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魚類孵化裝置,它包括水池、設置在水池內的孵化桶、連接在孵化桶底部的沖水管、連接在孵化桶的上部的濾水罩,孵化桶的桶壁材料采用紗絹。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魚類孵化裝置,孵化桶采用紗絹制成,當魚苗孵出需要轉出來時,只要從水池中將水快速排出就可以迅速集中育苗并轉出,相較現有技術排水更加方便快捷,并且不會損傷到魚卵。(*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魚類孵化裝置。
技術介紹
在魚類的人工養殖技術中,在親魚完全產卵后,要將魚卵轉移到孵化裝置中孵化,一來為魚卵提供更適合的孵化條件,二來防止親魚將魚卵吃掉。鐵皮魚卵孵化桶是一種常用的孵化裝置,具有小型輕便、經濟簡便、占地少,便于室內孵化,孵化率高,易于推廣等優點。孵化桶一般包括鐵皮制成的桶體、連接在桶底的沖水管、連接在桶上部的濾水罩。其使用原理是水流通過桶底沖水管向上沖水,再從桶口通過濾水罩而溢出,受精卵隨著水流上下翻動。其缺點是,魚苗需要轉出時,要用濾網在孵化桶中擋住魚苗,再從濾網中人工將水盛出,十分不方便。
技術實現思路
為克服上述缺點,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魚類孵化裝置。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魚類孵化裝置,它包括水池、設置在水池內的孵化桶、連接在孵化桶底部的沖水管、連接在孵化桶的上部的濾水罩,孵化桶的桶壁材料采用紗絹。進一步地,濾水罩的下端口與孵化桶的上端口相連接。進一步地,濾水罩的上部開設有取物口,方便將魚卵轉移至孵化桶內以及從孵化桶內取出仔魚。進一步地,孵化·桶包括呈筒狀的第一部和連接在第一部下端的第二部,第二部呈倒置的圓錐形,第二部的底端開設有與沖水管相連接的沖水口。進一步地,第一部的側壁由上至下向桶內傾斜。進一步地,桶壁材料所采用的紗絹的目數大于100,以防止魚卵從網孔中漏出,具體目數可根據所孵化魚卵的種類不同而調整。進一步地,水池的底部設置有排水口,方便將水池中的水排出。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技術魚類孵化裝置,孵化桶采用紗絹制成,當魚苗孵出需要轉出來時,只要從水池中將水快速排出就可以迅速集中育苗并轉出,相較現有技術排水更加方便快捷,并且不會損傷到魚卵。附圖說明附圖1為本技術魚類孵化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號為:1、水池;2、孵化桶;21、第一部;22、第二部;23、沖水口 ;3、沖水管;4、濾水罩;41、取物口。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從附圖1魚類孵化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可以看出,它包括水池1、設置在水池I內的孵化桶2、連接在孵化桶2底部的沖水管3、連接在孵化桶2的上部的濾水罩4。孵化桶2包括呈筒狀的第一部21和上端連接在第一部21下端的第二部22,第一部21的側壁由上至下向桶內傾斜,以減小沖水的阻力,第二部22呈倒置的圓錐形,第二部22的底端開設有與沖水管3相連接的沖水口 23。孵化桶2的桶壁材料采用紗絹,也可以將第一部21和第二部22之一的壁設置成紗絹,另一個仍采用傳統的鐵皮。孵化桶2的桶壁所采用的紗絹的目數大于100,以防止魚卵從網孔中漏出,具體目數可根據所孵化魚卵的種類不同而調整。濾水罩4的下端口與孵化桶3的上端口相連接,濾水罩4的下端口也可以連接在孵化桶I的桶壁上。濾水罩4的上部開設有取物口 41,用于將魚卵轉移至孵化桶內以及從孵化桶內取出仔魚。濾水罩4也采用紗絹制成,紗絹的目數大于50,具體目數根據所孵化魚卵的種類而定。水池I的底部設置有排水口,以方便將水池I中的水排出,實際應用中也可采用其他的水池排水結構和水池排水方法。由于孵化桶2采用紗絹制成,孵化桶2內的水會自然滲出,當魚苗轉出時,只要從水池I中將水快速排出就可以了,無需人工一點一點的從桶中將水盛出,相較現有技術更加方便快捷,并且不會損傷魚卵。當大規模孵化時,可以擴大水池I的容積,然后在水池I中設置多個孵化桶2。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技術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技術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技術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魚類孵化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水池(I)、設置在所述水池(I)內的孵化桶(2)、連接在所述孵化桶(2)底部的沖水管(3)、連接在所述孵化桶(2)的上部的濾水罩(4),所述的孵化桶(2)的桶壁材料采用紗絹。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魚類孵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濾水罩(4)的下端口與孵化桶(3)的上端口相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魚類孵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濾水罩(4)的上部開設有取物口(41)。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魚類孵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孵化桶(2)包括呈筒狀的第一部(21)和上端連接在所述第一部(21)下端的第二部(22),所述的第二部(22)呈倒置的圓錐形,所述的第二部(22)的底端開設有與所述沖水管(3)相連接的沖水口(23)。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魚類孵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部(21)的側壁由上至下逐漸向桶內 傾斜。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魚類孵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桶壁材料所采用的紗絹的目數大于100。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魚類孵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池(I)的底部設置有排水口。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魚類孵化裝置,它包括水池、設置在水池內的孵化桶、連接在孵化桶底部的沖水管、連接在孵化桶的上部的濾水罩,孵化桶的桶壁材料采用紗絹。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技術魚類孵化裝置,孵化桶采用紗絹制成,當魚苗孵出需要轉出來時,只要從水池中將水快速排出就可以迅速集中育苗并轉出,相較現有技術排水更加方便快捷,并且不會損傷到魚卵。文檔編號A01K61/00GK203087267SQ20132001699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4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4日專利技術者徐海華, 王榮泉, 宣云峰 申請人:吳江市水產養殖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魚類孵化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水池(1)、設置在所述水池(1)內的孵化桶(2)、連接在所述孵化桶(2)底部的沖水管(3)、連接在所述孵化桶(2)的上部的濾水罩(4),所述的孵化桶(2)的桶壁材料采用紗絹。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海華,王榮泉,宣云峰,
申請(專利權)人:吳江市水產養殖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