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輪軌滾動接觸試驗裝置,包括支架、調節頂架、調節底架、軌道輪、車輪、加速度傳感器和聲波探測器;支架上設置有豎向滑槽,調節頂架通過緊固螺栓插在豎向滑槽中固定在支架上,車輪的輪軸可轉動的連接在調節頂架上,調節底架位于調節頂架的下方并設置在支架上,軌道輪的輪軸可轉動的連接在調節底架上;加速度傳感器固定在車輪的輪輻面上,聲波探測器的探頭與軌道輪的頂部對齊,軌道輪的輪軸與車輪的輪軸平行。通過加速度傳感器可以檢測車輪的振動情況,而通過聲波探測器可以有效的檢測車輪與軌道輪產生的噪聲,方便的實現對輪軌滾動接觸試驗進行測試,降低了測試成本,并可以進行長時間連續測試。(*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測量裝置,尤其涉及一種輪軌滾動接觸試驗裝置。
技術介紹
鐵路交通由于其自身噪聲品質和列車線路安排的原因,會帶來環境噪聲污染問題,進而嚴重影響到線路周邊居民的睡眠和城市的交通環境,這在一定程度上正阻礙著鐵路交通的快速發展。鐵路噪聲中的輪軌噪聲由于其主要發生在列車時速30-300公里的范圍內而與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聯系最為緊密,其產生原因主要與輪軌接觸過程有關。因此研究車輪和軌道的形狀、尺寸、材料等參數以及輪軌間的接觸關系對探索輪軌噪聲的產生機理并研制相應的減振降噪措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目前,通常利用實車在交通軌道上進行輪軌滾動接觸試驗,雖然利用實車進行線上測試可以得到真實可靠的試驗數據,但由于其測試成本高、耗時長,而且會影響正常的鐵路運行,導致輪軌滾動接觸試驗測試困難。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輪軌滾動接觸試驗裝置,解決現有技術中輪軌滾動接觸試驗測試困難的缺陷,實現通過輪軌滾動接觸試驗裝置方便對輪軌滾動接觸試驗進行測試。本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輪軌滾動接觸試驗裝置,包括支架、調節頂架、調節底架、軌道輪、車輪、加速度傳感器和聲波探測器;所述支架上設置有豎向滑槽,所述調節頂架通過緊固螺栓插在所述豎向滑槽中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車輪的輪軸可轉動的連接在所述調節頂架上,所述調節底架位于所述調節頂架的下方并設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軌道輪的輪軸可轉動的連接在所述調節底架上;所述加速度傳感器固定在所述車輪的輪輻面上,所述聲波探測器的探頭與所述軌道輪的頂部對齊,所述軌道輪的輪軸與所述車輪的輪軸平行。進一步的,所述車輪的輪軸上設置有信號導通器,所述信號導通器包括碳刷、碳刷安裝盤、滑環和滑環安裝盤;所述碳刷固定在所述碳刷安裝盤上,所述滑環固定在所述滑環安裝盤上,所述碳刷安裝盤固定在所述車輪的輪軸上,所述滑環安裝盤套在所述車輪的輪軸上并固定在所述調節頂架上,所述碳刷抵靠在所述滑環上,所述加速度傳感器的信號線與所述碳刷連接。進一步的,所述車輪的輪軸上還固定連接有皮帶輪。進一步的,所述調節底架包括橫向底架和縱向底架,所述橫向底架沿所述軌道輪的輪軸方向可滑動的連接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縱向底架沿垂直于所述軌道輪的輪軸方向可滑動的連接在所述橫向底架上。進一步的,所述軌道輪的輪輻面上粘貼有阻尼層。本技術提供的輪軌滾動接觸試驗裝置,通過采用車輪和軌道輪模擬實際列車的車輪與軌道的運行狀態,并通過加速度傳感器可以檢測車輪的振動情況,而通過聲波探測器可以有效的檢測車輪與軌道輪產生的噪聲,方便的實現對輪軌滾動接觸試驗進行測試,降低了測試成本,并可以進行長時間連續測試。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一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技術輪軌滾動接觸試驗裝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輪軌滾動接觸試驗裝置實施例中部分部件的組裝立體圖;圖3為本技術輪軌滾動接觸試驗裝置實施例中信號導通器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技術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如圖1-圖3所示,本實施例輪軌滾動接觸試驗裝置,包括支架1、調節頂架2、調節底架3、軌道輪4、車輪5、加速度傳感器6和聲波探測器7 ;支架I上設置有豎向滑槽11,調節頂架2通過緊固螺栓21插在豎向滑槽11中固定在支架I上,車輪5的輪軸可轉動的連接在調節頂架2上,調 節底架3位于調節頂架2的下方并設置在支架I上,軌道輪4的輪軸可轉動的連接在調節底架2上;加速度傳感器6固定在車輪5的輪輻面上,聲波探測器7的探頭71與軌道輪4的頂部對齊,軌道輪4的輪軸與車輪5的輪軸平行。