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加閃爍發光元件串聯燈串,包括第一絕緣導線,并具備有第一接設段、第二接設段和第一導電部,及包覆于第一導電部上的第一絕緣層,還包括第二絕緣導線,所述第二絕緣導線具備有第三接設段、第四接設段和第二導電部,第二絕緣導線每隔預定間距D形成有裸露出第二導電部及第二接觸墊區,所述第一接觸墊區域第二接觸墊區之間分別串聯有一個以上的發光元件,所述發光元件為帶IC閃爍發光元件;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按照各種數量要求用IC閃爍發光元件串聯在串聯燈串電路中,使得整個電路不需另外加IC晶片及IC控制器而達到閃爍效果,相比傳統方式另外焊接IC晶片及IC控制器而減少焊接工序的制程和時間,減少人工作業,增加產品的整體性。(*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加閃爍發光元件串聯燈串
[0001 ] 本技術涉及一種加閃爍發光元件串聯燈串。
技術介紹
燈串作為一種節日喜慶的裝飾照明用品已越來越受人們的喜愛。為了增加燈串的喜慶氣氛,人們往往將燈串擺設成各種造型,例如折線型、圓形、網狀造型等等。但對于普通的燈串,需要焊接IC晶片及IC控制器才能控制燈串的閃爍,焊接工序的制程和時間較長,增加了人工作業,降低了產品的整體性。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燈串中發光元件不易損壞、脫落、發光角度容易調節的加閃爍發光元件串聯燈串。本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加閃爍發光元件串聯燈串,包括第一絕緣導線,并具備有第一接設段、第二接設段和第一導電部,及包覆于第一導電部上的第一絕緣層,還包括第二絕緣導線,所述第二絕緣導線具備有第三接設段、第四接設段和第二導電部,包覆于第二導電部上的第二絕緣層,所述第一絕緣導線每隔一預定間距D形成有裸露出第一導電部及第一接觸墊區,所述第一接設段與第二接設段之間具有一第一分離間距,所述第二絕緣導線的第三接設段與第四接設段對應于該第一分離間距并列設置,且該第三接設段、第四接設段大于第一分離間距,使其兩端對應第一絕緣導線相鄰第一接設段、第二接設段各具有第二接觸墊區的第一電接點、第二電接點和第三電接點,所述第二絕緣導線每隔預定間距D形成有裸露出第二導電部及第二接觸墊區,所述第二絕緣導線相鄰第三接設段、第四接設段之間也具有一第二分離間距,所述第一絕緣導線上設有第四電接點、第五電接點和第六電接點,所述第一接觸墊區域第二接觸墊區之間分別串聯有一個以上的發光元件,發光元件具有第一電接腳和第二電接腳,分別為用以連接正電源及負電源,發光元件并列接設于第一絕緣導線與第二絕緣導線上,另一發光元件的正電極接設于第一接設段的第四電接點,負電極對應接設于第三接設段的第一電接點,具并列相鄰的另一發光元件的負電極則對應接設于同一第二接設段的第五電接點,正電極則對應接設于相鄰另一第三接設段另一端的第二電接點,使一個以上的發光元件以該并列方式并列在第一絕緣導線及第二絕緣導線構成一串聯型發光元件燈串,在第一絕緣導線的第一接觸區與第二絕緣導線的第二接觸區上涂布有一層導體材料,發光元件第一絕緣導線的第一接觸墊區及第二絕緣導線的第二接觸墊區外包覆一層封膠,所述發光元件為帶IC閃爍發光元件。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一導電部為銅線,第一絕緣層為包覆于銅線外的絕緣漆。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一絕緣導線、第二絕緣導線也可以為PVC電子線、PE電線、電纜線,也可以為兩條導線一并封裝的電源線。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發光元件可采各種形式的表面粘著型帶IC的發光元件,直插式發光件帶ic,LED發光源。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導體材料可以是錫膏,也可以是銀膠或是可以為導電固定用的材料。