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稻田高效機械化追肥方法,它涉及一種機械化追肥方法。本發明專利技術要解決現有水稻插秧施肥機在追肥過程中肥料吸濕,潮解后容易堵塞施肥管導致機械追肥很難正常進行,以及傳統追肥次數多效果差等問題。本發明專利技術是按下述方法實現:一、摻混肥料的配制,摻混肥料由速效氮肥和控釋氮肥組成;二、使用水稻插秧施肥機在水稻插秧的同時施用摻混肥料。本發明專利技術在水稻插秧時一次性機械追速效氮肥和控釋氮肥,解決了肥料吸濕、潮解后堵塞施肥管導致機械追肥很難正常進行的問題,并通過一次追施含控釋氮肥的摻混肥料滿足了水稻從插秧到成熟期對氮素的需求,而且采用插秧施肥機一次性施肥使施肥簡單化和高效化。本發明專利技術應用于農業技術領域。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它涉及一種機械化追肥方法。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現有水稻插秧施肥機在追肥過程中肥料吸濕,潮解后容易堵塞施肥管導致機械追肥很難正常進行,以及傳統追肥次數多效果差等問題。本專利技術是按下述方法實現:一、摻混肥料的配制,摻混肥料由速效氮肥和控釋氮肥組成;二、使用水稻插秧施肥機在水稻插秧的同時施用摻混肥料。本專利技術在水稻插秧時一次性機械追速效氮肥和控釋氮肥,解決了肥料吸濕、潮解后堵塞施肥管導致機械追肥很難正常進行的問題,并通過一次追施含控釋氮肥的摻混肥料滿足了水稻從插秧到成熟期對氮素的需求,而且采用插秧施肥機一次性施肥使施肥簡單化和高效化。本專利技術應用于農業
。【專利說明】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機械化追肥方法。
技術介紹
氮素是作物產量提高的關鍵限制因子之一。如何使氮肥施用與作物需氮相吻合是國內外研究的熱點。為了實現作物高產,養分高效的目標,國際植物營養研究所提出了 "4R"的最佳養分管理原則。即在施肥時,要科學的確定總量;施在最佳的時期;選擇最適的品種;施在合適的位置。目前,在國際上以美國為代表的最佳養分管理技術基本實現了 〃4R〃原則,而國內還有很大差距。特別是在我國水稻生產中施肥的機械化程度最低,基肥多是水整地后撒施,然后再旋耕,無法真正做到氮肥的深施。追氮就完全是表施,這種施肥方式造成氮素大量損失,而且人工施肥還存在肥料施用不勻的問題,造成局部施肥過量或不足,給農田標準化管理帶來很大困難,已經成為限制水稻產量和氮效率進一步提高的關鍵問題。現有水稻插秧施肥機雖然能夠進行機械追肥,但追肥過程中尿素容易吸濕,肥料潮解后容易堵塞施肥管,已成為機械化追肥技術應用的主要限制因子。更為關鍵的是,稻田穗肥的施用只能靠人工完成,這已成為稻田施肥機械化的瓶頸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水稻插秧施肥機在追肥過程中肥料容易吸濕,潮解后容易堵塞施肥管導致機械追肥很難正常進行,以及傳統追肥次數多效果差的問題,而提供的。,是按以下步驟實現:一、摻混肥料的配制:摻混肥料是由速效氮肥和控釋氮肥組成,速效氮肥80kg/ha~120kg/ha,控釋氮肥為60kg/ha~100kg/ha,其中速效氮肥由酰胺態氮、銨態氮和鋅肥組成,銨態氮和酰胺態氮的質量比例為1:(0.9~1.1),控釋氮肥中氮的質量分數為35%~45%,鋅肥中鋅元素占摻混肥料質量的0.3%~0.5% ;二、施用摻混肥料:在水稻插秧的同時施用摻混肥料,具體是按下述步驟進行:將步驟一中配制得到的摻混肥料置于水稻插秧施肥機的肥料槽中,水稻插秧施肥機采用側深施肥方法進行施肥。本專利技術首先改變肥料的劑型,不再直接應用尿素或者含有尿素的摻混肥料,而施用含有由酰胺態氮、銨態氮和鋅肥造粒而成的速效氮肥與控釋氮肥組成的摻混肥料,該肥料中銨態氮和酰胺態氮的比例為1: (0.9~1.1),這樣既可有效解決追肥過程中肥料潮解的問題,又可以有效控制稻田水層的PH值,減少氮素損失;同時施用一定比例的控釋氮肥(控釋氮肥中氮元素的質量占水稻移栽至成熟過程中所施總氮元素質量的25%~40%),本專利技術所配制的摻混肥料在插秧后的60d~90d仍能釋放出一定比例的氮,從而起到了施用穗肥的效果。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1、本專利技術寒地稻田高效機械化追肥技術采用插秧時一次機械追速效氮肥和控釋氮肥的方法,解決了肥料吸濕、潮解后堵塞施肥管導致機械追肥很難正常進行的問題。2、本專利技術在水稻插秧時一次性機械追速效氮肥和控釋氮肥的方法還可以達到與傳統追施穗肥相同的效果,滿足水稻一生對氮素的需求,不再追施穗肥,真正的做到了稻田施肥的機械化,采用插秧施肥機一次性施肥使施肥操作簡單化。3、盡管本專利技術施用的控釋氮肥會增加成本,但與傳統稻田施肥過程中的采用人工施肥2~3次的成本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成本并未增加,因此該技術不增加生產成本。4、與傳統水稻2~3次追肥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在水稻插秧時一次性機械追速效氮肥和控釋氮肥,可提高水稻產量10%~15%,增加氮肥利用率20個百分點,可使每畝增收100元以上。