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具有:背光源功率檢測部(12),檢測驅動背光源(11)的功率的大??;亮度檢測部(13),檢測顯示面板(10)的亮度;發光效率色度存儲部(14),存儲通過顯示亮度和背光源功率而求得的發光效率和顯示色度的關系;色度校正部(15),根據背光源功率檢測部(12)的檢測結果和顯示亮度檢測部(13)的檢測結果來計算發光效率,并從發光效率色度存儲部(14)讀出與所計算出的發光效率對應的顯示色度,校正影像信號的顯示色度,以使在顯示面板所顯示的顯示色度與該讀出的顯示色度一致。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對顯示在顯示面板上的圖像的色度進行校正的。
技術介紹
顯示裝置存在因周圍的環境而導致顯示色彩發生變化的情況。因此,以抑制顯示色彩的變化為目的,一般通過設備內置的溫度傳感器檢測顯示裝置的溫度,并利用該檢測的溫度傳感器值對顯示色彩進行校正(以下稱為穩態校正)。特別是在要求嚴密的色彩重現的產業領域中,進行顯示裝置的定期校正。另外,作為對色度(視聽者所看到的色調)進行校正的技術,有下述專利文獻1、2。 然而,在該穩態校正中,無法在接通電源時,準確地校正因自身發熱而引起的溫度上升期間的過渡性色度變化。圖4是表示色度變化的圖。如該圖所示,與接通電源后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情況相比,剛剛接通電源之后的目標色度和顯示面板上實際顯示的色度的差較大。這是因為,從成為顯示色彩變化的原因的發熱體的光源溫度向設置有溫度傳感器的附近的裝置內部的空氣傳遞熱量存在時間上的延遲,產生溫度梯度。這依賴于裝置內部的部件的比熱、導熱率。能夠通過溫度傳感器實際檢測到這樣的溫度上升一般是在接通電源后的5 10分鐘后。因此,存在如下課題:在剛剛接通電源之后,顯示色彩產生過渡性色度偏差,無法顯示正確的色彩,從而無法開始顯示裝置的校正。在此,一般需要在裝置內溫度、其他各個特性達到穩定所需的時間(例如30分鐘)內持續接通電源之后,開始校正。另外,以溫度作為參數時,若傳感器的跟蹤延遲較大(例如5 10分鐘)則無法正確校正,若跟蹤較快則裝置內的溫度變化變小,易受風等測定噪聲的影響,因此,直接檢測溫度變化量而進行過渡校正非常難,這也是課題的一個原因?,F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7-156157號公報專利文獻2:日本特許第4496270號公報
技術實現思路
專利技術要解決的課題要解決的問題點為,無法準確校正因接通電源后的自身發熱而引起的溫度上升期間的過渡性色度變化。用于解決課題的手段本專利技術的特征在于,具有:顯示面板,顯示輸入影像信號;背光源,對顯示面板進行照明;背光源功率檢測部,檢測驅動上述背光源的功率的大小;亮度檢測部,檢測上述顯示面板的亮度;發光效率色度存儲部,存儲通過顯示亮度和背光源功率而求得的發光效率和顯示色度的關系;以及色度校正部,根據上述背光源功率檢測部的檢測結果和上述顯示亮度檢測部的檢測結果來計算發光效率,并從上述發光效率色度存儲部讀出與所計算出的發光效率對應的顯示色度,校正上述影像信號的顯示色度,以使在上述顯示面板所顯示的顯示色度與該讀出的顯示色度一致。另外,本專利技術的顯示裝置的色彩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檢測驅動對顯示面板進行照明的背光源的功率的大小,檢測顯示面板的亮度,根據上述背光源的功率的檢測結果和上述亮度的檢測結果來計算發光效率,并從發光效率色度存儲部讀出與所計算出的發光效率對應的顯示色度,校正輸入到顯示面板的影像信號的顯示色度,以使在上述顯示面板所顯示的顯示色度與該讀出的顯示色度一致,所述發光效率色度存儲部存儲通過顯示亮度和背光源功率而求得的發光效率和顯示色度的關系。專利技術效果根據本專利技術,即使在產生因接通電源后的自身發熱而引起的溫度上升期間的過渡性色度變化的情況下,也能夠準確地對色度進行校正。附圖說明圖1是表示本專利技術一種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的構成的概略框圖。圖2是說明圖1的構成的顯示裝置的動作的流程圖。