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射頻識別標簽芯片自動失諧穩壓電路
本專利技術涉及集成電路。特別是一種射頻識別標簽芯片自動失諧穩壓電路。
技術介紹
隨著微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CMOS工藝已能制造應用于微波波段的芯片,射頻電路能集成到大規模數字電路的芯片上。以CMOS工藝制造的低成本無線系統將會開拓出更為寬廣的應用領域。射頻標簽就是一個前景非常好的應用領域。當1973年條形碼被推出時,其【專利技術者】曾經預言:25年以后,將有一種新的技術來替代條形碼?,F在,射頻標簽已經走到人們面前。它不僅僅是條形碼的簡單替換品,更能綜合無線通訊、微電子、互聯網等最新信息技術,對所有社會產品進行從生產、銷售、使用甚至回收處理進行全過程監控管理,極大地提高整個社會的運轉效率。射頻標簽的工作頻段包括,1:低頻標簽工作頻率在30kHz - 300kHz,典型的工作頻率有:125kHz,133kHz。2:高頻標簽工作頻率在3MHz — 30MHz,典型的工作頻率為13.56MHz ο 3:超高頻標簽工作頻率大于400MHz,典型工作頻率為915MHz、2.45GHz、5.8GHz。一個完整的射頻標簽通常包括:天線1,片外匹配網絡2,整流及電源產生模塊3,接收及發送4,數字基帶模塊及存儲單元5。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射頻識別標簽芯片自動失諧穩壓電路,該電路能主動地調節片內匹配網絡參數,穩定所需工作電壓范圍。本專利技術的技術解決方案如下:一種射頻識別標簽芯片自動失諧穩壓電路,包括天線、片外匹配網絡、整流及電源產生模塊、接收和發送模塊、數字基帶控制模塊及存儲單元,其特點在于在所述的片外匹配網絡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射頻識別標簽芯片自動失諧穩壓電路,包括天線(1)、片外匹配網絡(2)、整流及電源產生模塊(3)、接收和發送模塊(4)、數字基帶控制模塊及存儲單元(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片外匹配網絡(2)和所述的整流及電源產生模塊(3)之間增加了自動失諧片內匹配網絡(6),該自動失諧片內匹配網絡(6)由電壓反饋電路(7)、壓控阻抗變換單元(8)及電壓控制開關第一MOS管(M1)構成:所述的電壓反饋電路(7),由電阻(R1)、第二MOS管(M2)、第三MOS管(M3)、第四MOS管(M4)構成,所述的電阻(R1)的一端接所述的整流及電源產生模塊(3)的電壓輸出端,所述的電阻(R1)的另一端接所述的第二MOS管(M2)的漏極,第二MOS管(M2)的柵極與漏極相連,第三MOS管(M3)的柵極與漏極相連,所述的第四MOS管(M4)的柵極與漏極相連,所述的第二MOS管(M2)的源極接第三MOS管(M3)的漏極、第三MOS管(M3)的源極接第四MOS管(M4)的漏極,第四MOS管(M4)的源極接地,所述的第二MOS管(M2)的柵極與所述的第一MOS管(M1)的柵極相連;所述的壓控阻抗變換單元(8)由可變電阻(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射頻識別標簽芯片自動失諧穩壓電路,包括天線(I)、片外匹配網絡(2)、整流及電源產生模塊(3)、接收和發送模塊(4)、數字基帶控制模塊及存儲單元(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片外匹配網絡(2)和所述的整流及電源產生模塊(3)之間增加了自動失諧片內匹配網絡(6),該自動失諧片內匹配網絡(6)由電壓反饋電路(7)、壓控阻抗變換單元(8)及電壓控制開關第一 MOS管(Ml)構成: 所述的電壓反饋電路(7),由電阻(R1)、第二 MOS管(M2)、第三MOS管(M3)、第四MOS管(M4)構成,所述的電阻(Rl)的一端接所述的整流及電源產生模塊(3)的電壓輸出端,所述的電阻(Rl)的另一端接所述的第二 MOS管(M...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強,楊曉飛,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坤銳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沈陽市海洋智能產業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