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氣動旋轉吹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套筒和一進氣管,所述套筒內形成一氣腔,所述進氣管沿其軸向區分為一進氣端和一出氣端,所述套筒的一端面通過一密封軸承與所述出氣端轉動支承,套筒的另一端面封閉,所述氣腔與進氣管連通;所述套筒的筒壁上開設有多個噴氣孔,該噴氣孔的軸線與其軸線和筒壁交點處切線的夾角為銳角或鈍角,且所有噴氣孔的朝向一致,以此使得噴氣孔中噴出的氣體能夠迫使所述套筒繞其軸向順時針或逆時針轉動。本所述氣動旋轉吹灰器配合清灰器使用,對袋式除塵器濾袋的清灰更加徹底。(*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袋式除塵器清灰
,尤其涉及一種用于輔助清灰器對袋式除塵器濾袋進行清灰的氣動旋轉吹灰器。
技術介紹
除塵器是把粉塵和灰塵從煙氣中分離出來的設備,廣泛應用于鑄造、火力發電、垃圾焚燒、采礦等行業的氣體除塵。目前市場上大多數的除塵器為袋式除塵器,參見附圖1所示,含粉塵和灰塵的煙氣從煙氣入口 I進入除塵器內,除塵器內設有一防止煙氣泄露的花板4,花板4上懸掛有多個具有濾袋袋口 5的濾袋3,其材質為天然纖維、化學合成纖維、玻璃纖維或金屬纖維等,濾袋3內還設有支撐濾袋的籠骨,除塵器內的煙氣經過濾袋3過濾后從煙氣出口 2排出,煙氣中的粉塵和灰塵則被阻擋在濾袋3的外側,長期使用后濾袋3外表面的積灰會影響濾袋3的過濾效果和使用壽命。通常使用清灰器對濾袋進行清灰,使用時通過清灰器向濾袋內注入壓縮氣體,這股壓縮氣體噴向濾袋內部,這種突然釋放的沖擊波使濾袋在突然膨脹又收縮的過程中與籠骨發生碰撞,從而將濾袋外側的積灰振落,但是清灰器并不能把濾袋外表面的積灰徹底清除干凈,濾袋外表面仍然會吸附一些微塵。于是,如何將濾袋外表面的積灰清除得更加徹底便成為本技術的研究課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輔助清灰器對除塵器濾袋進行清灰的氣動旋轉吹灰器。為達到上述目的,本 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氣動旋轉吹灰器,包括一套筒和一進氣管,所述套筒內形成一氣腔,所述進氣管沿其軸向區分為一進氣端和一出氣端,所述套筒的一端面通過一密封軸承與所述出氣端轉動支承,套筒的另一端面封閉,所述氣腔與進氣管連通;所述套筒的筒壁上開設有多個噴氣孔,該噴氣孔的軸線與其軸線和筒壁交點處切線的夾角為銳角或鈍角,且所有噴氣孔的朝向一致,以此使得噴氣孔中噴出的氣體能夠迫使所述套筒繞其軸向順時針或逆時針轉動。上述技術方案中的有關內容解釋如下:1、上述方案中,所述“該噴氣孔的軸線與其軸線和筒壁交點處切線的夾角為銳角或鈍角”的意思是噴氣孔的軸線不垂直于其軸線和筒壁交點處的切線,即噴氣孔的軸線不與所述套筒的直徑重合,若噴氣孔的軸線與所述套筒的直徑重合,則套筒無法旋轉;所述“所有噴氣孔的朝向一致”的目的在于所有噴氣孔中噴出氣體作用在濾袋內壁上所獲得的反作用力的方向一致,該反作用力驅動所述套筒能夠繞其軸向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2、上述方案中,所述噴氣孔在所述套筒的筒壁上均勻分布。3、上述方案中,所述噴氣孔的軸線與其軸線和筒壁交點處切線的夾角為10。 80。。本技術工作原理和優點:本技術通過向進氣管內充入壓縮氣體,該壓縮氣體進入所述套筒的氣腔內并由套筒筒壁上的噴氣孔噴出,由于噴氣孔的軸線與切線的夾角為銳角或鈍角,故噴氣孔中噴出的氣體作用在濾袋內壁上所獲得的反作用力驅動所述套筒繞其軸向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噴氣孔向濾袋內壁噴氣的同時旋轉,以此使得噴氣孔中噴出的氣體能夠作用在整個濾袋內壁上,從而將濾袋外壁的積灰吹落,使得濾袋積灰的清理更加徹底。附圖說明附圖1為袋式除塵器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結構剖視圖;附圖3為本技術實施例使用狀態剖視圖;附圖4為附圖2的俯視圖;附圖5為附圖3的俯視圖。以上附圖中:1、煙氣入 口 ;2、煙氣出口 ;3、濾袋;4、花板;5、濾袋袋口 ;6、進氣管;7、套筒;8、密封軸承;9、氣腔;10、噴氣孔;11、軸線;12、切線。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描述:實施例:一種氣動旋轉吹灰器參見附圖2 附圖5所示,包括一套筒7和一進氣管6,所述套筒7內形成一氣腔9,所述進氣管6沿其軸向區分為一進氣端和一出氣端,所述套筒7的一端面通過一密封軸承8與所述出氣端轉動支承,套筒7的另一端面封閉,所述氣腔9與進氣管6連通。所述套筒7的筒壁上開設有多個噴氣孔10,該噴氣孔10的軸線與其軸線和筒壁交點處切線的夾角為銳角或鈍角,且所有噴氣孔10的朝向一致,以此使得噴氣孔10中噴出的氣體能夠迫使所述套筒7繞其軸向順時針或逆時針轉動。