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地下遙控鏟運機的動力與傳動系統,所述系統包括發動機、變矩器、自動換擋變速箱、遙控信號收發裝置、傳動軸和驅動橋,其中所述變矩器的外殼與所述發動機的飛輪殼之間通過螺栓連接在一起,所述發動機的飛輪與所述變矩器的柔性連接盤通過螺栓連接在一起;所述傳動軸的一端與所述變矩器之間通過萬向節連接,另一端與所述自動換擋變速箱通過萬向節連接,動力通過所述傳動軸傳遞到所述自動換擋變速箱,所述自動換擋變速箱通過內部的齒輪組最終把動力傳遞到所述驅動橋的前橋和后橋。利用該系統能夠提高燃油經濟性,并根據遙控鏟運機的載荷變化實現自動換擋,提高了工作效率,進而提高了遙控鏟運機的性能。(*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地下遙控鏟運機的動力與傳動系統,所述系統包括發動機、變矩器、自動換擋變速箱、遙控信號收發裝置、傳動軸和驅動橋,其中所述變矩器的外殼與所述發動機的飛輪殼之間通過螺栓連接在一起,所述發動機的飛輪與所述變矩器的柔性連接盤通過螺栓連接在一起;所述傳動軸的一端與所述變矩器之間通過萬向節連接,另一端與所述自動換擋變速箱通過萬向節連接,動力通過所述傳動軸傳遞到所述自動換擋變速箱,所述自動換擋變速箱通過內部的齒輪組最終把動力傳遞到所述驅動橋的前橋和后橋。利用該系統能夠提高燃油經濟性,并根據遙控鏟運機的載荷變化實現自動換擋,提高了工作效率,進而提高了遙控鏟運機的性能。【專利說明】一種地下遙控鏟運機的動力與傳動系統
本技術涉及地下鏟運機
,尤其涉及一種地下遙控鏟運機的動力與傳動系統。
技術介紹
目前,地下鏟運機又稱地下裝載機,是一種通過輪胎行進,并且依靠機身前端鏟斗進行裝卸和運輸的機械設備,它具有體積小、結構緊湊、靈活機動等特點,廣泛應用于礦山和地下工程的采掘作業。地下鏟運機按動力系統的不同分類,可分為電動鏟運機和柴油鏟運機,其中柴油鏟運機的動力與傳動系統包括發動機、變矩器、變速箱、傳動軸、驅動橋等,遙控柴油鏟運機(以下簡稱遙控鏟運機)比普通鏟運機的動力與傳動系統多了自動換擋控制單元和遙控信號收發裝置。由于每種型號的鏟運機在設計上各不相同,動力與傳動系統的配置也有所不同。遙控鏟運機與傳統鏟運機不同,傳統鏟運機的操作工必須坐在鏟運機上,進行操作,采場狹窄的時候對操作工的駕駛技術要求很高,條件惡劣的采場會對駕駛員的安全帶來威脅。遙控鏟運機可以克服傳統鏟運機的不足,操作工可以親自駕駛鏟運機,也可以利用遙控器,站在采場外視距遙控鏟運機的動作。但現有的遙控鏟運機是在傳統配置鏟運機上改造而成的,而傳統鏟運機的發動機和變速箱大部分無電信號接口,均為機械調節方式,工作效率低,經濟性差,有些鏟運機為了節約成本,制動器使用的是給油制動的方式,安全性差,從而導致現有的遙控鏟運機控制效果不是很好。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地下遙控鏟運機的動力與傳動系統,利用該系統能夠提高燃油經濟性,并根據遙控鏟運機的載荷變化實現自動換擋,提高了工作效率,進而提高了遙控鏟運機的性能。本技術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地下遙控鏟運機的動力與傳動系統,所述系統包括發動機、變矩器、自動換擋變速箱、遙控信號收發裝置、傳動軸和驅動橋,其中:所述變矩器的外殼與所述發動機的飛輪殼之間通過螺栓連接在一起,所述發動機的飛輪與所述變矩器的柔性連接盤通過螺栓連接在一起,所述發動機的飛輪轉動時,帶動所述變矩器的柔性連接盤轉動,該柔性連接盤把動力通過所述變矩器的泵輪、渦輪傳遞到傳動軸;所述傳動軸的一端與所述變矩器之間通過萬向節連接,另一端與所述自動換擋變速箱通過萬向節連接,動力通過所述傳動軸傳遞到所述自動換擋變速箱,所述自動換擋變速箱通過內部的齒輪組最終把動力傳遞到所述驅動橋的前橋和后橋;所述遙控信號收發裝置的接收端通過螺栓與所述地下遙控鏟運機的車體連接,位置在所述發動機的上部,且發射端與所述地下遙控鏟運機的車體分開放。所述發動機米用電噴柴油發動機。所述系統還包括:帶強制冷卻的彈簧制動液壓釋放的多片濕式制動器。所述驅動橋進一步還包括:有限防滑差速器。由上述本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所述系統包括發動機、變矩器、自動換擋變速箱、遙控信號收發裝置、傳動軸和驅動橋,其中所述變矩器的外殼與所述發動機的飛輪殼之間通過螺栓連接在一起,所述發動機的飛輪與所述變矩器的柔性連接盤通過螺栓連接在一起,所述發動機的飛輪轉動時,帶動所述變矩器的柔性連接盤轉動,該柔性連接盤把動力通過所述變矩器的泵輪、渦輪傳遞到傳動軸;所述傳動軸的一端與所述變矩器之間通過萬向節連接,另一端與所述自動換擋變速箱通過萬向節連接,動力通過所述傳動軸傳遞到所述自動換擋變速箱,所述自動換擋變速箱通過內部的齒輪組最終把動力傳遞到所述驅動橋的前橋和后橋;所述遙控信號收發裝置的接收端通過螺栓與所述地下遙控鏟運機的車體連接,位置在所述發動機的上部,且發射端與所述地下遙控鏟運機的車體分開放。