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自清洗過濾器,包括筒體,濾網,清潔器具,進、出液口及排污口,進、出液口及排污口分別設置有進、出液管道和排污管道,所述的筒體中部垂直設置有清洗管道,所述的清洗管道下端通過調節閥門與進液管道相連通,清洗管道上端設置有水力旋轉裝置,所述水力旋轉裝置由若干個有一定傾斜角度的過水通道組成,水力旋轉裝置頂端封閉。采用此技術方案,可以在不采用動力裝置的情況下,依靠水力離心裝置,使水形成高速渦流,實現過濾器的自動清洗。(*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凈化設備領域的過濾器,特別涉及到一種自清洗過濾器。
技術介紹
過濾器是輸送介質管道上不可缺少的一種裝置,通常安裝在減壓閥、泄壓閥、定水位閥或其它設備的進口端,用來消除介質中的雜質,以保護閥門及設備的正常使用。現有技術中,設備安裝后,由技術人員進行調試,設定過濾時間和清洗轉換時間,過濾器待處理的水由入水口進入機體,水中的雜質沉積在不銹鋼濾網上,由此產生壓差。通過壓差開關監測進出水口壓差變化,當壓差達到設定值時,電控器給水力控制閥,驅動電機信號,引發下列動作:電動機帶動刷子旋轉,對濾芯進行清洗,同時控制閥打開進行排污,整個清洗過程只需持續數十秒鐘,當清洗結束時,關閉控制閥,電機停止轉動,系統恢復至其初始狀態,開始進入下一個過濾工序。采用上述技術的現有過濾器,主要是利用機械力的作用對濾芯或者濾網進行清洗,清洗過程需要消耗電能等能源。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自清洗過濾器,可以在不采用動力裝置的情況下,依靠水力離心裝置,使水形成高速渦流,實現過濾器的自動清洗。為了實現以上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自清洗過濾器,包括筒體,濾網,清潔器具,進、出液口及排污口,進、出液口及排污口分別設置有進/出液管道和排污管道,所述的筒體中部垂直設置有清洗管道,所述的清洗管道下端通過調節閥門與進/出液管道和清洗管道相連通,清洗管道上端設置有水力旋轉裝置,所述水力旋轉裝置由若干個有一定傾斜角度的過水通道組成,水力旋轉裝置頂端封閉。當需要對過濾器清洗的時候,清洗水從水力旋轉裝置的過水通道中流出, 由于過水通道有一定的傾斜角度,清洗水噴射而出的時候,在清洗管道的外圍形成螺旋旋轉的渦流,在一定的壓力作用下,清洗水的水流流速很快,沖刷清潔器具隨清洗水轉動,強力沖刷濾網的表面,達到清洗濾網的目的。進一步的,為了增強清洗效果,增加內部壓強,所述的排污管道下方連接著有虹吸渦流裝置。進一步的,為了增加過濾面積,本專利技術所述的濾網包括內、外兩層,分別與筒體平行設置,所述的清潔器具布置于內、外兩層濾網之間。進一步的,所述的清潔器具為刮刷清潔圓盤或者帶刷清潔球,并且清潔器具的密度采用小于I千克/立方分米(約為0.9千克/立方分米),使得清潔器具在非清洗狀態下可以飄浮在濾網的頂端。進一步的,所述的水力旋轉裝置過水通道的傾斜角度為30°,適合過濾器中的需過濾液體為水時使用。進一步的,所述的調節閥門為手動閥門或者氣動閥門,工作人員可以手動控制清洗狀態或者氣動打開閥門自動化控制清洗狀態。進一步的,所述的調節閥門連接設置有清潔控制器,清潔控制器通過比較進、出液口液體的壓力,自動控制調節閥門的開啟或閉合。進一步的,所述的筒體上端有氣源沖刷輔助裝置,在過濾特殊液體時,通過增大筒內壓強,增加清潔器具清洗濾網的能力。本專利技術產生的技術效果是:1、在不采用動力裝置的情況下,依靠水力離心裝置,使水形成高速渦流,實現過濾器的自動清洗;2、由于不采用動力裝置,在節省制作成本的基礎上,還起到節約能源的雙重功效;3、水力離心裝置與排污虹吸裝置配套使用,在過濾器的內部形成負壓,使得過濾器中的一部分清水倒流,起到再次沖刷清潔器具的作用,進一步的加強清洗功效;4、頭現了自動和手動雙重控制;5、與同尺寸的過濾器相比,由于雙層濾網的使用,增加了過濾面積,提高了過濾效果;6、適用不同流體過濾使用。附圖說明圖1: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及過濾狀態下的流體流向示意圖;圖2:本專利技術裝置在清洗狀態下的流體流向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作進一步的說明。本實施例以過濾器過濾水為例。