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自加熱水杯,包括主杯體,其特征是:所述主杯體內設有一內杯體;內杯體設有開口向上的內腔;且在該內杯體的頂部裝配有用于對內杯體的開口密封的內蓋;所述內杯體的內腔中設有一鋼絲網制成的杯狀部件,該杯狀部件的開口向上且開口處設有向外翻折的翻邊,該翻邊卡掛在所述內杯體的頂端面上;該杯狀部件內放置有采用透水透氣材料包裹生石灰形成的生石灰料包;所述主杯體裝配有外蓋。它能對杯中的水進行加熱,而且無需電源即可產生熱量加熱水并對熱水進行保溫。(*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水杯,具體的說是一種自加熱水杯。
技術介紹
在冬季,人們外出攜帶水杯時,水杯內的水很容易變涼。即使保溫杯也是具有一定的保溫時效。而且如果杯子里是涼水時,水杯不能對其進行加熱,導致人們喝不到熱水,很不方便。目前雖然有利用電源進行加熱的杯子,但外出時,不容易尋找電源,使用起來很不方便。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點,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加熱水杯,它能對杯中的水進行加熱,而且無需電源即可產生熱量加熱水并對熱水進行保溫。為了解決上述問 題,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自加熱水杯,包括主杯體,所述主杯體內設有一內杯體;內杯體設有開口向上的內腔;且在該內杯體的頂部裝配有用于對內杯體的開口密封的內蓋;所述內杯體的內腔中設有一鋼絲網制成的杯狀部件,該杯狀部件的開口向上且開口處設有向外翻折的翻邊,該翻邊卡掛在所述內杯體的頂端面上;該杯狀部件內放置有采用透水透氣材料包裹生石灰形成的生石灰料包;所述主杯體裝配有外蓋。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內杯體的頂端也設有向外翻折的翻邊;內杯體的壁厚小于所述主杯體的壁厚。進一步的:所述內杯體的外周面與主杯體的內表面均設有間隔。優選的:所述內杯體與所述主杯體同軸線設置。更進一步的:所述內杯體頂端面的一側與主杯體的頂端面之間連接有連接板,連接板的寬度大于所述杯狀部件的外徑。此外,也可以:所述內杯體的頂端面外徑大于所述杯狀部件的翻邊的外徑;所述內杯體的頂端面上設有用于與所述內蓋配合的安裝凹槽。此外,所述杯狀部件的翻邊外緣上設有至少一向上的凸起。此外,所述主杯體的外側設有一吸管容納腔,所述吸管容納腔內放置一吸管。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它能對杯中的水進行加熱,而且無需電源即可產生熱量加熱水并對熱水進行保溫,而且加熱效果好,熱量損失少,使用安全方便。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做進一步的說明: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中主杯體、內杯體連接結構的俯視圖;圖中:1主杯體,2內杯體,21安裝凹槽,3內蓋,4杯狀部件,41翻邊,42凸起,5生石灰料包,6外蓋,7連接板,8吸管容納腔,9吸管。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該自加熱水杯主要包括主杯體1、內杯體2、杯狀部件4。所述主杯體I裝配有外蓋6。 所述主杯體I內設有一內杯體2 ;內杯體2設有開口向上的內腔;且在該內杯體2的頂部裝配有用于對內杯體2的開口密封的內蓋3。所述內杯體2的內腔中設有一鋼絲網制成的杯狀部件4,該杯狀部件4的開口向上且開口處設有向外翻折的翻邊41,該翻邊41卡掛在所述內杯體2的頂端面上;該杯狀部件4內放置有采用透水透氣材料包裹生石灰形成的生石灰料包5。該自加熱水杯在使用時,打開內蓋,向杯狀部件中的生石灰料包上倒水,生石灰遇水發生化學反應,反應時釋放一定熱量,熱量即通過內杯體傳導加熱主杯體內的水。該生石灰料包5使用完畢后,如果再進行加熱,可以將杯狀部件4從內杯體2中取出,然后將生石灰料包5取出,更換新的生石灰料包。該實施例中:所述內杯體2的頂端也設有向外翻折的翻邊21 ;內杯體2的壁厚小于所述主杯體1的壁厚。這樣薄的內杯體2有利于導熱,而薄的內杯體2為了便于與內蓋3裝配,所以設置了向外翻折的翻邊21.該實施例中:所述內杯體2的外周面與主杯體I的內表面均設有間隔,這樣有利于均勻加熱主杯體1中的水,也減少了熱量向大氣環境散發造成的熱損失。并進一步的優選:所述內杯體2與所述 主杯體1同軸線設置,其上述效果更佳。