具體而言,本實施例輪軌滾動接觸試驗裝置配備有與列車的車輪尺寸和材質相同的試驗用的車輪5,車輪5能夠與軌道輪4配合模擬列車實際運行狀態。在使用過程中,通過松動螺栓21使調節頂架2能夠上下移動,將車輪5抵靠在軌道輪4上,然后在車輪5與軌道輪4的接觸點上粘貼壓力傳感器,通過在調節頂架2上放置重塊來增大車輪5與軌道輪4之間的垂向壓力,或通過抬高調節頂架2來減小輪軌間垂向壓力,待壓力傳感器的輸出信號滿足要求后,拆除壓力傳感器,在保證調節頂架2水平放置的前提下再將螺栓21擰緊確保車輪5與軌道輪4之間的壓力值。通過外部驅動裝置驅動車輪5轉動,便可以通過加速度傳感器6來測量輪軌滾動過程中的車輪5振動情況,并通過聲波探測器7來測量輪軌滾動過程中產生的輪軌噪聲,完成輪軌滾動接觸試驗。其中,而車輪5的輪軸上還固定連接有皮帶輪51,外部驅動裝置,例如電機可以通過皮帶驅動皮帶輪51帶著車輪5轉動。另外,軌道輪4的輪輻面上粘貼有阻尼層41。進一步的,為了方便的將加速度傳感器6測量的信號傳輸至外部的主控機,避免出現加速度傳感器6的外引信號線被纏繞在車輪5的輪軸上,車輪5的輪軸上設置有信號導通器8,信號導通器8包括碳刷81、碳刷安裝盤82、滑環83和滑環安裝盤84 ;碳刷81固定在碳刷安裝盤82上,滑環83固定在滑環安裝盤84上,碳刷安裝盤82固定在車輪5的輪軸上,滑環安裝盤84套在車輪5的輪軸上并固定在調節頂架2上,碳刷81抵靠在滑環83上,加速度傳感器6的信號線與碳刷81連接。具體的,在車輪5轉動過程中,碳刷安裝盤82攜帶碳刷81與車輪5 —同轉動,加速度傳感器6輸出的信號通過碳刷81傳給滑環83,然后由滑環83將信號輸送至主控機。更進一步的,調節底架3包括橫向底架31和縱向底架32,橫向底架31沿軌道輪4的輪軸方向可滑動的連接在支架I上,縱向底架32沿垂直于軌道輪4的輪軸方向可滑動的連接在橫向底架31上。具體的,按照對輪軌接觸關系的要求,通過移動橫向底架31來調節輪軌沖角,通過移動縱向底架32來調節輪軌接觸時的相對橫向偏移量。本實施例輪軌滾動接觸試驗裝置,通過采用車輪和軌道輪模擬實際列車的車輪與軌道的運行狀態,并通過加速度傳感器可以檢測車輪的振動情況,而通過聲波探測器可以有效的檢測車輪與軌道輪產生的噪聲,方便的實現對輪軌滾動接觸試驗進行測試,降低了測試成本,并可以進行長時間連續測試。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技術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技術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 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輪軌滾動接觸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調節頂架、調節底架、軌道輪、車輪、加速度傳感器和聲波探測器;所述支架上設置有豎向滑槽,所述調節頂架通過緊固螺栓插在所述豎向滑槽中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輪軌滾動接觸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調節頂架、調節底架、軌道輪、車輪、加速度傳感器和聲波探測器;所述支架上設置有豎向滑槽,所述調節頂架通過緊固螺栓插在所述豎向滑槽中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車輪的輪軸可轉動的連接在所述調節頂架上,所述調節底架位于所述調節頂架的下方并設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軌道輪的輪軸可轉動的連接在所述調節底架上;所述加速度傳感器固定在所述車輪的輪輻面上,所述聲波探測器的探頭與所述軌道輪的頂部對齊,所述軌道輪的輪軸與所述車輪的輪軸平行。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振,劉振江,項頊,
申請(專利權)人:山東省科學院海洋儀器儀表研究所,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