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起重機,其包括至少一個能伸縮的起重機臂(2),該起重機臂具有懸臂(3)和懸臂延長部(4),通過設置在懸臂延長部(4)上的、具有兩個彼此間隔距離的旋轉支承件的旋轉活節(5),工作裝置固定在能伸縮的起重機臂上并且液壓管(6)從懸臂在旋轉活節的間隔距離的旋轉支承件之間引導至工作裝置,在懸臂延長部的設置有旋轉活節的端部(41)的區域中設置用于液壓管的引導件(7),所述引導件將液壓管從懸臂延長部引導至在旋轉活節的間隔距離的旋轉支承件之間的區域(51),在懸臂的遠離工作裝置的端部(31)上并且在引導件的遠離工作裝置的端部(71)上設置用于液壓管的固定元件(8),液壓軟管形式的液壓管在這些固定元件之間延伸。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起重機,其包括至少一個能伸縮的起重機臂,該起重機臂具有懸臂和懸臂延長部,通過設置在懸臂延長部上的、具有兩個彼此間隔距離的旋轉支承件的旋轉活節,工作裝置固定在能伸縮的起重機臂上,并且液壓管從懸臂在旋轉活節的間隔距離的旋轉支承件之間引導至工作裝置,在懸臂延長部的設置有旋轉活節的端部的區域中設置用于液壓管的引導件,所述引導件將液壓管從懸臂延長部引導至在旋轉活節的間隔距離的旋轉支承件之間的區域。此外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運輸工具,所述運輸工具包括按說明的實施形式的具有至少一個能伸縮的起重機臂的起重機,所述運輸工具尤其是木材收獲機。
技術介紹
這種具有至少一個能伸縮的起重機臂的起重機已經眾所周知。例如EP1448471B1示出這種起重機,其中液壓管在懸臂的上側上并且在懸臂延長部的上側上延伸并且在懸臂延長部旁的引導件中引導。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任務是提出一種相對于現有技術改進的、具有至少一個能伸縮的起重機臂的起重機。該任務通過權利要求1的特征解決。通過在懸臂的遠離工作裝置的端部上并且在引導件的遠離工作裝置的端部上設置用于液壓管的固定元件,液壓軟管形式的液壓管在所述固定元件之間延伸,在完全伸出的懸臂延長部中液壓軟管靠近懸臂和懸臂延長部,由此能伸縮的起重機臂相對小地構成,因為液壓管不再遠離懸臂或懸臂延長部。相反在現有技術中,液壓管在完全伸出的懸臂延長部中也遠離能伸縮的起重機臂,因為液壓軟管不僅在懸臂延長部縮回的狀態中而且在該懸臂延長部伸出的狀態中具有遠離起重機臂的U形曲線。本專利技術其他有利的實施形式在從屬權利要求中定義。在此特別優選地設定,用于液壓軟管的引導件和固定元件設置在懸臂延長部的下側上和懸臂的下側上。通過在懸臂延長部的下側上和懸臂的下側上的構造,能較好地保護液壓軟管以免受到環境影響。也要求保護一種運輸工具,所述運輸工具包括按至少一個所述實施形式的具有能伸縮的起重機臂的起重機,所述運輸工具尤其是木材收獲機。附圖說明 下面參考后續說明借助于在各附圖中描述的實施例詳細解釋本專利技術的其它詳情和優點。其中:圖1為按現有技術的具有能伸縮的起重機臂的起重機的側視圖;圖2為具有在縮回狀態中的能伸縮的起重機臂的起重機側視圖;圖3為具有在完全伸出狀態中的能伸縮的起重機臂的起重機的側視圖;圖4為具有能伸縮的起重機臂的起重機的側視圖的部分剖視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圖1顯示按現有技術的能伸縮的起重機I。該起重機I具有能伸縮的起重機臂2,該起重機臂具有懸臂3和懸臂延長部4。在懸臂延長部4上設置旋轉活節5,工作裝置20固定在該旋轉活節上。構成為液壓軟管9的液壓管6從懸臂3經由在懸臂延長部4上的固定位置延伸至工作裝置20。從而在現有技術中,構成為液壓軟管9的液壓管6完全不受保護地延伸并且自由懸掛在下方,這尤其是在樹林里調度起重機臂2和工作裝置20時可導致液壓軟管9的損壞。圖2在側視圖中顯示起重機I。在此起重機I具有能伸縮的起重機臂2,該起重機臂具有懸臂3和懸臂延長部4,通過設置在懸臂延長部4上的、具有兩個彼此間隔距離的旋轉支承件的旋轉活節5,在此未顯示的工作裝置能固定在能伸縮的起重機臂2上并且液壓管6從懸臂3在旋轉活節5的間隔距離的旋轉支承件之間引導至工作裝置,其中在懸臂延長部4的端部41的區域中設置用于液壓管6的引導件7,旋轉活節5設置在該端部上,該引導件將液壓管6從懸臂延長部4引導至在旋轉活節5的間隔距離的旋轉支承件之間的區域51。在此在懸臂3的遠離工作裝置的端部31上并且在引導件7的遠離工作裝置的端部71上設置用于液壓管6的固定元件8,在所述固定元件之間液壓管6以液壓軟管9的形式延伸。在該優選的實施例中用于液壓管6的引導件7具有封閉的井狀空間72,液壓軟管9能在該井狀空間中延伸。同樣井狀空間72當然也可能敞開地構成。當然也可設想,用于液壓管6的引導件7不是構成為井狀空間72,而是引導件7具有例如兩個能引導液壓軟管9的接片。 