該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所述內杯體2頂端面的一側與主杯體I的頂端面之間連接有連接板7,連接板7的寬度大于所述杯狀部件4的外徑。生石灰料包5需要更換時,將杯狀部件4提出,杯狀部件4由連接板7上方移出,連接板7可以防止杯狀部件4上的污水滴入主杯體I內的飲用水中。該實施例中:所述內杯體2的頂端面外徑大于所述杯狀部件4的翻邊41的外徑;所述內杯體2的頂端面上設有用于與所述內蓋3配合的安裝凹槽21。這樣即使內蓋3被污染,也不易對主杯體I內的飲用水造成影響,進一步保證飲用水的安全。此外,為了便于杯狀部件4的提起,所述杯狀部件4的翻邊外緣上設有至少一向上的凸起42。此外,所述主杯體I的外側設有一吸管容納腔8,所述吸管容納腔8內放置一吸管9,可以利用吸管向生石灰料包5上注水,操作安全方便。上述實施例僅為較佳實施方式,本技術并不僅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權利要求1.一種自加熱水杯,包括主杯體,其特征是:所述主杯體內設有一內杯體;內杯體設有開口向上的內腔;且在該內杯體的頂部裝配有用于對內杯體的開口密封的內蓋; 所述內杯體的內腔中設有一鋼絲網制成的杯狀部件,該杯狀部件的開口向上且開口處設有向外翻折的翻邊,該翻邊卡掛在所述內杯體的頂端面上;該杯狀部件內放置有采用透水透氣材料包裹生石灰形成的生石灰料包; 所述主杯體裝配有外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加熱水杯,其特征是:所述內杯體的頂端也設有向外翻折的翻邊;內杯體的壁厚小于所述主杯體的壁厚。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自加熱水杯,其特征是:所述內杯體的外周面與主杯體的內表面均設有間隔。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自加熱水杯,其特征是:所述內杯體與所述主杯體同軸線設置。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自加熱水杯,其特征是:所述內杯體頂端面的一側與主杯體的頂端面之間連接有連接板,連接板的寬度大于所述杯狀部件的外徑。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加熱水杯,其特征是:所述內杯體的頂端面外徑大于所述杯狀部件的翻邊的外徑;所述內杯體的頂端面上設有用于與所述內蓋配合的安裝凹槽。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6所述的一種自加熱水杯,其特征是:所述杯狀部件的翻邊外緣上設有至少一向上的 凸起。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6所述的一種自加熱水杯,其特征是:所述主杯體的外側設有一吸管容納腔,所述吸管容納腔內放置一吸管。專利摘要一種自加熱水杯,包括主杯體,其特征是所述主杯體內設有一內杯體;內杯體設有開口向上的內腔;且在該內杯體的頂部裝配有用于對內杯體的開口密封的內蓋;所述內杯體的內腔中設有一鋼絲網制成的杯狀部件,該杯狀部件的開口向上且開口處設有向外翻折的翻邊,該翻邊卡掛在所述內杯體的頂端面上;該杯狀部件內放置有采用透水透氣材料包裹生石灰形成的生石灰料包;所述主杯體裝配有外蓋。它能對杯中的水進行加熱,而且無需電源即可產生熱量加熱水并對熱水進行保溫。文檔編號A45F3/16GK203087988SQ20132009253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28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28日專利技術者張彤羽 申請人:張彤羽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自加熱水杯,包括主杯體,其特征是:所述主杯體內設有一內杯體;內杯體設有開口向上的內腔;且在該內杯體的頂部裝配有用于對內杯體的開口密封的內蓋;所述內杯體的內腔中設有一鋼絲網制成的杯狀部件,該杯狀部件的開口向上且開口處設有向外翻折的翻邊,該翻邊卡掛在所述內杯體的頂端面上;該杯狀部件內放置有采用透水透氣材料包裹生石灰形成的生石灰料包;所述主杯體裝配有外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彤羽,
申請(專利權)人:張彤羽,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