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片型介質傳輸技術,特別是用于金融自助設備中對打包票據進行整體傳輸的一種厚度自適應傳輸裝置,其包括一包括上通道板和下通道板的輸送通道;一固定摩擦輪組,其具有至少一個固定摩擦輪,該固定摩擦輪通過第一轉軸接收轉動動力,該固定摩擦輪嵌入通道板并部分置于該輸送通道內;一浮動摩擦輪組,具有與所述固定摩擦輪對應的浮動摩擦輪,該浮動摩擦輪嵌入另一通道板并浮動置于該固定摩擦輪上,該浮動摩擦輪通過第二轉軸設置于一轉動塊上,該轉動塊具有一中心轉動軸,該轉動塊具有一彈性牽引組件,該彈性牽引組件為該轉動塊提供一使浮動摩擦輪始終趨向固定摩擦輪的彈性力。該裝置可以實現單張紙幣到多張堆疊紙幣打包的信封包自適應傳輸。(*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厚度自適應傳輸裝置
本技術涉及一種片型介質傳輸技術,特別是用于金融自助設備中對打包票據進行整體傳輸的裝置。
技術介紹
隨著社會的發展,金融自助業務進一步發展,銀行網點轉型已經成為銀行業網點建設的發展趨勢,成為提高網點業務能力、行業形象、業務競爭力和業務管理能力的主力通道。其中自助渠道的擴展,將讓銀行逐漸將部分低附加值業務遷移到自助渠道完成,并搭建各種相關業務橋梁,統一銀行資源,完善新型網點建設及業務擴展,研發自助渠道業務擴展方案,將是未來金融自助設備的發展重點之一。金融自助設備中紙幣傳輸裝置,目前只能適用于單張紙幣傳輸或整疊紙幣傳輸。但是現實生活中客戶的需求是多變和復雜,整疊紙幣傳輸雖然可以滿足客戶的大容量紙幣存儲和發放,但是無法滿足非整疊紙幣存儲和發放的需求,而單張紙幣傳輸雖然可以滿足的存儲和發放額的靈活配置,但是由于其單張傳輸對于大數量紙幣基本無法快速處理完畢。針對處理紙幣數量大范圍變化的需求,研究一種可以自適應厚度大范圍變化的傳輸裝置成為業內的技術難題。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問題而提供一種用于金融自助設備中對打包票據進行整體傳輸的裝置,該裝置可以對單張紙幣到多張堆疊紙幣打包的信封包進行傳輸。這種厚度自適應傳輸裝置,其包括:一輸送通道,其具有一上通道板和一下通道板;一固定摩擦輪組,其具有至少一個固定摩擦輪,該固定摩擦輪通過第一轉軸接收轉動動力,該固定摩擦輪嵌入上通道板或下通道板并部分置于該輸送通道內;一浮動摩擦輪組,具有與所述固定摩擦輪對應的浮動摩擦輪,該浮動摩擦輪嵌入下通道板或上通道板并浮動置于該固定摩擦輪上,該浮動摩擦輪通過第二轉軸設置于一轉動塊上,該轉動塊具有一中心轉動軸,該轉動塊具有一彈性牽引組件,該彈性牽引組件為該轉動塊提供一使浮動摩擦輪始終趨向固定摩擦輪的彈性力。優選的,所述第一轉軸與中心轉動軸之間設有傳動比為I的動力傳遞齒輪組,該中心轉動軸與第二轉軸之間設有同步帶輪組件。優選的,所述彈性牽引組件為一拉伸彈簧,該拉伸彈簧一端固定于轉動塊上,另一端固定于彈簧固定架上。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由于固定摩擦輪組和浮動摩擦輪組的動力傳輸機制的設計,使得對于傳輸介質的厚度可以隨意變化,從而滿足對于單張紙幣到多張堆疊紙幣打包的信封包自適應傳輸。2、由于固定摩擦輪與浮動摩擦輪之間的同步傳動機構設計,使得該裝置可以適應從單張紙幣到多張紙幣的大厚度信封包以及厚度不均勻的紙幣信封包的穩定傳輸。【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所提供的一種厚度自適應傳輸裝置結構的第一示意圖;圖2是該厚度自適應傳輸裝置結構的第二示意圖;圖3是該厚度自適應傳輸裝置空置狀態下的正視示意圖;圖4是該厚度自適應傳輸裝置通過小厚度傳輸介質時的示意圖;圖5是該厚度自適應傳輸裝置通過大厚度傳輸介質時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進一步闡述本技術所提供的這種厚度自適應傳輸裝置,以下結合本技術的一個優選實施例的圖示做進一步的詳細介紹。參閱圖1和圖2,這種厚度自適應傳輸裝置,其包括一具有上通道板11和下通道板12的輸送通道1,該輸送通道I形成傳輸介質2通過的通道。