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稻區種植香根草誘螟截污固土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種植業與農業環境
的水稻生產污染防控技術。
技術介紹
化肥和農藥是水稻生產的重要物資,對提高水稻產量有著重要的作用,但化肥農藥的大量施用,又是導致稻田農業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別是N素和農藥等物質,通過農田地表徑流、農田排水和地下滲漏等途徑進入水體直接造成水體污染。香根草屬禾本科巖藍草,是粗纖維多年生草本植物,耐旱、耐瘠、耐潰、耐寒能力強,主要靠分株方式繁殖(分蘗繁殖),其根系發達,是很好的水土保持植物,我們在生產中發現,水稻螟蟲偏愛在香根草上產卵,對水稻螟蟲有引誘效果。為此,我們以高產、減污為目標,利用水稻螟蟲偏愛在香根草上產卵和香根草根系發達、固土截污能力強的特性,開展了在稻區溝渠兩邊或濕地種植香根草進行養分攔截和誘集誘殺水稻螟蟲的效果研究,提出了一套利用香根草誘螟截污固土的技術,可有效減輕水稻大田螟蟲危害、減少農藥用量、減輕入湖水體中TN、Cu等含量,達到固土截污和誘螟減藥的目標,為降低水稻生產中面源污染提供了技術支撐。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降低稻田農藥用量與面源污染的技術與方法。本專利技術的目的由 以下技術方案實現。本專利技術的主要內容包括:以香根草作為誘集誘殺水稻螟蟲的誘集植物和污染徑流攔截植物,于春季將其移栽種植在稻區溝渠兩邊、非過道田埂、邊角地或濕地。溝渠兩邊和田埂上一般單行種植,株距25~35 Cm,濕地和邊角地按行距30~40 Cm、株距25~35 cm種植,每株栽3-4根莖蘗,栽后除第一年適當追肥促蘗外,一般不需要施肥,以后每年2~3月份刈割一次。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稻區種植香根草誘螟截污固土技術,其特征在于:以香根草作為誘集誘殺水稻螟蟲的誘集植物和污染徑流養分攔截植物,將其于移栽種植在水稻生產區溝渠兩邊、非過道田埂、邊角地或濕地,行距約30~40㎝、株距約25~35㎝,香根草發棵長大成叢后,一是利用水稻螟蟲偏愛在香根草上產卵的特性,引誘螟蟲前來產卵,然后集中滅殺螟蟲;二是利用香根草發達的根系固定土壤和對養分進行攔截。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稻區種植香根草誘螟截污固土技術,其特征在于:以香根草作為誘集誘殺水稻螟蟲的誘集植物和污染徑流養分攔截植物,將其于移栽種植在水稻生產區溝渠兩邊、非過道田埂、邊角地或濕地,行距約3(T40 cm、株距約25~35 Cm,香根草發棵長大成叢后,一是利用水稻螟蟲偏愛在香根草上產卵的特性,引誘螟蟲前來產卵,然后集中滅殺螟蟲;二是利用香根草發達的根系固定土壤...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先茂,彭春瑞,李瑤,錢銀飛,關賢交,邱才飛,邵彩虹,鄧國強,謝江,陳金,
申請(專利權)人:江西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與資源環境研究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