【具體實施方式】【具體實施方式】一:本實施方式中,是按以下步驟進行:一、摻混肥料的配制:摻混肥料是由速效氮肥和控釋氮肥組成,速效氮肥80kg/ha~120kg/ha,控釋氮肥為60kg/ha~100kg/ha,其中速效氮肥由酰胺態氮、銨態氮和鋅肥組成,銨態氮和酰胺態氮的質量比例為1:(0.9~1.1),控釋氮肥中氮的質量分數為35%~45%,鋅肥中鋅元素占摻混肥料質量的0.3%~0.5% ;二、施用摻混肥料:在水稻插秧的同時施用摻混肥料,具體是按下述步驟進行:將步驟一中配制得到的摻混肥料置于水稻插秧施肥機的肥料槽中,水稻插秧施肥機采用側深施肥方法進行施肥。【具體實施方式】二: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的不同點在于:步驟一中所述的摻混肥料中的氮元素的質量占水稻移栽至成熟過程中所施總氮元素質量的50%~65%。其它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相同。【具體實施方式】三:本 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或二的不同點在于:步驟一中所述的酰胺態氮是尿素。其它與【具體實施方式】一或二相同。【具體實施方式】四: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至三之一的不同點在于:步驟一中所述的銨態氮是硫酸銨和氯化銨中的一種或兩種按任意比組成。其它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相同。【具體實施方式】五: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或四的不同點在于:步驟一中所述的鋅肥是硫酸鋅。其它與【具體實施方式】一或四相同。【具體實施方式】六: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或五的不同點在于:步驟一中所述的控釋氮肥中氮元素的質量占水稻移栽至成熟過程中所施總氮元素質量的25%~40%。其它與【具體實施方式】一或五相同。【具體實施方式】七: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或六的不同點在于:步驟一中所述的控釋氮肥的控釋期為60d~90d。其它與【具體實施方式】一或六相同。【具體實施方式】八: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至七之一的不同點在于:步驟一中所述的控釋氮肥為樹脂包膜尿素或者聚氨酯包膜尿素。其它與【具體實施方式】一至七之一相同。【具體實施方式】九: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至八之一的不同點在于:步驟二中所述的水稻插秧施肥機是井關高速插秧施肥機。其它與【具體實施方式】一至八之一相同。【具體實施方式】十: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至九之一的不同點在于:步驟二中所述的側深施肥方法,具體是按以下方法實現:使肥料與水稻苗的水平距離為3cm~5cm,肥料與土壤表面的距離為3cm~5cm。其它與【具體實施方式】一至九之一相同。【具體實施方式】十一: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至十之一的不同點在于:步驟二中所述的側深施肥方法,具體是按以下方法實現:使肥料與水稻苗的水平距離為3cm,肥料與土壤表面的距離為3cm~5cm。其它與【具體實施方式】一至十之一相同。通過以下驗證實驗驗證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驗證實驗一:本實施方式中一種,是按以下步驟進行:一、摻混肥料的配制:摻混肥料是由速效氮肥和控釋氮肥組成,速效氮肥80kg/ha,控釋肥為85kg/ha,其中速效氮肥由酰胺態氮、銨態氮和鋅肥組成,酰胺態氮和銨態氮的質量比為1:1,控釋氮肥中氮含量42%~44%,其中鋅肥中鋅元素占摻混肥料質量的0.5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寒地稻田高效機械化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寒地稻田高效機械化追肥方法,是按以下步驟實現:一、摻混肥料的配制:摻混肥料是由速效氮肥和控釋氮肥組成,速效氮肥80kg/ha~120kg/ha,控釋氮肥為60kg/ha~100kg/ha,其中速效氮肥由酰胺態氮、銨態氮和鋅肥組成,銨態氮和酰胺態氮的質量比例為1:(0.9~1.1),控釋氮肥中氮的質量分數為35%~45%,鋅肥中鋅元素占摻混肥料質量的0.3%~0.5%;二、施用摻混肥料:在水稻插秧的同時施用摻混肥料,具體是按下述步驟進行:將步驟一中配制得到的摻混肥料置于水稻插秧施肥機的肥料槽中,水稻插秧施肥機采用側深施肥方法進行施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彭顯龍,于彩蓮,劉元英,羅勝國,劉春艷,馬昕,
申請(專利權)人:東北農業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