由圖1可知,本專利技術包括筒體1,濾網,濾網包括內濾網2和外濾網3雙層,與筒體I平行設置,清潔器具6設置在內、外雙層濾網之間,筒體I上設置有進液口 4、出液口 5及排污口 16,進、出液口及排污口分別有進/出液管道7和排污管道14,所述的筒體中部垂直設置有清洗管道8,所述的清洗管道8下端通過調節閥門13與進/出液管道7和排污管道14相連通,清洗管道8上端設置有水力旋轉裝置9,所述水力旋轉裝置9由若干個有一定傾斜角度的過水通道10組成,水力旋轉裝置9頂端封閉。同時,本專利技術的進、出液口外有壓力監測器,由于水中的雜質沉積在濾網上,產生壓差。通過壓差監測器監測進出液口壓差變化,當壓差達到設定值時,可以通過手動打開調節閥門13啟動過濾器清洗動作,或者通過壓差監測器向清潔控制器15發出電機信號,驅動電機打開氣動控制閥,啟動清洗動作。并且,由圖1可知,當過濾器處于過濾狀態時,調節閥門13動作,打開進/出液管道7,閉合清洗管道8,水通過進/出液管道7進入筒體I,經過內、外雙層濾網的作用,水中的雜質被濾網所吸附,經過過濾后的水又經過出液口 8流出,由于清洗器具6有比水密度小的材質做成,所以在過濾器處于過濾狀態時,清洗器具6浮于雙層過濾網的上端,對過濾過程沒有影響。由圖2可知,由于水中的雜質沉積在濾網上,產生壓差,通過壓差監測器監測進出液口壓差變化,當壓差達到設定值時,過濾器啟動清洗狀態。壓差的設定值可以在安裝設備時由工作人員設定,具體根據所過濾液體的進出壓來確定。當壓差達到設定值時,壓差監測器向清潔控制器15發出電機信號,驅動電機打開氣動控制閥,打開清洗管道8和排污管道14,由于清洗管道14的管徑比進/出液管道7的管徑小的多,因此,外界的水流經過清洗管道14可以瞬間到達管道頂部的水力旋轉裝置9,經由若干個有一定傾斜角度的過水通道10,水從過水通道10流出,由于過水通道的傾斜角度,清洗水噴射而出的時候,在清洗管道的外圍形成螺旋旋轉的渦流,在一定的壓力作用下,水的水流流速很快,沖刷清潔器具6隨水流轉動,從上至下,強力沖刷濾網2和3的表面,達到清洗濾網的目的,而清洗后臟水通過排污管道14的排出筒體1,清潔器具6回到原始位置,再次沖刷濾網表面,起到二次清潔濾網的作用。本專利技術的排污管道14采用了虹吸渦流裝置12,相對于普通過濾器來講,本專利技術的水力旋轉裝置9和虹吸渦流裝置12配合使用,由于虹吸渦流裝置作用,虹吸渦流的渦流流向與水力旋轉裝置的螺旋旋轉方向一致,虹吸渦流的渦流比水力旋轉裝置的螺旋渦流相對較大,可以使得過濾器筒體內暫時的處于負壓狀態,不僅使得污水可以很快的排出筒體,并且,可以使筒內的清水部分回流,沖刷清洗濾網,起到雙重清洗的效果。同時,本專利技術還設計了手動清洗裝置,由人工手動旋轉手動閥門,手動操作可以根據實際清洗強度的需要,調節閥門的開口大小,使得進入清洗管道的水流大、小可控,從而改變清洗水沖刷強度。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如圖2所示,本專利技術的筒體上端還設置有氣源沖刷輔助裝置11,當需清洗的濾網上雜質多、進水壓力比較小、或者有很強黏性在普通壓強下很難沖刷干凈的情況下,可以打開氣源沖刷輔助裝置,在強壓強下,強力沖刷濾網表面,達到清洗目的。本專利技術的裝置,可以配合使用智能化裝置。換言之,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原理,可以在安裝本專利技術裝置之時,根據需要過濾的液體的性質(其密度,黏度,含雜質量等),預先在智能終端設置數據,當過濾器工作中,反饋的信號達到智能終端之時,智能終端發出過濾/清洗信號,實現自動化 作業。以上是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的說明,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原理和方法,在具體實施方式上均有變化之處,因此,本說明書不應當理解為對本說明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自清洗過濾器,包括筒體,濾網,清潔器具,進、出液口及排污口,進、出液口及排污口分別設置有進/出液管道和排污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體中部垂直設置有清洗管道,所述的清洗管道下端通過調節閥門與進/出液管道和清洗管道相連通,清洗管道上端設置有水力旋轉裝置,所述水力旋轉裝置由若干個有一定傾斜角度的過水通道組成,水力旋轉裝置頂端封閉。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根富,
申請(專利權)人:徐根富,杭州環球凈化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