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一種真空導熱散熱裝置由導熱管和真空導熱散熱器組成;真空導熱散熱器由真空管、導熱支架、散熱翅片、閥門、導熱介質組成。真空管的內部為真空;導熱支架與真空管內的管壁連接固定為一體;散熱翅片與真空管的連接固定為一體;導熱介質由閥門密封在真空管內;將真空管沒有散熱翅片的一端插進導熱管內與導熱管連接固定為一體,導熱管的熱能通過真空管的管壁和導熱支架使導熱介質快速氣化,氣化后的氣體通過管體、導熱支架及散熱翅片向外散熱而冷凝,冷凝后的導熱介質流到真空管的下端重新遇熱氣化,完成真空管內的導熱循環;真空導熱散熱裝置的導熱散熱面積增加了8—30倍,進一步增大導熱、散熱速度。(*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真空導熱散熱裝置
本技術涉及的是一種散熱器,具體是用于配套真空干燥設備使用的一種真空導熱散熱裝置。
技術介紹
熱傳遞是通過熱傳導、熱對流和熱輻射三種方式來實現的,在實際的熱傳遞過程中,這三種方式往往不是單獨進行的;在糧食、食品、化工、醫藥等加工生產領域中,需要在真空條件下對物料進行加熱干燥處理,以達到所需要求含水量標準的物料;真空狀態下加熱,因為沒有足夠的空氣、液體來對流傳熱,真空狀態下熱傳導、熱輻射的熱傳遞效果會更好;現在市場上的真空干燥設備的導熱散熱多以外部夾層加熱、排管式散熱器進行散熱加熱,但是它們的散熱器體積大、散熱面積小、熱能使用效率低;對溫度高的物料也不能夠起到降溫、冷卻的作用;余熱得不到很好的利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用于配套真空干燥設備使用的一種真空導熱散熱裝置,其真空管內的導熱介質通過真空管的管壁、導熱支架,受到導熱管的熱能加熱而氣化,氣體通過真空管的管壁、導熱支架及散熱翅片進行快速散熱、導熱,其散熱面積增加5 — 30倍,擴大了導熱、散熱量,提高了導熱散熱速度。為了到達上述目的,本技術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真空導熱散熱裝置由導熱管和真空導熱散熱器組成。所述的真空導熱散熱器是由真空管、導熱支架、散熱翅片、閥門、導熱介質組成的;所述的導熱管是連通供熱系統的;供熱系統的熱能或余熱利用所產生的熱能通過導熱管來導熱,導熱管中間也可以加一個熱循環泵,這樣加快導熱速度,散熱、導熱效果會更好。所述的真空管是金屬制成的密封裝置,其管壁的厚度、密封度需要到達真空耐壓、不漏氣的要求;所述的導熱支架與真空管的管壁連接固定為一體;1、導熱支架的形狀根據導熱、抗壓的數據要求設計,其橫截面形狀為十字、人字、豐字、井字等不同的形狀;2、真空管的管壁由于導熱支架的支撐,真空管的抗壓度就增強很多倍,管壁的厚度可以相對減少,薄管壁有利于提高散熱的速度;3、導熱支架可以將導熱管的熱能經管壁快速導熱到導熱介質中,加速導熱介質的氣化速度;4、導熱支架還可以將真空管內部導熱介質氣化的熱能經管壁快速導熱到散熱翅片,加速氣化的散熱冷凝,進一步加強熱能的導熱速度。所述的真空管的上端管壁上面有散熱翅片,用于增加散熱面積,提高導熱、散熱速度;1、散熱翅片的截面形狀根據烘干不同的物料、散熱環境的要求,可以設計為T形狀,或F形狀,或I形狀,或7形狀;2、散熱翅片與真空管連接固定為一體,根據不同的要求連接狀態可以為縱向形狀,或橫向形狀,或環繞形狀;3、根據所烘干的物料不同,散熱翅片與散熱翅片之間的間距為2 — 50mm。所述的真空管下端底部的位置安裝有閥門,閥門用于灌裝導熱介質、排氣抽真空、封閉真空管。所述的導熱介質在真空管內被密封;真空管的內部氣壓根據氣化溫度的不同要求設定不同的負壓壓力,也需要設計控制真空管內的氣化蒸汽飽和度后,添加對應適量的導熱介質。真空管沒有散熱翅片的一端插進導熱管內,真空導熱散熱器的真空管與導熱管成20— 90°的角度固定連接固定為一體;真空導熱散熱裝置工作時:1、真空管有散熱翅片的一端在上面時,真空導熱散熱裝置可以做散熱、升溫的作用;2、真空管有散熱翅片一端在下面時,真空導熱散熱裝置可以做導熱、降溫的作用;3、導熱、降溫也可以同時工作;這樣的組合可以在同一真空干燥設備內,將溫度高的物料高溫導向溫度低的物料位置,用于溫度低的物料散熱升溫;也可以將溫度低的物料的低溫導向溫度高的物料位置,用于溫度高的物料降溫導熱;4、導熱功能使余熱被很好的得到利用,節能環保。本技術與現有散熱裝置相比有如下有益效果:一種真空導熱散熱裝置熱轉換效率高,相同大小的空間、體積的情況下,散熱面積增加了 8 — 30倍,有利于熱能傳導,擴大了熱能的散熱速度,熱能被很好的得到轉換;其導熱功能使余熱得到有效利用,節能環保。【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真空導熱散熱器的結構剖視圖;圖2、為本技術真空導熱散熱器的橫截面剖視圖;圖3、為本技術真空散熱升溫裝置的結構剖視圖;圖4、為本技術真空導熱降溫裝置的結構剖視圖;圖5、為本技術導熱降溫、散熱升溫同時工作的一種工藝流程示意圖;圖6、為本技術導熱降溫、散熱升溫同時工作的一種工藝流程示意圖;具體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做進一步的說明。