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自動制水蓄水、澆灌花盆,涉及一種花卉種植養護技術和方法,包括在花盆(2)內安設自動電控器(18),制水、蓄水系統、澆灌系統統構成,花盆邊上設有進風口(3),底部設有出風口;集自動電控制冷冷凝蓄水和自動電控澆灌技術于一體,制水蓄水系統通過制冷技術,將空氣中水分冷凝收集并儲備于蓄水池中,澆灌系統根據土壤的干濕度,將冷凝技術收集空氣中水分獲得的儲存水進行澆灌,從而實現自動制水蓄水自動澆灌;具有省工、節水的顯著效果。(*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自動制水蓄水、澆灌花盆
本技術涉及一種花卉種植養護技術和方法。
技術介紹
目前,現有技術的花盆的花卉種植養護,均是定時或不定時由人工澆水,或定時自動由機械澆水,其存在必須提供水源的不足。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一種自動制水蓄水、澆灌花盆。本技術的自動制水蓄水、澆灌花盆,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花盆(2)內安設自動電控器(18),制水、蓄水系統、澆灌系統構成,花盆邊上設有進風口(3),底部設有出風口 ;所述制水蓄水系統,由制冷裝置、蓄水池(27)、水位傳感器(14),組合構成,所述制冷裝置,由壓縮機(10)、離心風扇(13),冷凝器(12)、蒸發器(11)組合構成;壓縮機(10)的高壓氣體冷媒出口管與冷凝器(12)的進口管連接,冷凝器(12)的出口管,經過一個節流裝置毛細管或閥門,與蒸發器(11)的進口連接,蒸發器的出口管與壓縮機(10)的進口管連接而構成;所述自動制水蓄水系統的離心風扇(13),冷凝器(12)、蒸發器(11)的排列,依次為離心風扇(13)—冷凝器(12)—蒸發器(11)—過濾網(9)—進風口(3);所述自動制水蓄水系統的空氣流向,在離心風扇(13)的驅動下,空氣一進風口(3)—過濾網(9)—蒸發器(11) —冷凝器(12)—離心風扇(13)的葉輪一由出風口排出;蒸發器(11)下面安置有蓄水池(27);蓄水池(27)設有水位傳感器(14);所述制水蓄水系統的壓縮機(10)的電源、離心風扇(13)的電源,水位傳感器(14)的信號源分別與自動電控器(18)連接而構成自動制水蓄水系統;所述澆灌系統,包括濕度傳感器(19)、水泵(15)組合構成,濕度傳感器(19)的信號源,水泵(15)的電源分別與自動電控器(18)連接,水泵(15)的進水管接于自動制水蓄水系統的蓄水池(27)中;而構成自動制水蓄水、澆灌花盆產品。優選濕度傳感器(19)上設有濕度設置旋鈕(6)。本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的有益效果是:集自動電控制冷冷凝蓄水和自動電控澆灌技術于一體,在花盆內,通過自動電控器,用制水蓄水系統通過制冷技術,將空氣中水分冷凝收集并儲備于蓄水池中,而實現自 動制水蓄水;由濕度傳感器將花盆土壤的濕度返饋到自動電控器,控制澆灌器械的開啟或關閉,將冷凝技術收集空氣中水分獲得的儲存水進行澆灌,從而實現自動制水蓄水自動澆灌;具有省工、節水的顯著效果。附圖說明: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但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圖1-花盆示意總圖圖2——濕度設置旋鈕6示意圖圖3——燒灌示意圖 圖4-花盆剖視示意總圖圖5——制水蓄水系統示意圖圖6——燒灌系統示意圖圖7——濕度傳感工作示意圖圖8——半導體電子制冷方式制水蓄水系統原理示意圖圖中:植物(1),花盆(2),孔(3),電源插頭(4),濕度設置旋鈕(6),土壤(8),過濾網(9),壓縮機(10),蒸發器(11),冷凝器(12),離心風扇(13),水位傳感器(14),水泵(15),管路(16),水(17),自動電控器(18),濕度傳感器(19),冷端(21),熱端(22),風扇電機(23),半導體(24),儲水箱(25),冷凝水(26),蓄水池(27),空氣(28)。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8所示,本技術的自動制水蓄水、澆灌花盆,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花盆(2)內安設自動電控器(18),制水、蓄水系統、澆灌系統構成,花盆邊上設有進風口(3),底部設有出風口 ;所述制水蓄水系統,由制冷裝置、蓄水池(27)、水位傳感器(14),組合構成,所述制冷裝置,由壓縮機(10)、離心風扇(13),冷凝器(12)、蒸發器(11)組合構成;壓縮機(10)的高壓氣體冷媒出口管與冷凝器(12)的進口管連接,冷凝器(12)的出口管,經過一個節流裝置毛細管或閥門,與蒸發器(11)的進口連接,蒸發器的出口管與壓縮機(10)的進口管連接而構成;所述自動制水蓄水系統的離心風扇(13),冷凝器(12)、蒸發器(11)的排列,依次為離心風扇(13)—冷凝器(12)—蒸發器(11)—過濾網(9)—進風口(3);所述自動制水蓄水系統的空氣流向,在離心風扇(13 )的驅動下,空氣一進風口( 3 )—過濾網(9 )—蒸發器(11)—冷凝器(12)—離心風扇(13)的葉輪一由出風口排出;蒸發器(11)下面安置有蓄水池(27);蓄水池(27)設有水位傳感器(14);所述制水蓄水系統的壓縮機(10)的電源、離心風扇(13)的電源,水位傳感器(14)的信號源分別與自動電控器(18)連接而構成自動制水蓄水系統;所述澆灌系統,包括濕度傳感器(19)、水泵(15)組合構成,濕度傳感器(19)的信號源,水泵(15)的電源分別與自動電控器(18)連接,水泵(15)的進水管接于自動制水蓄水系統的蓄水池(27)中;而構成自動制水蓄水、澆灌花盆產品。優選濕度傳感器 ( 19)上設有濕度設置旋鈕(6)。本技術的自動制水、蓄水、澆灌花盆,所有材料和零部件均可采用現有技術的制造或購買獲得,可采用現有技術進行組裝完成。本技術的自動制水、蓄水、澆灌花盆,屬于制冷冷凝技術收集空氣中的水分的技術、自動澆灌方法;其在花盆內,通過自動電控器、制水蓄水系統,通過制冷技術,將空氣中水分冷凝收集并儲備于蓄水池中,由水位傳感器將蓄水池的水位信號返饋到自動電控器,控制制水系統的開啟或關閉,而實現自動制水蓄水工作;由濕度傳感器將花盆土壤的濕度返饋到自動電控器,控制澆灌器械的開啟或關閉,將冷凝技術收集空氣中水分獲得的儲存水進行澆灌,從而實現自動制水蓄水自動澆灌。具有省工、節水的顯著效果。其具體實施技術過程、作用詳述說明如下:本專利中提到的專利技術,是一種不連接任何水源或蓄水池,但可以自動蓄水的花盆。這種花盆可以完全自動,自主地提供水分,讓鮮花或植物的土壤保持一定的濕度。技術說明本專利涉及到一種具有自動澆灌功能的花盆,具有自動蓄水功能和自動澆灌功能?;蛘吒_切地說,可以向植物自主地提供水分。這個具有自動澆灌功能的花盆或者自動澆灌系統,本質上來說,包括以下三個項目:花盆具有的自動蓄水系統。連接到蓄水裝置上的自動澆灌系統。自動蓄水系統和自動澆灌系統的節假日模式設定。本專利提及到的內容,可以很好地解決以上這三項基本內容。最早出現的這種產品所使用的技術,是要求花盆使用者必須在花盆底部充注一定量的水,花盆底部裝有可以緩慢釋放水分的吸水材料。這種產品的生產廠商可以根據儲備的水量保證花盆在12周內持續提供水分。實際上,生產商提供的這個數值不是很準確,通常是一個很樂觀的數據,只是用來做廣告推廣。因為植物生長所需要的水分受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植物的大小,季節(夏天,秋天,春天,冬天),花盆的暴露程度,在陽光下或是陰涼處,植物的種類等等。在實際應用中出現的最重要的問題,就是花盆中的土壤濕度明顯不同?;ㄅ璧撞客寥篮械乃址浅8?,花盆表面土壤含有的水分非常低。這就意味著,位于花盆底部的植物根莖可以吸收更多的水分,而花盆表面的植物根莖沒有多少水分可以吸收?;ㄅ柰寥乐兴值牟町?,導致植物根莖向著水分多的地方生長,在植物成長的過程中,土壤外面的植株和內部的根莖不平衡,致使用戶不得不使用更大的花盆。對于這個存水系統的花盆,另外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自動制水蓄水、澆灌花盆,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花盆(2)內安設自動電控器(18),制水、蓄水系統、澆灌系統構成,花盆邊上設有進風口(3),底部設有出風口;所述制水蓄水系統,由制冷裝置、蓄水池(27)、水位傳感器(14),組合構成,所述制冷裝置,由壓縮機(10)、離心風扇(13),冷凝器(12)、蒸發器(11)組合構成;壓縮機(10)的高壓氣體冷媒出口管與冷凝器(12)的進口管連接,冷凝器(12)的出口管,經過一個節流裝置毛細管或閥門,與蒸發器(11)的進口連接,蒸發器的出口管與壓縮機(10)的進口管連接而構成;所述自動制水蓄水系統的離心風扇(13),冷凝器(12)、蒸發器(11)的排列,依次為離心風扇(13)→冷凝器(12)→蒸發器(11)→過濾網(9)→進風口(3);所述自動制水蓄水系統的空氣流向,在離心風扇(13)的驅動下,空氣→進風口(3)→過濾網(9)→蒸發器(11)→冷凝器(12)→離心風扇(13)的葉輪→由出風口排出;蒸發器(11)下面安置有蓄水池(27);蓄水池(27)設有水位傳感器(14);所述制水蓄水系統的壓縮機(10)的電源、離心風扇(13)的電源,水位傳感器(14)的信號源分別與自動電控器(18)連接而構成自動制水蓄水系統;所述澆灌系統,包括濕度傳感器(19)、水泵(15)組合構成,濕度傳感器(19)的信號源,水泵(15)的電源分別與自動電控器(18)連接,水泵(15)的進水管接于自動制水蓄水系統的蓄水池(27)中;而構成自動制水蓄水、澆灌花盆產品。...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科斯坦祖西蒙,
申請(專利權)人:科斯坦祖西蒙,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