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造粒機
,涉及用于造粒機的下料裝置,尤其是一種造粒機自動連續下料裝置。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中,采用“太陽鍋”造粒的生產線,隨著該領域科學技術的發展發生著變化,直徑已由0.Sm發展到了 4.2m以上。但始終存在著卸料時需停機的操作,并且大型“太陽鍋”的停啟,帶來了一系列問題如對電力系統的沖擊、電能的損耗、設備的損壞等。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并且更近一步的增加產能,生產企業對實現連續卸料的技術產生了迫切的愿望。在食品、醫藥、化工、陶粒等使用其他類型造粒機的生產線,這一需求也都普遍存在,盡管企業也想了許多辦法,但未解決這個技術難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造粒機自動連續下料裝置通過氣動原理,通過在下料口閘板上設置氣缸,并且對氣缸進行自動控制,從而實現造粒機在不停機的情況下自動下料。本技術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解決的:這種造粒機自動連續下料裝置,在造粒機的卸料口閘板外側與造粒室的外壁之間連接一能驅動卸料口閘板開閉的氣缸,所述氣缸的進出氣口通過氣動接頭及氣管連接至氣源。上述氣缸的一端與粒機卸料口閘板的外側進行銷軸連接,氣缸的另一端與造粒機的造粒室進行銷軸連接。 上述氣缸與氣源之間還連接有用以控制氣缸的二位五通雙電控電磁閥。本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術的自動連續下料裝置通過氣動原理,采用氣缸提供閘門的開閉驅動力,并采用電磁閥控制氣缸,以便實現自動下料的目的,該裝置結構簡單,能夠大量應用于現有的造粒機上,改造成本低,并且改造后使制粒機在運動中可實現定位開啟與閉合下料口閘板,徹底解決了下料時需停機的問題,意義重大。附圖說明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造粒機自動連續下料裝置,其特征在于,在造粒機的卸料口閘板(2)外側與造粒室(1)的外壁之間連接一能驅動卸料口閘板(2)開閉的氣缸(3),所述氣缸(3)的進出氣口通過氣動接頭(6)及氣管(4)連接至氣源。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文,李曄,
申請(專利權)人:淄博少海懶漢鍋爐有限公司,陜西省輕工業研究設計院,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