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三維照明機構,主要解決了現有技術中LED照明設計上一般都沿用和模仿原節能燈的照明結構和思路,一種燈僅能展現出一種燈光效果,功能單一,難以滿足現在市場的多元化需求的問題。三維照明機構包括相互連接的橫向底座和縱向底座,相對于橫向底座設置并通過固定圈安裝在縱向底座一側的導光板,設置在導光板與橫向底座之間且背向縱向底座的第一LED燈,設置在該第一LED燈光線射出方向上的第一聚光透鏡,通過導光板照射出垂直散光的第二LED燈,以及供電的電源。在上述結構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還公開了一種由三維照明機構構成的LED多功能三維照明設備。(*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三維照明機構及其構成的LED多功能三維照明設備
本技術涉及一種照明設備,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三維照明機構及其構成的LED多功能三維照明設備。
技術介紹
LED因其高效、節能、長壽、良好的熱穩定性、光指向性、安全性及易于調光處理等眾多優點,被廣泛應用于汽車、工業、交通、民用照明和顯示行業等領域。然而,針對民用照明,目前在LED照明設計上一般都沿用和模仿原節能燈的照明結構和思路,一種燈僅能展現出一種燈光效果,功能單一,難以滿足現在市場的多元化需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實現方便、可實現多種照明效果的多功能三維照明設備。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三維照明機構,包括相互連接的橫向底座和縱向底座,相對于橫向底座設置并通過固定圈安裝在縱向底座一側的導光板,設置在導光板與橫向底座之間且背向縱向底座的第一 LED燈,設置在該第一 LED燈光線射出方向上的第一聚光透鏡,通過導光板照射出垂直散光的第二 LED燈,以及供電的電源。進一步的,在所述縱向底座的另一側還設有背向橫向底座的第三LED燈,且在該第三LED燈光線射出方向上還設有第二聚光透鏡。再進一步的,所述第三LED燈安裝在與橫向底座和縱向底座接觸連接的散熱座上。在一種實施方案中,所述第二 LED燈至少為一個,設置在橫向底座上并面向導光板。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第二 LED燈至少為兩個并沿橫向底座長度方向均勻分布。在另一種實施方案中,所述導光板靠近縱向底座的一端與縱向底座之間設有間隙,第二 LED燈則設置在該間隙內并面向導光板。上述兩種對于第二 LED燈設置的方案可單獨實施,也可合并實施。為了更好的實現本技術,在所述橫向底座和導光板之間設有與二者連接的散熱安裝座,所述第一 LED燈則設置在該散熱安裝座上。橫向底座、縱向底座、散熱安裝座、散熱座均具有散熱功能,同時也具備對LED燈發出光線的聚光反光作用。本技術還提供了一種LED多功能三維照明設備,包括至少兩個對稱設置的三維照明機構,且所有橫向底座接觸連接,縱向底座相對設置,并在相對的縱向底座之間設有間隙,在該間隙內設有背向橫向底座的第三LED燈,且在該第三LED燈光線射出方向上還設有第二聚光透鏡。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I)本技術設計巧妙、結構簡單、實現方便。(2)本技術根據LED的特點進行了精細設計,在一個燈具中設置若干LED燈,并根據多個LED燈不同的安裝位置,實現了水平聚光、垂直散光、垂直聚光三種燈光效果,利用單燈實現了多種照明需求,有效地克服了現有技術中,LED燈沿用和模仿原節能燈的照明結構和設計,導致LED燈功能單一的缺陷。(3)本技術中橫向底座、縱向底座、散熱安裝座、散熱座均具有散熱功能,LED的發熱以比較低的熱阻傳導到底座,并最后到達墻體,保證了 LED有較低的工作結溫,從而達到延長LED的實際工作壽命的目的;與此同時,通過底座也可對LED發出燈光進行聚光反光,以獲得更好的燈光效果。(4)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不僅具備新穎性和創造性,而且其材質均為普通材質,價格低廉,具備非常高的實用性和市場競爭力,為其大范圍的推廣應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靖綀D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其中,附圖標記所對應的名稱:1-橫向底座,2-縱向底座,3-固定圈,4-導光板,5-散熱安裝座,6-第一 LED燈,7-第一聚光透鏡,8-第二 LED燈,9-第三LED燈,10-第二聚光透鏡,11-電源,12-散熱座?!揪唧w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本技術的實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實施例。實施例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由三維照明機構構成的LED多功能三維照明設備,該照明設備包括兩個對稱設置的三維照明機構,為了便于描述及理解,豎直放置的附圖中下側畫有剖面線,其為一個三維照明機構,并與附圖上側相互對稱。三維照明機構主要包括以下部件:橫向底座1、縱向底座2、導光板4、LED燈、聚光透鏡及電源11。