此外同樣可設想,用于液壓管6的引導件7具有一個或多個弓形件,液壓軟管9能在所述弓形件中延伸。在該優選的實施例中固定元件8構成為擰緊件。同樣當然可設想,這些固定元件8構成為弓形件并且液壓軟管9在所述弓形件中自由延伸并且由所述弓形件保持。此外在該優選的實施例中設定,用于液壓管9的引導件7和固定元件8設置在懸臂延長部4的下側42上和懸臂3的下側32上,這尤其在起重機I構成在運輸工具上的情況中是有利的,因為它們在起重機臂2的下方被更好地保護,所述運輸工具例如是木材收獲機(也稱作為收割機)。 在懸臂延長部4完全縮回時(如在圖2中描述的),在懸臂3的下方的液壓軟管9構成為以敞開的吊環形式的突起91,其向下垂下。如果現在懸臂延長部4完全伸出(如在圖3中描述的),那么液壓軟管9伸展并且基本上平行于懸臂3且基本上平行于懸臂延長部4延伸。這導致非常窄的起重機臂2及其液壓軟管9,這尤其在樹林中使用時是有利的,因為能降低如下危險,即液壓軟管9可能掛到樹干或樹枝上,從而可能導致液壓軟管9損壞。圖4顯示液壓軟管9在引導件7中延伸至旋轉活節5的部分剖視圖,其中液壓軟管9在旋轉活節5中在所述旋轉活節的兩個彼此間隔距離的旋轉支承件10(僅示出一個旋轉支承件10)之間延伸。由此液壓軟管9從固定元件8開始(即在引導件7的遠離工作裝置的端部71上)直至工作裝置20完全受保護。在此液壓軟管9的接頭11從上方垂直地實現,從而接頭11在工作裝置20上方也被保護。在現有技術中液壓管9的延伸與此相反(見圖1),其中不僅液壓管9的延伸而且所述液壓管在工作裝置20 上的接頭完全不受保護。權利要求1.起重機(1),其包括至少一個能伸縮的起重機臂(2),該起重機臂具有懸臂(3)和懸臂延長部(4),通過設置在懸臂延長部(4)上的、具有兩個彼此間隔距離的旋轉支承件(10)的旋轉活節(5),工作裝置(20)固定在能伸縮的起重機臂(2)上,并且液壓管(6)從懸臂(3)在旋轉活節(5)的間隔距離的旋轉支承件(10)之間引導至工作裝置(20),在懸臂延長部(4)的設置有旋轉活節(5)的端部(41)的區域中設置用于液壓管(6)的引導件(7),所述引導件將液壓管(6)從懸臂延長部(4)引導至在旋轉活節(5)的間隔距離的旋轉支承件(10)之間的區域(51),其特征在于,在懸臂(3)的遠離工作裝置的端部(31)上并且在引導件(7)的遠離工作裝置的端部(71)上設置用于液壓管(6)的固定元件(8),液壓軟管(9)形式的液壓管(6 )在這些固定元件之間延伸。2.按權利要求I所述的起重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元件(8)中的至少一個構成為弓形件,液壓軟管(9 )在所述弓形件中延伸。3.按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起重機,其特征在于,用于液壓管(6)的引導件(7)具有一個或多個弓形件,液壓軟管(9)在引導件的弓形件中延伸。4.按權利要求I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起重機,其特征在于,用于液壓管(6)的引導件(7)具有敞開的或封閉的井狀空間(72),液壓軟管(9)在所述井狀空間中延伸。5.按權利要求I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起重機,其特征在于,用于液壓管(6)的引導件(7)具有兩個接片,所述接片引導液壓軟管(9)。6.按上述權利要求I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起重機,其特征在于,用于液壓軟管(9)的引導件(7)和固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起重機(1),其包括至少一個能伸縮的起重機臂(2),該起重機臂具有懸臂(3)和懸臂延長部(4),通過設置在懸臂延長部(4)上的、具有兩個彼此間隔距離的旋轉支承件(10)的旋轉活節(5),工作裝置(20)固定在能伸縮的起重機臂(2)上,并且液壓管(6)從懸臂(3)在旋轉活節(5)的間隔距離的旋轉支承件(10)之間引導至工作裝置(20),在懸臂延長部(4)的設置有旋轉活節(5)的端部(41)的區域中設置用于液壓管(6)的引導件(7),所述引導件將液壓管(6)從懸臂延長部(4)引導至在旋轉活節(5)的間隔距離的旋轉支承件(10)之間的區域(51),其特征在于,在懸臂(3)的遠離工作裝置的端部(31)上并且在引導件(7)的遠離工作裝置的端部(71)上設置用于液壓管(6)的固定元件(8),液壓軟管(9)形式的液壓管(6)在這些固定元件之間延伸。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J·施泰因德爾,
申請(專利權)人:埃普斯隆起重機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