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液氨制氨水裝置,液氨貯槽與氨水反應器相連通;軟水水槽與氨水反應器相連通;氨水反應器通過氨水出口管路與氨水貯槽相連通,在氨水出口管路上設有溫度密度控制器,氨水貯槽與尾氣凈化器相連通,尾氣凈化器與軟水輸送管路相連通,尾氣凈化器與軟水水槽相連通,軟水水槽的頂部開設有凈化尾氣出口;氨水反應器內還設有換熱器,換熱器的出口與冷卻塔的進口相連通,冷卻塔的出口與循環水池的進口相連通,循環水池的出口與換熱器的進口相連通,在循環水池上設置有補水口,循環水池還與水處理器相連通,水處理器與軟水水槽相連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能不受外界環境溫度的影響,連續不間斷生產氨水,生產效率高,企業生產成本低的優點。(*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液氨制氨水裝置
本技術涉及燃煤鍋爐煙氣脫硝用的液氨制氨水裝置。
技術介紹
氨水是鍋爐煙氣脫硝中常用的催化還原劑,目前企業一般通過直接購買現成氨水或通過將固體尿素熱解成氨水兩種方法獲得鍋爐煙氣脫硝所需要的氨水,但是直接購買現成氨水,不僅運輸成本高,而且需要占用很大的氨水貯存器來貯存氨水,企業生產成本高;而將固體尿素熱解成氨水的固體尿素熱解設備要求高,設備維護運行成本高,極大地增加了企業生產成本。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生產效率高、企業生產成本低的液氨制氨水裝置。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所述的一種液氨制氨水裝置,包括液氨貯槽,軟水水槽,氨水反應器,液氨貯槽通過液氨輸送管路與氨水反應器相連通,在液氨輸送管路上沿液氨的輸送方向依次設置有第一單向閥與第一控制閥;軟水水槽通過軟水輸送管路與氨水反應器相連通,在軟水輸送管路上沿軟水的輸送方向依次設置有軟水水泵、第二控制閥與第二單向閥;氨水反應器通過氨水出口管路與氨水貯槽相連通,在氨水出口管路上沿氨水的輸送方向設置有溫度密度控制器,氨水貯槽的頂部通過廢氣管路與尾氣凈化器的頂部相連通,尾氣凈化器的頂部還通過尾吸器供水管路與軟水輸送管路中軟水水泵的出口相連通,在尾吸器供水管路上設置有第三控制閥,尾氣凈化器的底部與軟水水槽的頂部相連通,在軟水水槽的頂部還開設有凈化尾氣出口 ;在氨水反應器內還設置有換熱器,換熱器的出口通過第一分支循環水管路與冷卻塔的進口相連通,冷卻塔的出口通過連接管路與循環水池的進口相連通,循環水池的出口通過第二分支循環水管路與換熱器的進口相連通,在第二分支循環水管路上沿循環水的輸送方向依次設置有第四控制閥、循環水泵、第五控制閥,在循環水池上設置有補水口,循環水池還通過源水管路與水處理器相連通,水處理器通過軟水回用管路與軟水水槽相連通。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的實施,本技術具有企業運行維護成本低,可以不受外界環境溫度的影響,連續不間斷生產氨水,生產效率高的優點。【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所述的一種液氨制氨水裝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所示,所述的一種液氨制氨水裝置,包括液氨貯槽I,軟水水槽2,氨水反應器3,液氨貯槽I通過液氨輸送管路4與氨水反應器3相連通,在液氨輸送管路4上沿液氨的輸送方向依次設置有第一單向閥5與第一控制閥6 ;軟水水槽2通過軟水輸送管路7與氨水反應器3相連通,在軟水輸送管路7上沿軟水的輸送方向依次設置有軟水水泵8、第二控制閥61與第二單向閥51 ;氨水反應器3通過氨水出口管路9與氨水貯槽10相連通,在氨水出口管路9上沿氨水的輸送方向設置有溫度密度控制器11,氨水貯槽10的頂部通過廢氣管路12與尾氣凈化器13的頂部相連通,尾氣凈化器13的頂部還通過尾吸器供水管路14與軟水輸送管路7中軟水水泵8的出口相連通,在尾吸器供水管路14上設置有第三控制閥62,尾氣凈化器13的底部與軟水水槽2的頂部相連通,在軟水水槽2的頂部還開設有凈化尾氣出口 15 ;在氨水反應器3內還設置有換熱器16,換熱器16的出口通過第一分支循環水管路17與冷卻塔18的進口相連通,冷卻塔18的出口通過連接管路21與循環水池19的進口相連通,循環水池19的出口通過第二分支循環水管路171與換熱器16的進口相連通,在第二分支循環水管路171上沿循環水的輸送方向依次設置有第四控制閥63、循環水泵20、第五控制閥64,在循環水池19上設置有補水口,循環水池19還通過源水管路22與水處理器23相連通,水處理器23通過軟水回用管路24與軟水水槽2相連通。