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水族箱,尤其涉及一種雙循環式水族箱,包括缸體,缸體被上循環格柵隔及下循環格柵分為兩側的上、下排污倉及中部水族倉,上、下排污倉中部均設有過濾層,上循環格柵上部設有與水面向平的上排污口,上循環格柵下部設有出水口比水族倉底面略高的下排污泵,下循環格柵上部設有出水口與上排污口相對的上排污泵,下循環格柵下部設有與水族倉底面向平的下排污口。上層的污物由上排污泵通過水流沖進帶有上排污口的上排污倉內,經過過濾層清潔凈化,而下層污物由泵通過水流沖進帶有下排污口的下排污倉內,經過過濾層清潔凈化,上、下排污泵抽水為無污物水,防止排污泵的泵口堵塞,而且此種水流的循環帶動使得過濾凈化更加清潔。(*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水族箱,尤其涉及一種雙循環式水族箱。
技術介紹
水族箱又稱為水族缸或水族槽,是為觀賞用、專門飼養水生動植物的容器,通常至少有一面為透明的玻璃或高強度的塑料。現有水族箱包括缸體,其也存在循環排污功能,一般為將箱底或某一位置的水由排污泵抽出再經過過濾層循環過濾,此種方法不僅容易將排污泵的泵口堵塞,可以單一位置的循環抽水過濾,無法將水族箱內保持清潔。目前存在一種下過濾水族箱,其不存在水循環多過濾系統,使得整體水族箱排污系統污染不堪,對水體及使用環境造成二次污染。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防止排污泵的泵口堵塞且清潔效果好的雙循環式水族箱。本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雙循環式水族箱,包括缸體,所述缸體被上循環格柵隔及下循環格柵分為兩側的上、下排污倉及中部水族倉,所述上、下排污倉中部均設有過濾層,所述上循環格柵上部設有與水面向平的上排污口,所述上循環格柵下部設有出水口比水族倉底面略高的下排污泵,所述下循環格柵上部設有出水口與上排污口相對的上排污泵,所述下循環格柵下部設有與水族倉底面向平的下排污口。所述下排 污倉倉底設有排污換水口。所述下排污倉倉底設有引導污物進入排污換水口的坡臺。所述水族倉底面下設有燈箱。所述上、下循環格柵隔高度與缸體高度相同。所述過濾層為過濾棉或生化氈。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缸體被上循環格柵隔及下循環格柵分為兩側的上、下排污倉及中部水族倉,所述上、下排污倉中部均設有過濾層,所述上循環格柵上部設有與水面向平的上排污口,所述上循環格柵下部設有出水口比水族倉底面略高的下排污泵,所述下循環格柵上部設有出水口與上排污口相對的上排污泵,所述下循環格柵下部設有與水族倉底面向平的下排污口。上層的污物由上排污泵通過水流沖進帶有上排污口的上排污倉內,經過過濾層清潔凈化,而下層污物由泵通過水流沖進帶有下排污口的下排污倉內,經過過濾層清潔凈化,上、下排污泵抽水為無污物水,防止排污泵的泵口堵塞,而且此種水流的循環帶動使得過濾凈化更加清潔。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中:1.上排污泵,2.下排污口,3.排污換水口,4.換水三通,5.燈箱,6.下排污泵,7.過濾層,8.上排污口,9.上循環格柵,10.缸體,11.水面,12.下循環格柵,13.坡臺。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
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以下結合附圖和最佳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如圖所示,本技術包括缸體10,所述缸體被上循環格柵隔及下循環格柵分為兩側的上、下排污倉及中部水族倉,所述上、下排污倉中部均設有過濾層7,所述上循環格柵9上部設有與水面11向平的上排污口 8,所述上循環格柵下部設有出水口比水族倉底面略高的下排污泵6,所述下循環格柵12上部設有出水口與上排污口相對的上排污泵I,所述下循環格柵下部設有與水族倉底面向平的下排污口 2。上層的污物由上排污泵通過水流沖進帶有上排污口的上排污倉內,經過過濾層清潔凈化,而下層污物由泵通過水流沖進帶有下排污口的下排污倉內,經過過濾層清潔凈化,上、下排污泵抽水為無污物水,防止排污泵的泵口堵塞,而且此種水流的循環帶動使得過濾凈化更加清潔。所述下排污倉倉底設有排污換水口 3。方便污物通過換水三通4排出。不會造成排污系統污染不堪,防止對水體及使用環境造成二次污染;所述下排污倉倉底設有引導污物進入排污換水口的坡臺13。方便污物匯集排出。所述水族倉底面下設有燈箱5。增加視覺效果,提高觀賞魚視覺美感。所述上、下循環格柵隔高度與缸體高度相同。防止魚躍出中部水族倉。所述過濾層為過濾棉或生化氈。可起到良好的過濾效果。以上所述僅是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
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雙循環式水族箱,包括缸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缸體被上循環格柵隔及下循環格柵分為兩側的上、下排污倉及中部水族倉,所述上、下排污倉中部均設有過濾層,所述上循環格柵上部設有與水面向平的上排污口,所述上循環格柵下部設有出水口比水族倉底面略高的下排污泵,所述下循環格柵上部設有出水口與上排污口相對的上排污泵,所述下循環格柵下部設有與水族倉底面向平的下排污口。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循環式水族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排污倉倉底設有排污換水口。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雙循環式水族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排污倉倉底設有弓I導污物進入排污換水口的坡臺。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一種雙循環式水族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族倉底面下設有燈箱。5.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一種雙循環式水族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循環格柵隔高度與缸體高度相同。6.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一種雙循環式水族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層為過濾 棉或生化租。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水族箱,尤其涉及一種雙循環式水族箱,包括缸體,缸體被上循環格柵隔及下循環格柵分為兩側的上、下排污倉及中部水族倉,上、下排污倉中部均設有過濾層,上循環格柵上部設有與水面向平的上排污口,上循環格柵下部設有出水口比水族倉底面略高的下排污泵,下循環格柵上部設有出水口與上排污口相對的上排污泵,下循環格柵下部設有與水族倉底面向平的下排污口。上層的污物由上排污泵通過水流沖進帶有上排污口的上排污倉內,經過過濾層清潔凈化,而下層污物由泵通過水流沖進帶有下排污口的下排污倉內,經過過濾層清潔凈化,上、下排污泵抽水為無污物水,防止排污泵的泵口堵塞,而且此種水流的循環帶動使得過濾凈化更加清潔。文檔編號A01K63/00GK203087285SQ20132005650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3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31日專利技術者趙麗紅 申請人:趙麗紅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雙循環式水族箱,包括缸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缸體被上循環格柵隔及下循環格柵分為兩側的上、下排污倉及中部水族倉,所述上、下排污倉中部均設有過濾層,所述上循環格柵上部設有與水面向平的上排污口,所述上循環格柵下部設有出水口比水族倉底面略高的下排污泵,所述下循環格柵上部設有出水口與上排污口相對的上排污泵,所述下循環格柵下部設有與水族倉底面向平的下排污口。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麗紅,
申請(專利權)人:趙麗紅,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