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柔性斜拉桿預應力張拉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到一種同步預應力雙斜拉桿。由張拉螺桿、定位桿、永久性雙拉桿、節點板、雙剪板、花籃螺栓和液壓油缸等組成。其中,永久性雙拉桿與油缸下端通過頂梁及定位桿固定,待吊裝上端連成一體、固定后,將下端插入雙剪板內,并穿入銷釘。通過液壓油缸張拉螺桿,待達到要求的預應力后,調節花籃螺栓并卸除油缸。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斜拉桿受力均勻,對主管局部穩定影響小;液壓張拉便利、準確;附加設施工具化,節點附加重量少;減少交叉桿的干擾或偏心;拉桿直徑小,強度利用率高。(*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柔性斜拉桿預應力施工
,具體涉及到一種同步預應力雙斜拉桿。
技術介紹
柔性拉桿由于其不受長細比的限制,所以在高聳結構中迎風面積小,節約材料,從而得到廣泛應用。但目前預拉力的施工方式較為粗放,僅用花籃螺栓手工施加扭矩,難以保證其預應力的準確性。若用已有方法采用張拉器施加預應力,則有較多錨具穿入拉桿節點,一次性使用的輔助材料浪費較多。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同步預應力雙斜拉桿。本技術提出的同步預應力雙斜拉桿,包括張拉螺桿1、定位桿2、永久性雙拉桿4、節點板5、雙剪板6、花籃螺栓7和液壓油缸8,其中,永久性拉桿4為兩個,每根永久性拉桿4由兩段拉桿通過花籃螺栓7連接組成一體;兩個永久性拉桿4依次穿過定位桿2及頂梁9與液壓油缸8下端相連;永久性拉桿4下端插入雙剪板6內,并穿過銷釘10連接節點板5 ;張拉螺栓I依次穿過定位桿2中部的圓孔、液壓油缸8、與節點板5相連的橋板11的中孔,張拉螺栓I與橋板11的中孔連接處通過螺母12固定。本技術中,所述張拉螺桿I穿過墊板16連接液壓油缸8,墊板16后部設有抵住油缸的螺母17。本技術中,所述 節點板5上設有加勁板13。本技術具有如下優點:與剛性桿相比,同步預應力雙斜拉桿不受長細比的限制,節約鋼材,且迎風面積小。與單柔性拉桿相比,同步張拉雙柔性斜拉桿受力均勻,對主管局部穩定影響小;液壓張拉便利、準確;附加設施工具化,節點附加重量少;減少交叉桿的干擾或偏心;拉桿直徑小,強度利用率高。附圖說明圖1為同步預應力雙斜拉桿詳圖。圖2為同步預應力雙斜拉桿A-A剖面圖。圖3為同步預應力雙斜拉桿B-B剖面圖。圖中標號:1為張拉螺桿,2為定位桿,3為夾緊螺栓,4為永久性拉桿,5為節點板,6為雙剪板,7為花籃螺栓,8為液壓油缸,9為頂梁,10為銷釘,11為橋板,12為螺母,13為加勁板,14為擴大頭螺母,15為夾緊螺栓,16為墊板,17為抵住油缸的螺母,18為柱,19為定位螺釘。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實施例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技術。實施例1:如圖1-圖3所示,本技術由張拉螺桿1、定位桿2、永久性拉桿4、節點板5、雙剪板6、花籃螺栓7和液壓油缸8等組成。其中,張拉螺桿I穿過墊板16連接液壓油缸8,墊板16后部設有抵住油缸的螺母17。永久性拉桿4與油缸8上端連成一體吊裝、固定,下端則通過頂梁9及定位桿2固定,并插入雙剪板6內,穿入銷釘10。頂梁9為雙槽鋼,通過夾緊螺栓15固定后抵在兩個擴大頭螺母14上。同時張拉螺栓I穿入與節點板5相連的橋板的中孔,擰上螺母。采用液壓油缸8張拉螺桿I施加預緊力,待達到要求的預緊力后,調節花籃螺栓7并卸除液壓油缸8、和頂梁9及定位桿2等。本技術的施工步驟如下:1、永久性拉桿4與液壓油缸8用頂梁9和定位桿2夾緊(下端);上端連成一體吊裝;2、永久性拉桿4上端用一般雙剪銷連接固定;3、將永久性拉桿4下端穿過雙剪板6,并將下端雙剪板6插入節點板5,穿入銷釘10。同時張拉螺栓I穿入與 節點板5相連的橋板11的中孔,擰上螺母12 ;4、采用液壓油缸8張拉螺桿I ;5、邊張拉邊調節花籃螺栓7 ;6、卸除液壓油缸8。權利要求1.一種同步預應力雙斜拉桿,包括張拉螺桿(I)、定位桿(2)、永久性拉桿(4)、節點板(5)、雙剪板¢)、花籃螺栓(7)和液壓油缸(8),其特征在于,每根永久性拉桿(4)由兩段拉桿通過花藍螺栓(7)連接組成一體;兩個永久性拉桿(4)依次穿過定位桿(2)及頂梁(9)與油缸(8)下端相連;永久性拉桿(4)下端插入雙剪板¢)內,并穿過銷釘(10)連接節點板(5);張拉螺栓(I)依次穿過定位桿(2)中部的圓孔、液壓油缸(8)、與節點板(5)相連的橋板(11)的中孔,張拉螺栓(I)與橋板(11)的中孔連接處通過螺母(12)固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預應力雙斜拉桿,其特征在于所述張拉螺桿(I)穿過墊板(16)連接液壓油缸(8),墊板(16)后部設有抵住油缸的螺母(17)。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預應力雙斜拉桿,其特征在于所述節點板(5)上設有加勁板(13)專利摘要本技術屬于柔性斜拉桿預應力張拉
,具體涉及到一種同步預應力雙斜拉桿。由張拉螺桿、定位桿、永久性雙拉桿、節點板、雙剪板、花籃螺栓和液壓油缸等組成。其中,永久性雙拉桿與油缸下端通過頂梁及定位桿固定,待吊裝上端連成一體、固定后,將下端插入雙剪板內,并穿入銷釘。通過液壓油缸張拉螺桿,待達到要求的預應力后,調節花籃螺栓并卸除油缸。本技術斜拉桿受力均勻,對主管局部穩定影響小;液壓張拉便利、準確;附加設施工具化,節點附加重量少;減少交叉桿的干擾或偏心;拉桿直徑小,強度利用率高。文檔編號E04H12/16GK203097400SQ20132006616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5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5日專利技術者何敏娟, 劉慧群 申請人:何敏娟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同步預應力雙斜拉桿,包括張拉螺桿(1)、定位桿(2)、永久性拉桿(4)、節點板(5)、雙剪板(6)、花籃螺栓(7)和液壓油缸(8),其特征在于,每根永久性拉桿(4)由兩段拉桿通過花藍螺栓(7)連接組成一體;兩個永久性拉桿(4)依次穿過定位桿(2)及頂梁(9)與油缸(8)下端相連;永久性拉桿(4)下端插入雙剪板(6)內,并穿過銷釘(10)連接節點板(5);張拉螺栓(1)依次穿過定位桿(2)中部的圓孔、液壓油缸(8)、與節點板(5)相連的橋板(11)的中孔,張拉螺栓(1)與橋板(11)的中孔連接處通過螺母(12)固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何敏娟,劉慧群,
申請(專利權)人:何敏娟,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