實施例1:如圖1、圖3所示:一種真空導熱散熱裝置由導熱管(6)和真空導熱散熱器組成;所述的真空導熱散熱器由真空管(I)、導熱支架(2)、散熱翅片(3)、閥門(4)、導熱介質(5)組成;所述的真空管(I)是金屬制成的密封裝置,管壁的厚度、密封度要到達耐壓、不漏氣的要求;如圖2所示的導熱支架(2 )的橫截面為十字形狀;導熱支架(2 )與真空管(I)的管壁連接固定為一體;真空管(I)上端的管壁上面有散熱翅片(3);如圖2所示的散熱翅片(3)的橫截面為T形狀,其與真空管(I)是縱向連接固定為一體的;散熱翅片(3)與散熱翅片(3)之間的間距為30mm ;所述的真空管(I)下端底部的位置安裝有閥門(4);[0031 ] 所述的導熱介質(5 )由閥門(4 )密封在真空管(I)內;真空管(I)的內部氣壓根據要求設置負壓壓力度數,也需要控制設計好真空管(I)內的氣化蒸汽飽和度后,添加對應適量的導熱介質(5);所述的導熱管(6)是連通供熱系統,熱媒所產生的熱能通過導熱管(6)來導熱,導熱管(6)中間也可以加一個熱循環泵,這樣加快導熱流速,導熱效果會更好;如圖3所示:散熱、升溫時,將真空管(I)沒有散熱翅片(3 )的一端插進導熱管(6 )內,真空導熱散熱器的真空管(I)與導熱管(6)成90°的角度狀態連接固定為一體,真空管(1)有散熱翅片(3)—端在上面;導熱管(6)的熱能將真空管(I)下端加熱,使導熱熱介質(5)快速氣化,氣化后的氣體運動到真空管(I)內腔上端的各個部位,通過管體、導熱支架(2)及散熱翅片(3)向外散熱而冷凝,冷凝后的導熱介質(5)流到真空管(I)的下端重新遇熱氣化,完成真空管(I)內的導熱循環;這樣就可以將溫度低的物料物料的溫度起到散熱、升溫的作用。實施例2:參照圖1、圖2,本實施例所示的一種真空導熱散熱裝置與實施例1所介紹的組合結構是相同的,相同之處就不重述;如圖4所示:導熱、冷卻時,將真空管(I)沒有散熱翅片(3)的一端插進導熱管(6)內,真空導熱散熱器的真空管(I)與導熱管(6)成90°的角度狀態連接為一體,真空管(I)有散熱翅片(3) —端在下面;物料的溫度熱能通過真空管(I) 一端的管體、導熱支架(2)及散熱翅片(3 )將導熱介質(5 )加熱,使導熱熱介質(5 )快速氣化,氣化后的氣體運動到真空管(I)另一端,氣體的熱能通過導熱支架(2)、管體向外散熱由導熱管(6)來導熱而冷凝,冷凝后的導熱介質(5)流到真空管(I)的下端重新遇熱氣化,完成真空管(I)內的導熱循環;這樣就可以將溫度高的物料溫度起到熱能導熱、降溫冷卻物料的作用。實施例3:參照圖1、圖2,本實施例所示的一種真空導熱散熱裝置與實施例1所介紹的組合結構是相同的,相同之處就不重述;參照圖3、圖4,本實施例所示的一種真空導熱散熱裝置與實施例1、實施例2所介紹的工作流程是相同的,相同之處就不重述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真空導熱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真空導熱散熱裝置由導熱管(6)與真空導熱散熱器組成;真空導熱散熱器由導熱支架(2)、散熱翅片(3)、閥門(4)、導熱介質(5)、真空管(1)組成;真空管(1)是金屬制成的密封裝置;導熱支架(2)與真空管(1)的管壁連接固定為一體;真空管(1)上端的管壁上面有散熱翅片(3);真空管(1)下端底部的位置安裝有閥門(4);導熱介質(5)由閥門(4)密封在真空管(1)內;真空導熱散熱器與導熱管(6)連接固定為一體。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真空導熱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真空導熱散熱裝置由導熱管(6)與真空導熱散熱器組成;真空導熱散熱器由導熱支架(2)、散熱翅片(3)、閥門(4)、導熱介質(5)、真空管(I)組成;真空管(I)是金屬制成的密封裝置;導熱支架(2)與真空管(I)的管壁連接固定為一體;真空管(I)上端的管壁上面有散熱翅片(3);真空管(I)下端底部的位置安裝有閥門(4);導熱介質(5)由閥門(4)密封在真空管(I)內;真空導熱散熱器與導熱管(6)連接固定為一體。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真空導熱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導熱管(6)是連通供熱系統的,供熱系統的熱能或余熱利用所產生的熱能通過導熱管(6)來導熱。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真空導熱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真空管(I)的內部氣壓根據氣化溫度的不同設定不同的負壓壓力;設計控制真空管內的氣化蒸汽飽和度后,添加對應適量的導熱介質(5)。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真空導熱、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導熱支架(2)的橫截面為十字形狀,或人字形狀,或豐字形狀,或井字形狀。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真空導熱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散熱翅片(3)與真空管(I)...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程長青,
申請(專利權)人:程長青,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