LED燈有若干個,且位置各不相同,LED燈配合導光板及聚光透鏡,通過不同的組合可實現水平聚光、垂直散光、垂直聚光三種燈光效果,利用單一照明效果的LED燈即實現了多種照明需求。橫向底座I和縱向底座2均具有一定的長度及厚度,附圖中顯示的結構為二者的橫向剖視圖。橫向底座和縱向底座均具有散熱功能,以及時散去LED工作的發熱,使得LED始終保持在較低的工作結溫。橫向底座和縱向底座可加工為一體結構,為了節約成本,二者也可通過螺絲連接;橫向底座和縱向底座組合構成的形狀的剖視形狀為“L”形,且橫向底座沿二者的連接位置延伸之外部少許。導光板,本實施例中選用亞克力透光板作為導光用,導光板相對于橫向安裝座設置且其一端通過固定圈3安裝在縱向底座的一側;為了美觀,固定圈可選用較為美觀的固定裝飾圈。LED燈,包括第一 LED燈6、第二 LED燈8和第三LED燈9,;考慮到散熱效果,在橫向底座I和導光板4之間設有與二者接觸連接的散熱安裝座5,第一 LED燈6則設置在該散熱安裝座5上并背向縱向安裝座,術語“背向”是指第一 LED燈的光線射出方向與縱向安裝座所在方向相反;與此同時,在該第一 LED燈6光線射出方向上設有第一聚光透鏡7。第一LED燈和第一聚光透鏡組合構成水平聚光模式,該模式用以模擬現有燈帶的效果,其特點是通過墻體反光照明,光效最柔和實用于看電視的輔助燈光。第二 LED燈發出的光線通過導光板后,再射出;其與導光板組合構成垂直散光模式,該模式用以模擬現有吸頂燈的效果,其特點是光斑面積較大,照度較高實用于看書做事的照明燈光。模擬吸頂燈效果的安裝方案有兩種:其一第二 LED燈8至少為一個,設置在橫向底座I上并面向導光板4,術語“面向”是指第二 LED燈的光線射出方向與導光板所在方向一致。第二 LED燈射出的光線通過導光板柔光后,再發散出去。作為一種優選結構,第二 LED燈8至少為兩個并沿橫向底座I長度方向均勻分布。其二導光板靠近縱向底座的一端與縱向底座之間設有間隙,在該間隙內則設置有面向導光板的第二 LED燈8。上述兩種安裝方式可單獨實施,也可組合實施。第三LED燈,設置在縱向底座上相對于導光板的另一側,第三LED燈背向橫向底座,在其光線射出方向上還設有第二聚光透鏡10。第三LED燈和第二聚光透鏡組合構成垂直聚光模式,該模式用以模擬現有射燈筒燈效果,其特點是光指向性最好,照度很高并集中實用于休閑娛樂的特殊照明。且通過對第二聚光透鏡的調整可對光斑大小自由調節。如圖1所示,當兩個三維照明機構對稱設置時,二者共用一個第三LED燈和第二聚光透鏡。具體的說,所有橫向底座接觸連接,縱向底座相對設置,并在相對的縱向底座之間設有間隙,同時,在該間隙內設有背向橫向底座I的第三LED燈9,且在該第三LED燈9光線射出方向上還設有第二聚光透鏡10。進一步的,考慮到散熱需求,第三LED燈9安裝在與橫向底座I和縱向底座2接觸連接的散熱座12上。本技術不僅僅是一個單獨的技術方案,并且是由多個個案組成的整體方案,每個實施例均是一種設置方式,即每個實施例均是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之一。按照上述實施例,便可很好地實現本技術。值得說明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三維照明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連接的橫向底座(1)和縱向底座(2),相對于橫向底座(1)設置并通過固定圈(3)安裝在縱向底座(2)一側的導光板(4),設置在導光板(4)與橫向底座(1)之間且背向縱向底座(2)的第一LED燈(6),設置在該第一LED燈(6)光線射出方向上的第一聚光透鏡(7),通過導光板(4)照射出垂直散光的第二LED燈(8),以及供電的電源(11)。
【技術特征摘要】
1.三維照明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連接的橫向底座(I)和縱向底座(2),相對于橫向底座(I)設置并通過固定圈(3)安裝在縱向底座(2)—側的導光板(4),設置在導光板(4)與橫向底座(I)之間且背向縱向底座(2 )的第一 LED燈(6 ),設置在該第一 LED燈(6 )光線射出方向上的第一聚光透鏡(7 ),通過導光板(4 )照射出垂直散光的第二 LED燈(8 ),以及供電的電源(1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維照明機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縱向底座(2)的另一側還設有背向橫向底座(I)的第三LED燈(9 ),且在該第三LED燈(9 )光線射出方向上還設有第二聚光透鏡(10)。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三維照明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LED燈(9)安裝在與橫向底座(I)和縱向底座(2)接觸連接的散熱座(12)上。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維照明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LED燈(8)至少為一個,設置在橫向底...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鄒侃,
申請(專利權)人:鄒侃,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