圖3是表示接通電源后的經過時間與發光效率或裝置內部溫度的關系的圖?!D4是表示色度變化的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參照附圖說明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圖1是表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的構成的概略框圖。顯示面板10根據所輸入的影像信號顯示圖像。背光源11向顯示面板10照射光來進行照明。背光源功率檢測部12檢測驅動背光源11的功率的大小?;诟鶕庠吹目刂浦?閃爍占空比(Duty)、電壓、電流)預先測定出的特性進行計算,來進行該驅動功率的檢測。在此,背光源功率檢測部12可以將控制值和該控制值的驅動功率對應地存儲到存儲器內,在檢測控制值時,將與該控制值對應的驅動功率從該存儲器讀出從而進行檢測。另外,光源的控制值(閃爍占空比、電壓、電流)表示相對驅動功率。因此方便起見,可以將光源的控制值作為驅動功率處理。亮度檢測部13檢測顯示面板10的亮度。發光效率色度存儲部14存儲通過顯示亮度和背光源功率而求得的發光效率和顯示色度的關系。在此,對應地存儲穩定時的發光效率及與發光效率對應的色度或色度校正量。色度或色度校正量是指,與穩定時的發光效率對應的色度、或與發光效率差/比/變化量等對應的色度校正量。另外為了方便起見,可以檢測背光源光量作為顯示面板10的亮度。色度校正部15根據背光源功率檢測部12的檢測結果和顯示亮度檢測部13的檢測結果來計算發光效率,決定與所算出的發光效率對應的色度校正量,對影像信號的顯示色度進行校正以使在顯示面板顯示的顯示色度與目標色度一致。利用當前的發光效率及從發光效率色度存儲部14讀出的信息(穩定時的發光效率、色度、色度校正量等)來計算色度校正量。目標色度是指用戶的設定值、規格值、穩定時的色度等。發光效率例如通過背光源功率檢測部12的檢測結果與顯示亮度檢測部13的檢測結果的比來求出。該色度校正部15對發光效率色度存儲部14所存儲的穩定時的發光效率和當前的發光效率進行比較,基于比較結果檢測過渡狀態的程度,并根據過渡狀態的程度對影像進行色度校正。作為該比較,使用當前的發光效率和穩定時的發光效率的差、當前的發光效率和穩定時的發光效率的比、當前的發光效率和穩定時的發光效率的變化量中的任意一個。色度校正部15基于該比較結果,通過進行與在自身或外部設置的LUT(Look up Table,查找表)的值相當的校正來進行色度的校正。圖2是說明圖1的構成的顯示裝置的動作的流程圖。在接通顯示裝置的電源后,背光源11點燈,根據所輸入的影像信號而在顯示面板10顯示影像。亮度檢測部13測定顯示面板10的顯示亮度(步驟S10)。背光源功率檢測部12檢測背光源的控制值(步驟Sll),計算消耗功率(步驟S12)。色度校正部15根據背光源功率檢測部12的檢測結果和顯示亮度檢測部13的檢測結果來計算發光效率(步驟S13),并從發光效率色度存儲部14讀出與所計算出的發光效率對應的顯示色度(步驟S14),比較在顯示面板所顯示的顯示色度與讀出的顯示色度而進行特性對照(步驟S15),通過進行改寫LUT的數據的校正(步驟S16)來校正影像信號的顯示色度,以使在顯示面板所顯示的顯示色度與讀出的顯示色度一致。下面說明其他實施方式。可以如下替換圖2的處理的一部分。S卩,色度校正部15根據背光源功率檢測部12的檢測結果和亮度檢測部13的檢測結果來計算發光效率(步驟S13),將其與穩定時的發光效率進行對照(步驟S15),并從發光效率色度存儲部14讀出與兩個發光效率的差/比/變化量對應的色度校正量(步驟S14),通過進行改寫LUT的數據的校正(步驟S16)來校正影像信號的顯示色度,以使所顯示的色度與目標色度一致。根據以上說明的實施方式,使用控制光源的閃爍的波形的占空比,根據預先求出的特性求得消耗功率,通過該消耗功率和亮度計算發光效率,并利用該發光效率來校正色度,因此在接通電源后經過一定時間的期間內,能夠以比穩態校正的特性更接近實際狀態的特性進行校正。另外,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藤村隆一,松井勝之,
申請(專利權)人:NEC顯示器解決方案株式會社,
類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