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機動車輛液壓機組的泵殼(22),其中,在該泵殼上構造有至少兩個進入閥開孔(66)、至少兩個排出閥開孔(68)、至少一個高壓分配閥開孔(70)和至少一個換向閥開孔(72)以及壓力傳感器連接端(74),在本發明專利技術的設計方案中,所述至少兩個進入閥開孔(66)設置在第一行,所述至少兩個排出閥開孔(68)設置在接下來的第二行,所述壓力傳感器連接端(74)設置在再接下來的第三行,而所述至少一個高壓分配閥開孔(70)以及所述至少一個換向閥開孔(72)設置在再接下來的第四行。此外,提供了五個為了短距離地連接閥開孔和連接端的、在泵殼中布置管道和孔的發明專利技術方案;以及提供了一個發明專利技術涉及根據前述六個發明專利技術方案之一的泵殼的應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機動車輛液壓機組的泵殼,在該泵殼上構造有至少兩個進入閥開孔、至少兩個排出閥開孔、至少一個高壓分配閥開孔和至少一個換向閥開孔以及壓力傳感器連接端。另外,在該泵殼上特別設有至少一個連接有管道的主制動缸連接端、至少一個換向閥開孔、位于泵元件開孔和存儲器開孔之間的至少一個第一連接管道、位于泵元件開孔和進入閥開孔之間的至少一個第二連接管道和位于兩個排出閥開孔之間的至少一個第三連接管道。此外,本專利技術還涉及一種具有這種泵殼的機動車輛液壓機組。
技術介紹
在機動車輛、例如轎車或載重汽車中使用液壓機組,以在其制動系統上提供受調節的制動壓力。特別是,利用這樣的液壓機組實現防抱死制動系統(ABS)、驅動防滑系統(ASR)和/或電子穩定程序(ESP)的功能。在制動系統上,特別由機動車輛的駕駛員通過制動踏板而在主制動缸上產生制動壓力。為了調配該制動壓力,液壓機組具有泵,該泵具有多個泵活塞或泵元件、馬達以及多個閥。這些閥通常受到電磁控制,從而在各個制動件或制動回路上能夠提供不同的制動壓力。為了液壓機組與主制動缸的液壓連接,在液壓機組上構造有至少一個主制動缸連接端開孔。這種液壓機組的泵殼通常大致呈方形或塊狀地由鋁構成,并且設有用于布置結構元件和管道的孔。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泵殼的機動車輛液壓機組,相對于已知的泵殼,本專利技術的泵殼更緊湊地構成并且能夠更成本適宜地制成。上述目的通過一種機動 車輛液壓機組的泵殼來實現,在所述泵殼上構造有至少兩個進入閥開孔、至少兩個排出閥開孔、至少一個高壓分配閥開孔和至少一個換向閥開孔以及壓力傳感器連接端。根據本專利技術,所述至少兩個進入閥開孔設置在第一行或列,所述至少兩個排出閥開孔設置在接下來的第二行或列,所述壓力傳感器連接端設置在再接下來的第三行,而所述至少一個高壓分配閥開孔以及所述至少一個換向閥開孔設置在再接下來的第四行或列。這樣的布置方案實現了液壓機組整體上特別緊湊的結構。優選地,兩個換向閥開孔設置在兩個高壓分配閥開孔之間。通過該結構方案,布置出電控制器在用于閥的磁力線圈上的聯接,特別實現了節省結構空間。上述目的還通過特別是上文所述類型的一種機動車輛液壓機組的泵殼來實現,該泵殼具有至少一個主制動缸連接端和與所述主制動缸連接端連接的吸入管道,其中,所述壓力傳感器連接端直接通入所述吸入管道中。通過該結構方案,省去了在其它情況下所需的額外的孔來連接壓力傳感器連接端。另外,上述目的通過特別是上文所述類型的一種機動車輛液壓機組的泵殼來實現,該泵殼具有至少一個主制動缸連接端和與所述主制動缸連接端連接的管道、以及至少一個換向閥開孔和至少一個高壓分配閥開孔,其中,所述至少一個換向閥開孔和/或所述至少一個高壓分配閥開孔借由凹口與該管道連接。對于該結構方案,特地在液壓機組中形成孔以連接換向閥開孔和/或高壓分配閥開孔是多余的。此外,上述目的通過特別是上文所述類型的一種機動車輛液壓機組的泵殼來實現,該泵殼具有至少一個高壓分配閥開孔和位于泵元件開孔和存儲器開孔之間的至少一個第一連接管道,其中,所述高壓分配閥開孔與所述第一連接管道經由第一孔連接,該第一孔特別是第一盲孔。該第一孔可以通過該設計方案維持特別短,由此實現了較少的制造成本且僅需要很小的結構空間。上述目的還通過特別是上文所述類型的一種機動車輛液壓機組的泵殼來實現,該泵殼具有至少一個換向閥開孔和至少一個泵元件開孔,所述泵元件開孔與進入閥開孔經由第二連接管道連接,其中,所述換向閥開孔與所述第二連接管道經由第二孔連接,該第二孔特別是第二盲孔。