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膜過濾器,包括外殼,外殼的底部設置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的下部通過管路設置有過濾進水口、過濾出水口、反洗進水口、反洗出水口;所述過濾進水口和反洗出水口連通在同一管路的一端,并且管路的另一端連通有上水管;所述過濾出水口和反洗進水口連通在同一管路的一端;所述外殼的中部設置有過濾層,過濾層設置在漏水板上,漏水板設置在外殼內壁上,并且漏水板的邊緣與外殼內壁密封連接;所述漏水板上自下而上依次設置有承托區、濾膜層。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工藝簡單、清洗方便、運行周期長并且過濾效果好,便于實際使用和推廣。(*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明膠生產用過濾設備系統,具體地說,涉及一種膜過濾器。
技術介紹
在明膠生產中,需要用到將明膠懸濁液中的水分去掉,最后剩余明膠膠狀物。但是,現有的膜過濾器容易造成過濾層的堵塞,清洗困難,縮短了運行周期,也增加了清洗成本。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工藝簡單、清洗方便、運行周期長并且過濾效果好的膜過濾器。為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種膜過濾器,包括外殼,外殼的底部設置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的下部通過管路設置有過濾進水口、過濾出水口、反洗進水口、反洗出水口,并且過濾進水口、過濾出水口、反洗進水口、反洗出水口的側部的管路上設置有閥門;所述過濾進水口和反洗出水口連通在同一管路的一端,并且管路的另一端連通有上水管;所述過濾出水口和反洗進水口連通在同一管路的一端;所述外殼的中部設置有過濾層,過濾層設置在漏水板上,漏水板設置在外殼內壁上,并且漏水板的邊緣與外殼內壁密封連接;所述漏水板上自下而上依次設置有承托區、濾膜層,上水管依次貫穿漏水板、承托區、濾膜層;所述相對于濾膜層的外殼上設置有清理裝置。作為一種改進,所述承托區是由厚度為250mm、粒徑為7mm的碌石組成的承托區;濾膜層是由有機膜制成的濾 膜層。作為一種改進,所述有機膜采用的是孔徑為0.006 μ m的有機膜。作為一種改進,所述清理裝置包括設置在外殼上的開口,開口處連通有帶有閥門的出膠管。所述外殼的下端設置有排污口。所述外殼的上端設置有觀察口。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外殼中包括由漏水板、承托區、濾膜層組成的過濾層,并且通過反洗進水口和反洗出水口實現反向清洗,效果好,操作方便。而過濾進水口和過濾出水口以及上水管,實現了過濾的快捷高效。本技術工藝簡單、清洗方便、運行周期長并且過濾效果好,便于實際使用和推廣。同時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_外殼;2_觀察口 ;3_上水管;4_濾膜層;5_出膠管;6_承托區;7-過濾進水口 ;8-反洗出水口 ;9_排污口 ; 10-支架;11-反洗進水口 ; 12-過濾出水口 ;13_閥門;14-漏水板。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如圖1所不,一種膜過濾器,包括外殼1,外殼I的底部設置有支架10。外殼I的中部設置有過濾層,并且在外殼I的下部通過管路設置有過濾進水口 7、過濾出水口 12、反洗進水口 11、反洗出水口 8,并且過濾進水口 7、過濾出水口 12、反洗進水口 11、反洗出水口8的側部的管路上設置有閥門13,閥門能夠控制管路的開關。過濾進水口 7和反洗出水口8連通在同一管路的一端,并且管路的另一端連通有上水管3。過濾出水口 12和反洗進水口 11連通在同一管路的一端。在本實施例中,外殼的中部設置有過濾層,過濾層設置在漏水板14上,漏水板14設置在外殼內壁上,并且漏水板14的邊緣與外殼內壁密封連接。漏水板上自下而上依次設置有承托區6、濾膜層4,上水管依 次貫穿漏水板14、承托區6、濾膜層4,并且相對于濾膜層4的外殼上設置有清理裝置。在本實施例中,承托區是由厚度為250mm、粒徑為7mm的礫石組成的承托區。濾膜層是由有機膜制成的濾膜層。所述有機膜采用的是孔徑為0.006 μ m的有機膜。同時,清理裝置包括設置在外殼上的開口,開口處連通有帶有閥門的出膠管5。另外,外殼的下端設置有排污口 9。所述外殼的上端設置有觀察口 2。