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的一種熱熔性粘合劑噴嘴裝置,用于將熱熔性粘合劑噴涂在待粘接的基材表面,該裝置包括控制閥、分歧座和噴嘴單元,分歧座上含有分歧管用于連接多組噴嘴單元橫向拼接,控制閥與分歧座組合控制材料分配到噴嘴單元上進行噴涂,每個噴嘴單元包括前板、中板和后板,前板和后板夾在中板兩側(cè)通過螺栓固定在分歧座上,所述中板上設置有流體分配槽、進氣槽和噴膠孔,其噴涂軌跡呈螺旋狀圖案,涂覆效果更均勻,更薄。(*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熱熔性粘合劑噴嘴裝置。
技術介紹
現(xiàn)在用于粘接平面基材的粘合劑噴涂設備,已很廣泛應用于日化食品包裝、紙品包裝、家居日用品、汽車行業(yè)等各種基材的粘接,特別是衛(wèi)生巾、嬰兒尿褲、床墊等用品的基材粘接涂層,粘合劑噴涂裝置利用熱源,將熱膠粘合劑加熱至熔融狀態(tài),通過分歧供給裝置供應加熱的粘合劑,從噴嘴排出大面積多次地涂覆到待粘接基材的平面上,但該噴嘴噴出的粘合劑不均勻,以致在表面上存在單個隔離的條帶,可能造成粘附不足,特別是在幾乎不能擠壓的多孔或彈性的基材,難以形成均勻的、細膩的圖案。采用多組鋼片疊合的噴嘴,該噴嘴加入氣體噴口,在氣流的帶動下,能解決噴涂不均勻的問題,但噴膠孔與噴氣孔的設置采用多組鋼片疊合結合形成,結構復雜生產(chǎn)成本高,而且噴孔容易堵塞及不能拆卸清潔,要獲得優(yōu)異的粘接效果,仍然存在很大的改進需要。還有一種與氣體結合的噴霧嘴,將粘合劑在一個噴霧嘴的內(nèi)部與一種噴射氣體相混合并緊接著涂覆到基材表面上,不過這樣的噴霧嘴一方面構造結構很復雜,而且在維修和清潔方面工作強度大;另一方面,由于形成的噴霧難以以穩(wěn)定的流動性可靠地涂覆粘合劑,因此會將粘合劑噴涂在完全不需要或不要求涂覆的位置上,浪費材料,增加成本。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熱熔性粘合劑噴嘴裝置,既能達到噴涂層薄、噴涂均勻的效果,又能實現(xiàn)局部噴涂,且結構簡單實用。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熱熔 性粘合劑噴嘴裝置,包括控制閥、分歧座和多個噴嘴單元,所述噴嘴單元包括前板、中板和后板,所述中板夾在前板和后板中間一并固定在分歧座上,后板上設置有進膠孔和進氣孔,所述中板上設置有流體分配槽、進氣槽和噴膠孔,所述流體分配槽設在中板側(cè)壁上,沿中板寬度方向向內(nèi)下方延伸形成斜槽結構,通過進膠孔與分歧座接合注入熱熔性粘合劑;所述進氣槽對稱分布設在中板兩側(cè)壁上,兩側(cè)的進氣槽相連通,通過進氣孔與分歧座接合注入熱風氣體;所述噴膠孔設在中板底端,通過噴膠通道與所述流體分配槽連通噴出熱熔性粘合劑;環(huán)繞所述噴膠孔對稱分布設置有多個噴氣孔,通過噴氣通道分別與兩側(cè)的進氣槽連通噴出熱風氣體。通過控制閥與分歧座組合控制粘合劑和氣體的供給分別輸入到相互獨立的流體分配槽和進氣槽,流體分配槽向下傾斜,當控制閥關閉時,熱熔性粘合劑通過斜槽向下回流從噴膠孔排出,以防止熱熔性粘合劑在流體分配槽內(nèi)停留造成碳化淤塞;流體分配槽可以指向多個噴膠孔排出粘合劑,在粘合劑從噴膠孔噴射出來的同時,噴氣孔從多個方向噴出氣體形成漩渦氣流帶動粘合劑涂覆到基材表面上,其噴涂軌跡呈螺旋狀圖案,涂覆效果更均勻。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流體分配槽內(nèi)設置有過濾網(wǎng),通過過濾粘合劑,防止雜質(zhì)堵塞噴膠孔,而且方便拆卸維護。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中板與前板和后板上分別設置有相對應的螺栓通孔用于固定在分歧座上。通過前后兩板夾緊固定,使中板結構更牢固,密封性更好。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中板上環(huán)繞噴膠孔均勻分布設有六個噴氣孔。六個噴氣孔分成的三個噴氣孔與同一側(cè)的進氣槽連通,另外三個噴氣孔與另同一側(cè)的進氣槽連通,使得噴涂效果更均勻。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噴膠通道的軸線與噴氣通道的軸線非共面,噴氣通道下端斜向噴膠孔。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中板為一體加工成型的五金器件。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控制閥為電磁控制開關閥。本技術提供的一種熱熔性粘合劑噴嘴裝置,與現(xiàn)有技術對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是:本技術設計的噴膠孔和環(huán)繞噴膠孔均勻排布的多個噴氣孔共同設置在中板上,通過控制閥與分歧座組合控制粘合劑和熱風氣體的供給,分別供應到相互獨立的流體分配槽和進氣槽,精密的過濾網(wǎng)能有效去除雜質(zhì),配合斜槽回流流體,防止噴膠孔堵塞;流體分配槽指向多個噴膠孔噴出粘合劑,在粘合劑從噴膠孔噴射出來的同時,噴氣孔從多個方向噴出氣體,噴膠孔 的噴射方向軸線和噴氣孔的噴氣方向軸線相對旋轉(zhuǎn)成一夾角,使噴射角度相互錯開形成漩渦氣流帶動粘合劑涂覆到基材表面上,其噴涂軌跡呈螺旋狀圖案,使覆蓋區(qū)域進一步加大,獲得更加均勻、更加薄的涂覆效果。