為了對傳輸介質2通過該輸送通道1,在該輸送通道I的下通道板設有一固定摩擦輪組3,該固定摩擦輪組3具有兩個固定摩擦輪31,該固定摩擦輪31通過第一轉軸32接收轉動動力,該固定摩擦輪31嵌入該下通道板12并部分置于該輸送通道I內;對應地在上通道板11設有一與固定摩擦輪組3對應的浮動摩擦輪組4,該浮動摩擦輪組4具有與固定摩擦輪31對應的浮動摩擦輪41,該浮動摩擦輪41嵌入上通道板11并浮動置于該固定摩擦輪31上,該浮動摩擦輪41通過第二轉軸411設置于一轉動塊42上,該轉動塊42具有一中心轉動軸43,該轉動塊具有一彈性牽弓I組件44,該彈性牽弓I組件44為該轉動塊42提供一使浮動摩擦輪41始終趨向固定摩擦輪31的彈性力,本實施例中該彈性牽引組件44為一拉伸彈簧441,該拉伸彈簧441 一端固定于轉動塊42上,另一端固定于一彈簧固定架442上。為了實現傳輸介質2的穩定傳輸,該第一轉軸32與中心轉動軸43之間設有一傳動比為I的動力傳遞齒輪組5,該中心轉動軸通過一同步帶輪組件6為浮動摩擦輪41提供動力,從而實現了固定摩擦輪31與浮動摩擦輪41之間的轉動一致性。結合圖3至圖5對該厚度自適應傳輸裝置的工作原理進行說明:參閱圖3,本裝置空置時的狀態圖,此時輸送通道I內沒有傳輸介質2,浮動摩擦輪41在彈性牽引組件44的牽引作用下,使浮動摩擦輪41壓緊固定摩擦輪31。參閱圖4和圖5,當傳輸介質2通過浮動摩擦輪41及固定摩擦輪31時,轉動塊42的中心轉動軸43與第一轉軸32通過動力傳遞齒輪組5傳遞動力,使中心轉動軸43與第一轉軸32得到一對相反方向的扭矩。第一轉軸32帶動固定摩擦輪31轉動,固定摩擦輪31為傳輸介質2提供一個向前的摩擦動力。中心轉動軸43通過同步帶輪組件6為第二轉軸411傳遞動力,同時該第二轉軸411帶動浮動摩擦輪41轉動,浮動摩擦輪41也為傳輸介質2提供一個向前的摩擦動力。由于浮動摩擦輪41通過轉動塊42與拉伸彈簧441 一端連接,而拉伸彈簧441另一端與彈簧固定架442連接,當傳輸介質2通過浮動摩擦輪41及固定摩擦輪31時,拉伸彈簧441為浮動摩擦輪41提供彈力,使浮動摩擦輪41可以緊貼傳輸介質2,并根據傳輸介質2的厚薄變化調整浮動摩擦輪41的高度。同時,拉伸彈簧441為浮動摩擦輪41提供的彈力也使浮動摩擦輪41、傳輸介質1、固定摩擦輪31之間有足夠的正壓力,使浮動摩擦輪41與固定摩擦輪31為傳輸介質2提供充足的摩擦動力。以上僅是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的是,上述優選實施方式不應視為對本技術的限制,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應當以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為準。對于本
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技術的精神和范圍內,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厚度自適應傳輸裝置,其包括:一輸送通道,其具有一上通道板和一下通道板;一固定摩擦輪組,其具有至少一個固定摩擦輪,該固定摩擦輪通過第一轉軸接收轉動動力,該固定摩擦輪嵌入上通道板或下通道板并部分置于該輸送通道內;一浮動摩擦輪組,具有與所述固定摩擦輪對應的浮動摩擦輪,該浮動摩擦輪嵌入下通道板或上通道板并浮動置于該固定摩擦輪上,該浮動摩擦輪通過第二轉軸設置于一轉動塊上,該轉動塊具有一中心轉動軸,該轉動塊具有一彈性牽引組件,該彈性牽引組件為該轉動塊提供一使浮動摩擦輪始終趨向固定摩擦輪的彈性力。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厚度自適應傳輸裝置,其包括: 一輸送通道,其具有一上通道板和一下通道板; 一固定摩擦輪組,其具有至少一個固定摩擦輪,該固定摩擦輪通過第一轉軸接收轉動動力,該固定摩擦輪嵌入上通道板或下通道板并部分置于該輸送通道內;一浮動摩擦輪組,具有與所述固定摩擦輪對應的浮動摩擦輪,該浮動摩擦輪嵌入下通道板或上通道板并浮動置于該固定摩擦輪上,該浮動摩擦輪通過第二轉軸設置于一轉動塊上,該轉動塊具有一中心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羅攀峰,譚棟,黃三朋,王云龍,施國成,
申請(專利權)人:廣州廣電運通金融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