所述“該噴氣孔10的軸線與其軸線和筒壁交點處切線的夾角為銳角或鈍角”的意思是噴氣孔10的軸線不垂直于其軸線和筒壁交點處的切線,即噴氣孔10的軸線不與所述套筒的直徑重合。所述“所有噴氣孔10的朝向一致”的目的在于所有噴氣孔10中噴出氣體作用在濾袋3內壁上所獲得的反作用力的方向一致,該反作用力驅動所述套筒7能夠繞其軸向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所述噴氣孔10在所述套筒7的筒壁上均勻分布。所述噴氣孔10的軸線與其軸線和筒壁交點處切線的夾角為10° 10°。本技術通過向進氣管6內充入壓縮氣體,該壓縮氣體進入所述套筒7的氣腔9內并由套筒7筒壁上的噴氣孔10噴出,由于噴氣孔10的軸線與切線的夾角為銳角或鈍角,故噴氣孔10中噴出的氣體作用在濾袋3內壁上所獲得的反作用力驅動所述套筒7繞其軸向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噴氣孔10向濾袋3內壁噴氣的同時旋轉,以此使得噴氣孔10中噴出的氣體能夠作用在整個濾袋3內壁上,從而將濾袋3外壁的積灰吹落,使得濾袋3積灰的清理更加徹底。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技術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技術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技術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氣動旋轉吹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套筒和一進氣管,所述套筒內形成一氣腔,所述進氣管沿其軸向區分為一進氣端和一出氣端,所述套筒的一端面通過一密封軸承與所述出氣端轉動支承,套筒的另一端面封閉,所述氣腔與進氣管連通; 所述套筒的筒壁上開設有多個噴氣孔,該噴氣孔的軸線與其軸線和筒壁交點處切線的夾角為銳角或鈍角,且所有噴氣孔的朝向一致,以此使得噴氣孔中噴出的氣體能夠迫使所述套筒繞其軸向順時針或逆時針轉動。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動旋轉吹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噴氣孔在所述套筒的筒壁上均勻分布。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動旋轉吹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噴氣孔的軸線與其軸線和筒壁 交點處切線的夾角為10° 80°。專利摘要一種氣動旋轉吹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套筒和一進氣管,所述套筒內形成一氣腔,所述進氣管沿其軸向區分為一進氣端和一出氣端,所述套筒的一端面通過一密封軸承與所述出氣端轉動支承,套筒的另一端面封閉,所述氣腔與進氣管連通;所述套筒的筒壁上開設有多個噴氣孔,該噴氣孔的軸線與其軸線和筒壁交點處切線的夾角為銳角或鈍角,且所有噴氣孔的朝向一致,以此使得噴氣孔中噴出的氣體能夠迫使所述套筒繞其軸向順時針或逆時針轉動。本所述氣動旋轉吹灰器配合清灰器使用,對袋式除塵器濾袋的清灰更加徹底。文檔編號B01D46/04GK203090653SQ201320086459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26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26日專利技術者吳建華 申請人:蘇州菲泰科過濾技術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氣動旋轉吹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套筒和一進氣管,所述套筒內形成一氣腔,所述進氣管沿其軸向區分為一進氣端和一出氣端,所述套筒的一端面通過一密封軸承與所述出氣端轉動支承,套筒的另一端面封閉,所述氣腔與進氣管連通;所述套筒的筒壁上開設有多個噴氣孔,該噴氣孔的軸線與其軸線和筒壁交點處切線的夾角為銳角或鈍角,且所有噴氣孔的朝向一致,以此使得噴氣孔中噴出的氣體能夠迫使所述套筒繞其軸向順時針或逆時針轉動。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建華,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菲泰科過濾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