該第二孔通過繞經進入閥開孔而在換向閥開孔和泵元件開孔之間實現流體導通連接,并且在此利用在進入閥開孔和泵元件開孔之間原本存在的管道連接。因此,通過該設計方案,對于換向閥開孔在泵元件開孔上的聯接僅額外形成一段較短的導管距離。另外,上述目的通過特別是上文所述類型的一種機動車輛液壓機組的泵殼來實現,該泵殼具有至少一個存儲器開孔、至少兩個經由第三連接管道而彼此連接的排出閥開孔,其中,所述存儲器開孔與所述第三連接管道經由第三孔連接,該第三孔特別是第三盲孔。通過該設計方案,存儲器開孔可以經由同樣特別短的孔與兩個排出閥開孔流體導通連接。優選地,在存儲器開孔上借由焊接聯接存儲器,由此同樣提供了一種特別成本適宜制造的、能良好預裝配的且整體上非常節省結構空間的解決方案。最后,上述目的還通過這種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泵殼在機動車輛液壓機組上的應用來實現。 附圖說明接下來,根據示意性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解決方案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其中示出:圖1是現有技術的車輛制動設備的液壓方案的示意圖,該液壓方案也構造有本專利技術的泵殼;圖2是現有技術的泵殼的正視圖;圖3是根據圖2的方向III的俯視圖;圖4是圖2和圖3的泵殼的正視立體圖;圖5是本專利技術泵殼的一個實施例的正視圖;圖6是根據圖5的方向VI的俯視 圖7是圖5和圖6的泵殼帶有第一和第二清楚細節的正視立體圖;圖8是圖7的泵殼帶有第三清楚細節的后視立體圖;圖9是根據圖8的帶有第四清楚細節的視圖;圖10是根據圖8的帶有第五清楚細節的視圖;以及圖11是沿圖10中X1-XI線的局部截面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在圖1中示出的車輛制動設備10包括制動踏板12和與該制動踏板連接的主制動缸16,該制動踏板具有制動力放大器14。主制動缸16與兩條在很大程度上結構相同的制動回路18和20連接,這兩條制動回路基本上形成在一個共同的泵殼22 (見以下圖2)中。下面,僅對一條制動回路、即制動回路18進行詳細說明。對于制動回路18,管道24從主制動缸16導引至高壓分配閥26和換向閥28。管道24還與壓力傳感器30連接。管道32從高壓分配閥26導引至泵元件34的吸入側以及止回閥36。管道38從換向閥28導引至泵元件34的壓力側以及第一進入閥40和第二進入閥42。管道44從止回閥36導引至第一排出閥46和第二排出閥48。管道44還與存儲器50連接。管道52從第一進入閥40導引至第一車輪制動缸54以及第一排出閥46,而管道56從第二進入閥42導引至第二車輪制動缸58以及第二排出閥48。在圖2至圖4中示出了現有技術的泵殼22,該泵殼主要由鋁塊構成,在該鋁塊中通過鉆孔和銑削構造出開孔。這樣,在鋁塊的頂面60上具有四個車輪制動缸開孔62,用以容納上文所述的用于車輪制動缸54和58的連接端;而在鋁塊的正面64上,在最上面的一行中具有四個進入閥開孔66,用以容納上文所述的進入閥40和42。在進入閥開孔66的下方,在第二行中具有四個排出閥開孔68,用以容納上文所述的排出閥46和48。在排出閥開孔68的下方,在接下來的第三行中設有兩個高壓分配閥開孔70,用以容納上文所述的高壓分配閥26 ;而在第三行下方的第四行中設有兩個靠外側的換向閥開孔72和一個位于中間的壓力傳感器連接端74,用以容納換向閥28和壓力傳感器30。在鋁塊的底面76上具有兩個存儲器開孔78,用以容納上文所述的存儲器50 ;而在背面80上具有兩個主制動缸連接端82。上文所述的管道24以引入到存儲器開孔78中的縱向孔84的形式、在存儲器開孔78和相應的主制動缸連接端82之間延伸。從鋁塊的左面86起直到該縱向孔84構造橫向孔88,該橫向孔使縱向孔84與設置在中間的壓力傳感器連接端74連接。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A·韋,
申請(專利權)人:羅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類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