本技術的工作原理如下:打開第一控制閥6,將液氨從液氨貯槽I沿液氨輸送管路4輸送到氨水反應器3中,同時打開軟水水泵8、第二控制閥61、第二單向閥51,將軟水從軟水水槽2沿軟水輸送管路7輸送到氨水反應器3中,液氨與軟水在氨水反應器3中進行氨水生成反應;反應生成后的氨水通過溫度密度控制器11、氨水出口管路9到達氨水貯槽10中進行貯存;氨水進入氨水貯槽10后難免會產生廢氣,廢氣從氨水貯槽10的頂部進入廢氣管路12,并通過廢氣管路12進入尾氣凈化器13中,同時打開第三控制閥62,軟水水槽2中的軟水在軟水水泵8的作用下經尾吸氣供水管路14從尾氣凈化器13的頂部進入尾氣凈化器13,這樣軟水在下落的過程中會對從氨水貯槽10排出的廢氣進行吸附,吸附了廢氣的軟水進入軟水水槽2中回用;由于液氨與軟水在氨水反應器3中進行反應的過程中會釋放大量的熱,因此在液氨與軟水進行反應的過程中,打開第四控制閥63、循環水泵20與第五控制閥64,循環水泵20將循環水池19中的循環水抽出,使循環水經第二分支循環水管路171、換熱器16、第一分支循環水管路17進入冷卻塔18中進行冷卻,經冷卻塔18冷卻后的循環水再通過連接管路21進入循環水池19中,這樣循環水在流經氨水反應器3時,循環水會吸走氨水反應器3中的熱量,從而降低氨水反應器3中的溫度,而吸附了熱量的循環水再通過第一分支循環水管路17進入冷卻塔18中進行冷卻,從而保證了氨水反應器3中的反應溫度維持在設定的范圍內,氨水反應器3可以連續生產,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企業生產成本;在生產過程中,將循環水池19中的循環水通過源水管路22進入水處理器23中,水處理器23將循環水處理成軟水,水處理器23處理生成的軟水再通過軟水回用管路24進入軟水水槽2中,對軟水水槽2中的軟水進行補充。在液氨與軟水在氨水反應器3中進行反應的過程中,溫度密度控制器11會根據氨水反應器3中的溫度控制循環水泵20的工作頻率,從而保證氨水反應器3始終保持所需要的反應溫度;并且溫度密度控制器11還會根據氨水反應器3中的氨水密度控制軟水水泵8的工作,保證氨水反應器3中的生成的氨水質量濃度保持在18-21%。本技術具有企業運行維護成本低,可以不受外界環境溫度的影響,連續不間斷生產氨水,生產效率高的優點。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液氨制氨水裝置,包括液氨貯槽,軟水水槽,氨水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液氨貯槽通過液氨輸送管路與氨水反應器相連通,在液氨輸送管路上沿液氨的輸送方向依次設置有第一單向閥與第一控制閥;軟水水槽通過軟水輸送管路與氨水反應器相連通,在軟水輸送管路上沿軟水的輸送方向依次設置有軟水水泵、第二控制閥與第二單向閥;氨水反應器通過氨水出口管路與氨水貯槽相連通,在氨水出口管路上沿氨水的輸送方向設置有溫度密度控制器,氨水貯槽的頂部通過廢氣管路與尾氣凈化器的頂部相連通,尾氣凈化器的頂部還通過尾吸器供水管路與軟水輸送管路中軟水水泵的出口相連通,在尾吸器供水管路上設置有第三控制閥,尾氣凈化器的底部與軟水水槽的頂部相連通,在軟水水槽的頂部還開設有凈化尾氣出口;在氨水反應器內還設置有換熱器,換熱器的出口通過第一分支循環水管路與冷卻塔的進口相連通,冷卻塔的出口通過連接管路與循環水池的進口相連通,循環水池的出口通過第二分支循環水管路與換熱器的進口相連通,在第二分支循環水管路上沿循環水的輸送方向依次設置有第四控制閥、循環水泵、第五控制閥,在循環水池上設置有補水口,循環水池還通過源水管路與水處理器相連通,水處理器通過軟水回用管路與軟水水槽相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液氨制氨水裝置,包括液氨貯槽,軟水水槽,氨水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液氨貯槽通過液氨輸送管路與氨水反應器相連通,在液氨輸送管路上沿液氨的輸送方向依次設置有第一單向閥與第一控制閥;軟水水槽通過軟水輸送管路與氨水反應器相連通,在軟水輸送管路上沿軟水的輸送方向依次設置有軟水水泵、第二控制閥與第二單向閥;氨水反應器通過氨水出口管路與氨水貯槽相連通,在氨水出口管路上沿氨水的輸送方向設置有溫度密度控制器,氨水貯槽的頂部通過廢氣管路與尾氣凈化器的頂部相連通,尾氣凈化器的頂部還通過尾吸器供水管路與軟水輸送管路中軟水水泵...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沈漢斌,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新中環保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