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封膠可以選擇透明材料。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按照各種數量要求用IC閃爍發光元件串聯在串聯燈串電路中,使得整個電路不需另外加IC晶片及IC控制器而達到閃爍效果,相比傳統方式另外焊接IC晶片及IC控制器而減少焊接工序的制程和時間,減少人工作業,增加產品的整體性?!靖綀D說明】為了易于說明,本技術由下述的具體實施例及附圖作以詳細描述。圖1為本技術絕緣導線形成接觸墊區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導線與表面粘著型發光元件組合圖;圖3為本技術發光元件在加附封膠后的結構示意圖?!揪唧w實施方式】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本技術的一種加閃爍發光元件串聯燈串,包括第一絕緣導線1,并具備有第一接設段11、第二接設段12和第一導電部13,及包覆于第一導電部13上的第一絕緣層14,還包括第二絕緣導線2,所述第二絕緣導線2具備有第三接設段21、第四接設段22和第二導電部23,包覆于第二導電部23上的第二絕緣層24,所述第一絕緣導線I每隔一預定間距D形成有裸露出第一導電部13及第一接觸墊區15,所述第一接設段11與第二接設段12之間具有一第一分離間距16,所述第二絕緣導線2的第三接設段21與第四接設段22對應于該第一分離間距16并列設置,且該第三接設段21、第四接設段22大于第一分離間距16,使其兩端對應第一絕緣導線I相鄰第一接設段11、第二接設段12各具有第二接觸墊區的第一電接點2151、第二電接點2251和第三電接點2252,所述第二絕緣導線2每隔預定間距D形成有裸露出第二導電部23及第二接觸墊區25,所述第二絕緣導線2相鄰第三接設段21 二第四接設段22之間也具有一第二分離間距,所述第一絕緣導線I上設有第四電接點1151、第五電接點1152和第六電接點1251,所述第一接觸墊區域15第二接觸墊區25之間分別串聯有一個以上的發光元件3,發光元件3具有第一電接腳31和第二電接腳32,分別為用以連接正電源及負電源,發光元件3并列接設于第一絕緣導線I與第二絕緣導線2上,另一發光元件的正電極接設于第一接設段11的第四電接點1151,負電極對應接設于第三接設段21的第一電接點2151,具并列相鄰的另一發光元件的負電極則對應接設于同一第二接設段12另一端的第五電接點1152,正電極則對應接設于相鄰另一第二接設段12的第二電接點2251,使一個以上的發光元件3以該并列的第一絕緣導線I及第二絕緣導線2構成一串聯型發光元件燈串,在第一絕緣導線I的第一接觸區15與第二絕緣導線2的第二接觸區25上涂布有一層導體材料4,發光元件3第一絕緣導線I的第一接觸墊區15及第二絕緣導線2的第二接觸墊區25外包覆一層封膠5,所述發光元件3為帶IC閃爍發光元件。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第一導電部13為銅線,第一絕緣層14為包覆于銅線外的絕緣漆。本實施例中,第一絕緣導線1、第二絕緣導線2也可以為PVC電子線、PE電線、電纜線,也可以為兩條導線一并封裝的電源線。本實施例中,所述導體材料4可以是錫膏,也可以是銀膠或是可以為導電固定用的材料。本實施例中,封膠5可以選擇透明材料。于實際施工時,可將第一絕緣導線I與第二絕緣導線2并行設置后,每隔預定間距D對第一絕緣導線I及第二絕緣導線2—并進行打磨或其他方式之加工,以磨除第一絕緣導線I之第一絕緣層14及第二絕緣導線2之第二絕緣層24,使其對應地裸露出第一導電部13及第二導電部23,然后繼續打磨,使第一導電部13及第二導電部23上分別成平坦的第一接觸區15及第二接觸區25,如此,表面粘著型發光元件3便可輕易的跨置于第一絕緣導線I之第一接觸墊區15及相對應之第二絕緣導線2之第二接觸墊區25。