當所述液晶顯示設備為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設備。在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中,在第一致能期間,致能所述掃描線(Gate_N),將所述本級的所述像素的所述主像素電極與所述次像素電極的充電。在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中,在第二致能期間時,停止致能所述掃描線(Gate_N),所述主像素電極與所述次像素電極的電壓會因為饋入效應(feed through effect)而降低。在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中,在第三致能期間,致能所述掃描線(Gate_N+l),將所述下一級的所述像素的所述主像素電極與所述次像素電極的充電,并開啟所述第三晶體管。在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中,在第四致能期間,停止致能所述掃描線(Gate_N+l),并于所述第三致能期間與所述第四致能期間,利用所述第三晶體管的所述分享電容,拉低所述本級的所述像素的所述次像素電極的電壓。在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中,所述本級像素的所述第一晶體管與所述第二晶體管與所述下一級像素的所述第三晶體管共享一條掃描線。【附圖說明】圖1為傳統的液晶顯示設備的像素結構設計的示意圖;圖2A為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液晶顯示設備的示意圖;圖2B部分顯示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液晶顯示設備的示意圖;圖2C為圖2B的液晶顯不設備的等效電路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液晶顯示設備的電壓時序圖;以及圖4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液晶顯示設備的像素驅動方法。【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各實施例的說明是參考附加的圖式,用以例示本專利技術可用以實施的特定實施例。本專利技術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內」、「外」、「側面」等,僅是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以說明及理解本專利技術,而非用以限制本專利技術。在圖中,結構相似的單元是以相同標號表示。圖2A顯示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液晶顯示設備的示意圖。如圖2A所示,液晶顯示設備20包含復數條掃描線{Gate_n}202、復數條數據線{Data_m} 204以及復數個像素妒(11,111)}206,其中11=1,2,-,N, N+l,...,m=l,2,-,Μ, Μ+1,…,η 與 m 皆為正整數。復數條掃描線202沿著列方向排列,復數條資料線204沿著垂直于列方向的行方向排列,復數個像素206以陣列的方式排列。而其中一個像素206位于兩相鄰掃描線202與兩相鄰數據線204之間。圖2B為部分顯示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液晶顯示設備的示意圖,圖2C為圖2B所示的液晶顯示設備的等效電路圖。為了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圖2B與圖2C僅顯示出液晶顯示設備20的兩條掃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液晶顯示設備的像素驅動方法,所述液晶顯示設備包含第一級像素、第二級像素、第一晶體管、第二晶體管、第三晶體管、第一掃描線、第二掃描線、復數條資料線、主像素電極、次像素電極與分享電容,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驅動方法包含:在第一致能期間,致能所述第一掃描線,將所述第一級像素的所述主像素電極與所述次像素電極的充電;在第二致能期間時,停止致能所述第一掃描線,以降低所述第一級像素的所述主像素電極與所述次像素電極的電壓;在第三致能期間,致能所述第二掃描線,并開啟所述第一級像素的所述第三晶體管;以及在第四致能期間,停止致能所述第二掃描線,并于所述第三致能期間與所述第四致能期間,利用所述第三晶體管連接的所述分享電容,拉低所述第一級像素的所述次像素電極的電壓。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液晶顯示設備的像素驅動方法,所述液晶顯示設備包含第一級像素、第二級像素、第一晶體管、第二晶體管、第三晶體管、第一掃描線、第二掃描線、復數條資料線、主像素電極、次像素電極與分享電容,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驅動方法包含: 在第一致能期間,致能所述第一掃描線,將所述第一級像素的所述主像素電極與所述次像素電極的充電; 在第二致能期間時,停止致能所述第一掃描線,以降低所述第一級像素的所述主像素電極與所述次像素電極的電壓; 在第三致能期間,致能所述第二掃描線,并開啟所述第一級像素的所述第三晶體管;以及 在第四致能期間,停止致能所述第二掃描線,并于所述第三致能期間與所述第四致能期間,利用所述第三晶體管連接的所述分享電容,拉低所述第一級像素的所述次像素電極的電壓。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驅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致能期間,致能所述第二掃描線以開啟所述第一級像素的所述第三晶體管以及所述第二級像素的所述第一晶體管與所述第二晶體管。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驅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驅動方法用于垂直配像型(VA)液晶顯示設備,且所述第二級像素為所述第一級像素的下一級像素。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驅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致能期間,所述主像素電極與所述 次像素電極的電壓會因為饋入效應(feed through effect)而降低。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驅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級像素的所述第一晶體管與所述第二晶體管與所述第一級像素的所述第三晶體管共享一條掃描線。6.一種液晶顯示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顯示設備包含復數個像素{P(n,m)},n=l,2,…,N,N+l, - ,m=l,2,…,M,M+1,…,并以陣列的形式排列,其中n,m為正整數,其中一個所述像素位于兩相鄰掃描線(Gate_N, Gate_N+l)與兩相鄰數據線(Data_M...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政鴻,許哲豪,王醉,姚曉慧,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