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ー種廢水處理生物材料
本專利技術涉及ー種廢水處理生物材料。
技術介紹
現有市場上典型的填料如龍泰環保(填料)有限公司專業生產各種環保水處理填料系采用PE構成,其堆密度較高,生物掛膜生長的適宜性相對較差。但現有公開的技術未能綜合考慮填料的性能:包括親水性(適合生物掛膜生長),同時適合好氧、兼氧和厭氧菌的生長,還有填料的比重,以及使用的材料成本和使用的耐久性等等。中國專利CN1740102公開了一體式絮凝生物流動床污水處理工藝,以集成一級強化技術和生物流動床技術為目的,由絮凝反應池和缺氧反應池合并為一體組成絮凝生物脫氮反應池,通過在絮凝生物脫氮反應池內投放懇浮填料,使反硝化細菌在其上集聚生長,并將好氧生物流動床出水超越中間沉淀池回流,從而實現了化學絮凝與反硝化生物脫氮在同一個反應器中完成,避開了一級強化技術和生物流動床技術之間直接串連存在矛盾的方面,同時減少了處理構筑物的數目,使整個エ藝更為簡約和緊湊,實現對這兩種技術的有機稠合,提出一種集約化的高效污水處理技木。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ー種廢水處理生物材料。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ー種廢水處理生物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份數的物質:玉米秸桿粉末25-30份,大豆秸桿粉末25-30份,薯類秸桿粉末25-30份,磷細菌粉末0.001-0.003份,鉀細菌粉末0.001-0.003份,硅酸鹽菌粉末0.001-0.003份,氫氧化鈉4_6份,氫氧化鉀3_7份,氫氧化鈣1-8份,納米級顆粒無機材料1-2份,碳酸鈣2-7份,硫酸鈣1-6份,硅藻土 1-4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廢水處理生物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份數的物質:玉米秸稈粉末25?30份,大豆秸稈粉末25?30份,薯類秸稈粉末25?30份,磷細菌粉末0.001?0.003份,鉀細菌粉末0.001?0.003份,硅酸鹽菌粉末0.001?0.003份,氫氧化鈉4?6份,氫氧化鉀3?7份,氫氧化鈣1?8份,納米級顆粒無機材料1?2份,碳酸鈣2?7份,硫酸鈣1?6份,硅藻土1?4份,睛綸纖維2?4份,抗老化劑3?9份。
【技術特征摘要】
1.ー種廢水處理生物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份數的物質:玉米秸桿粉末25-30份,大豆秸桿粉末25-30份,薯類秸桿粉末25-30份,磷細菌粉末0.001-0.003份,鉀細菌粉末0.001-0.003份...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風鳴,劉向軍,
申請(專利權)人:青島昊源環境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