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做進一步的說明。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整體安裝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后板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中板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中板的剖視圖。圖5是本技術噴膠孔與噴氣孔的排布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提供的熱熔性粘合劑噴嘴裝置,用于將熱熔性粘合劑噴涂在待粘接的基材表面,參照圖1所示,該裝置包括控制閥1、分歧座2和噴嘴單元,控制閥I為電磁控制開關閥,分歧座2上含有分歧管用于連接多組噴嘴單元橫向拼接,根據(jù)基材的噴涂面積大小來選擇噴嘴單元的數(shù)目,控制閥I與分歧座2組合控制材料分配到噴嘴單元上進行噴涂,每個噴嘴單元包括前板3、中板4和后板5,為了方便拆卸維護,前板3和后板5夾在中板4兩側(cè)通過螺栓固定在分歧座2上,結構緊固,密封性好。參照圖2和圖4,優(yōu)選地,中板4側(cè)壁上設置有流體分配槽41,中板4的底端設有噴膠孔43,與所述流體分配槽41通過噴膠通道45連通噴出粘合劑,流體分配槽41可以指向多個噴膠孔43排出粘合劑。流體分配槽41通過后板5上的進膠孔51與分歧座2接合注入粘合劑,讓熱熔性的粘合劑在槽內(nèi)能充分混合排出空氣,使噴出的粘合劑更均勻。流體分配槽41沿中板4寬度方向向內(nèi)下方延伸形成斜槽結構,在于當控制閥I閉合時,粘合劑能通過斜槽向下流動,再從噴膠孔43排出,以防止粘合劑在流體分配槽41內(nèi)停留造成淤塞,同時,流體分配槽41內(nèi)設置有過濾網(wǎng)47,分歧座2在注入粘合劑的過程中經(jīng)過過濾網(wǎng)47過濾,進一步防止雜質(zhì)堵塞噴膠孔43。為了進一步改進噴涂效果,中板4兩側(cè)壁上分別設置有相互對稱的進氣槽42,兩側(cè)的進氣槽42相連通,通過后板5上的進氣孔52與分歧座2接合注入氣體;中板4底部環(huán)繞噴膠孔43分布設置多個噴氣孔44,噴氣孔44對稱分配分別與兩側(cè)的進氣槽42通過噴氣通道46連通噴出氣體,各個噴氣通道46的軸線與噴膠通道45的軸線非共面,噴氣通道46下端斜向噴膠孔43,即每個噴氣孔44的噴氣方向軸線都與噴膠孔43的噴射方向軸線形成夾角,這樣的結構使得從多個噴氣孔44噴出的氣體形成旋渦氣流帶動從噴膠孔43噴出的粘合劑細絲旋轉(zhuǎn)噴涂在基材上。上述結構中的中板4可設置多個噴膠孔43,根據(jù)不同基材噴涂量的需要而選擇不同的中板4,參照圖5所示,本實施例中的中板4設置有四個噴膠孔43,環(huán)繞每個噴膠孔43各設置有六個噴氣孔44,一側(cè)的三個噴氣孔44與同一側(cè)的進氣槽42連通,另外三個噴氣孔44與另一側(cè)的進氣槽42連通,此結構噴涂的效果均勻度和穩(wěn)定性較高。噴涂裝置6利用熱源將粘合劑加熱至熔融狀態(tài),將呈流體狀的粘合劑和熱風氣體輸送到分歧座2的兩組分歧管上,通過分歧座2與控制閥I控制供給到各個橫向并排的噴嘴單元的流體分配槽41內(nèi),同時注入氣體到進氣槽42內(nèi),粘合劑和熱風氣體分別從噴膠孔43和噴氣孔44噴出,旋轉(zhuǎn)噴出細絲,在靜止的基材上噴涂,形成一個圓環(huán)狀,而在生產(chǎn)線勻速運動的基材上噴涂,其噴涂軌跡為螺旋狀圖案。利用本技術設計噴嘴裝置,噴膠孔43和環(huán)繞噴膠孔43分布排列的多個噴氣孔44共同設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熱熔性粘合劑噴嘴裝置,包括控制閥(1)、分歧座(2)和多個噴嘴單元,所述噴嘴單元包括前板(3)、中板(4)和后板(5),所述中板(4)夾在前板(3)和后板(5)中間一并固定在分歧座(2)上,后板(5)上設置有進膠孔(51)和進氣孔(52),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4)上設置有,流體分配槽(41),所述流體分配槽(41)設在中板(4)側(cè)壁上,沿中板(4)寬度方向向內(nèi)下方延伸形成斜槽結構,通過進膠孔(51)與分歧座(2)接合注入熱熔性粘合劑;進氣槽(42),所述進氣槽(42)對稱分布設在中板(4)兩側(cè)壁上,兩側(cè)的進氣槽(42)相連通,通過進氣孔(52)與分歧座(2)接合注入熱風氣體;噴膠孔(43),設在中板(4)底端,通過噴膠通道(45)與流體分配槽(41)連通噴出熱熔性粘合劑;環(huán)繞所述噴膠孔(43)對稱分布設置有多個噴氣孔(44),通過噴氣通道(46)分別與兩側(cè)的進氣槽(42)連通噴出熱風氣體。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陳健雄,
申請(專利權)人:江門市蓬江區(qū)跨海工貿(mào)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