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平口鉗結構,包含有兩個手柄,每個手柄連接有各自的夾緊鉗口,夾緊鉗口相互面對面而形成的每個工作面均有一個末端區段和橫向凹口,而在每個夾緊鉗口上,均裝有可拆卸用硬合金材料制成的帶切削刃的切削要素,在一個夾緊鉗口的側部表面和另一個夾緊鉗口的位于同一面的側部表面上,在對應于每個夾緊鉗口的橫向凹口周邊,都有用于配放相應切削要素的凹穴。切削要素被制成薄片形狀,其上至少帶有一個穿通孔,可穿過螺紋緊固件,每片薄片的形狀都與相對應的夾緊鉗口的側部表面上的相對應的凹穴的形狀相一致。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使用壽命長等優點。(*該技術在2016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手工安裝工具類,具體涉及一種帶銳利凹口的平口鉗。
技術介紹
從技術水平來看,平口鉗的專利已經公開,它的作用原理人人皆知。平口鉗包含兩個帶有夾緊鉗口的手柄,手柄用鉸鏈彼此相互連接,夾緊鉗口位于手柄的末端,在這種情況下,每個夾緊鉗口相互面對面而形成的工作面上均有一個帶齒的末端平坦區段、同樣也帶齒的中間內凹區段和銳利的半圓柱形凹口(專利RU-C1-№2009033,1994)。這種平口鉗的主要缺點是使用壽命不長。由于平口鉗在構造上是鉗口與手柄為一體,手柄活動,鉗口亦隨之活動,導致刀口段磨損快,其使用壽命縮短。還有一個公開的平口鉗專利,它包含有兩個各自帶夾緊鉗口的手柄,手柄用鉸鏈彼此相互連接,夾緊鉗口位于手柄的末端,同時,從每個夾緊鉗口相互面對面而形成平面上貼有相應的用高強度材料制作的墊片(專利RU-A-№ 5485641,1996)。這種平口鉗的主要缺點,一是造價高,由于使用了價格貴的高強度材料,甚至是昂貴的材料,使得造價增加;二是膠和部位不能保證達到手工工具的耐久性,因為墊片本身的工作壽命比手工工具的工作壽命要低。還有一種可作為原始型的平口鉗,它的專利早已公開。這種平口鉗包含兩個手柄和兩個夾緊鉗口,在這種情況下,每個手柄從自己的一個端頭與相應的夾緊鉗口鉸鏈連接,它們彼此連接,可以相互轉動(專利RU-A-№ 2229263,1941)。每個夾緊鉗口相互面對面而形成的工作面均有一個帶刻線的末端平坦區段和一個半圓柱形凹口,在底部與凹口呈“燕子尾巴”形式連接。在每對彼此連接的凹口處安裝有與之相對應的墊塊,墊塊用硬合金材料制成,帶有尖銳的部分。每個墊塊借助于螺紋緊固件被固定在相對應的夾緊鉗口上。這種平口鉗的主要缺點是用硬合金材料制成的墊塊造型復雜,使用螺紋穿通孔使得造價增加,繼而阻礙了這種已獲專利的手工工具的廣泛使用。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已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使用壽命長的平口鉗結構。本技術的專利技術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平口鉗,包含有兩個手柄,每個手柄連接有各自的夾緊鉗口,在這種情況下,夾緊鉗口相互面對面而形成的每個工作面均有一個末端區段和橫向凹口,而在每個夾緊鉗口上,均裝有用硬合金材料制成的帶切削刃的切削要素,而且可以拆卸。在一個夾緊鉗口的側部表面和另一個夾緊鉗口的位于同一面的側部表面上,在對應于每個夾緊鉗口的橫向凹口周邊,都有用于配放相應切削要素的凹穴。切削要素被制成薄片形狀,其上至少帶有一個穿通孔,可穿過螺紋緊固件,在這種情況下,每片薄片的形狀都與相對應的夾緊鉗口的側部表面上的相對應的凹穴的形狀相一致。所述每個凹穴的側壁都與相對應的凹穴的底部表面呈銳角形式配置,而置放在每個凹穴里的薄片的端部與自身朝向相對應凹穴底部的表面也呈銳角形式配置;所述薄片被制成帶直刀刃的薄片形式;每個手柄與相對應于它的夾緊鉗口連在一起動作,同時,手柄彼此之間用鉸鏈連接;在所述夾緊鉗口工作面的末段制有刻線或刀齒。比起已經公開的可作為原始型平口鉗的專利來說,這種平口鉗的優點在于裝有用硬合金材料制成的且可以拆卸的切削要素。這種切削要素被制成帶刀刃的薄片形狀,這不僅簡化了切削要素的結構,還降低了價格高的硬合金材料的消耗量。同時,平口鉗的使用參數仍可保持以前的高水平狀態。根據這種技術解決方案在平口鉗上的使用可能性,可以有各種不同的末段結構,如平坦的末段、平坦內凹的末段等等。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平口鉗的正面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平口鉗部分后視結構示意圖;3和圖4是本技術平口鉗的夾緊鉗口的側面圖;圖5是去掉硬合金材料制成的薄片的夾緊鉗口結構圖。