再用刀片或者其它方式,把第一絕緣導線I及第二絕緣導線2每隔預定間距F對第一絕緣導線I及第二絕緣導線2切斷使其形成于第一分離間距16,使第一絕緣導線I有第一接設段11、第二接設段12及第二分離間距26,使第二絕緣導線有第三接設段21、第四接設段22,第一絕緣導線I的第一分離間距16與第二絕緣導線I的第二分離間距26分別錯開存在。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按照各種數量要求用IC閃爍發光元件串聯在串聯燈串電路中,使得整個電路不需另外加IC晶片及IC控制器而達到閃爍效果,相比傳統方式另外焊接IC晶片及IC控制器而減少焊接工序的制程和時間,減少人工作業,增加產品的整體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加閃爍發光元件串聯燈串,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絕緣導線,并具備有第一接設段、第二接設段和第一導電部,及包覆于第一導電部上的第一絕緣層,還包括第二絕緣導線,所述第二絕緣導線具備有第三接設段、第四接設段和第二導電部,包覆于第二導電部上的第二絕緣層,所述第一絕緣導線每隔一預定間距D形成有裸露出第一導電部及第一接觸墊區,所述第一接設段與第二接設段之間具有一第一分離間距,所述第二絕緣導線的第三接設段與第四接設段對應于該第一分離間距并列設置,且該第三接設段、第四接設段大于第一分離間距,使其兩端對應第一絕緣導線相鄰第一接設段、第二接設段各具有第二接觸墊區的第一電接點、第二電接點和第三電接點,所述第二絕緣導線每隔預定間距D形成有裸露出第二導電部及第二接觸墊區,所述第二絕緣導線相鄰第三接設段、第四接設段之間也具有一第二分離間距,所述第一絕緣導線上設有第四電接點、第五電接點和第六電接點,所述第一接觸墊區域第二接觸墊區之間分別串聯有一個以上的發光元件,發光元件具有第一電接腳和第二電接腳,分別為用以連接正電源及負電源,發光元件并列接設于第一絕緣導線與第二絕緣導線上,另一發光元件的正電極接設于第一接設段的第四電接點,負電極對應接設于第三接設段的第一電接點,具并列相鄰的另一發光元件的負電極則對應接設于同一第三接設段的第五電接點,正電極則對應接設于相鄰另一第三接設段另一端的第二電接點,使一個以上的發光元件以該并聯方式并列在第一絕緣導線及第二絕緣導線構成一串聯型發光元件燈串,在第一絕緣導線的第一接觸區與第二絕緣導線的第二接觸區上涂布有一層導體材料,發光元件第一絕緣導線的第一接觸墊區及第二絕緣導線的第二接觸墊區外包覆一層封膠,所述發光元件為帶IC閃爍發光元件。...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加閃爍發光元件串聯燈串,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絕緣導線,并具備有第一接設段、第二接設段和第一導電部,及包覆于第一導電部上的第一絕緣層,還包括第二絕緣導線,所述第二絕緣導線具備有第三接設段、第四接設段和第二導電部,包覆于第二導電部上的第二絕緣層,所述第一絕緣導線每隔一預定間距D形成有裸露出第一導電部及第一接觸墊區,所述第一接設段與第二接設段之間具有一第一分離間距,所述第二絕緣導線的第三接設段與第四接設段對應于該第一分離間距并列設置,且該第三接設段、第四接設段大于第一分離間距,使其兩端對應第一絕緣導線相鄰第一接設段、第二接設段各具有第二接觸墊區的第一電接點、第二電接點和第三電接點,所述第二絕緣導線每隔預定間距D形成有裸露出第二導電部及第二接觸墊區,所述第二絕緣導線相鄰第三接設段、第四接設段之間也具有一第二分離間距,所述第一絕緣導線上設有第四電接點、第五電接點和第六電接點,所述第一接觸墊區域第二接觸墊區之間分別串聯有一個以上的發光元件,發光元件具有第一電接腳和第二電接腳,分別為用以連接正電源及負電源,發光元件并列接設于第一絕緣導線與第二絕緣導線上,另一發光元件的正電極接設于第一接設段的第四電接點,負電極對應接設于第三接設段的第一電...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許有謀,
申請(專利權)人:許有謀,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