利用該系統能夠提高燃油經濟性,并根據遙控鏟運機的載荷變化實現自動換擋,提高了工作效率,進而提聞了遙控伊運機的性能。【專利附圖】【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附圖。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地下遙控鏟運機的動力與傳動系統的俯視圖;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地下遙控鏟運機的動力與傳動系統的側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如圖1所示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地下遙控鏟運機的動力與傳動系統的俯視圖;如圖2所示為該系統的側視圖,結合圖1和2,所述系統包括前橋I ;傳動軸2 ;傳動軸3 ;傳動軸4 ;自動換擋變速箱5;傳動軸6 ;變矩器7 ;發動機8 ;后橋9 ;傳動軸10,其中具體連接關系為:變矩器7的外殼與發動機8的飛輪殼之間通過螺栓連接在一起,發動機8的飛輪與變矩器7的柔性連接盤通過螺栓連接在一起,發動機8的飛輪轉動,帶動變矩器7的柔性連接盤轉動,柔性連接盤把動力通過變矩器7的泵輪、渦輪傳遞到傳動軸6 ;傳動軸6的一端與變矩器7之間通過萬向節連接,另一端與自動換擋變速箱5通過萬向節連接,動力通過傳動軸6傳遞到自動換擋變速箱5,自動換擋變速箱5通過內部的齒輪組最終把動力傳遞到驅動橋的前橋I和后橋9,從而實現地下遙控鏟運機的前后運動;另外,傳動軸2、3、4之間通過萬向節連接,同時兩端也是通過萬向節與前橋1,自動換擋變速箱5連接在一起,傳動軸10通過萬向節與自動換擋變速箱5,后橋9連接在一起。該5根傳動軸的長度分別為:傳動軸2,356.3?406.3mm,傳動軸3,360mm,傳動軸4,242.8 ?272.8_,傳動軸 6,963.7 ?1013.7_,傳動軸 10,305.7 ?355.7mm。所述系統還包括有遙控信號收發裝置,該遙控信號收發裝置的接收端通過螺栓與所述地下遙控鏟運機的車體連接,位置在所述發動機8的上部,且發射端與所述地下遙控鏟運機的車體分開放,當需要用到遙控功能時,駕駛員站在車外,手持發射端,控制地下遙控鏟運機的動作。具體實現中,上述發動機8可以采用電噴柴油發動機,進一步提高燃油經濟性。另外,所述系統還包括:帶強制冷卻的彈簧制動液壓釋放的多片濕式制動器,利用該制動器可以保證良好的制動性能,避免了液壓系統故障造成的剎車失靈,提高了鏟運機行駛的安全性。所述驅動橋進一步還包括:有限防滑差速器,該有限防滑差速器使鏟運機具有更好的通過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地下遙控鏟運機的動力與傳動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包括發動機、變矩器、自動換擋變速箱、遙控信號收發裝置、傳動軸和驅動橋,其中:所述變矩器的外殼與所述發動機的飛輪殼之間通過螺栓連接在一起,所述發動機的飛輪與所述變矩器的柔性連接盤通過螺栓連接在一起,所述發動機的飛輪轉動時,帶動所述變矩器的柔性連接盤轉動,該柔性連接盤把動力通過所述變矩器的泵輪、渦輪傳遞到傳動軸;所述傳動軸的一端與所述變矩器之間通過萬向節連接,另一端與所述自動換擋變速箱通過萬向節連接,動力通過所述傳動軸傳遞到所述自動換擋變速箱,所述自動換擋變速箱通過內部的齒輪組最終把動力傳遞到所述驅動橋的前橋和后橋;所述遙控信號收發裝置的接收端通過螺栓與所述地下遙控鏟運機的車體連接,位置在所述發動機的上部,且發射端與所述地下遙控鏟運機的車體分開放。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馮孝華,石峰,顧洪樞,戰凱,陳強,段辰玥,李建國,郭鑫,龍智卓,李恒通,張建輝,袁樹禮,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礦冶研究總院,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