圖中標號說明1-手柄 2-另一側手柄3-夾緊鉗口 4-另一側夾緊鉗口5-鉸鏈連接的軸心 6-平坦末端7-另一側平坦末端 8-橫向凹口9-另一側的橫向凹口 10-刻紋11-刀齒12-夾緊鉗口3的側面13-橫向凹口8周邊的凹穴 14-夾緊鉗口4的側面15-橫向凹口9周邊的凹穴 16-薄片17-另一側薄片 18-薄片16對應的刀刃19-薄片17對應的刀刃20-螺釘21-另一側螺釘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1-圖5進一步說明本技術是如何實現的 每個凹穴13和15的側壁都與相對應的凹穴底部表面呈銳角φ形式配置(如圖3和圖4所示)。從技術可行性出發,銳角φ選定在20°到70°范圍之間。而置放在每個凹穴13和15里的薄片的端部與自身朝向相對應凹穴底部的表面也呈銳角φ形式配置。平口鉗的使用方法如下所述。具有所需刀刃形式18和19的薄片16和17被插入與其相對應的凹穴13和15,借助于螺釘20和21被固定住。這樣裝好之后,平口鉗就可以作為安裝工具準備工作了。凹穴13和15的側壁形式與其底部的表面呈銳角φ,而薄片16和17的端部形式也與凹穴底部的表面呈銳角φ,這樣可以提高施加在手柄1和2上的極限容許應力的值。實際上,薄片16和17在這種情況下不僅借助于螺釘20和21被固定,而且還被分布在整個周邊的相應的凹穴13、15所固定。技術的工業適用性證明,這種平口鉗可以用機器制造工廠的標準設備制造出來。權利要求1.一種平口鉗,包含有兩個手柄,每個手柄連接有相對于各自的夾緊鉗口,夾緊鉗口相互面對面而形成的每個工作面均有一個末端區段和橫向凹口,而在每個夾緊鉗口上,均可以安裝可拆卸的用硬合金材料制成的帶切削刃的切削要素,其特征在于在一個夾緊鉗口的側面和另一個夾緊鉗口位于同一面的側面上,在對應于每個夾緊鉗口的橫向凹口的整個周邊上,都有用于配放相應切削要素的凹穴,所述切削要素被制成薄片形狀,切削要素上至少有一個供螺紋緊固件穿過的穿通孔,每片薄片的形狀都和與之相對應的夾緊鉗口側面上的相對應的凹穴的形狀相一致。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平口鉗,其特征在于每個凹穴的側壁都與相對應的凹穴底部表面呈銳角配置,而置放在每個凹穴里的薄片的端部與自身朝向相對應凹穴底部的表面也呈銳角配置。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平口鉗,其特征在于薄片被制成帶直刀刃的薄片形式。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平口鉗,其特征在于每個手柄與相對應于它的夾緊鉗口連在一起動作,同時,手柄彼此之間用鉸鏈連接;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平口鉗,其特征在于在夾緊鉗口工作面的末段制有刻線或刀齒。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平口鉗,其特征在于所述銳角選定在20°到70°范圍之間。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平口鉗結構,包含有兩個手柄,每個手柄連接有各自的夾緊鉗口,夾緊鉗口相互面對面而形成的每個工作面均有一個末端區段和橫向凹口,而在每個夾緊鉗口上,均裝有可拆卸用硬合金材料制成的帶切削刃的切削要素,在一個夾緊鉗口的側部表面和另一個夾緊鉗口的位于同一面的側部表面上,在對應于每個夾緊鉗口的橫向凹口周邊,都有用于配放相應切削要素的凹穴。切削要素被制成薄片形狀,其上至少帶有一個穿通孔,可穿過螺紋緊固件,每片薄片的形狀都與相對應的夾緊鉗口的側部表面上的相對應的凹穴的形狀相一致。本技術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使用壽命長等優點。文檔編號B25B7/00GK2894946SQ200620003380公開日2007年5月2日 申請日期2006年1月26日 優先權日2006年1月26日專利技術者布利茲紐克·亞歷山大 申請人:布利茲紐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平口鉗,包含有兩個手柄,每個手柄連接有相對于各自的夾緊鉗口,夾緊鉗口相互面對面而形成的每個工作面均有一個末端區段和橫向凹口,而在每個夾緊鉗口上,均可以安裝可拆卸的用硬合金材料制成的帶切削刃的切削要素,其特征在于:在一個夾緊鉗口的側面和另一個夾緊鉗口位于同一面的側面上,在對應于每個夾緊鉗口的橫向凹口的整個周邊上,都有用于配放相應切削要素的凹穴,所述切削要素被制成薄片形狀,切削要素上至少有一個供螺紋緊固件穿過的穿通孔,每片薄片的形狀都和與之相對應的夾緊鉗口側面上的相對應的凹穴的形狀相一致。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布利茲紐克亞歷山大,
申請(專利權)人:布利茲紐克亞歷山大,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RU[俄羅斯]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