本技術的外殼中包括由漏水板、承托區、濾膜層組成的過濾層,并且通過反洗進水口和反洗出水口實現反向清洗,效果好,操作方便。而過濾進水口和過濾出水口以及上水管,實現了過濾的快捷高效。本技術工藝簡單、清洗方便、運行周期長并且過濾效果好,便于實際使用和推廣。本技術不局限于上述的優選實施方式,任何人應該得知在本技術的啟示下做出的結構變化,凡是與本技術具有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膜過濾器,包括外殼,外殼的底部設置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的下部通過管路設置有過濾進水口、過濾出水口、反洗進水口、反洗出水口,并且過濾進水口、過濾出水口、反洗進水口、反洗出水口的側部的管路上設置有閥門;所述過濾進水口和反洗出水口連通在同一管路的一端,并且管路的另一端連通有上水管;所述過濾出水口和反洗進水口連通在同一管路的一端;所述外殼的中部設置有過濾層,過濾層設置在漏水板上,漏水板設置在外殼內壁上,并且漏水板的邊緣與外殼內壁密封連接;所述漏水板上自下而上依次設置有承托區、濾膜層,上水管依次貫穿漏水板、承托區、濾膜層;所述相對于濾膜層的外殼上設置有清理裝置。2.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膜過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區是由厚度為250_、粒徑為7mm的礫石組成的承托區;濾膜層是由有機膜制成的濾膜層。3.根據權利要求2中所述的膜過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機膜采用的是孔徑為0.006 μ m的有機膜。4.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膜過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裝置包括設置在外殼上的開口,開口處連通有帶有閥門的出膠管。5.根據權利要求4中所述的膜過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的下端設置有排污口。6.根據權利要求 5中所述的膜過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的上端設置有觀察口。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膜過濾器,包括外殼,外殼的底部設置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的下部通過管路設置有過濾進水口、過濾出水口、反洗進水口、反洗出水口;所述過濾進水口和反洗出水口連通在同一管路的一端,并且管路的另一端連通有上水管;所述過濾出水口和反洗進水口連通在同一管路的一端;所述外殼的中部設置有過濾層,過濾層設置在漏水板上,漏水板設置在外殼內壁上,并且漏水板的邊緣與外殼內壁密封連接;所述漏水板上自下而上依次設置有承托區、濾膜層。本技術工藝簡單、清洗方便、運行周期長并且過濾效果好,便于實際使用和推廣。文檔編號B01D61/00GK203090760SQ20132000325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6日專利技術者馮旭明 申請人:羅賽洛(大安)明膠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膜過濾器,包括外殼,外殼的底部設置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的下部通過管路設置有過濾進水口、過濾出水口、反洗進水口、反洗出水口,并且過濾進水口、過濾出水口、反洗進水口、反洗出水口的側部的管路上設置有閥門;所述過濾進水口和反洗出水口連通在同一管路的一端,并且管路的另一端連通有上水管;所述過濾出水口和反洗進水口連通在同一管路的一端;所述外殼的中部設置有過濾層,過濾層設置在漏水板上,漏水板設置在外殼內壁上,并且漏水板的邊緣與外殼內壁密封連接;所述漏水板上自下而上依次設置有承托區、濾膜層,上水管依次貫穿漏水板、承托區、濾膜層;所述相對于濾膜層的外殼上設置有清理裝置。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馮旭明,
申請(專利權)人:羅賽洛大安明膠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